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
作者:凤栖      更新:2023-06-21 04:04      字数:3432
  这画中颜料之事,叫沈临安颇有几分烦心,这几日除却忙着翰林院里的事情,回来便是传信差人全力追查卓家兄妹的下落。自那日寿康宫里太后嘱咐之后,褚云天征还真对他多有几分照拂,时常将他叫到上书房当值,让他手录圣旨,朝臣议事时也不叫他避讳。齐晋订盟是这几日朝中的头等大事,领了皇命的二皇子这些时日忙里忙外,已经打点得差不多了,也不知这二皇子是突然开了窍,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这订盟之事,越办越利索,到这几日一道道章程写得叫皇帝陛下都忍不住称道他思虑周全。上书房里,听得夸赞的二皇子和几个大臣都是面上喜色难掩,唯独太子褚云清,和善的脸上偶尔忍不住漏出几分不悦,也被他迅速掩了过去。这一次订盟之事,褚云景赢就赢在临到最后关头,他揭发了褚云舒与穆玄青私下往来之事。这般一想,褚云清也忍不住又几分怪罪褚云舒的心思。这个看似游手好闲,不喜理会朝政的三皇弟什么时候出来捣乱不好,偏偏这种时候给他添堵。订盟之事是两国之事,主持之人代表了大齐。这一次盟约,在审议过后,是要亲自往齐晋边界签订并且督办晋国执行的。他这个堂堂大齐太子不能去,日后晋国的人眼里怕是只有那褚云景,没有他褚云清。比起订盟之事,褚云舒这些时日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先是带着礼部准备春闱,这会儿又要带着礼部和兵部准备春猎,两个兄长忙着家国大事,这般跑腿费力的差事就全数落到了他头上。每日回去还有各种奏折要写,偏偏如今他的捉刀小能手入了翰林,刀也捉不了了,每日都是熬到油尽灯枯,连上早朝都是一脸憔悴。就在大家各自为着手上或大或小的事情奔忙时,西境一封急奏,打乱了满朝的沉静。“孟将军遇刺身亡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手里的茶盏都惊得落地摔出清脆的声响,夏初瑶踉跄着往后退了两步,被沈临安拉了一把,才没有撞上身后的书架。一旁来拜访的褚云舒倒是被夏初瑶的这般反应吓了一跳,惊得抬眼看了她须臾,才又垂目轻叹了一口气。“将军府递上来的急奏,说是五日前有刺客潜入将军府,刺杀了孟将军和他夫人。”沈临安将她拉得离地上的碎片远了几步,见她面露急色,赶忙又开口,“当日孟小王爷身在军营,没有遇险。”“可……可知道是何人所为?”听得孟长安无事,夏初瑶也总算舒了口气,想征西大将军孟远锋一生驰骋沙场,最后竟死于刺客之手,夏初瑶心中多有几分惋惜。“还未查明,如今更叫朝野上下费神的,是这大将军手中的兵符,麾下的将士,还有这镇守西境的重责,要交到谁手里。”沈临安摇了摇头,侧眼去看桌案边的褚云舒。他今日前来拜访,为的便是此事。“妾身去重新为殿下和三爷备茶。”她刚刚只是送茶进来的空档无意间听得此事,这会儿见他们要商议政事,她虽然心中记挂孟长安,却也知道自己若是留在这里,只怕会叫他们多有顾忌,便转身欲走。“夫人别走,此事事关孟小王爷,夫人也听听。”沈临安却伸手拉住了她,不让她出去。“可是……”“今日这书房里只有你我,再无旁人,我们也只是说说家常,不算议政。”垂目瞥了一眼因着他的话不满地扫了他一眼却也无言的褚云舒,沈临安拉了夏初瑶在桌边坐下。这褚云舒今日,是翻墙进来的。如今沈临安身在翰林,若是褚云舒再与他明目张胆往来,只怕要被人认作沈临安投了三皇子门下。被沈临安明令禁止了几次之后,褚云舒便做起了这翻墙之举。“先前听说是夫人规劝孟长安随孟将军入伍锻炼的,能叫连柳相都管束不好的孟长安乖乖听话,想来夫人有非比寻常女子的本事。本王素来都是重才不重身份的人,夫人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不必顾忌。”孟家之事,事关军政,还事关西境安宁,孟将军已经死了五日,若是不再快些下决断,只怕西境会有人趁机作乱。“孟长安请旨领军,可是太后不允,说是不想将他放在军中,如今没了孟老将军,他们都怕孟长安身陷险境,孟家就他一个儿子,若是再有什么差池,只怕就要绝后了。”褚云舒叹了口气,揉了揉额角。“这西境大营的军队交在孟小王爷手里本也不妥,他才刚入行伍,哪里能管得住那些在沙场打滚了那么多年的老将老兵。”