第33节
作者:若然晴空      更新:2023-06-21 05:58      字数:8991
  疼也就疼一阵,顾屿缓和过来,抬手拍了拍陈若弱的手,转而对一同等在房门外的镇国公道:“这些日子阿凝又见过瑞王了?她该在气头上,不会忽然原谅瑞王。”“这事说起来怪我,那天早晨她说想出去走走,也就去到寺里烧回香,回来的时候就有些不对,像是哭过,心情又看着不错,之后太子的事闹得凶了,我一时也忽略了她,就前些天,她忽然说要回去,说瑞王已经把孙侧妃赶到城外别庄了,年后就寻个由头打发,她去看过,是真的……”镇国公说这话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皇家侧妃,不是寻常人家的侍妾,即便孙侧妃真是个小官的女儿,她也已经入了王府的门,怎么可能是寻个由头打发的事情,更何况有定北侯那一层关系在,要是换个人来,顾凝未必看不清,只是她和瑞王年少夫妻,情爱迷眼,大约这只是她给自己的理由。自古多情多痴,只是顾凝不是活在话本里的小姐,她的情爱也注定不能有话本里那样圆满。顾屿冷冷地说道:“罢了,从今日起,不要再让她出门,等到年底瑞王那边的事了,直接送她离京,我已经给她安排好了。”镇国公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想过要不要把你的事情告诉阿凝。”顾屿看向镇国公,陈若弱也看向镇国公,眼里有些好奇的光亮,镇国公这才如梦初醒似地回过了神,顾屿道:“眼前的尚且看不清,知道以后又能有什么区别,她心里只当自己还是没出嫁的小姑娘,父亲说干了口舌,她也不过是气恼我们。”皇位之争,从来都是残酷的,顾家不过是代有贤才,凭借功劳成绩,出过几任相国,到了镇国公这一辈都只能韬光养晦,怕招忌讳,别说转投一文不名的瑞王,就是靠向正统储君的太子,不是顾屿用后世的经历说服了镇国公,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府里的大夫一直住在外院,虽然知道这些日子镇国公府的气氛不是很对,但也没有想太多,知道大小姐是瑞王正妃,所以看脉的时候也格外小心,等到把了脉,又重复了两遍,他的脸上顿时就露出了笑容,人还没走出去,就扬声对里面伺候的两个丫头说道:“喜事,大喜事,王妃娘娘已经有了整整两个月的身孕了啊!”顾屿听到这话,脸上的神色变都没变,镇国公根本就没想到能有这一茬,顿时瞪圆了眼睛,陈若弱反应快,连忙让人去给大夫拿赏封,足足包了二百两纹银,大夫的眼睛都笑弯了,满嘴都是好话。顾屿道:“她这些日子心烦意乱,劳烦王老去开一剂安胎药,让她安生入睡。”大夫连连应是,另外一边镇国公愣了好一会儿,等到反应过来,连忙拉住顾屿的衣袖,说道:“文卿,这到底……”顾屿没有说话,只是抬手按了按太阳穴,眉头蹙得很深,陈若弱连忙帮他按,温热的指腹一圈一圈地按着他的穴位,顾屿过了片刻,握住了陈若弱的手,对她说道:“你先回吧,我和父亲还有事情要商量。”陈若弱有些担心地看着他,“好,我先回去,你也别想太多了,这世上的事没什么好坏,只看人怎么想的。”顾屿拍了拍她的手,给了她一个淡淡的温柔的笑容,眉眼之间,宛若有花盛放,陈若弱出了片刻神,再回过神的时候,人已经在回房的路上了。只是这一夜注定了不平静,她人还没回到院子里,就听见外头一阵急促的喧闹声,烛火一路点亮,脚步声杂乱,呼喝声吵嚷,其中有个声音很尖锐的,十分清晰地把话传到了她的耳朵里:“快来人啊!三爷回来了!快点来人!”顾峻!陈若弱愣了一下,顾峻这会儿,人应该在边关才对,说了起码在那里待一年的,他怎么会现在回来?第七十九章 伤重顾峻回来前半点风声都没有,消息传到内堂,连带着镇国公和顾屿都吓了一跳,镇国公下意识地惊呼出声,道:“逆子莫非还敢逃军不成!”顾屿没有说话,脸色微微地沉了下来,他绝不信顾峻会是临阵脱逃的懦夫,舅兄当初寄信,也是由顾峻代笔,显然很有几分信任,于是按住了镇国公,对满头大汗的通报小厮道:“你不要急,把话说清楚,三爷有没有说他为什么回来?”