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文BE之后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36
作者:神经不正常      更新:2023-06-21 01:14      字数:9690
  “你且等等!”挑一个款式相似的面具递与青帝,小贩举出四根手指道,“四钱!”“四钱?”徐长歌闻声,唇边即带上了笑意。“你看这个可够?”挽袖露出一个玉镯与小贩,徐长歌眸光柔得能滴出水。“这……”小贩有些迟疑。小生意没有赊账的规矩,可眼前这小姐手中的东西又过于贵重……“还是这个吧!”一手拉下徐长歌的衣袖,一手丢一个玉扳指与小贩,青帝拿起两个面具便带着徐长歌朝前走。“阿澜……”见青帝用指尖的扳指为她两个面具,徐长歌掩唇轻笑。觉察到身边人笑了,青帝一边拉着徐长歌在人群中快跑,一边不时回头查看徐长歌脸色。待到徐长歌倦了,青帝已带着徐长歌到了云城的护城河处。二人一至城门,早早候在城门前的秋风即追到了两人身前。“少宫主!”含笑与青帝递上两个河灯,秋风迅速隐到了人后。“阿澜……”头一次在河畔亲手放河灯,徐长歌有些好奇,又有些难言的欢喜。“喏。”心知长歌定然是见过此物,青帝也就未与其细言河灯的玩法。端着柔柔的眼神细看眼前人,青帝从怀中摊开一块丝帕与长歌,青帝含笑待眼前人落笔。“写吧。”“嗯。”秋风在河灯旁留有笔墨,徐长歌将丝帕摊平在青帝掌心,迅速落笔。徐长歌下笔不轻,淡淡的墨渍顺着丝帕渗到掌心。青帝弯眉。“君上?”收笔取帕时见青帝掌心沾了墨,徐长歌先是一愣,后掩唇轻笑。“无妨。”用另一块丝帕将手中的墨痕拓下,青帝低笑道,“歌儿一笔便写了两份,本殿甚是满意……”“当真是满意?”与月下将写好的丝帕展与青帝看,徐长歌弯眉道,“离开边城时,君上与长歌说,此生不负。而这河灯虽未必通灵,长歌却想将这几字写上。”“写的好。”青帝伸手接过徐长歌掌中的丝帕,而后迅速将其叠好放置到河灯中,“这世上通灵之事,又何止河灯?观鱼曾与本殿说,青都亦有传说,若是能制天灯,题字于其上,亦能通灵!”“观鱼那丫头确实有想法。”含笑提起两个已然安置妥当的河灯,徐长歌慢步走到河边。青帝紧随其后。“两个一起放出吧?”“随你。”“嗯。”扬唇与青帝一笑,徐长歌点燃了河灯中的灯芯。融融灯火照亮了河灯上浅蓝色的布帛。“阿澜……”起身抱住青帝,徐长歌只觉,自那日与青帝在青都中重逢,每一刻都那般甘甜。“莫哭……”疼惜地伸手抚去徐长歌缀在下巴的晶莹,青帝反手将早前买下的面具戴到了脸上。“徐小姐莫哭!且看看本君是谁?”嬉笑着围徐长歌摇晃,青帝衣袖轻摇,顷刻便将眼前人逗笑。“君上……”嗔怪着将眼前人再次环住,徐长歌低笑道,“君上若是再这般,歌儿却是随你回青都了!”“好!”脆生生应下,青帝认真道,“若是一同回去,整个慕远宫都与你。”“当真?”“嗯。”“君上倒是忽然大方了。”徐长歌仰面笑望眼前人。“自然。”青帝道,“既是喊了‘小夫君’,本殿的自然是你的。莫说慕远宫,日后,即便是这万里河山,亦可以尽数与你!”“要江山做什么?”轻笑着将下巴落在青帝的肩头,徐长歌喃喃道,“这河山万里怎比得上的我的阿澜?”