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113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45      字数:4637
  d“本王心意已决,两位将军不要再劝了,两位将军还是率军回国吧本王这就召集西王与桐王议事,商议议和之事”苏禄国国王实在坚持不住了,他急需与叛军议和,以拖延时间,获得喘息机会,否则他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了。很快,苏禄国国王,也就是东王,他即刻派人找来了西王与桐王商议了一下,三人商议过后,最终决定与叛军议和,南北共治苏禄国。只是他这等想法,先不说叛军高层如何会同意,就算是西王与那位桐王都不会同意。因为此时的苏禄国西王与桐王已经暗地里与叛军高层接触过了,而且已经达成了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不久之后,叛军高层将会攻占王都,杀掉东王,到时候只要两王放弃权利,便会有活命机会,而且还会获得大量赏赐,从此当一个富家翁。换而言之,只要西王与桐王能够里应外合,攻占王都,并且放弃权位,便可获得富贵的后半生,否则,待到叛军杀到,他们哪管你是西王还是桐王,通通将会杀掉。大明宣德三年三月二十九,天降大雨,叛军首领悉达而,率一众叛军共一万八千人,在西王与桐王二人里应外合下,杀入苏禄国王都之中。苏禄国国王,也就是那位东王自杀殉国,其王室子孙皆都被杀。如此大事一经传出,整个西洋、东洋皆都为之震动,就连大明朝廷,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不过因为京师远在千里之外,即使得到消息,也需要半个月时间,若是再有应对之策,恐怕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为此,已经坐上苏禄国国王之位的悉达而即刻召集心腹属下商议如何应对大明天威一事。毕竟苏禄国乃是大明的附属国,如今你一乱臣贼子篡权夺位,于情于理,大明都不会坐视不管的。但苏悉达也不完全是笨蛋,他既然想要篡位,就一定想好了应对之策。这不,在与一众心腹属下商议之后,一个完美的应对之策新鲜出炉了。首先,他放出消息,说原有的苏禄国国王失德,苏禄国各部族与百姓都苦不堪言,而后又传出消息说西王与桐王看不顺眼东王,与东王大打出手,他率军前来时,两王已经杀掉了东王以及王室各子弟。而且为了能够使传言为真,这位新的苏禄国国王直接撕毁了原有协定,派遣大军将准备离开的西王与桐王共五百多人直接杀死,连尸首都烧掉毁尸灭迹了。如此一来,苏悉达便成为了为原国王报仇雪恨的功臣,理应登上王位。当然,这些,糊弄一下普通人还可以,但要是大明朝廷与西洋各国高层,却根本不会信这些。但苏悉达却根本不在乎,因为他只需找一个正当理由让大明有个台阶下就好了,他与他心腹都认为大明肯定不会过分干涉的,最大的可能会是直接将错就错,册封悉达而为新的苏禄国国王。至于他们这般认为的理由,其实很简单,他们早就看出了大明是没了牙的老虎,有心却无力干涉了。尤其是如今西洋与东洋局势微妙,稍有不慎,便会使得西洋与东洋大乱。对此,大明朝廷不会看不出。何况,如今大明国内与北方边疆都不平静,这西洋诸国,大明只会要求稳定,至于谁当国王,大明会在乎吗如今可不是永乐时代了当今这位陛下与那位太宗可不在一个级别上。东阳港,王海滨与木百将率领船队返回了港口之内。这次出兵干涉苏禄国内政,原本以为需要打上几仗,可没想到苏禄国王室大军太不经打了,叛军在经过汉华王国武官训练之后,势如破竹,杀得苏禄国王室大军连连败退,就连那渤泥国与吕宋国两国援军都在汉华王国大军围杀下,一触即溃,连主将都战死了。下了船,王海滨与木百将并排走着,他二人身后有着四五个人,都是这次一同出兵的参谋司官吏。“木百将你觉得那位新苏禄国国王会识趣吗”王海滨一边走着,一边对木百将说道。