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作者:讨酒的叫花子      更新:2023-06-20 01:18      字数:5180
  楚云特地给周易打电话,告诉他自己可能不久就可以回去了。以为周易会挺高兴的,结果对方反问:你回来做什么?她霎时愣了愣,回道:我爸好得差不多了,我回来看看。火锅店不是有我么,周易说,你在北京多陪陪伯父伯母,不用天天想着回c市,再说了,这边能有北京好?我看电视上天天报道奥运会,现在北京在全世界都出名了,以后发展肯定不可限量,这么好的机遇你不打算抓一抓吗?北京是国家首都,一直都是发展重心,但奥运会之后与国际完美接轨,将会迎来新一波持续上升,现在好多人都从中嗅到了商机,机灵地跟着国家的政策走,北上广深,都是投资发财的地儿。现在的有钱人一个比一个会抓商机,周易的建议确实是在为楚云着想,人生能遇到几次机会呢,晃一晃几年十几年就没了,后悔都来不及。连老爷子都知道要着力开拓市场,哪怕是做药材生意,都不能落下了。楚云哂道:我留在北京能做什么,不如回c市。周易说:我说你就是死脑筋,现在人才都往北京跑,国内的国外的,你不是不喜欢帮别人打工吗,可以自己开个工作室啊,找老爷子支持支持,熬几年就当大老板,多好。哪有那么容易。她笑笑。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周易立马说。楚云又笑了声,脱口就说:怎么感觉你很不想我回去,是c市那边发生了什么?周易一怔,随即应道:没,我就说说而已,你不愿意就算了。楚云不想谈这些,问道:知敏现在怎么样?他俩聊了会儿周知敏。周知敏现在的状况日渐好转,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短期内痊愈不可能,需要慢慢来,不过现在这么多人陪着她,周家也不反对她和肖可辛,另外还打算等痊愈以后,就让她回学校读书,争取拿个大学文凭。在生死面前,很多固执和坚持都没必要,周父周母都想通了,周知敏的人生她自己做主,将来别后悔就行。兴许都是同性恋的缘故,楚云竟感同身受,有点感动,问了句:那你同意吗?周易不语,片刻,无奈地说:我不对她的人生负责,同不同意有什么用,都是她自己的决定。这话既是对周知敏的看法,也说给楚云听,作为朋友他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但不会过多干涉,毕竟他们都是旁观者,反过来,楚云得为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九月十四,即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楚云打算过完了中秋就跟老爷子他们商量回c市的事。这一天家里搞得十分丰盛,楚母高兴得很,一大早就笑意吟吟,吃完饭她给陈君华打电话,大过节的得问候问候。电话没打通,没人接。再打还是没人接,她便让楚天成打。嫂嫂正在洗水果,回身说道:阿七早上不是打过了吗,可能还在吃饭,妈你晚一点再试试。听到有人叫自己,楚云下意识抬头,不过没吱声。楚母过来坐下,跟着老爷子一块儿看报纸,等了约莫半个小时,她重新拨号,但不论是打陈君华的电话还是座机,都没打通。她多嘴念道:怎么一直没人接,是不是回县城了。第69章 抢救中秋佳节团圆的日子,都是一大家子一起过,陈君华还真有可能带贺西宁回县城舅舅家了,08年还没到手机不离身的时期,而且出门在外很容易被偷,只让一个人带就行。兴许只有贺西宁带了手机出去,陈君华没带。楚云提醒:妈,你等会儿给西宁打吧。她早上就是打给贺西宁的,现在还不到两点,估计贺西宁他们也才刚刚吃完饭,一家人正在唠嗑啥的。楚母一想,也是,便边吃水果边跟嫂嫂聊天。婆媳俩关系很亲,这么多年从没红过脸,一个屋檐下过日子讲求和和睦睦,都拿对方当真正的亲人对待。楚母年纪大了,难免有些爱碎碎念,嫂嫂也会陪着聊,楚云在一旁听着笑了笑,看看楚天成。楚天成瞥她一眼,低头看报纸。婆媳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陈君华身上,讲到陈君华在县城做工的事情。从她们的聊天,楚云才知道原来县城老板和陈君华算是师出同门,两人的师傅很多年前都在同一个老裁缝那里学工,竟然还有这么一层关系。