第102章铜铃悠悠, 迎风而动。徐长歌揽着青帝换来的面具坐在车辇中。回边城选了最近的路,路上只需两月, 而……想罢自己思念的人已去往青都, 徐长歌倒是对半年后的相逢甚是期许。君上你定也会想念阿澜吧!扬唇命车辇外的秋风将车辇赶得更快, 徐长歌靠在车辇上闭目养神。……当着徐长歌还在去边城的路上, 青帝已是抵达了青都。由紫檀迎着回到慕远宫, 青帝只觉恍若隔世。“殿下……”见珲春未随青帝回来,紫檀随即招来问霜侍奉青帝。“母后呢?”依着宫中的规矩换好衣衫,青帝看了看身上的新衣,温笑道, “姑姑真是心细。”“殿下说笑了。”紫檀轻笑,心中却道,殿下一走便是一年,她如何能不替其打点新衣,“娘娘在永宁宫等您了。”为青帝归来而欢喜,紫檀周身都是一股喜气。“那边走吧。”无意独居慕远宫,青帝随即起行去了季孙氏居处。见自家殿下果如娘娘所料的那般要去其居处,紫檀弯眉跟着青帝往季孙氏居处行。待青帝到了永宁宫, 季孙氏正在翻阅名册。“川儿回来了?”未因青帝晚归而与其为难, 季孙氏只是冲青帝招招手,将其招到了跟前。“母后。”青帝恭顺地立在季孙氏身旁, 只道一年间季孙氏身上似乎并未发生太多变化。“川儿辛苦了……”从桌案上拿来厚厚的一踏书信与青帝看,季孙氏端详着青帝的面色。“嗯?”低眉季孙氏递来的书信,青帝匆匆翻过, 却是瞧到了青纥的字迹。“一年未见,川儿竟是能悬壶济世了……”季孙氏有些欣慰,又有些感叹,“若是你母妃在天有灵,或是会为川儿开怀。”“都是母后的功劳……”青帝伏地与季孙氏一拜,心中想的却是远在如意宫的青纥。早前路上,她只当青纥带着她与珲春赶路,却不想青纥竟是将沿途她们看诊的百余病患一一记下,甚至连她与那些病患所言的医嘱也记得一字不差。当然,这还不足以让她惊奇。这些书信后半部分是长歌写的。记的依旧是她看诊的病患。而这些病患的看诊时间,正是她们回来的这四个月。虽不知云城之后,长歌是从何处寻来的消息与她记札记,但其中录入的药方当真是一模一样。“傻孩子。母后不过是为你寻了一个好师尊。下次合清仙人来,你可是要好好侍奉。”季孙氏命婢子与青帝端来座椅,继续道,“你那些方子母妃已寻太医看过,太医皆言川儿你的医术或是能赶得上皇城中最顶尖的医者……”“都是师尊的功劳。”低眉隐去唇间的笑意,青帝与季孙氏请脉。待诊定季孙氏无大碍,青帝弯眉。“恭贺母后……”“有何好恭贺的?”季孙氏拉过青帝的手,淡淡道,“川儿一年未在青都,母后有不少事想说与你。你走后青都便起了疫病,而你有两位皇兄不幸染病……”“母后……”知晓季孙氏的意思是她离储君之位更近了一步,青帝眨眨眼,却忍不住唏嘘。惦念手足之情固然矫情,但听闻血亲死讯,她也不得不警惕。敬人者人恒敬之。季孙氏替她在皇城之内翻云覆雨,她自然也要防范着兄长们的母妃伺机报复。“莫怕。天塌下来,也是母后撑着。”淡然地拍拍青帝的手背,季孙氏另起一个话头道,“川儿一去这般久,医术上虽有了小成,课业或是已经落下了。早前本宫以为仙人不会将你带的太远,但这路上耗了半年却是本宫从未想过的。”“母后的意思是?”“本宫已与你师尊商议过,接下来的一年你先在宫中好好温习功课,待学好了,本宫再致信与你师尊,邀其来接你!”季孙氏说得随意,但青帝却知晓,此事她只能听从季孙氏的吩咐。“是。”