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42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51      字数:4754
  d土靠近大明的大部分都割让给大明。要知道鞑靼可是与大明北疆千里战线都接壤,如果这次能够趁机占据这些领地,那北疆的便患将会被解决大部分。可是这样的好事,瓦剌会这么好心拱手相让,大明朝廷也不是笨蛋,自然清楚这只不过是瓦剌开出的条件而已,至于他们会不会执行,那就说不准了。因而大明朝廷一直没有做出明确回应,而是这样一直拖着,他们希望能够这样持久下去,让瓦剌与鞑靼打得两败俱伤,他们再插手。可以说,这样的战略思想,极为符合大明目前的局势。可是他们却并不知道,瓦剌也同样明白大明的心思,所以虽然几次派出使臣,装作一副执意要与大明联合的假象,其实暗地里,他们早就做好了独自灭掉鞑靼的准备,而之所以派出几波使臣前往大明假意进行商议,就是为了给大明制造假象,以求稳住大明。也正是因为瓦剌的这个心思,李江才会不遗余力的做好随时插手草原战事的准备,这不,当消息传到李江耳朵内时,他即刻下令修整了好几个月的征倭大军即刻出发,由近百艏各型战船护卫前往朝鲜王国北部的奴尔干都司地区。第五百章大军出征大明北方奴尔干都司苦兀岛。这里便是原本时空的库页岛,此时还并不是老毛子的领地,而是属于大明奴尔干都司的领地,名唤苦兀,此岛上,还有着一个卫所,这便是囊哈尔卫。不过因为在仁宗与宣宗时期,奴尔干都司大明的力量一直在收缩,因而这里逐渐被当地的一些鱼猎部族所占据,不过他们还是奉大明为正统,虽然不进攻,但依旧是畏惧大明的威严,一直没有丝毫不恭敬之意。然而,就在前几年,随着汉华王国势力的到来,奴尔干都司北部,包括奴尔干都司司城在内的多个卫所都被汉华王国军队所占领,光是正规士卒就有近三千人,而且还不包括当地武装起来的那些山林猎手。这些被汉华王国征召的当地人,虽然武器并不怎么样,但是丛林作战能力十分突出,尤其是弓箭,那精度比起一般士卒来,都要准确许多,而且他们乃是当地人,天生就熟悉当地的环境,耐寒能力极强。再加上汉华王国给他们的部族输送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尤其是铁器与棉衣,这让他们纷纷臣服于汉华王国。而且汉华王国的士卒都能讲汉语,这与大明人看上去根本没什么两样,所以在大明势力退出这方领地之后,当地部族对于汉华王国的统治并未有多大的反抗。而当地驻守的汉华王国军队也严格遵照李江的指令,一边利用各种生活器物拉拢当地人,而且还通过收购药材,皮货等山货来进一步将当地人拉到汉华王国的战线上来。也正是汉华王国的统治深得当地人心,因此整个奴尔干都司北部十几个卫所,数十万当地人都对汉华王国的统治极为信服,这不,汉华王国光是征召当地就有近五千人,再加上汉华王国原本驻守的三千士卒,这就是八千士卒。而随着格纳斯与腾格尔斯二人率军来到奴尔干都司司城之后,汉华王国所能掌控的军队一下子达到了近三万人。而且早在数日之前,大量物资以及捕获的各种鱼货已经准备好了,都存储在当地仓库之中,够这三万人吃一年了。不仅仅是粮食,还有棉衣,取暖的木炭乃至是各种军械,都已经运到了此地,可以说为了插手草原之中的这场大战,李江甚至都做好了牺牲数千士卒的准备。李江之所以这般卖力,除了尽可能的削弱草原势力不至于大明北方内乱外,还有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利用草原势力大肆被削弱之际,趁机掠夺其人口与马匹。草原的人口不用说,基本上都是青壮,而且生来便能弯弓搭箭,这样的人,虽然不能用于热带作战,但是如果能够将其送到北美洲,完全能够凭借这一支草原铁骑征服北美洲大部。没错,此时李江所想的就是想要收服北方草原部族,以此来训练一支草原精兵,而后将其运到北美洲,用来征服当地土著。当然,这还只是李江北美洲征服计划的其中一环,下一步,李江会在倭国征召大量武士,将其送往北美洲,让他们在草原铁骑征服当地之后,派出这些倭国武士来大肆杀戮当地的土著,以此来削弱当地土著的影响力。