西境的安宁,是孟家几代人拿命守出来的,西境大营的兵,都被称作孟家军,“只是,若是军权不在孟小王爷手里,日后孟家若是再想拿回来,那就难了。”这也是皇帝陛下最为苦恼的地方,作为一国之君,他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臣子拥兵自重的。可是孟家不一样,大齐欠孟家太多,他们褚云氏欠孟家太多,他不想孟家军就这么交到其他将领手里,可是,孟长安如今明显没有统帅的能力。“或者,让孟长安领兵符,再从帝都调派父皇信得过的将领去往西境帮着孟长安统领军营。等得孟长安能担此大任之时,在将人调回帝都。”要说朝中政事他还能有几分门道,这军中之事,他从前了解得甚少,偏偏父皇期望高便也罢了,他身后如今还有个柳元衡盯着,便也只能这般偷偷跑来,叫沈临安与他一同参详了。“如今京中,还真调派不出这样的人选,要调派,只能从地方调。”若说坐镇帝都的将领,如今便是沈临渊了,且不说帝都防务离不开他,要将他调到西境那么远的地方,他院里那位祖宗不日日跑到宫里哭闹才怪。“这军中突然失了主帅,最好的办法便是提升副将。毕竟领兵打仗,都是做的生死买卖,有兵符有权势还不够,须得叫众将士信服,才能让他们跟着主帅卖命。”夏初瑶本只是想听听便好,只是听得这两人在这里说了半天,都是些不着调的话,终于有几分忍不住了。“大哥也是这般说,只是此刻若是换人来做主帅,日后叫孟小王爷处于何地?”今日朝上和上书房里,几个臣子便为着这件事情争论不休,眼看这军权怎么交,都不妥当。“孟远锋将军,除却受封征西大将军之外,还承袭了孟家的爵位吧。妾身记得,是西陵候。”夏初瑶垂眸想了一想,这才开口,“孟小王爷如今不适合统帅将士,执掌军权,可是他作为孟家独子,是可以承袭孟将军的侯爵之位的。”“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桌案后的褚云舒听得她的话,忍不住拍案而起。当初孟远锋平定西境有功,受封这一品征西大将军。一封十余年,大家都只记得他这般军功赫赫,倒是忘了他身上还有这侯爵之位。“西陵候的封地是西境三州,孟长安若是做了侯爷,这三州统辖之权全在他手上,这军权他虽不掌,这掌权的将领却归他管束。”沈临安也笑了,望向夏初瑶的目光里,几分惊讶几分欣喜。“先让孟小王爷承袭爵位,通晓西境三州,这三州大小权宜先交到小王爷手里,再让他自己选一个信得过的老将将这兵符,军权交出去。既能稳军心,又能叫老将感激小王爷恩德,至于这孟家军日后到底在谁手里,那真得看孟小王爷自己的本事。他若能叫军中将士心服口服,日后大家自然愿意紧随其后。”这皇帝钦点大将,跟侯爷下放军权,虽然结果一样,所得的效果却是大相径庭。“夫人这可真是一条妙计。”得此良策,褚云舒拱手朝着夏初瑶作了一礼,心中感慨自己今夜终于不用熬夜了,此刻半分也待不住,只想快点回去拟折子。沈临安知他急切,便也说了几句客套的话,便送他离去。等他再折回书房时,夏初瑶才觉自己方才实在是失言了。“这些事情,我也是往日得闲翻了些史书杂记,从中学得一二,也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她刚刚是真担心孟长安的处境,此事若是处理不好,那不是孟长安丢了军权那么简单,只怕是稍有不慎便要害了孟长安性命。“若是此举真能帮孟小王爷解围,想来孟将军和小王爷的双亲泉下有知,也会感激夫人……和夫人看的那些史书杂记吧。”沈临安却是没有表露出半分怀疑,只是伸手揽过她,望着窗外的月色,低低叹了口气。行刺孟将军之人,大概就是寂夜所领的惊蛰。“你要是想,眼下倒是可以拟信一封,明日池光要动身去武城,可以替你将信带给孟小王爷。”除却这军权之事,孟长安此刻只怕还面临着寂夜的刺杀,沈临安已经打定主意,让池光带人去保护他,顺便查清楚陈留国惊蛰之事。听得沈临安的话,夏初瑶忍不住仰头看他。总觉得,沈临安对那孟小王爷,也是十分挂心的。“有件事情,妾身一直想问,”上至皇帝一家,下到他们这些臣子,大家对孟长安的爱护和纵容,实在是叫她有几分想不明白,“孟小王爷的父母,到底是怎么离世的?”沈临安垂目,正好与她一双映照了星光的眼对上,他揽着她的手微微紧了紧,声音低沉,带着几分凄凉:“世人都只知道孟远山是去云州赈灾时死的,除却当年经历过那场灾荒的人外,想来也少有人知,他并非遇到山洪,而是死于暴民乱棍之下。”当年云州灾荒,大齐又有应付战事,国库吃紧,朝廷自是以战事为先,补给全都是优先往战场上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