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336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55      字数:4764
  d麾下的佃户,这些士绅,他们所占据的土地几乎占据了江南的百分之五十,要知道他们只占据江南总人口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这么点人却占据了这么多土地,百姓们怎会有好日子过。这下好了,经历了这次叛乱,不少人都已经打上了叛乱的烙印,所以他们不得不逃亡海外,而他们这一逃,所空出来的大片土地完全可以分配给没有田地的百姓们。而这也是于谦甚至是其背后的朱祁镇刻意引导的,否则整个江南的水师怎会如此轻易就让他们离去。其实,对于纵容这些士绅逃离大明,已经是朱祁镇早就跟于谦商议好的计划了,这次因为叛乱,正好是一个机会,所以这位陛下才会派遣于谦来主政,否则哪能轮到派出内阁首辅这样的顶级官员,随便派出一名大将统帅大军即可了。对于这些,那些士绅们自然不知道,他们还以为是自己运气好,大明的军队还没有反应过来,可是他们也不想想,这各地的士绅要想都逃离出去,这需要的时间有多长,动作有多大,锦衣卫与东厂的人能发现不了肯定发现了但他们都没有任何动静,当然是因为上面下达了指令,让他们这些人离开。不过,整体而言,江南的士绅是非常多的,还是有一部分人选择了留下,这些人之所以留下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最大原因,还是因为放不下这么庞大的家业,尤其是那些拥有数十万亩地的大家族,他们几乎所有的钱都投入到了田地当中,如果全族离开,那这些地就全都没用了。出了拥有田地过多不愿离开的士绅,其实还有一类人不愿离开,这群人便是宗藩,江南地区其实宗藩力量是很薄弱的,但是也不是没有,这些人几乎都是一些有功之臣或者是远亲旁支,他们大多以群居的方式,家族势力很庞大,但是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显得犹豫不决。只是,他们却没有想到,就当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于谦率军从东到西,不仅横扫了宁王的势力,还抓获了许多没有离开罪行累累的士绅,这些人不是抄家灭族,就是充军流放,家产全部充公。如此杀下来,很快,这些人就知晓不妙了,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就算想走,也走不了。何况,王骥也配合着于谦从南方往北杀将过来,湖广很快就被清扫了一遍。这般下来,整个南方,除却四川与一些土司,皆都被清理了一遍,地方士绅力量瞬间下降了七成,剩下的也都是一些老师巴结,没有野心,全力支持朝廷的士绅了。经历了这一劫之后,整个南方除却少数地方之后,都已经被朱祁镇掌控在手中,而北方各个边镇早已经被朱祁镇清理了一空,目前就只剩下中原这一小块区域没有被清理了。而下一步,朱祁镇就会拿中原地区的士绅与宗藩势力开刀。所以,这一次,于谦与王骥都得到了相应的密旨,其中王骥继续留守湖广,威慑四川,而于谦则挥师北上,直取中原,杀那些中原士绅措手不及。这一次,朱祁镇已经决定,一次性将全国的士绅力量包括宗藩反对势力都一一清理一遍。而他手中所依仗的正是他所掌控的强大兵力。第七百零三章敬酒不吃吃罚酒就当朱祁镇的设想被一一实现的时候,此时的李江也没有闲着,这会的他正谋划着该如何接受这三十万大明的“难民”。没错此前,李江还是低估了这些逃出大明的人数,他本以为二十万应该够多了,可是稍微一了解,他发现各地岛屿所接收的人加在一起,至少在三十万以上。这么多人,不管是管理,还是运输,都是一个很大的麻烦,所以他连忙带着徐海东与尚阳等人来到了东番岛,亲自主持移民工作。这一次移民三十万人,不仅仅只是移民三十万普通人,这其中的士绅人数初步估计在十万左右,这些人包括他们的家眷,而这么多人,要想消化掉,虽然李江已经有过种种设想,但是这么多人摆在面前,他还是有些犹豫。这些人当中,有很多都是读书人,虽然这些人读的都是一些圣贤书,看上去对于汉华王国根本没有什么用,但其实也不能完全否定,这些读过圣贤书的人比起那些普通人还是有着其巨大优势的。而且从小培养的人,往往接受能力更强一些,虽然作为官员还有待考虑,但整体素质还是十分不错的,如果能够加以改造,这对于汉华王国的发展还是颇有帮助的。只不过,这个难度很大,需要时间与精力。