通报小厮白着脸,话都喘不匀了,听见顾屿这话,顿时磕磕巴巴地说道:“三,三爷他昏迷着,不能说话,是军中的人送他回来的……血,好多血,三爷他全身上下就没个,没个好的的地方了!”镇国公愣住了,顾屿也愣住了,但很快反应过来,扶着大口大口喘气的镇国公顺了顺气,冷静地说道:“从西北到京城千里之遥,一路上都还没事,回京有最好的大夫照料,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顾屿说话从来果断,一句话不会有两句重复的句子,现下也乱了章法,只是镇国公已经听不出来了,他白着脸,指尖都在发抖,声音颤抖着说道:“扶我,扶我去看他。”和小厮一起,顾屿扶着镇国公到了顾峻被抬回来的地方,一进院门,里头站了二十来个健壮的军中汉子,身上行路的盔甲都没脱下,夜色掩映下,就像是一尊尊不动如山的铜像,领头的是个面黑长须的将领,看盔甲的制式,至少该是三品的武将,一见镇国公父子来到,立时让人让开了路途。镇国公到了房门前却不敢去看,顾屿先推了门,刚一进去,就闻见了一阵血腥气,他喉头微动一下,定了定心神,还是走了进去。顾峻去西北之后,他的院子就空了下来,陈若弱做主给他院里的人都调拨了新地方,这会儿顾峻回来,一时没个用的人,一应事务都是这些一路上护送他回来的军汉收拾照料,顾屿靠近,还没掀开被褥看一看顾峻的伤势,就先见了他一张没有血色的脸。虽然顾峻不肯认,但他确实是京城少贵中最俊美漂亮的一位,打马过去的地方,必有少女久久为之驻足,去了西北的这些日子,他的脸晒得黝黑,靠近脸颊的地方多了两道相交着划开的细小伤痕,唇上没有半点血色,看着倒是湿润,显然就是受了伤也被照料得很好,这一路上没受什么苦。顾屿单膝半跪在床前,慢慢地伸手掀开了顾峻的被褥,入眼,是绷带,交错的血团像大片大片绽开的花朵,铺满了顾峻身上的绷带,镇国公一进来就看到这一幕,顿时几步走上前,却又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呆看了半晌,眼里泛出泪光。“顾粮官从边地押运粮草至飞鹰关大营,遇异族劫掠,转向奔逃入大同镇固守求援,以五百押粮兵死守异族三万,杀敌两千,粮草未丢……”送顾峻回来的将领干巴巴地说了一下他的功勋,西北是抗击异族第一道防线,这种事情一年里没有三回也有两回,连一等功都算不上,勉勉强强二等功勋,要是普通军人,活着立功升官,死了抚恤多点,没什么二话,战情如此,可顾峻不同,他是京城锦绣繁华乡里的贵胄公子,遭逢此变,即便战事正在吃紧,还是要把他连同战报一起送回来。府里的大夫得出了和军医没什么区别的结论,顾峻的伤最重在前胸一道离心脏不足毫厘的刺伤,其余大大小小二十七处伤口,因为救援及时,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如今最重要的是伤后照料,留在军中确实不妥,假如伤口腐烂溃败,这命才是真保不住了。镇国公大悲之后,又是惊喜,几遭变故,也还是服用了一剂大夫开的安神方子,见陈若弱急匆匆赶来,连忙劝她在门前止步,“若弱莫惊了,文卿你送若弱回去,老三性命无碍,多探反倒累他。”顾屿握住了陈若弱的头,眉头紧紧地蹙着,但还是对陈若弱露出了一个安抚的笑容,说道:“三弟确实无事,还小立一功,父亲送诸位将军出去,我们回吧。”军汉们来前就知道,镇国公府的女主人正是驻守飞鹰关大营的宁远将军陈青临的妹妹,一看之下,倒没有常人那般惊讶轻蔑,反而觉得亲近,临头的将领还多说了一句,道:“夫人,异族来犯,飞鹰关首当其冲,就某来前,令兄长已率军斩敌五万,待战事罢,当为第一功,主帅言……”“多谢将军,前线战事就不要同我这深闺妇人多言了,我脑子愚钝,听得多了反倒坏事。”陈若弱低头行了一个小礼,态度大方。