低眉应下季孙氏,青帝心道,居宫里除开不能去边城寻长歌,其他或是比宫外更为便利。毕竟太医院中的药材可自取,身边有人侍奉亦可凝神做大事。只是功课一事……青帝有些头疼。之前鸿鹄阁内只有她与长歌,已然索然无味,如今只剩她一人……“川儿不必纠结。”早料到青帝无心功课,季孙氏挑眉道,“看看这本名册,里面全是本宫为你备下的侍读。早年你年岁小,由长歌那丫头陪着倒无什么大碍。如今你已近十一岁,再由女子伴着,甚不合规矩。”“母后说的是。”沉稳接过季孙氏的名册,青帝缓缓翻动。待前世那些熟悉的名字入目,青帝暗自舒了一口气。“可是有川儿中意的?”见青帝眉峰轻挑,季孙氏知晓自己摸对了青帝的心思。不过……抚掌唤出一个候在暗处的男子,季孙氏与青帝道:“古之名士,定有家师。川儿久离青都,可先来拜拜本宫与你邀的西席。”“嗯?”起身望向来人,青帝讶然,“何夫子?”“见过殿下!”不知素未谋面的川皇子为何能一眼认出自己,何夫子捋须笑笑,却是端端等着青帝见礼。“见过夫子……”知晓何夫子名气不小,青帝也未忸怩。堪堪与何夫子见礼,青帝听闻何夫子问话道:“不知殿下准备选何人……”“徐府四子长书……”有意将“徐长书”这个名字从厚厚的名册中圈出,青帝听到了身后响起了抽气声。“母后,这个人不能选吗?”转眸去望季孙氏,青帝只觉季孙氏的眼中有青帝看不懂的神色。而一旁的何夫子则是匆匆出言道:“殿下还是换个人选为好。”“为何?”想过前世许长书与她的恩情,青帝挑眉查看夫子的脸色,言辞有些不善。何夫子道:“此子虽有才,却心术不正。殿下若是……”“怎会?”季孙氏对青帝选的侍读甚为满意。她原是担心青帝不中意册上的人选,才做了两手准备,邀了何夫子。如今青帝愿意从这堆人里挑出一个做侍读,那便是极好了。如何会令她不满意?“何夫子,此时便由川儿吧。”扬唇止住何夫子,季孙氏挥手又与青帝下了逐客令,“川儿既是挑好了侍读便早早去歇息吧!”“是。”挑眉与季孙氏交换过眼色,青帝敛袖从永宁宫中离去。……离开了永宁宫,青帝霎时清醒了些许。她是前世之人,自然记得前世之事。而长书呢?他或是早已忘尽前尘,只记得今世之事。她却是当真舍不得那个智勇双全、亦师亦友的长书呢……当然,何夫子说其心术不正倒也没有太偏颇。叹气想过有了侍读或是一群人白日聚在一处,夜里回来由何夫子与她开小灶,青帝兴致缺缺地折回慕远宫内睡了一宿。待天明,紫檀与其说罢去书房的日子定在半月后,青帝即坐起在榻上与徐长歌写起了书信。一日三封,大到听观舞报账,小到于屋檐上赏月。待青帝从月圆写到月缺,上书房的日子便也近了。“紫檀,可是备好了与徐公子的赠礼?”命人将摇椅搬在屋檐上观星,青帝甚是想念徐长歌。也不知那丫头到没到边城。叹息着秋风久久未归,青帝望着空中那颗隐在云中的星星暗暗出神。“早是备下了。”紫檀对徐府四公子略有耳闻。徐相离世后,徐府四公子不过半月便扬名于青都。与其妹徐小姐不同,徐府四公子虽有才名,却是以狠戾绝情闻达于青都。诚然,紫檀也不明白主子为何会允许殿下选那日人。单看徐相死后,四公子迅速设赌局诱得其两位兄长输的倾家荡产,便知那人不好相与……更遑论徐府两位公子事后死于追债人的乱棒下。“殿下小心……”想过四公子在宫中或是不会乱来,紫檀与青帝嘱咐两句便退下。“长书……”不知紫檀为何会对徐长书有那般大成见,青帝皱皱眉,却也未追问。