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115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45      字数:4555
  d氏叹了口气,看向自己儿子潘安平说道。而这时,年轻妇人李秀英也开口说道:“夫君婆婆说得对你就跟妾身二人说说吧”“哎娘,秀英你们有所不知,今日是县城内的陈诚陈老大人叫吾前去的,与我一起去的还有这附近十里八乡的学子”潘安平叹了口气,说道。“陈老大人可是那位与郑和老大人齐名的陈诚大人”潘氏显然不是普通妇人,她很久之前生在太原府一书香门第,自是了解朝堂之中的一些情况,后来嫁到潘家之后,潘家由原本的官宦人家,瞬间衰落,最终不得不远走他乡。“那位老大人召集这么多学子可是为何莫非是想支助夫君与众位学子继续考科举”李秀英面露喜色,似乎想到了什么,说道。“不是的”听得李秀英如此一说,潘安平却是一脸苦笑,回答道,而后他又说道:“老大人召集吾等只是想让吾等前往那海外汉华王国,去担任官吏,说是那汉华王国大统制求贤若渴,急需人才”“汉华王国这是何国度还是海外这”潘氏与李秀英一听,也愣住了。潘安平所言实在太匪夷所思了而这时,潘安平又道:“老大人最后单独还约见了吾,给了吾两个选择,一是继续考科举,他会支助吾银钱的,二是拿着他的亲笔信前往汉华王国,他会推荐吾得到那位大统制赏识的”说到这,潘安平又将陈诚对于汉华王国的一些情况说给了李秀英二人听。在听完潘安平的叙述之后,李秀英二人也顿时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潘氏道:“儿呀为娘觉得你还是继续考科举为好,那汉华王国的确是一个大好机会,但毕竟身在海外,又是东洋,那里”“夫君娘说得是吾等乃大明子民,若是出了大明去那汉华王国,虽然那里也有不少华夏子民,但毕竟何况娘年纪也大了,这舟车劳顿的,恐怕娘的身子受不住呀”李秀英也劝说道。听了二人之言,潘安平犹豫的天平瞬间倾向于留在大明。然而就在第二天,陈诚却是亲自登门了,这让潘安平颇为惊讶,因为以陈诚的地位,别说是登门,就算是让他前往陈府也是他的荣幸。“老大人您怎么来了快请进请进秀英,赶紧去烧水泡茶娘,您赶紧出来陈诚老大人来了”看到陈诚与神话的老管家从马车上下来,潘安平受宠若惊,急忙将二人迎进了院子。“坚之呀,老夫此次前来是想来劝劝你那汉华王国大统制非凡人你若是考科举,或许能够考中,但你也知道在大明,这种机率太小了,即使老夫支助你银钱,也很难保证你十年内一定能考中,倒是那汉华王国,若是有吾书信,凭借老夫的面子,那位大统制定会”第两百四十章瞒天过海潘家。陈诚登门劝说已经过去三日之久了。潘安平始终还是拿不定主意。他每天都坐在桌案前,默默思索着,连读书的心思都没有了。一边是自己的家人,一边是自己的前途,这让他颇为为难。不过,对于陈诚那日的一席话,他却是深有感触。的确,他要想考中进士,至少也需要三五年时间,而且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若是时运不济,与前几次一样,恐怕他至少还得花费一二十年时间,算起来如今他已经二十五岁了,要是再等上一二十年,他就四十几岁了。二十年呀人生有几个二十年他一介贫寒子弟,就算是入了官场又如何,没有人关照,没有人在背后撑腰,他顶天了也就一知府。“哎吾潘安平难道就真的只能去往海外才能施展自己一身才华了嘛”轻叹了一声,潘安平呢喃了一句。而就当这时,屋外传来了一阵吵闹声。“开门快开门再不开门老子就砸门了”“夫君夫君你快出来那徐老爷的管家来了应该是来催债的”随着话落,妻子李秀英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说道。而这时,潘氏也闻声来到了正堂。三人看着院子外一群人不停砸着院落外的竹木门,脸色大变这群人为何而来,他们深知。