陈君华从来没提过,她还以为一切都是靠老爷子的关系呢。向强这人也挺仗义的,现在生意又不好,还那么帮衬君华,当年他来北京的时候你爸肯帮忙,就是冲着他这人讲情义。楚母说道,看了看正在翻报纸的老爷子。老爷子闻声抬抬头,没插嘴。倒是楚云接道:今年生意挺不错的,君华姐一直都在忙,上个月都还在赶工。哪里不错了,楚母说,除了过年那会儿能接几单大的,之后都一个月都接不了两单生意,正月忙完就辞了一半的工人。楚云听得一愣,因为这跟她所知道的不同,陈君华从来没有提及过老板辞退工人的事情,每次都只告诉她们有多忙,说有时候为了赶工连午饭都没时间吃,然而现在楚母却说生意惨淡,根本没两单生意。有些话当着小辈大家都不会说,譬如贺西宁在的时候,大家就不会聊陈君华过得不好的话,更不会当着贺西宁的面说哪些人帮衬过母女俩,只要是涉及到家境有关的事情,楚母她们都会三思而言,充分照顾到小辈的自尊心。说到这儿,嫂嫂也比较感慨。现今做什么都往机械化方面发展,在很多领域人工和技术已经不值钱了,服装行业更是如此,机器可以大批量生产,比手工制作快速且成本低得多,老百姓都知道哪样更实惠,连家里的药材生意都是,从人工包装等等到引进机器,省时省力还省成本。君华姐跟你说的?楚云脱口问道。向强说的,楚母回答,取下老花眼镜揉揉眉心,他跟你爸联系多。楚云有点反应不过来,觉着哪里不对劲,可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经过楚母这么一说,她突然想明白,现在买一件夏天穿的衣服,便宜点二三十,甚至十几块钱可以买两件,一般家里条件比较好又念旧的人家,才会在裁缝那里订做手工衣服,而且一般都是订什么中山装、秀禾服之类的,c市就那么大一个地方,老牌手工服装店又不止县城一家,市里也有不少,一个不起眼的店铺连续半年都在不断接单,可能吗?或许是确实忙,毕竟向强辞退了一半的工人,剩下的人得加班加点赶工。但她随即又想到,之前陈君华为了陪着贺西宁读书,宁愿在市里当清洁工都不愿意回去,现在市里已经不流行裁缝了,但老家还有裁缝店,凭她的能力回去应该会比在市里强,但为了贺西宁她都放弃了,怎么过年的时候说走就走了。楚云还记得陈君华曾经说过,当年之所以咬牙坚持留在市里,就是想着贺西宁读书可以有更好的环境,不论在镇上县城还是市里,贺西宁的成绩都可以选择最好的学校,但镇上县城的条件与市里天差地别,她怕因为自己的选择而耽搁了孩子,故而就留下了。明明最难熬的时期都坚持过来了,现在比那会儿好得多,不算特别缺钱,家里也没负债,再过两三年贺西宁就可以毕业挣钱了,陈君华却决定回去挣钱。按常人的罗辑思维来看,肯定看不出任何问题,但陈君华那么死脑筋的一个人,这不像她的性子。越想,越觉得哪里有问题。或许是楚云多想了,毕竟当初陈君华决定回县城,还是她跟贺西宁劝过去的。她没再多问,听着楚母和嫂嫂聊天,偷偷给贺西宁发消息,问在做什么。消息没得到回复,发出去十几分钟仍旧没有回应。她一开始没在意,但等到发出去快半个小时,不免皱眉,之前发消息贺西宁再忙,十分钟之内必定会回复,这次竟然没动静。是太忙了还是没带手机?楚云迟疑了一瞬,想着呆会儿上楼后给这人打个电话试试,却不想楚母在这时候给贺西宁打电话了。然而还是没人接。能打通,就是没人接。奇了怪了,这都已经两点半,吃饭也该吃完了,怎么一直没人接电话。楚母念道。嫂嫂问:你给西宁打的?楚母点点头:她的也没人接。楚云心里一紧,无端端有些慌,她找到号码,头也没抬地说:我试试。电话铃一直在响,依旧无人接听。她抬眼看了看楚母。连老爷子和楚天成都望了过来,电话没人接不奇怪,但一直没人接就有问题了,不可能一直在吃饭吧。再打一个试试,可能开静音了,听不到。楚云又打了一个,依然如此。只是电话没人接而已,大家也不会往坏处想,可能是贺西宁在聊天什么的,毕竟过节的日子,谁有空盯着手机呢。可楚云心头止不住发紧,不知道怎么了,总觉得可能是出了什么事。她没管家里其他人,径自上楼,边走边打电话。一连打了二十多个,还是没人接。楚云尝试着再给陈君华和贺家的座机打,结果也一样。她又立马下楼,问老爷子有没有贺西宁舅舅家的电话号码,老爷子倒是有,直接把手机递过去让她打。舅舅家的电话一打就通,是姥姥来接的。知道是楚家打来的电话,姥姥还非常高兴,客客气气问了一通。楚云心里急,但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好表现出来,脸上故作镇定回答,然后借机问贺西宁在哪儿。