将领醒悟过来,婆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娘家却有可能高升,当着人家婆家的面说这样的话,确实有些不妥了,于是连连说自己糊涂,把事情含糊了过去。要是别家,就得对这个新媳妇产生怨念,镇国公却没什么可说的,拍了拍顾屿,让他和陈若弱先走,亲自把送顾峻回来的西北军们送出了镇国公府大门。顾凝有孕,顾峻伤重,都算不上喜事,在别人看来,却是一喜一悲的事情,隔日上朝,有见了镇国公的官员们,都不知道是该恭喜他,还是该劝他想开一点,倒是瑞王远远地含笑迎了上来,先是替顾峻好一番唏嘘,随即话题一转,就到了顾凝的身上,眼神诚恳地说道:“阿凝心志尚浅,素日操持家事照料长辈还好,真要让她劳心劳力,莫说岳父不舍,连本王也挂念在心,她孕事在身,镇国公府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本王还是想带她归家,未知岳父肯否?”镇国公脸色不变,说道:“阿凝孕事未稳,她本善妒,老夫也不怕张扬家丑,这些日子非我有疾,而是王爷另娶侧妃,阿凝日夜苦恨难言,气走娘家,她要是同王爷归家,听侧妃名则怒,见侧妃面则恨,皇子龙胎,早晚让她折腾夭折,镇国公府不敢当害皇嗣罪,只求王爷容小女在娘家待产。”说这话时,镇国公有意无意地把声音提高了不少,话里是对女儿的气恼,却又难掩溺爱,瑞王脸色略僵了僵,说道:“本王已让侧妃离府,去城外别庄……”“养女不孝,命挟全族,归王府则害皇嗣,三族跟她诛连,只望王爷不要为难老夫。”镇国公说着,用帕子擦了擦眼泪,显然是一副悲切难言的样子,昨夜的事情确实让他劳心劳神,鬓角上的白发都似多了一些,看着就让人难受。太子昨天刚得了顾屿的投靠,早晨起来就听人说了镇国公府的变故,也是一阵叹息,这会儿见瑞王杵在这儿,用小儿女的事来给人家添乱,眉头一皱,一巴掌拍在了瑞王的后脑勺上,斥责道:“你成婚的时候答应了顾家丫头一辈子只她一个,我站边上听得真真的,就为几句破诗词你娶了个不知道什么玩意儿的东西回来,不是父皇纵着你,我都得揍你!这事是你先对不住弟妹,逼顾老是个什么道理,真想老婆了,你下朝之后去镇国公府门口站着去,一天不跟你归家站一天,两天不跟你归家站两天,你们自己的事情少来折腾人家做爹的,什么道理!”瑞王被太子一巴掌打得眼前都冒黑火,好不容易站稳了,就听太子这满口教训的话,知道今天是不成了,只得露出一个忧郁的笑容,道:“是,弟弟知道了。”太子勾住他的脖子,对镇国公咧嘴笑了一下,直接拽着瑞王走到了早朝前列,他昨日已经和黄轻顾屿商量好了之后的事,今日正是初战,演练了十几次后,已然信心满满,他不像别人会怯场,生在皇家,身为储君,再大的场面在他的眼里,都只是自家家里说话。顾屿是依托太子得的钦差之位,归京之后,三品的职权就自动卸下,除非传召他解释案情,否则是没有资格上朝的,太子记挂着这茬,准备等这次的事情过去之后,给顾屿在朝中安排一个正恰好的职位,正好黄轻的年纪也到了,不能再每日顶着个伴读的名头出入官场,他盘算了半天,冷不防龙椅上元昭帝忽然说道:“淮南道事且不提,按察使顾屿,副按察使周仁,月破奇案,为国栋梁之才,朕欲许其二人官,以慰臣心,未知众位卿家有何提议?”太子惊了一跳,下意识地回头看向宁国公,宁国公看向周相,周相想了想,自家的儿子自家清楚,让他去办案,破倒是能破,但绝不可能这么快,这次周仁虽然把自己美化了一下,但看在他家老子的眼里,就像是没穿衣服的婴儿,故而圣上提及此事,重点应当不在于周仁,而是顾家麒麟儿。第八十章 封赏按说这次顾屿功劳不小,入朝的起点就要比寻常官吏高上许多,又是镇国公世子,就是给个正位五品都不为过,但是正常来说,封赏该在结案过后,元昭帝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案情放在一边,单提此事,这就值得说道了。不过,再怎么值得说道,这会儿也只能顺着元昭帝的意来,周相微微偏头看向镇国公,持玉圭出列一步,低头恭敬道:“犬子无功,圣上封赏愧不敢受,此淮南道案多亏顾氏子,臣启圣上,顾氏子断案一绝,智谋过人,当掌刑狱审案,还是大理寺最宜。”