这些年来,为了供他潘安平读书考科举,家中虽有妻子李秀英日夜操劳,但却依旧借了外债,而且不是个小数目,整整五十两。这对于潘家而言绝对是一大笔钱对于这些,潘安平其实还不是最为担心的,他最担心的是这徐老爷家乃是致仕的官吏,据说其儿子还在朝堂之中担任高官,实力极大,就算是陈诚老大人,也很难帮助他们,何况那位徐老爷家的二儿子还十分好色,几次打秀英的主意,这让他极为担心。因而潘安平思索再三,即刻站了起来,像是做了什么决定似的,凭借着瘦弱身躯挡在了李秀英与自己母亲面前,说道:“娘,秀英,你二人躲到房间之中去吾去会会他们你们放心,吾不会冲动行事的待到打发了他们,吾三人便收拾行装去县城找陈诚老大人咱们出海去汉华王国”“儿呀你真的考虑好了”潘氏一听,顿时一愣,而后惊讶道。“夫君娘的身体恐怕”“秀英你不要再劝了为娘已经老人,只要你们二人能够没事为娘便死而无憾了娘知道这徐家来者不善,是冲着秀英你来的,若是不离开吉安,恐怕。”“儿呀你去吧为娘支持你”潘氏说得很决绝,她望着自己的儿子与儿媳,便准备走入厨房。这时,院落大门被砸得更响了:“开门开门赶紧开门再不开门吾等便杀进去了”“秀英赶紧拉住娘,别让她做傻事,为夫去去就来”说着,潘安平打开了正堂大门,走到院子里,看了一眼院落的竹木门外一群人,即刻上前打开了门。眼前的是一群凶神恶煞的壮汉,领头的是一个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对于此人,潘安平再认识不过了,这是徐家有名的狗腿子,专门帮助徐家干一些恶事。“徐管家那五十两银钱,你给吾三日三日之后你再来取吾连本带利一起还上如何”潘安平一脸正气,用瘦弱的身躯挡在门内对着院落外一众人道。听到潘安平如此回复,这让徐管家颇为意外,但他是个聪明人,这潘安平毕竟有着秀才身份,不好来硬的,何况徐家尽管横行霸道,但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如杀人这种事,徐家一般是不会做的。“三天潘安平,你家拿得出五十两嘛,何况还连本带利”徐管家却是连连冷笑,质疑道。“这就无需你徐管家操心了吾自有办法三日之后,你来拿过期不候”说着潘安平直接将门一关,便转身朝着屋内走去。那徐管家一见潘安平如此对待他们,尽管愤怒的不行,但他还是没有再继续逼迫,而是冷冷对着身后之人道:“走吾等回去去见二少爷”“管家吾等就这么走了要不直接砸了潘家得了,这潘家又不是什么有权有势人家”“闭嘴回去”还未待到身后的狗腿子把话说完,那徐管家立即吼了一句,转身带着众人离开了。一刻钟之后,潘安平见院落外没了动静,便立即回到了屋内,招呼自己的妻子李秀英与自己母亲收拾好行装,待到天黑之后,即刻前往吉安县城,待天亮开城门之后,即刻去找陈诚帮忙离开吉安。三日一晃便过去了,待到那徐管家一行人拥护着一年轻公子到达潘安平家门外时,却发现潘安平一家早已不知去向。那年轻公子不禁破口大骂,大骂了那徐管家一顿,而后即刻让其四处派人查找潘安平一家下落,但他们注定查不到潘安平一家去向了,因为此时他们一家人早就被陈诚安排前往广西,在那里有陈诚安排的人,那人会帮忙联系前往东阳港的商船,让他们一家子顺路前往汉华王国的。当然,与他们一起同行的还有二十人,这二十人都是陈诚认定为有才之人,尽管对于考科举不在行,但他们对格物颇为感兴趣。除此之外,陈诚还安排了第二批人前往广西,这批人是工匠,不过大多都是一些木匠以及其他不重要的工匠,至于火药火器工匠,陈诚花了大力气,也只搜寻到了四个因为各种缘故不受待见的火药工匠。办完这两件事之后,陈诚这才长长松了口气,他这已经算是完成了李江交代的两件大事了,如此就只剩下结交宫中之人这件颇为棘手的大事了。“哎这最后一件事,即使是老夫,也十分为难,闹不好吾陈家恐怕就家翁家翁应天府传来消息,说是陛下下了旨,让郑和老大人与王守备即刻前往福建,准备有一次下西洋之事”“哦陛下真的下旨了”第两百四十一章吃了熊心豹子胆汉华王国东阳县城。议事大堂后厅之中,又是新的一天,一大早,李江就来了这里,坐在桌案前,望着桌子上一大堆文书,他就一阵恶心头痛。