她们今天没回来,昨天打电话说明儿才回来,姥姥笑着说,有客人要来,好像是西宁的同学。应该是齐硕,母女俩请了齐家一起过中秋,齐爸齐妈没了,家里三个人冷冷清清的,大家凑一桌吃饭热闹些。听到这些,楚云脑子里一团浆糊,如果是在家里,座机怎么可能打不通。她不敢深想,当即又打了齐硕的号码,这次终于接通。齐硕说,陈君华正在抢救室里,生死未卜。谁都不知道怎么了,吃饭的时候陈君华突然倒了下去,整个人不受控制地抽搐,他们当时就把人往医院送,结果进了抢救室以后到现在都还没出来。楚云登时愣愣的。楚家的人看到她神情凝滞的样子,瞬间都惊了一下。.周易随即接到了楚云的电话,彼时他正在病房里,周父周母肖可辛都在,一行人陪着周知敏过中秋,在这个团圆喜庆的日子里,即便是在医院,也到处透露着欢喜热闹的氛围。当得知了贺家母女俩的情况,他立马就往另一栋楼赶。天远地远的,楚云短时间内根本赶不过来,只能让他先去帮忙处理一下,这种时候必须有个能当事的大人。距离抢救室不远的地方,零零散散站着许多人,大家都在小声地说话。他们都看到了陈君华被推进抢救室,更看到了当时的具体情况。周易听到这些人在猜测,有人说抽搐成那样,可能是癫痫发作,也有人说癫痫不是这么急救的。贺西宁就在抢救室门的一侧站着,背影孤零,背对着所有人,齐硕在她身后一言不发,齐家两个老人一脸愁容地坐在凳子上。陈君华已经被推进去半个多小时,护士医生急匆匆地不断进进出出,阵势比周知敏治疗癌症时还大,看来情况不太乐观。工作人员过来把闲杂人等赶走,让不要在附近围聚,也把周易挡下,告诉他不能过去。第70章 一世医院素来是最能见证人情冷暖的地方,每天都有生离死别在这里不断上演。周易好说歹说,就是不让过去,只能远远地站着。这一站就站到天黑,围观的人群悉数散去,偶尔会有两三个人过来瞅瞅,连齐家两个老人也回去了,抢救室外只剩下他们三个。期间有人从里面出来,让贺西宁签了好几次字,可最终还是没有任何作用。一张白布从头盖到脚,陈君华就这样被推了出来。事情来得太突然,令所有人猝不及防,医生护士纷纷劝慰贺西宁节哀。陈君华这一生开端太好,前二十年耗尽了毕生气运,所以二十年后基本没顺遂过,蹉跎了大半辈子,连半天清福都享受不到。她颅内长了恶性肿瘤,起先没查出来,但渐渐地自己也感觉到不对劲,在一次剧烈头痛后瞒着贺西宁再次去医院检查,结果这一次就检查出来了,之后再去华西复查,还是被告知是恶性肿瘤,而且肿瘤已经压到血管和神经。所有医生的建议都是赶快治疗,可以做开颅手术。别说当时的医疗条件,就连十年后医疗界对于恶性肿瘤和开颅手术都没有太大的把握,说白了就是治愈的可能性极低,低到几乎没有,即便手术成功,也可能会造成患者瘫痪或者症状加重等等情况,治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花天价拖延死亡时间,几个月,一年,或者两三年。在有些偏远地区,贫穷人家的老人得了无法治愈的重病,为了不拖累家人,他们会主动带上一两天的口粮,走得远远的,选择死在外面。陈君华做了类似的选择,她在一月份已经出现过突然晕厥和抽搐的情况,所以当老爷子打电话过来时,才会一口应下,否则依她要强的性子,怎么会平白无故接受老爷子和楚云明晃晃的好。她本来是打算去广州的,但因着老爷子突然要帮忙,便选择回县城,其实正月在家里过完十五,再回县城后她就已经在那边租了一个单间,只有偶尔才会去老板那里做工装装样子,至于打回家的工资,不过是把另一张卡上的存款全部转到贺西宁那里,她知道自己已经不行了,一直能拖一天算一天,但没想到竟然能拖到九月份。大概老天爷都不忍心太快把人带走。因为不常见面,加之陈君华总是在电话里说很忙很累,所以即使她一直在变瘦,周围人也未曾察觉。不止贺西宁和楚云,连姥姥她们都没发现不对劲。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只尽力做一件事,就是瞒过所有人。谁敢相信呢,陈君华只是看起来瘦了,与平时没什么两样,结果突然就倒下,再也没起来过。都说人死之前会回光返照,陈君华或许知道自己要走了,才回来陪贺西宁过最后一个中秋,只是没想到未能过完。她早写好了遗书,后事也全部安排妥了,对贺西宁对姥姥他们,一个都没落下。贺西宁从头到尾一个字没说,木然地揭开白布,低头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