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84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43      字数:4688
  d此,无论是穿越之初还是今后,对于火器的研发都将会是重中之重。而对于火炮这等大杀器,那将是绝对的主力研发方向。从佛朗机炮到红衣大炮再到所谓的大将军泡,这些炮,或许在他人眼中很先进了,但李江却不这么看,在他看来,只有那后装钢炮才是他的最终目标。当然,这个过程或许会很艰难,研发所需的时间,金钱乃至是人力物力都将会是空前的,可再苦再累再困难,李江也绝对不会放弃的。第一百七十四章来历不凡的二人这日,东阳港依旧是一个大工地,忙碌的人人山人海。李江所在的临时住所外,却是站着二人,这二人一男一女,男的一身长袍,脸色惨白,而女的则抱着一婴儿。二人站在门口已经有半个时辰了,可两人却始终没有敲门,似乎在犹豫什么。刚巧就在此刻,远处走来了两人,正是徐海东与尚阳,他二人是来找李江汇报些事情,当他们看到了门外站着的二人,随即询问道:“二位这是”“奴家徐倩,这是夫家蓝允吾二人听说此地主人已返回,想见此地主人一面,还请两位能够引见奴家在此万分感谢”说话之人乃是那女子,她抱着孩子走上前对着尚阳二人用大明官话言道。大明官话,徐海东听不太懂,因而一头雾水,可尚阳曾经与琉球中山国使者同行过一段时日,而琉球中山国的使者那可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懂得大明官话是基本要求,因而尚阳倒是能听懂一些实属正常。他迟疑了片刻回道:“蓝夫人客气呢恩公此时并不在此地,若你与蓝兄二人真的想要求见恩公,直接找恩公便是,为何要找吾二人代为引见呢吾记得恩公曾经说过,蓝夫人与蓝兄在此地是自由的,任何地域皆可前往,恩公自返回东阳港之后,大部分时间可都在工地”“哎二位有所不知,其实吾与夫君今日已经去过工地,可却被士卒拦住了,他们言说工地太乱,不让吾等二人进入其中因而”妇人抱着孩子,叹了口气言道。其实她与自家夫君对此地主人已经从最初的不信任,开始变得渐渐信任了,尤其是李江离开的这段时间内,她已经深入了解过此地主人,她觉得此地主人还算可信,因而这才与夫君商议一番之后,决定让其夫君为此地主人效力。可他夫君患有哑疾,说话很难说清楚,因此只能由她代为转告呢“哦是吗那二位随吾来吧吾这就带二位前去见恩公”尚阳听了犹豫了一下,他与同行的徐海东小声商议了片刻之后,最终对她点了点头言道。虽然此时尚阳对于眼前妇人这番话有所怀疑,但他见妇人身旁男子呜呜呜说个不停,可所说之言却一句也听不清楚,不由信了几分。于是,四人转身来到了工地。此刻,工地上大部分工程虽已接近尾声,但工程毕竟还未完工,再加上离开国之日也仅仅只有半个多月时间内,因此此时的工地上,依旧人来人往,看守士卒、工匠、奴隶皆都各忙各得,好不热闹。尤其是阅兵广场上地砖铺设,还尚需些时日,可开国大典在即,因而此地忙碌的奴隶最多。见此一幕,尚阳随手拦下了一名看守的士卒询问了一番,在得到李江的具体位置之后,四人便在那名士卒引领之下,这才见到了阅兵广场西侧正在视察的李江。“恩公恩公”尚阳不由喊了两声。闻声,李江回头一瞧见是尚阳四人,不禁愣了一下,他打量了一下前头的尚阳与徐海东,又看了看身后的妇人与男子,见这二人十分陌生,心中有些不解,便走了过去言道:“你们二人带这二人前来找我是”“恩公这两位贵客言说有事情想找你,之前您不在,所以”“哦那你带着二人随我来吧咱们找个僻静之处再谈”李江偏头看了看尚阳身后二人,见其妇人一脸期盼,而男子则是呜呜呜说个不停,心中不禁暗自思索了起来。忽然间,他似乎想到了一种可能,心中顿时便有了几分猜测。“应该就是那二人”在此之前,他可是去拜访过这二人,也派人查过二人身份,得到的结果尽管离真相八九不离十了,但仍旧有许多疑惑困扰着他。本来他是准备继续观察的,但后来因为北上安南一事又给耽误了,自回归东阳港之后,他又忙着开国一事,因而又将此事给忘了。如果不是他们主动找来,或许李江根本记不起东阳港还有这二人。