自建国以来,虽然他设立的各司各局都在正常运转,但其上并未设置如大明那般的内阁,因而他这个大统制需要处理许多大事,尤其是一些棘手的事情,他都必须过目处置,即使是尚阳也只能将问题整理成文书递到他这里来。“唉看来不得不设立一个类似大明内阁的机构了,否则这天天处理各种公文,准得累死,这皇帝的活,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难怪古时候的皇帝都死得早,敢情是操劳过度累死的”一阵苦笑过后,李江嘀咕了几句,不由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过了一会,他觉得好多了,便拿起了那一本本奏折式的文书查看起来。“咦新浦县东阳书院第一届学生毕业典礼尚阳让我去这点小事,他也让我去这家伙不知道我日日忙的连饭都吃不好吗”骂了一句,徐长生随即在其上写了几个字“由你代吾前去即可”批复后,他便将手中文书放到了一侧,而后又拿起了另外一份文书,一瞧发现是方国民的奏报,他在奏报之中向李江要大量煤炭,说什么泥炭不够,新浦县运来的泥炭不足以供应日夜壮大的工坊冶炼需求了,还说泥炭品质不足,导致冶炼出钢铁易脆。“煤炭品质不高,产量也不足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目前新几内亚岛以及周围都没有什么大型煤矿,看来只得去安南把未来那个鸿基煤矿给占据了,那里的煤炭开采容易,产量高,而且品质十分不错”“不过运输倒是比较麻烦算了,先将其拿下再说,我记得蓝英发来情报说这区域暂时还处在大明征南军控制下,运作一番,占据那煤矿应该没什么困难,大不了给柳升送去一些军械火器嗯就这样办”自言自语说了几句,李江又拿起了第三份文书看起来,片刻之后,他发现这文书上所写的是造船坊出现的一些问题,自从王海滨与郑全二人前往倭国探查航路后,这造船坊之事就被李江临时任命的市舶司主事陈古所管理着。他一上任,便开始对郑全在任时所定下的一些规矩做了一定改革,而这些改变,他都写在了这份文书奏报之中了。作为一名纯粹的商人,李江看得出陈古这些改变的确没错,尤其是这一条,他在奏报之中建议将造船坊之中造商船的船坞单独分裂出来成立一个新机构,运营方式改为官府监督,民间商人运作。对于他这个建议,徐长生自是极为赞同的,目前汉华王国所需要的运输船商船逐渐增多,但碍于汉华王国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即使有钱拨付到造船坊,也大多用于战船建造,运输船与商船建造很少,就连渔船也很少建造。如果能够单独从造船坊分开,一来可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发展造船业,二来也能收获一大批金钱,充实国库,开辟一条新赚钱的门路来。想到这,李江随即在其上写下了“同意”二字。而接下来的时间,李江又批复了几份文书,直到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把李江吸引了过去。很快就见得张桐走了进来。“大统制,这是蓝英主事送过来的,是急报,应该是大事”“哦给我拿过来”李江一听,也是脸色一变,他接过张桐手中那封滴有封蜡的信封,见火契玩好,便将书信翻了过来,见得那书信正面写了一个急字,他愣了一下,脸色再次紧张起来,挥手示意张桐下去之后,他随之拆开了信封。信之内容很短,但李江脸色却颇为凝重。“海盗怎么会了这条航线上怎会有海盗存在莫非是希而达这个新任苏禄国国王在搞鬼”“还有,之前蓝英不是说陈诚联系的商船走的是西线经旧港再到历州港吗为何是走东线,经苏禄国再到历州港”原来,就在昨日,蓝英派人从历州港送来一份情报,言说陈诚联系了一支广西高家商船船队,准备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