元昭帝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反倒是看向了太子,太子一贯是不在没有和身边人讨论过的情况下开口的,猝不及防之下,犹豫片刻站了出来,只道:“儿臣看,顾文卿志不在查案。”“太子,那你说,他该去做什么?”元昭帝的语气十分和蔼,太子也就大了胆子,想起昨天顾屿向他汇报淮南道案的情形,他顿了一下,鼓起了一点勇气。“父皇,儿臣听说顾文卿在淮南道查案的这些日子里,兼顾扬州及其周边府衙每日勤杂务,提出的一些建议也十分老到,儿臣觉得他的性子很好,比起刑狱审案,更适合执政一方,不如让他去到地方上锻炼几年,如有成效,也就算儿臣知人善用了吧。”太子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笑了一下,殿上也起了几声窃笑,元昭帝笑了,说道:“你呀,看着憨,心里果也是有几分成算的,也罢,这次是吾儿亲自点的将,顾氏历来不出庸才,朕就信你们一回,让他去管淮南道。”镇国公的头猛然抬了起来,出列一步,连忙要说话,元昭帝抬手道:“朕只听谢恩的话,顾卿就不必替年轻人自谦了,要是你子真当稳不住一道之地,就让他自己来请命让朕收回旨意。”镇国公刚要出口的话就被这么轻飘飘地带了过去,没奈何,只能行礼谢恩,元昭帝的心情似乎变得格外地好,又对周相说道:“太子昨日上的折子朕也看了,周卿也生了个好儿子,朕记得大理寺是缺了位少卿,就让他先做着吧。”周相连忙和镇国公跪到了一起,领旨谢恩,太子等他们两人都回了列,心里斟酌了一下语句,横跨一步出列,扬声说道:“父皇既已看过儿臣昨日上的折子,那儿臣也就不用多做重复了,前些日子儿臣不了解淮南道情况,言辞激烈又无物可陈,父皇骂儿臣是儿臣当骂,昨日文卿归京,向儿臣详细描述了案情经过,儿臣才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此人间惨剧非淮南一地独有,儿臣求父皇再派能吏彻查地方,尤其同为江淮之地,江南道与淮南道民风甚类,儿臣不信这其中没有事情。”“殿下这话未免有失偏颇了吧?”户部侍郎李诚出列一步,看了太子一眼,昂首激烈陈词,“观一人言知其地贫富,落一叶言其秋已至,淮南道贪官酷吏横行,又疑江南道,再疑岭南剑南陇右道,臣不知殿下是受何人蛊惑,竟不知此为取祸之道!”太子虎目圆瞪,看了李诚一眼,李诚起初发憷,但很快反应过来这里是朝堂上,太子总不可能一言不合就冲上来打他,这才略略有些安心,可总也没那个胆子再去看太子一眼,只能昂着头看向龙椅上座。元昭帝没有表露出回护太子的意思,反倒是看向宁国公,语气里带了些亲近地说道:“黄卿如何看待此事?”宁国公轻飘飘地说道:“殿下气盛,然李侍郎话也太过,江淮自古本为一体,淮南道阴私骇人听闻,岂江南道独清,旁的地方也就罢了,江南道是非查不可,不过早晚而已。”“早是多早,晚是何时?”元昭帝又问道。宁国公别有意味地看了定国公一眼,说道:“若当早,就是即刻,若迟,就是犯官周余定罪之后,江南道要是真有问题,不过是重审一遍,费的两遍事。”他话音落下,整个殿上都安静了,不少人都在偷偷地打量西宁侯,谁都知道,江南道御史宋微正是西宁侯的长子,而立之年到任,在任五年,也算无功无过。太子急声附和道:“父皇!儿臣也以为江南道该查!”元昭帝目露思索之色,只是这份思索隔着高高的御阶,没人能看见,过了不多时,大约也就是底下人一转念的工夫,元昭帝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江淮两地确实密不可分,朕即日另派钦差下江南道彻查,淮南道案所涉犯官一律革去官职,下押天牢待审,顾屿周仁破案有功,稍待休整几日,就各自上任去吧。”镇国公知道,元昭帝这话说的主要是自家的儿子,大理寺就在京中,周仁现在跑着去都没问题,需要休整的只是他要离京赶赴江南的长子。