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50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42      字数:4573
  d后堂之中,当郑千户与姜昆云以及陈古三人皆都离开了,陈诚独自一人坐在后堂之内,眉头紧锁,是一脸愁容,表情极为凝重。“哎旧港宣慰司这次危险了那苏门答腊国等几个小国居然与满者伯夷国签订了盟约,如今只有满刺蜡站在旧港宣慰司这一方,就连占城国也看来当今陛下继位以来对待西洋各藩国还是太容忍了,如若像太祖,太宗那般”而就当陈诚坐于后堂为之叹息时,出了后堂的郑千户与姜昆云也在议论着此事,他二人本来是来这占城国宣旨的,可如今听得此事,自然也是为之震惊,尽管在此之前,他们也听说过这如今西洋形势的不比太宗年间了,尤其是郑千户,他身为锦衣卫千户,本身职责便是收集各种情报监察天下之事,所以对于西洋之事,他通过锦衣卫内部情报系统探知了许多。据他所知,此时的西洋各小国都在争夺地盘,时而发生大战,尤其是仁宗放弃下西洋之后,一众小国前来京师朝贡的次数少了许多。尤其是在前几年,甚至还发生了安南有叛军攻城略地之事,就是如今,安南地域也不平静,其叛军与占城国矛盾重重,时有大战。除了这些,郑千户还了解到在这西洋,天方势力越来越大,各小国竟然开始对天朝上国有些阳奉阴违了。“姜将军,你怎么看”郑千户道。“西洋从此多事矣哎也不知陛下为何会不让郑和总兵官再次下西洋若让郑和总兵官再次下到这西洋来,这些小国何至于如此放肆”“咳咳还请姜将军慎言”“是是是是末将失言了”“轰隆”“嗯竟然是火铳声郑千户郑千户你去哪”就当二人议论此事时,二人耳旁突然传来了一道震耳欲聋的火炮声,这让二人顿时一惊,而此时,郑千户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脸色铁青,他不等姜昆云反应,便已经冲出了后院,出了府邸之后,即刻率人迅速朝着炮声方向而去。第一百零九章:八百里加急新洲港口,格纳斯所率领的船队与数十艏商船一起缓缓起航,正准备朝着婆罗洲而去。购粮一事已然办妥,而张君也已经租下了二十艏商船,当五千石稻米被陆续装上船装载好之后,买来的四百奴隶也已经陆续被安排上了商船安顿好了。除此之外,张君还根据格纳斯的指示,买了许多工具,生活物质,包括纸张,天方毛毯,布匹,油毡布,帆布,乃至是各种蔬菜种子,以及数千斤上好的乌兹钢。这些物质足足装满了整整两艏大型商船,总共花掉了格纳斯所带来的九成银钱,要知道格纳斯从王海滨藏宝之地得到了价值几万两的金银珠宝,而在此之前,李江还给了他五千两黄金这么多银钱被花掉,可以说连王海滨都十分心疼,不过他倒是没多说什么,反正这都是事先李江交代好的。“轰隆”然而就当船队浩浩荡荡驶出港口,刚航行到离港口不足半海里的海域时,突然,一道沉闷的炮击声顿时将一众人都给惊住了。船舱之内,格纳斯正在小憩,毕竟他已经完成了李江交代他的所有任务,人自然也逐渐放松了下来,现在只需要顺利返回临时用地所在港口,就一切都结束了,这让他时刻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了下来。然而,偏偏就在此时,一声炮击声惊得他顿时从床榻上弹了起来。“炮击是谁在乱放炮不是告诫尔等咦似乎不是船队之炮”格纳斯瞬间一惊,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他即刻出了船舱,见王海滨这时也来到了甲板上,不仅如此,许多水手还有护卫也都聚集到了前头甲板之上。“都让开可是出了何事”格纳斯即刻走上前,推开一众人对着王海滨道。“不知道炮声应是从东南方向传来的咦那是”“旧港宣慰司水师竟然又是他们难道是发现了吾等”“不应该是与其他小国水师开战了快看那应该是满者伯夷国水师,还有那似乎是占城国的那些船队应该是苏门答腊国看来这些小国已经与满者伯夷国联盟了”王海滨望着远方的海战,解释了一句,随即陷入了一阵沉默之中。