当然,现在考虑这些,还不是时候,李江觉得还是先考虑如何安排这三十万人吧东番岛就那么一点大,准确的说,开发的地方就那么一点大,如果只单纯提供粮食,那倒没有什么问题,现在是需要提供住的地方,这三十多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养尊处优之辈,如果只单纯提供他们简单的哦吃食,肯定会闹事的。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维持秩序,这让李江也十分头疼,而且这些人呆在东番岛,容易滋生各种疾病,万一瘟疫爆发,这可不得了,所以需的尽快将其转运走,而且必须分散安排他们。可这些一时之间,李江也一筹莫展,幸好他身边还带着徐海东与尚阳二人,有这二人在一旁协助,倒是没有出现什么差错。然而事情偏偏就发生了意外。就在这个时候,港口内居然发生了沉船事故,原因很快就调查出来了,敢情是某些士绅带的东西转运时太多了,已经完全超过了舰船的承载能力,而这些都是一些珠宝金银等贵重物品。说实话,此前,李江并未将这些人的私有物品据为己有,而现在看来,这完全是一个错误,这些士绅真可谓是视钱如命,都到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想着希望能够到汉华王国去享福,去继续当大地主,可他们也不想想,李江会让他们这样侵蚀当地的基层权利嘛显然不可能了汉华王国不是大明所以他们的那点小心思注定是要失败的可是,他们现在不知道呀所以才造成了沉船事故。于是,李江随即下令让所有人将随身携带的珠宝金银全都交出来,让汉华王国统一进行管理,之后再发给大家一张凭证,有这张凭证,就相当于在汉华王国国有银行当中存入了钱,只要拿着这张存单便可以到各地取钱。而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汉华王国的银行体系了,目前汉华王国最大的当然是国有银行,这只有一家,拥有着发行钱币,调控物价等各种功能,而私有银行也有不少,但是基本上都是地方官衙占据主导地位,真正的私人主导的银行只有那些在汉华王国挂有大名,富可敌国的大商人联盟才拥有。只是,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被那些士绅们所认同的,他们一闹起来,李江顿时黑下脸来,直接动用了武力威慑他们,如果不交,那也可以,直接送他们到海里去或者送回大明。汉华王国这么一威胁,不少人顿时吓得腿都软了,这怎么能行他们只好答应了下来,可其中还是有不少人想要顽抗到底,这下彻底把李江给惹毛了,这几千人直接被李江装上了船,送他们回大明,而财宝,那就不好意思了,直接扣下。很快,这些人就开始哀嚎起来,可不管他们怎么哀嚎,李江也不为所动,强制将他们送上船。于是,就这样,在众人的注视下,这群人被扣下了财宝,送回了大明去了。如此威慑下,剩下的人老老实实的将财宝交给了专门人员进行登记,而后只拿着凭证登上了船。安排这些人移民,是一件十分复杂且耗费时间的事情,李江一共在东番岛上待了接近一个月,才把这些人转运走,而且这些人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了旧港,只有少部分人到达了东阳城,毕竟时间太短了,转运上还是存在困难的。而就在这个时候,此时的大明京师城内,皇宫当中。朱祁镇正在召见回到京师的于谦。此行,于谦率领大军不仅清理了江南的士绅力量,还在回归途中,扫清了中原各府县的反抗势力。此刻,他正在给朱祁镇做详细介绍。“陛下如今大明士绅力量已经被削减了大半,但是臣以为,若是陛下您”“爱卿不要再说了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此事势在必行,绝对不能因为担心而不去施行现在正是最好的机会,如果错过了,朕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朱祁镇口中所说的事情其实正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事情,那就是从上至下彻彻底底的改革,将各地的权利包括士绅的权利都集中到朝廷来,而准确的说是集中到他这个陛下身上,这样他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各地方,而且是彻底的贯彻,中间不会出现阳奉阴违的这种现象。然而,朱祁镇的想法是美好的,他想彻底改革大明,但是大明可不是汉华王国,如今的大明已经开国许多年了,如今朱祁镇虽然改变了许多,但是他还是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本人的身体。