天渐渐暗了下来,望着天空之中被乌云时不时遮住的月亮,李江走回到了桌案前,拿起了桌案之上的一枚玉佩,回想着下午时分与那妇人哦准确来说是那蓝夫人的一席话,他颇有感触。下午时分,他找了个僻静之处接见了两人,与之谈了半个时辰之后,李江心中万分的震惊,他之前就猜测这二人来历非凡,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二人哪里是来历非凡,这简直就是来历恐怖原来,这妇人真名叫徐莹莹,乃是定国公徐增寿私生女,因身份关系,遂而不能进得宗庙之中,但其母为徐增寿挚爱之人,因而,即使是在徐增寿在建文年间被杀之前,他有感自己已大限将至,不能护佑年幼的她,遂而派了心腹冒着生命危险将其托付给同在南京城的一名部下,当初那名部下乃是他父亲徐达的心腹,自他父亲死后,就一直隐姓埋名,很少有人知晓他的身份。在托付给他之后,徐增寿就被建文帝下旨杀害了,后来到了永乐年间,太宗皇帝朱棣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时,她这位定国公的私生女这才不用东躲西藏。然而,十分尴尬的是,她的私生女身份注定无法让她拥有该有的待遇,更不能成为皇室宗亲,不过他毕竟与朱家有着血缘关系,再加上他父亲身死,所以太宗还是恢复了她一部分地位,令她衣食无忧。可机缘巧合之下,在长大之后,她又好巧不巧嫁给了徐增寿那名部下的一侄儿,也就是如今的蓝英。对于蓝英,李江原以为他至多也就是王公贵胄,可李江却是万万没想到此人身份太过特殊了,甚至比徐莹莹的身份还要特殊。原来,这蓝英竟然乃是明太祖年间一位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的侄儿。没错就是那一位第一百七十五章夜校制度与宪法蓝英身份菲比寻常,他竟然乃是太祖年间大将蓝玉的堂侄儿,尽管他本人因年纪太小,在太祖年间因蓝玉谋反案侥幸逃过一劫,可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不能生活在阳光下。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几年前因为一件小事,他的身份差点被官府发现,为此,二人一商量,在徐增寿那名部下的相助下,便假冒是充军之人来到了广东雷州。本想着雷州地处偏僻,二人应该不需要为之担惊受怕了,可二人却万万没想到,就在孩子刚出生之后不久,意外还是发生了,他二人所在村落被海盗袭击,最终二人只得带着孩子逃上了一艏商船辗转来到了占城。来到占城之后,蓝英就因水土不服发高烧,尽管病治好了,但却因为高烧缘故烧成了哑疾,而他们一家也因此花光了所有钱,最终落得个被当成奴隶被叫卖的下场。如此在经过数月身心折磨之后,二人带着孩子几近绝望,直到张君将他们买下带回了东阳港,他们依旧十分警惕,不敢轻易暴露自身身份。至于为何如今他们又愿意暴露身份,其实还是因为蓝英觉得此地主人并不为大明人士,却有壮志雄心,而他自己亦不想颓废就此一生,也同样为了孩子与妻子,他不得不冒着暴露身份的风险,毛遂自荐,赌一把果然,他赌对了,当他将自己的身份告知李江之后,李江对他的身份并不忌讳,在李江看来,蓝玉后人又如何,这都宣德年间了,蓝玉之事已经没有多少人会去真正追究了,再说他们这是在东阳港,离大明远着了。而且,李江就算将他收入其麾下,也并不打算让他抛头露面去外面独当一面。他觉得以蓝英的能力足以担任兰芳商盟的背后的真正大掌柜了没错李江打算将蓝英培养成为一名情报头子专门负责情报一事。如今的西洋虽然表面上平静了下来,可暗地里却是你争我斗,如果不能派出间谍探子前往各地秘密潜伏,为大本营输送情报,那今后的一些决策,将无法及时作出,更不能将命令及时传达到其他地域。如此一来,这对于整个西洋的布局将会十分不利。因此,李江需要蓝英尽快组建一支专业的情报组织,以兰芳商盟为掩护,表面从事商业活动,在各地组建商站进行贸易,但暗地里却是组建一张庞大的情报网络。只是,想归想,当李江提出让他担任此职时,他却犹豫了,见此,李江只得让他考虑三天,三天之后可以再给他答复。