“呵呵悉而达此人老谋深算,不好对付,虽然双方签订了盟约,哪会这般识趣”木百将微微摇头,说了一句,而后又道:“不过这人很聪明,至少短时间内,他不会与汉华王国作对”“你的意思是说盟约,他会遵守,而那三宝港吾汉华王国也能够租借成功”“不错此人善于隐忍,应该不会立即撕毁盟约,因为他需要吾汉华王国帮助他稳固王位”木百将淡淡回答道。“嗯你说得的确在理,不过这样一来,吾汉华王国就必须得小心这条夹着尾巴的狗了”王海滨点头道。“不用其实大统制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木百将道。“哦大统制早就预料到了这一步”王海滨一惊,立即道。第两百三十六章驱虎吞狼江心居。李江刚想躺一会,就见张桐走了进来,他看上去颇为激动,目光之中闪烁着一丝精光。待到他走入后厅之中后,他即刻对李江行了一礼道:“大统制王主事率船队回来了”“嗯回来了哦回来了”李江一开始还未反应,下一刻,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立马站了起来。“去让二人即刻来此地见我”李江想了想道。“是大统制”李江话落,张桐便应了一句,转身离开了。不久之后,他再次折返了回来,身后跟着王海滨与木百将二人。“见过大统制”两人微微躬身,齐声对着李江道。李江望了二人一眼,说道:“都坐吧你二人这次居功至伟该赏不过目前国库空虚,暂且记下你二人有什么要说的嘛”“大统制,吾觉得那悉而达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呀”王海滨犹豫了一下,坐下之后,对李江道。闻言,李江却是微微一笑回答道:“不用担心,我看了你们之前的汇报文书,此事吾自有主张,目前他麾下军队大部分都是汉华王国帮助训练的,其军官也大多是效忠汉华王国的,短时间内他应该不会翻脸,只会弄一些小动作,而这期间正是吾汉华王国大捞好处之时,那三宝港必须占据下来这可是汉华王国北上大明最为重要的几个港口之一,只有掌握在我们手中,才能不至于受制于他人”说到这,李江看了二人一眼,见二人一副恍然大悟模样,再次说道:“何况,不怕那家伙有野心,我还怕他没野心了,否则怎能让他与渤泥国以及吕宋国相斗毕竟这两国可什么也没捞着,却还损失了这么多士卒”“不错大统制说得对那家伙太自以为是了肯定会不满足的,不过短时间内,他应该会极力讨好吾汉华王国,否则他王位难保”木百将点了点头说道。“行了此事,你们就别深究了,这次急着找你们前来,除了询问之外,又给你们两个一任务王主事,十日之后,由你继续水师总兵官,率领西洋第二舰队五艏战船以及混编第二营前往倭国”李江话刚说完,王海滨不禁急着说道:“大统制去倭国这是为何”“具体任务,我会详细写成文书给你,你二人这十天内抓紧准备,十日之后再次出海”李江神秘道。“是紧遵大统制之命”王海滨二人见李江说得这般神秘,也没有在意,点了点头,站了起来对着李江应道。澳洲大陆,威尔士亲王岛。自从数十万番人土著被送往此岛之后,因为物资匮乏,食物不足等缘故,许多番人土著早已饿死成了一具白骨。为了生存,他们中间,除了少部分愿意前往陇海县挖矿之人外,大部分死硬份子只能将岛上能够吃得都收集起来,为此,有些人还为了食物,大打出手。但这威尔士亲王岛终究还是太小了,不到一个月,岛上就没东西可吃了。也是,这威尔士亲王岛也就那么一点大,数十万人每天的食物太过庞大,就算是吃海里的鱼,也生存不了多久。为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可终究还是徒劳无功,眼看这食物一天天少下去,一些聪明的番人土著,不得不另谋出路,将目光投向了海的另一面。对于这些番人土著而言,他们对于大海的认识比一般内陆大国都要强,因为他们天生就是水手,其祖先大多都是乘坐独木舟从另外一个地方到达新几内亚岛的。所以在没有食物可食用的情况下,他们很快就想到了出海这个方法,毕竟天天吃鱼是不可能满足生活需求的。而他们所在的威尔士亲王岛尽管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屿,但毕竟离澳洲大陆本土很近,因而不少番人土著很快便用石斧等工具制作成了独木舟,找到了澳洲大陆本土。事实上,这些新几内亚岛的番人土著,有许多是曾经到过澳洲大陆本土的,所以找到澳洲本土并登陆其实并不难。