她是信得过长歌的。自打猜到前世长书助他的缘由可能是受长歌之托,青帝便对许长书没有太多的忌讳。是的。她并非相信许长书,她相信的是长歌。是那个送她从边城回到青都的女子。长歌呀!笑过长书作为其兄长却比不上其睿智,青帝对长歌的思念有加深的几分。纵然她身边的每一件事都能令她想起长歌,青帝仍难以开怀。长歌何时会回来呢?仰面望着耿耿的星河,青帝希望大雪来得早些。这般,时间便能快些过去,而她的长歌与就能早些回来。青帝如是想着,夜空里却飞来了一只白鸽。“咕咕咕”落到其指尖,青帝不慌不忙地抽出了其爪侧的信笺。“已归勿念。”极为工整的四字让青帝欣喜。小心将信笺折好放入贴身的香囊,青帝眯眯眼,记起此时的长书或是还是个少年。少年呀!青帝忽地对明日的相见有了些许期许!第103章青帝与徐长书的重逢算不得有趣。尤其是徐长书身边小童那眼中的傲慢, 甚是令她不悦。“你是徐长书?”青帝淡淡地扫过立在书阁门前的主仆,唇间带上了些许嘲讽。“见过殿下!”泰然自若地领着小童与青帝见礼, 徐长书倒不是觉自家小童失礼。“嗯……”打量着眼前这个高了自己一头的少年, 青帝微微眯眼。今世的徐长书与前世并无太多变化。尤其是其那张极具欺骗性的笑脸!……久违了, 徐长书……默默在心底与徐长书打个招呼, 青帝佯装倨傲地从徐长书跟前走过。见青帝对自家主子爱理不理, 跟在徐长书身边的小童徐林嘟囔道:“不过是个小小的皇子,就这般与公子您这么说话,咱们要不要……”“多事。”轻斥徐林一声,徐长书摇扇跟着青帝往殿阁内赶。季孙氏选他为储君做侍读原就是与虎谋皮。而小妹也在边关寄书与他, 要他多照看川殿下一二。据他对小妹的了解,小妹并不会轻易替人说话。所以……多看上青帝两眼,徐长书对眼前这个年前丧母的小殿下充满了好奇。“此书可曾读过?”记得徐林呈上的书稿说眼前这位小殿下并未好好读过书,徐长书一入书阁便翻出一本前朝的旧书展给青帝看。“不识字。”不愿与徐长书在古籍里浪费时间,青帝选个墙角的位置开始闭目养神。“王夫子可是最受帝君青睐的夫子!”徐长书半蹲在青帝眼前,嬉笑道,“殿下你若是答不出王夫子的问题……”“有你挨板子。”带着笑意与徐长书应声,青帝微微睁眼, 丢与徐长书一个轻飘飘的眼神, 低笑道,“这种事应该难不住享誉京都的徐府长公子!”“嗯?”闻青帝用“长公子”来称呼自己, 徐长书唇间也带上了笑意。高手过招在乎一言而已。他本是徐府四公子,而如今青都皆称他长公子,这与他近年来逢高踩低有关系。毕竟弄死上面的三个哥哥也并未易事。想到眼前人这般说话定是小妹与其泄了自己的底, 徐长书不禁唏嘘,这真是女大不中留。不过,小妹究竟是看上这小子什么呢?用看妹婿的眼光将青帝上下打量,徐长书不禁摇摇头。看来自家小妹眼光当真不怎么样。唏嘘着命徐林将自己的书桌从前排挪到青帝旁边,徐长歌慢慢等着其他的诸位皇子来。其他皇子都是在学堂呆了甚多日子的,故而不会像青帝到的这般早。赶在王夫子发怒前赶到席位上坐好,诸位皇子额上都有薄汗。“很好。”见自己课上无人缺席,王夫子心情大好。但诸位皇子如眼前这般慌乱也不是他希望的。举起戒尺将诸位皇子的侍读打过,王夫子停到了徐长书跟前。徐府小公子一直是他较为爱护的学生。爱护徐长书倒不是因为他何某人偏心,实在是眼前人太过合他胃口。