当然那些都扯远了,还是说回此时,当格纳斯与腾格尔斯率领一众汉华王国士卒近两万人来到奴尔干都司司城之后,李江也乘船离开了东阳港,沿着苏禄国一直北上,到了琉球,而后甚至到了朝鲜王国济州岛,当然此地已经早就被汉华王国“租借了”现在已经是汉华王国的殖民领地,在这里巡视了一圈之后,他沿着大明东南沿海海岸线,在舰队护送下来到了南海,而后沿着琼州岛来到了旧港。这一权巡视下令,足足花了两个月时间,而就在这两个月之内,他时不时的会受到草原上两大部族开战的消息。就目前情报来看,瓦剌杀得鞑靼是一面倒,鞑靼的许多领地与部族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被瓦剌大军所征服了。当李江回到旧港时,瓦剌更是将鞑靼的北部与西部大片地区占领了。而此时鞑靼高层这才反应过来,赶紧组织大军进行抵抗,然而这些临时组织的十五万鞑靼大军根本无法抵挡瓦剌近三十万大军的攻击,这不不到三日时间,就被瓦剌大军所击溃。不仅如此,鞑靼内部也发生了内乱,鞑靼大汗被自己的几个儿子造反,狼狈出逃,鞑靼瞬间只剩下了空壳。而这个时候,大明京师,当这则消息传来时,朝廷的那些大臣们这才反应了过来,连呼上当了。然而此时此刻,大明已经晚了,如果这时候出兵,无疑会给瓦剌一个接口,到时候大明将会面对杀红了眼的瓦剌三十万大军,而且他们在掌控了鞑靼领地之后,势力将会更进一步,恐怕瞬间就会组织起近五十万控弦骑军。到那时,大明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组织瓦剌吞并鞑靼领地了。朝廷之上。李太后与小皇帝朱祁镇坐在主位之上,底下的大臣吵成了一团。大家争论的焦点还是在于是否即刻出兵草原,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即刻发兵草原,趁着瓦剌在鞑靼根基未稳,狠狠的打击瓦剌大军,最好能够灭掉瓦剌大军一部分士卒,将其逼回原本领地。这一部分人以武勋为准,以兵部为首,而其他一部分朝臣则认为,大明既然已经失去了先机,应该静观其变,免得损失更大。这一部分人都是一些文官,三杨倒是没有即刻表态。而就在这个时候,英国公张辅,却是开口了。张辅道:“启禀太后,臣以为大明当即刻发兵,其理由非常简单,大明发兵名正言顺,能够扫除北方多年的威胁,能够实现太祖太宗生前的宏愿因为此时乃是大明出兵的最佳时机”“最佳时机”第五百零一章出兵还是不出兵英国公张辅虽然已经不喜欢出风头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一直沉默下去,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是勇于开口直言的,这不,当一众朝臣都犹犹豫豫的时候,他再次站了出来,极力支持大明迅速出兵,插手草原战事。瓦剌与鞑靼同属于草原两大霸主,又是北元残余最大的两个部族,如果其中一方彻底消亡,那赢得一方肯定会失去控制,到那时,大明就不再是面对两大勾心斗角的草原部族了,而是一个统一的草原部族。对于如今的大明而言,这绝对是一件不愿看到的事情因而张辅这位战功赫赫的主帅,自然要极力支持大明出兵,将脚跟还未站稳的瓦剌削弱驱逐。不得不说,张辅的决议十分正确,事实上,此时的瓦剌虽然轻松干掉了鞑靼,但是鞑靼还有着数十万部族,这些部族虽然失去了控制,但是一旦鞑靼残余势力卷土重来,必定会给瓦剌带来不小的麻烦,而且此时瓦剌大军也征战多日,再加上草原上暴风雪缘故,粮草已经渐渐供应不上了,因而这时候大明出兵才是最佳的时机。因而,此时的瓦剌大汗不得不一边大肆打压拉拢鞑靼部族,一边尽可能的凑齐粮草,甚至为了节省粮草,他还下令将一部分鞑靼牧民之中的老人抛弃。而这在草原上,其实是最为常见的处理方式,在草原上,一旦遇到灾害,如暴风雨,蝗灾等自然灾害,草原部落为了生存,会选择将一些老人给抛弃,虽然这种做法很不人道,但是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这样去做。而此时此刻,瓦剌大汗这样做,虽然很有可能会让一部分鞑靼人极为愤怒,但是这也是瓦剌最能节省粮草的措施,毕竟此时的鞑靼部族牧民也同样算是瓦剌的子民了,如果不能将他们的心收服,恐怕会给瓦剌今后的统治带来无尽的麻烦。