这不,早在郑西河选出一部分番人土著前往陇海县的时候,一些番人土著便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澳洲本土。一开始这些人并不多,也就几百人而已,但当他们发现澳洲大陆十分广阔,随意便可获得食物果腹时,他们欣喜若狂,立即返回了威尔士亲王岛,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剩下的人。为了生存,这些番人土著很快就渡海来到了澳洲本土大陆。数十万人涌入澳洲本土大陆,虽然相对于广阔的澳洲大陆不值一提,但是刚巧他们上岸的地方有着一个澳洲本土土著部落。如此一来,为了食物地盘,双方自然而然就打了起来。这一打,不得了,澳洲本土大陆的部落因为人太少,所以很快就被灭族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新几内亚岛的番人土著越来越觉得这地方不错,便联合起来,想要占据澳洲本土大陆。而澳洲本土大陆的番人土著也不甘示弱,他们在得到消息之后,附近许多部落也联合了起来,准备将这些“入侵者”赶下海去。对于这些,李江一开始并不知道,直到前往陇海港运输物资的船队顺路前往威尔士亲王岛查看情况时,这才发现威尔士亲王岛的番人土著一个都不见了。也因此,当船队管事发现这个情况,在返回东阳港之后,他立即将这情况反馈给了李江。李江一听,一脸苦笑。虽然这种情况,他觉得也并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这也是他将来计划之中的一部分,但似乎这一切发生的太早了,他还准备“感化”一部分番人土著去挖矿了。毕竟这顽固死硬的番人土著使用起来,太麻烦了,他们动不动就闹事暴动,如此这般,就必须动用大量的士卒看守他们,这对于李江而言,还不如使用一些温顺的番人土著。“算了这一招驱虎吞狼之计虽然早了些,但也无妨,反正这新几内亚岛上北部还有不少部落完全可以利用起来”第两百三十七章七下西洋威尔士亲王岛上的番人土著逃脱登上澳洲本土大陆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据探查,这数十万人犹如鱼入大海,杀得原本的澳洲本土土著节节败退,如今已经占据了方圆近五百里区域了。不过,到此也已经达到了极限,因为越来越多的澳洲本土土著开始了联合,一场激烈的大战在所难免了。对于这些,李江虽然知晓,但并未过分关注,他只是让运输船队每次前往陇海县时派人前往澳洲岛查探一次,便没了下文。大明北方京师。春意开始复苏,气温在回暖,鸟兽虫鸣也开始逐渐增多,乡下,一亩亩农田之中,百姓们开始了插秧。大明宣德三年四月。皇宫之中。当今陛下召集一众朝廷重臣在议事。下朝之后,三道旨意也随之下达,整个京师顿时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平静之中,仿佛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而几日之后,傍晚时分,远在应天府城内,一府邸之中。“咳咳”咳嗽声打破了后厅的宁静。“轰隆隆”昏暗的天空下想起了一阵阵雷声,而后便是一道道闪电时不时划过天际。忽然,风起了后厅之中,老人看向了屋外,目光之中透露着一丝激动。一旁桌案上,放着一黄色卷轴之物,那正是今日老人接到的一份圣旨。“陛下终于要让老朽再次下西洋了不过或许这是吾最后一次下西洋了”老人满脸皱纹,一头白发,可目光之中却透露着无尽的希冀。“镇守镇守王副镇守求见大人”就当老人激动万分时,忽地见到一下人急匆匆走入了后厅之中。“景弘来了快让他进来”老人目光之中闪烁着一丝异色,他看了下人一眼,缓缓坐了下来,将圣旨拿到了手中。很快,随着脚步声响起,一道同样略显苍老的身形走了进来。此人身着蟒服,正是南京守备王景弘而这老人则正是三宝太监,已经六下西洋的郑和。此时的郑和已经是古稀之年了,而王景弘也是接近六十岁的人了。二人皆都担任过下西洋的正使,而且有着数十年的交情,算是老友之中的老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