“长书近来读了什么书?”扫一眼靠在墙边小憩的青帝,王夫子有意拔高了声音。“回夫子,学生近来在读《四方志》。”徐长书收起一身戾气,温润与王夫子一笑,余光却也不住往青帝身上瞄。“很好。”听到徐长书近来的方向,王夫子甚为满意。《四方志》是记录诸国地理的奇书。他平日并未对门下学生有这方面的要求。长书能主动翻阅,说明其有助帝君开边之志,让他甚为心安。只是,这些也只有其跟对了人才有用。而长书这孩子选的人……皱眉打量了青帝半晌,王夫子沉了一口气,轻咳了一声。“川殿下!”“嗯?”佯装迷茫地睁眼与王夫子对视,青帝颤颤兢兢道,“您是?”“老夫王勤。”王夫子与青帝一躬身,那被皱纹包围的眼睛里尽是不悦。“什么……”“王夫子……”躬身递与青帝一本书,徐长书仔细地打量着青帝伸出袖间的手。待看清青帝的手稳稳地接住了自己的书,徐长书眉间不禁带上了笑意。见到徐长书在笑,青帝随即失手将书落在地上。而后青帝又趁着俯身去捡的契机,打翻了早早备好的墨。眼看着王夫子的衣衫被飞溅的墨汁染黑,堂中几个大胆的皇子已然笑出声。“川殿下……”王夫子怒上眉梢。旁人许是没看清青帝的小动作,但他瞧得清楚。这小子是故意了!第一日来书阁就这般顽劣!王夫子举起戒尺要打青帝的手心,青帝却将徐长书推搪到自己身前。“夫子!这是本殿的侍读!母后说了,若是您要教训!还劳驾您将气力耗在长书身上!”“你!”“长书,你说是不是?”“殿下说得对。”顺从地跪到王夫子身前,徐长书与王夫子叩头道,“学生请罚!”言罢,徐长书正身将手心展到王夫子眼前。“哼!”王夫子愤愤地将戒尺抬高,而后重重地落在徐长书的掌心。“有眼无珠!”丢下一句评语与二人,王夫子攥着戒尺折回到堂前开始讲学。王夫子一开始讲学,青帝又忍不住靠在墙边睡去。见青帝竟是这般心大,徐长书看看自己发红的掌心,扬唇开始在案上与徐长歌写信。他入宫前,长歌便是与他交代过。长歌要他做长歌的眼睛,为她看住眼前这个年少的殿下。只是,如何才能看得出呢?看出青帝对识文断字毫无兴致,徐长书动了带青帝习武的心思。可惜,此事急不得。……今世的徐长书与前世一般能忍。放着徐长书替自己在王夫子这处挨上一年的板子,青帝日子过得愈发快活。长书是个通才。不仅能谈诗作画,亦长袖善舞。这也就方便了青帝日日靠在书阁里与长歌写信,顺带修炼功法。当然,每日在阁中看着徐长书替她挡过几位皇兄的暗箭,青帝人情也练达了不少。……“不知殿下明日可愿去长书居处?”在王夫子授课的间隙与青帝邀约,徐长书想带着青帝出宫。言罢,忧心青帝不应,徐长书补充道:“明日小妹就回来了。”“嗯?”猜测徐长书并不知晓自己是青纥的徒儿,青帝唇间含笑。长歌回京的消息她早已接到,她只是未想到该如何去寻长歌。如今徐长书递梯子与她,她岂有不应之理?弯眉想过与徐长歌的相逢,青帝与徐长书点头道:“好!”见青帝应下了,徐长书即安排车辇,带青帝出宫。……随徐长书乘车出了宫门,青帝以为徐长书住在徐府。待眼前出现一块巨大的匾额,青帝心道不好。“得意居”。默念着匾额上的字,青帝眉头紧锁。徐长书竟是带他来了青楼!“长公子的意思是?”皱眉望着徐长书,青帝希望眼前这位贵公子能给她一个合理解释。“何不进去看看?”