第七百零四章:汉华王国的医疗改革身体的重要性才是作为一个统治者最为紧要的,历代皇帝都祈求长生,但是长生只不过是一个梦幻罢了,而真正要想长生,只能是少纵欲才行,否则身体必定会垮掉。而且医学也是一大决定因素,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汉华王国的医药学了。作为一个重生穿越者,李江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谁都要重要。所以对于医药学,自建国之初,他就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各种珍贵的孤本药方,大肆提升医疗水平,培养医官、医师。官面上,他将医学提升到了与儒学、工学等齐平的地步,更是在学院当中设立了完善的教学制度以教会更多医师。除此之外,官职也是促进医学大发展的原因之一,为了激励这些医师大夫的积极性,赐予其高官俸禄,是李江特意恩准的。而且,在挖掘大明的各科名医上,他也是不吝惜各种钱财,就算是绑也要将其绑到汉华王国来。有了名医,那自然得需要各种珍稀药材,对于这点,李江也是亲自下达了命令,利用兰芳社来专门收集各种药材,而且他还让医师利用澳洲、美洲等地,试着种植药材。如今,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当然,除了这些以外,李江还组织了一批名医对当今的各种最为常见、也最容易死人的疾病开始了攻关,比如瘟疫、比如疟疾,还有其他各种热带病。这样一来,汉华王国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如果按照原本历史时空来算,如今汉华王国的医疗水平已经达到了十九世纪末期水平,而且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二十实际初期水平。要知道,这可是近现代医学水平,这样的高度除了中医的博学之外,还因为李江大力支持,否则医学的发展是很难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李江对医学的特别看重,不少读书人都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从后继有人上来看,是无需担心的。事实上,汉华王国的医疗体系也是十分完备的,自建国十几年来,汉华王国在东阳城内设立了太医院,这里集中了最好的医师,也负责管理全国的医师,甚至对负责教授医师的名医进行考核。经过考核的人会分别授予三级名医制度,一级名医是最高的,而三级也是不少医师梦寐以求的,这就跟现代人获得职称是一个道理。只有经过了太医院认可了,颁发了相应凭证,你的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肯定。今后不管是自行开馆行医,还是进入地方医学体系都是极为有利的。除了东阳城首都的太医院,在各个地方上,比如各府各县,都设有医师衙署。这个医师衙署就相当于医药协会,是专门负责管理当地的医师医馆的。而且,医馆有当地衙门开设的,相当于公立的医馆,有私人开设的,但是这种私人开设的医馆一般较贵,且需要一定的资质,不如老板必须财力雄厚,至少能够负担得起赔偿,其次就是医师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与人数,否则是不允许开医馆的。这种制度当然是李江想出来的,为了以防穷人看不起病,他还特定要求,各地衙门的必须拿出一部分钱来专门帮助那些看不起吃不起药的穷人。当然,这些只是基本保证,关键还在于疾病的大小,若是不治之症,这笔钱会更多一些,但若是下小病会更少。而处理这些事情的,依旧还是各地的医师衙署。而各地的医师衙署又总署地方与上面太医院进行双重管辖,算是一个官方机构。再说这医疗手段,目前中医手段还是汉华王国最大的一种医疗治疗手段,而且不管是官方医馆还是私人医馆皆都是如此。但是因为李江的存在,汉华王国还是有一些对于西方,哦不应该是现代西医的治疗手段的一些尝试,只不过那基本上都是在太医院或者学院内进行,目前还未在地方各医馆进行人体试验。何况,目前西方的医药治疗基本上就等于为零,他们只知道放血治疗以及各种奇怪治疗,毫无逻辑可言,其治疗手段极为低下,比起中医来,简直就是天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