格纳斯对此虽然很是不解,但他知道此时绝对不是在一旁观战的时候,他即刻下令,船队即刻向北航行,以躲开大战区域,避免殃及池鱼。而此时新洲港口内,停靠在港湾的许多商船之上,一众人也都听到了炮击声,他们只是商人,自然惊慌失措纷纷乱作一团,好在此时还是有一部分商船比较聪明,不仅从惊慌之中回过神来,而且立即扬帆即刻出海,朝着北方逃去,而其他商船也纷纷效仿。至于码头上,港口内的商户也紧张到了极点,毕竟他们只是一群商人,而且也没有商船,在此本身也只是为了钱财,但现在与自己性命比起来,他们觉得还是性命更为重要,因此,当一声声炮声不断传来时,他们也来不及收拾自身货物,只拿了少许钱财便通过各式交通工具朝着占城国内陆地区跑去。一时间整个新洲港港口全乱了港口狭窄的街道上,原本热闹的街道此时早就被逃难的人给挤满了,马车,驴车,牛车,乘车的,走路的,坐轿的,坐滑杆的几乎都争先恐后的朝着内陆逃去。而当众人逃难时,锦衣卫郑千户与姜昆云已率人赶到了码头上。然而看着一众逃难之人纷纷逃向远方,街道被堵塞,他们一行人也只能暂时停止了前进,拦住逃跑之人暂且打听起港口情况来。很快,二人便得知此时在离港口不远的海面上,激烈的的大海战正进行着,那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击声,其港湾内,连屋子都在颤动。“姜将军看来整个西洋要乱了,不行本千户得即刻通过密线报至京师都指挥室那,并告知陛下否则”“是呀这些西洋的小国都太放肆了郑总兵官未率水师船队前来此地这才几年,就一个个都反了天了这要是换作太宗年间,太宗定会雷霆震怒,派朝廷水师横扫这些小国的”“唉说这些有啥用还是即刻将消息传回国内禀报陛下要紧走吾等暂回陈府”两日之后,西洋各国与旧港宣慰使开战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广东都指挥使司衙门,而后不久,布政使司府,按察使司府尽都得到了消息,三位高官一碰面,便即刻协商出了决定,以三人名义即刻上书朝廷,加以八百里加急方式,报之陛下裁决。几日之后,北直隶,京师皇宫之中。深夜时分,此时的宣宗皇帝刚睡下。突然,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值守的宦官听到来人禀报之后,不敢有丝毫怠慢,即刻便见寝殿大门被打开了,几道人影急匆匆的跑了进去,紧接着又是几道人影急匆匆的跑出了寝殿,朝着宫外而去。而没过多久,奉天殿后堂之中。内阁的几位阁臣杨士奇、杨荣、杨溥,金幼孜、黄淮,以及夏原吉、蹇义等重臣皆都深夜召集到了此地。除此之外,英国公张辅也被一旨召集到了殿内。一见这么多朝廷重臣到此,在场之人皆都十分疑惑,纷纷猜测到底出了何事,陛下要连夜召集如此多重臣商议,而不是事先让内阁几位阁臣先行议事,再报知陛下“陛下驾到”随着宦官轻声高喝唱道,在场的一众朝廷重臣皆都微微躬身,对着缓缓走来的宣宗皇帝行了一大礼,而后站直了身躯。“来人呀给朕搬些椅子过来,赐予众卿”“是”在一众重臣就坐之后,宣宗皇帝扫了众人一眼,脸色严肃道:“朕刚刚收到了广东承宣布政使司三名部官八百里加急联名上奏,言说前往占城国宣旨招陈诚觐见的锦衣卫千户报知一十万火急消息,说是西洋大乱了众卿看看吧”听得皇帝此言,在座的一众重臣皆都脸色大变第一百一十章头疼的明宣宗奉天殿后堂之中。宣宗皇帝将一份奏折递给了众人传阅,片刻之后,满脸凝重的在座朝廷重臣在看完奏折之后,皆都沉默不语,沉思着。的确,西洋各国的安定关系到整个大明南方的安定,尤其是自安南叛军一事后,朝廷威信大减,所以宣宗皇帝很是恼火,但此时不比永乐年间,先不说军备下滑,就连赋税也很难收上来,可以说,大明看似一片风平浪静,但危机也却始终存在。