不解青帝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徐长书拉着青帝便往里走。“殿下既是知晓本公子是长公子定是知道本公子在家父身亡后就住进了烟柳之地,还与家中诸位兄长一一划清了界限。”将往事一语带过,徐长书沉声道,“殿下既是能入家妹的眼,定然有过人之处。长书在宫中时不与殿下计较,还劳驾殿下也莫要在琐事上与长书计较!”“这算是琐事么?”青帝挑眉往向徐长书。徐长书则拉着青帝直上二楼,在层层红帐后,静观歌舞。“算不得什么大事。”徐长书唤婢子呈上佳酿,低笑道,“殿下久居深宫,定是与这俗物没什么缘分。今日还请殿下不醉不归!”“哦?”青帝盯着婢子呈上的酒,半晌未动。前世她虽甚少涉足红粉之地,但她却知晓此地的东西不能乱动。再者,她本是学医之人。往酒中添东西原就是世人常用的手段。见青帝这般警觉,徐长书亦是笑出声。举杯与青帝一敬,徐长书低笑道:“殿下莫要太过于机警。既然长书愿意邀青帝来此处,定不会害了殿下!”“不知长公子有何贵干?”“习武!”徐长书与青帝使眼色道,“虽殿下不愿与长书交心,但长书对殿下并无恶意。长书知晓殿下的阿姊与小妹交好,如今小妹虽远在边城,却从未忘却殿下……还望殿下日后……”“长公子是受人之托么?”青帝追问道,“何人?”“殿下既然已经知道了,又何必明知故问?”徐长书看破却不说破,“只是,教殿下武艺却是在下的想法。若是殿下不愿……”“来。”起身立到徐长书身前,青帝很乐意跟着徐长书学武。前世徐长书也教过她武艺,但青帝却一直没有学透。徐长书所授与青纥的教授的并非一个路数。准确说,青纥的路数更偏于采药。而徐长书所习的却是伤人之法。想不明白眼前这位贵公子如何能带上一个温润公子的假面,青帝低眉道:“劳驾了。”“应该的。”眼前人是他选定的人,他自然希望眼前人强大起来。命婢子呈与青帝一柄匕首,徐长书眉间有轻笑:“殿下要先学会自保。”第104章“好。”起手捏住短匕插到靴中, 青帝抬眉与徐长书道,“令妹学的是长鞭, 不知公子学的是什么?”“暗器。”伸出五指将指尖的十个扳指展给青帝瞧, 徐长书道, “夫子们都觉得男儿该用些光明正大的手段, 但在下一直以为,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难为长公子将此语解得如此脱俗。”青帝看看徐长书头顶的玉冠不禁摇头,若是眼前人能在指尖带上这般多暗器,那其头上定也藏着东西。“真是瞒不过殿下!”徐长书对青帝敏锐的观察力甚为满意。解下发冠与青帝瞧, 徐长书那略显青涩的面庞显得有些朦胧。“长书……”青帝想起了故人,而徐长书的神色却变得淡漠。当着青帝想与徐长书多说几句,徐长书却起身绕到青帝身后,起手拆青帝的发带。待青帝的头发也散到肩头,徐长书在青帝身后微微皱了皱眉。平日里青帝常与他冷着脸,他从未觉得眼前人长得出挑。但此时眼前人的容貌……徐长书混沌时,一个带着怒意的声音忽然传到了耳边。“你们在做什么?”徐长歌皱眉看着与青帝簪发的徐长书,眉间带上了冷意。“兄长。”毫不避讳表明自己的占有欲, 徐长歌走到青帝身后, 接过徐长书手中的发簪,道, “下不为例……若是有下一次……”“长歌……”没想到自家小妹会来的这般快。徐长书一边将青帝身后的空地让出,一边与徐长歌斟了一杯酒,调笑道:“小妹回来一趟不容易, 莫要在妹婿跟前发火。