正所谓两相伤害取其轻,瓦剌大汗也只能这样做了。可他却并不知道,此时在他们东面的奴尔干都司地区,一个传言在迅速的传播,而且这个传言经过当地部族以及东面的一些草原部族传入了鞑靼部落之中。传言是这样的,据说在东面有一个拥有无尽财富,无尽粮食的部族在招收子民,只要你过去,不但会给你提供粮食,还能够保证你们的安全,甚至还能够获得大量钱财。尽管这则传言仅仅只是传言,大多数都不信,可是此时草原上遭了大灾,一些不甘心的牧民在经过一番斟酌之后,还是决定冒险前往东方,去那个部族下生活。而这也是草原各部族传统的融合与分裂方式,毕竟草原上的部族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他们可不会管什么是否为鞑靼或者瓦剌亦或者是其他部族。这点与华夏正统汉人倒是有些不同,在汉人的传统观念之中,汉人始终是汉人,如果你投靠外民族,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民族罪人,是要遭受万人唾弃,遗臭万年的。当然,这些都扯远了,再说此时,当有少部分牧民带着一丝期待,悄悄带着一家子冒险迁往东方的时候。在奴尔干都司城内,腾格尔斯与格纳斯二人也在商议派出一支远征军押送着大量粮食前往西边靠近鞑靼的区域。因为根据李江制定的计划,这次并不是要歼灭多少瓦剌大军,而是要分化削弱瓦剌大军的实力,因此其他非战争手段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比如这次的传言便是计划之中的其中一环。在李江的计划之中,这则传言不管结果如何,肯定会有少部分鞑靼人相信此传言而选择东迁,到那时,远征军只需妥善接待这些牧民,并且将其安置下来,到那时,传言就不再是传言了。事实上,局势也正朝着李江所制定计划那般发展着,这不,才过了不到十天,鞑靼部落之中,又有一则传言在迅速传播,尤其是瓦剌大军镇压鞑靼部落不稳的情况下,这则传言的可信度在迅速增加。一些小部落可是悄悄逃亡,虽然瓦剌大军几次镇压,可是越镇压鞑靼部落的牧民就越反弹,一些有心人开始趁机串谋,开始了大规模逃亡。也就在这个时候,翰难河卫,这个靠近捕鱼儿海的大明设立的羁索卫所之内,一支数千的大军正驻扎这里,而且周围已经修建了冰堡,冰堡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因为靠近山崖处,因而地势险据,易守难攻,而且此时堡内囤积了大量粮草,足够十万人食用一个月之久了。并且,这时候,还有源源不断的番薯与土豆从小琉球岛,也就是东番岛运过来。说起来,番薯与土豆这两种高产作物虽然产量目前还比不了近现代那般,高的吓人,但比起此时的水稻小麦来,亩产产量可是高多了,尤其是在东番岛,此时的东番岛,汉华王国尽管只占据了台南之地,但是所囤积的番薯却已经达到了百万斤,这么多番薯当地的人肯定是吃不完的,所以这时候正好可以运往北方。三日之后,翰难河卫所堡内,腾格尔斯与格纳斯正在听取着麾下文吏的汇整。“启禀两位都督,目前堡内收留牧民共三千七百八十三人,牛羊七百三十四头,堡内存储有粮食豆三万斤,番薯”听着文吏的回报,二人时不时点了点头,直到最后,腾格尔斯挥了挥手让那人下去之后,便看向了格纳斯说道:“格纳斯,这人还是太少了,大统制之前就有过交代,至少让吾等收留五万人,现在才这么点人要不咱们直接出兵鞑靼”“不行这样做便是直接对上瓦剌大军了,据兰芳社的情报,此时瓦剌大军光是驻扎在鞑靼部落内的就有不下十万大军,虽然战斗力不行,但是咱们才多少人贸然”“报启禀两位都督东阳城有信使到达”第五百零二章突遇敌情也就在腾格尔斯与格纳斯二人商议是否即刻出兵瓦剌时,此时外面匆匆跑进来一名令旗兵回禀道:“启禀两位都督,东阳城有信使到达”“东阳城莫非是大统制有什么指示”二人听到回话,心中不免暗道。想到这,二人即刻让传令兵带信使进入堡内,很快传令兵便退了出去,过了片刻,一个看上去风尘仆仆的男子在传令兵的引导下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