陈若弱一早起来就为了顾峻和顾凝的事情忙,先是把顾峻原先房里的人都给他调了回来,又专门替顾凝延请了精通妇人孕事的嬷嬷,人还是从宫里出来的,一看顾凝的情况就知道她是心情郁结,陈若弱都没敢把顾峻的事情告诉她,温言软语哄了她快一个时辰,顾凝打小傲气,少有亲近的闺阁密友,被陈若弱这么一哄,话头就止不住了。刚从王府出来的时候,她确实是恨瑞王的,恨他嘴上甜言蜜语,背地里却能因为兄长的一点利益诱惑而把她轻易放弃,就像他为了定北侯的势力,不惜把她和他的定情诗词,套给另外一个全然陌生的女人,纳她做了侧妃。顾凝不是蠢笨的人,女人都是很懂感情的,假如瑞王真的全然只在利用她,她再傻也是看得出来的,她有她的傲气,也欣赏过前朝那些敢言君若无情我便休的传奇女子,可就因为她明白,瑞王和她之间是真的有感情,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的眼里都还只有她一个人,可情爱在他心里的比重并没有那么大,他爱她,只是不肯为她放弃一点别的什么东西。她恼只为了这个恼,她恨也只为了这个恨,什么孙侧妃定北侯,在她的眼里就像是一个跳梁小丑,可笑又可悲,她占据着这个男人所有的柔软部分,却又贪心地想要把一点柔软变成全部。喜欢一个人,就算又恨上了他,也会觉得他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好的,顾凝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家媳,更是看得清楚,太子愚钝,诸位皇子或多或少都有缺陷,她的夫君,她的瑞王,和太子一母同胞的出身,才学能力却高了不止一筹,他差就差在时间,成年之时诸位兄长都已势成,所以很难一争天下,这也成了他的心病。太子只靠了一门宁国公的岳家,就能稳坐储君之位三十年,堂堂镇国公府,究竟比宁国公府差在哪里?顾家五世四相,门人三千,祖父更为天子师,何其煌煌!难道就挣不出一条从龙首功之路?陈若弱一句都没打断顾凝,见她说得急了,还给她拍了拍背,见她不说了,这才顺着她的话头,说道:“我打从西北来前,就听说朝里的太子是个糊涂人,只是圣上不知道什么原因特别宠爱他,才让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你们在京城的,可能听这话更多一点。”顾凝唇色苍白,闻言不语,但脸上的神色显然就是这么觉得的,陈若弱给她喂了一勺牛乳粥,牛乳是加杏仁煮过的,去了腥味,熬成粥更是香浓滑腻,顾凝再没有胃口,也还是张口慢慢地喝了下去。“太子从出生的时候就是太子,整三十年,我活的时间都没有那么长,这么多年,我对他也就只是个印象而已,有时候被人带着会讨论几句,多是太子的一些笑话,但你知道我们从来没有说过的话是什么吗?”顾凝有气无力地摇了摇头,陈若弱叹了一口气,又给她喂了一勺粥,才说道:“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要是哪个皇子王爷替了太子就好,谁都不会想说,有一天太子换人做,未来的皇帝也换个人当,因为……太子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犯过蠢,闹过笑话,但从来没有做错事啊。”顾凝含着一口热乎乎的牛乳粥,忽然愣住了,陈若弱给她擦了擦嘴,说道:“立嫡立长,瑞王占嫡,太子也占嫡,太子是长子,嫡长子即位是规矩,他又没有犯错,难道就因为不如瑞王聪明,就一定要把储君之位拱手让他吗?小姑,你是瑞王的妻子,所以偏着他,可公公和文卿又没有跟着你嫁给瑞王,没道理一定要为瑞王压上命去赌什么前程的。”第八十一章 传旨顾凝想要辩驳什么,她想说她没有要父亲和大哥赌上性命的意思,可话到了嘴边,却是哑然,现在的太子自然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但是以后呢,若真决意要和太子争天下,兄弟反目,近在眼前。