若是妹婿知道你这般凶,日后或是不敢迎你……”“怎会?”徐长歌扬唇笑笑,而后即挥鞭击碎了徐长书呈在桌上的酒杯,“兄长还是要管住自己的手。”“小妹……”并未被徐长歌吓到,徐长书敛袖错开淌下来的酒液,好笑道,“小妹怎能一回来就这般大戾气,若是吓到了妹婿该如何是好?”“阿澜被吓到了么?”娴熟地代替徐长书与青帝簪好青丝,徐长歌抚上青帝的面颊将其视线带过来。“阿澜……”低低地唤了声,徐长歌顷刻便无视掉了坐在一侧的徐长书。“徐小姐……”青帝微微弯眉,心间只道她的歌儿终是回来了!“叫什么‘徐小姐’?”看看眼前这歪腻在一处的两人,徐长书反手摇扇,状似无意道,“小妹为了殿下可是连夜从边城赶来,殿下若是不能善待我们徐府的明珠,本公子可是不依!”“好!”青帝扬唇应下,眼中却只瞧得到眼前这个小丫头。不,此时或是不能再叫小丫头了。眯眼打量着眼前这个六尺余的少女,青帝只觉长歌穿什么都好看。尤其是其今日穿的这身粉裙,不但让她有耳目一新之感,更是让她想起了徐府那片桃林。青帝便是这般看着,徐长歌则是透过青帝的肩头望着徐长书。“若是善待了呢?”知晓自家这兄长手上还有些好东西,徐长歌毫不犹豫地替青帝讨要道,“既是知晓小妹倾慕殿下,兄长该是效仿青都贵女,好好替小妹打点……”“这是自然。”入宫伴青帝读了一年书,徐长书亦是对青帝为人有了大致的了解。如他这般品质算不得高洁的人,自然不会像他父亲那般,做出为国捐躯之事。但为自家妹婿谋划或是应该的。“唉……”轻笑着与徐长歌摇摇头,徐长书从袖间掏出一本名册道,“不知此物可合小妹心意?”“什么?”青帝闻声转身,只见那名册已被徐长书递了过来。“殿下可是要发奋图强呀!”玩味地扫扫手持长鞭的小妹,徐长书半真半假道,“殿下可真是天生的好运,宫中有季孙皇后为您撑腰,边关有小妹替你打点……就连上个书房,也是本公子替你遮掩……这般顺风顺水,日后若是在旁处跌着了,可如何是好?您该知晓我等都是等着您青云直上的人,这名册里记的是青都里寒士,虽然都是父亲当年的手笔,但本公子子承父业,或是不会有人诟病……只是本公子比不得小妹家大业大,宫中虽有银俸,却也养不起太多闲人……”“与你银两。”徐长歌替青帝开口。徐长书则挑眉道:“小妹!心疼妹婿自然是好事。但凡事这般惯着他,日后该如何是好?”“兄长……”徐长歌皱皱眉,却不愿与眼前人将诸事说破。她此世既是为青帝而来,自然不会计较旁的事。且她的君上并非十余岁的少年,如何需要她的兄长□□?“小妹!”见徐长歌听不进自己的话,徐长书把嗓音微微拔高了些,情绪亦跟着急转直下。带着稍稍怒气与徐长歌开言,徐长书不平道:“殿下固然重要,但小妹你呢?你倒是日日写信与他,告知你诸事安好。但他可知你口中的安好,便是领兵于山野,处处替他谋划……”“够了!”徐长歌知道眼前这兄长是当真在关怀自己。只是她不需要眼前人的挂怀。攻伐原就是她的主张,而这些也是当前对君上最有利的事。“兄长累了,日后再说吧!”含笑执住青帝的手,徐长歌与青帝道,“阿澜,本小姐想去沉香寺,你可愿陪我?”“求之不得。”握住徐长歌的手起身,青帝跟着徐长歌往屋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