更何况,在大明北方,蒙古鞑子不甘退出中原,屡犯边境,虽然之前有太宗几次北征,而宣宗自己也曾多次参与北征,每次也都大胜,可至如今,却依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北患,大明九边重镇更是被牵住了大量精锐边军士卒。因而宣宗也是有心无力,无法将大部分力量放到东西洋之上。可是如今西洋各小国竟然敢对旧港宣慰司宣战,这简直就是对大明天朝赤裸裸的挑衅。旧港宣慰司尽管只是大明设在南洋的土司类行政机构,其宣慰使与其他官员也是当地华侨,可却代表着大明天威,如今这些小国竟然无视大明天威悍然开战,这次绝对不能漠视了,必须以雷霆之力,当立即派天兵前去予以惩戒。“咳咳众卿家,都议议吧杨容阁老,杨仕奇阁老,杨傅阁老,你等三人为内阁成员,就先说”“陛下臣以为不宜开战”首辅杨什奇率先开口道。“微臣也是此意”随后,杨傅也紧接着回道。唯独三杨之中的“东杨”杨荣却提出了反对:“臣认为两位阁老所言不妥,此事事关大明天威,若一味退让,将势必导致各番国争相效仿,到那时吾大明”“咳咳臣以为此事需得慎重,不过臣认为倒是可以先下旨广东承宣布政使司,让其派人前往西洋各国明确制止各国与旧港宣慰使大战”“英国公的意思是先礼后兵臣还是觉得此法不妥,江南各省赋税改革才刚有起色,如今一旦又起战事,恐怕何况北元残余对九边虎视眈眈大军实在不宜”对于英国公此番提议,杨仕奇还是提出了反对,他并不是刻意与英国公唱反调,实在是他作为内阁首辅,深知战事一开,势必将导致大明国库锐减,到那时银钱大量消耗,国家也将陷入困境之中。确实,到了大明中后期,尤其是嘉靖之后,国库空虚,朝廷收不上赋税,而支出却连年增加,继而导致军备锐减,国家几乎寸步难行,如果不是后来隆庆皇帝短暂开关,后来又有张居正梳理国家财政,恐怕万历皇帝这皇位也坐不了数十年。当然那些都扯远了,其实宣宗朝的这些朝廷重臣都是为国为民,大局观很强的大臣,尤其是三杨这三位阁老,可谓是辅助了好几代皇帝,而且都是善终的,如此可见他们能力与皇帝对他们信任都是非比寻常的。此时,重臣之中之所以会有两种不同意见,其实也是理念不同罢了,并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尤其是杨荣,他熟读军务,对于兵事有着独特见解,但对于其他方面就比不上杨傅与杨仕奇呢。“好了,众卿都别争了,朕这里倒是有一想法,众卿看看如何”言道此处,宣宗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咳嗽了一声继续道:“朕准备让郑和总兵官再下一次西洋,率领我大明水师巡航西洋各国,众卿以为如何”“这”众大臣一听此言,也是愣住了,自从永乐二十年第六次下西洋之后,郑和总兵官就被先皇以及当今陛下恩准在南京养老了。可如今当今陛下又让其出山再次率领水师船队下西洋,这恐怕而且,郑和如今已年近六旬,再加上数年在海上漂泊,身体有了各种毛病,这再次率大明水师船队巡航西洋,应该很难再胜任了。“陛下,臣以为即使要派出水师巡航,郑和总兵官也不是最佳合适人选,毕竟他之身体”“唉其实朕也有此担忧,但朝廷之中,也就只有郑卿有此威信,也有此能力担任这总兵官一职了”宣宗皇帝轻轻叹息了一声,言道。南直隶应天府南京城内。东街一座不起眼的府邸之中,一老人正坐于后堂之内,看着蜡烛燃烧着。“唉咳咳”老人轻叹了一声,不由重重咳嗽了一句。一口瘀血瞬间涌上了喉头,他却忍住了,并未吐出来,而是重新又咽回了下去。“马郑马郑”老人冲着屋外叫了两声。“主翁主翁有何事叫小人”一小厮即刻走了进来“可有京师邸报”“主翁,京师邸报没有,倒是有主翁一封加急信,是广东布政使衙门代为传来的,似乎是姜昆云将军的信”“姜昆云他不是去占城国随同宣旨呢吗难道”老人脸色大变,似乎想到了什么,他接过信看了一眼,即刻出了后堂来到书房,准备书写一封奏折上奏陛下夜色下,郑府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