陈若弱还惦记着顾峻那边,见顾凝也有些理亏的意思了,也就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柔声宽慰道:“你是当局者,总不如旁观的人看得清楚,这不是你的错,公公跟你大哥是疼你才舍不得让你去撞南墙,要是换了别人家,你在王府里哭死了有人管吗?小姑你看,我们年纪也相近,有些话你不好跟他们一帮大男人说,就跟我说。”顾凝从小到大,见过的同龄贵女要不就是惦记着她的兄弟,对她极尽讨好奉承,要不就是嫉妒她,和她针锋相对,也有那总想做好人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左右都把她当成镇国公府的大小姐来看,要论真心,都还不如眼前这个长相丑陋的长嫂,她抿了抿唇,点了一下头。陈若弱对她笑了一下,眼睛亮晶晶的,很是真诚,顾凝愣了一下,犹豫着对她露出一个笑容来。从顾凝的住处出来,陈若弱脚不沾地直接去了顾峻的院子,她在前线待过,知道顾峻的伤势确实很重,换个普通士兵,给的伤药但凡有一点不好,都支不到归京,顾峻的身体从小就虚,又实打实为母守孝吃了三年素,也就是这些日子才稍稍养回来一点肉,整个人现在时醒时睡,请了京城最好的大夫都不敢打包票。陈若弱来时,顾峻刚好醒着,他房里原先的大丫头春儿正给他喂药,顺带哄他说话,看着他满眼都是心疼,眼泪都要掉出来了,陈若弱记得这个春儿,她父亲是当初查账的时候被赶出去的一批管事之一,她原本想连带着把这些管事的亲戚儿女一起赶走的,可顾峻死活护着自己房里的人,她没奈何,也就只能让她们留下。春儿侧对着门边,眼睛只看着顾峻,并不知道陈若弱已经进来了,用强撑着出来的平静语气给他讲着这些日子京城里发生的事,“表姑娘上个月嫁的人,国公爷去了,回来说那户人家虽然是商户,但看得出来家风清正,表姑爷相貌性格都不错,咱家小姐最近跟国公爷闹得有点凶,不知道为个什么事情……”顾峻脸上带着伤,但还是扯动了一下唇角,见春儿眼里的眼泪都要掉出来了,微微伸出手,替她把眼泪擦了,正好看到了站在门边上的陈若弱,他眨了一下眼睛,哑声道:“大嫂好。”陈若弱还从来没被顾峻这么心平气和地叫过一声大嫂,顿时有些惊讶,顾峻看出了陈若弱的惊讶,漂亮的杏眼里浮现出笑意来,竟然隐隐有了些顾屿的神采,道:“好歹也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要是还像以前那么混账,阎王爷都不肯放我回来。”可陈若弱看着他没有血色的消瘦脸庞,忽然有些希望他还像以前那么混账,她隐隐约约有些感觉到,以前的那个顾峻再也回不来了。顾峻喜甜怕苦,为了给他喂药,春儿原本准备了一大盘的蜜渍果饯,可直到喂顾峻把整碗散发着浓重药材苦味的汤药喝完,顾峻的眉头也没有皱一下,陈若弱说道:“你的伤没什么大碍,就是心口那一箭伤得狠了,大夫说只要你肯吃药,一日三餐补起来,很快就会好的。”“我听大夫的。”顾峻笑了一下,忽然对陈若弱说道:“以前是我不对,我看不起武将,也看不起你们家,还嫌弃你配不上我大哥,可真到了边关,见到战事,还有自己亲身经历过一回,我才知道武将过的是什么日子,陈将军是英雄,我以前太狭隘了。”陈若弱一头雾水地看向顾峻,却见顾峻的脸庞上泛起了丝丝缕缕的血色,眼里也噙着一点泪光,声音沙哑起来,“我从来不知道,一个活生生的人能脆弱到什么地步,一刀,一枪,甚至一道流矢,那么多熟悉的人就没了,我拼命地砍,拼命地放箭,我以为我也会死……”春儿听得抽泣起来,陈若弱干巴巴地站在边上,朝廷为了防止西北军怯战,随军的军属住处就设在边关百姓聚集地,她在西北的时候,光是性命就差点没了两回,她并不觉得有什么,相反倒是觉得京城的日子太过安逸,安逸到让人害怕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