三日过后,蓝英找到李江,最终还是答应了李江提出的要求,不过他同时也向李江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不想让自己的妻儿知晓自己在做什么,以免让他们担心。对此,李江想了想,点头同意了。对于蓝英的顾虑,他深知其意,何况,这并不算什么过分要求,因此他毫不犹豫的同意了。而待到他离开之后,李江却是再次陷入了一片沉思之中,他开始思索王海滨所率领的东洋第一舰队。“哎也不知道如今到底怎么样了他们有没有安全到达大明呢”轻轻叹了口气,李江深深为之担忧着,离王海滨他们起航北上大明已经有一两个月了,如今却依旧是音讯全无,这不禁让李江有些为之担忧起来。可担忧也没用,这大明不比西洋,不是想得到消息就能得到消息的,所以李江只希望他们能够安全返回。“算了算了还是别为之烦恼了,我还得多想想建国一事时间已经不多了”李江微微摇了摇头,他暂时将王海滨一事抛到了脑后,又开始思索建国一事。的确,此刻离开国大典的时间只剩下十八天了,各种在建的建筑都已经接近尾声,想必再过十多天就可以完工了,如此一来,李江也就不需要抽出时间与精力来重点关注这一块了。反倒是开国大典所需要处理的其他重要事宜,李江必须尽快处理,他稍稍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以下这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问题,二是军队改制问题,这第三便是法律问题。管理人才问题,这就不用多说了,目前尽管组建了十二大司,可是就连各司司长都没有凑齐,更不用说司下各局了。而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那问题就更大了,即使目前李江麾下拥有近十万人口,可接近七万人是当地土著,而土著之中,又分为了许多部落,克拉雅部落倒是可以利用一番,但他们人数在整个土著人口之中所占比例太小,再加上他们之前同样也是土著,因此总的而言,在他们之中,除了极少数可堪其用外,大部分人都只能当成劳动力,而且还是最为低级的那种,就连种地,李江都嫌他们太笨至于剩下的三万人中,除了近七千是士卒外,各类工匠仅有三百多人,这比例实在太小了。除了工匠,教育也是李江一直为之头疼的事情,他很清楚,要让这些土著尽快达到大明普通百姓的认知,只能靠教化,可教化工作目前却已经陷入了死胡同,因为之前负责此事的尚阳与徐海东如今都身兼多职,根本没有时间。何况,就算他们有时间,也没多大作用,毕竟他们只有两人,要教化这么多人,两人只是杯水车薪。“要不试试科举选拔”突然间,李江脑海之中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科举制可是华夏首创的选拔人才制度,从整个世界来看,都是极为先进的公平的,自隋炀帝开创之后,历经大唐与宋朝的改革,如今的大明,其科举制度早已趋近完善,如果能够借鉴过来,倒也是一个好办法只是很快又被他给否定了,科举选拔的确是解决之道,可目前却有些不现实,因为他麾下所管理的百姓,读书人几乎没有几个。“或许可以试一试现代夜校制度免费教学至于教师,可以招聘或者直接由我与尚阳等人亲自担任教师”突然间,李江又想到了一个办法,随即,他不禁将之前对于人才方面的各种设想方案全都拿了出来,一点点查看,最终决定就这样办。他准备在开国之后,先试建一所夜校,凡是东阳县内,只要有正式户籍者,即可在晚上到夜校上课,而且是免费,课时为两个时辰。之所以在晚上授课,那是因为李江考虑到白天大家都需要忙着各种工作,而到了晚上,因为目前晚上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家基本上都是很早就睡了,因此完全可以将这段时间利用起来,组织大家学习。而待到夜校有所成效之后,李江便会将之推广,在各地修建夜校,而授课之人自然便是第一批参加夜校的人员。如今已经是凌晨了,但李江的临时住所,却依旧灯火通明。当李江将夜校制度彻底完善之后,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