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49
作者:古风飞      更新:2023-06-19 13:42      字数:4590
  d即回到了港口,而后,他让手下之人迅速安排买下之人陆续上船,而他则来到了格纳斯与王海滨座船之上,向其二人详细汇报了此行收获。在听完他的叙述之后,格纳斯倒没说什么,反倒是王海滨,即刻道:“你确定那妇人说的是大明官话”“船主,舰队长吾很确定那的确是大明官话,您是知晓的,吾曾经在您麾下负责商贸,这南来北往,东洋西洋,乃至是天方,大明南北商人,吾皆都与其打过交道,这话是绝不会听错的”“大明官话,妇人还有一男子妇人怀中却抱着一孩子这的确有些奇怪”“这样吧你暂且将人单独安排,让人好好照顾他们,吾与副舰队长待会便去见上一见,至于你,尽快完成购粮等事宜,吾只给你三日时间,三日一过,吾等将即刻返航回港口去,毕竟吾等已出来月余,大人也应该等急了”王海滨说完此话,便看向了格纳斯,他见格纳斯正独自沉思着,便让张君先行下去了。过了片刻,格纳斯见张君已人不在了,便道:“张君呢”“哦交代他之事,他还未完成,这会我让他尽快去购粮呢”王海滨回话,让格纳斯顿时一愣,他哦了一声,很快又继续道:“这样啊对了你刚才让其单独安排那两人,可是发现了什么”“呵呵格纳斯队长不愧是格纳斯队长一猜即中,不错那二人应该来历非凡,据吾猜测,这二人应该是应天府或京师人士,不过不知为何会流落到这占城国来了”“应天府是大明都城”“不那是太祖年间之事了,自太宗迁都顺天府,将北京城定为京师之后,应天府就只是留都了”王海滨摇了摇头,即刻解释道。“哦是吗可你还是未曾言明为何要单独安排你是想说这二人来历非凡,或许吾等可以借此”“不错这二人来历如果真非凡,那吾等便可借此与大明本土建立一丝联系,到那时无论是行何事,必当方便许多,而这定然也是大人所看到的,不是吗”王海滨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看向格纳斯言道。对此,格纳斯并未再说什么,虽然他不懂大明形势,但是他知道王海滨所说的确有几分道理,因而他点了点头,转身出了船舱,去到了甲板之上。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王海滨捏着一块玉佩,小声嘀咕道:“或许吾可以借此弥补那个谎言”言到此处,王海滨不禁又再次打量起手中玉佩来。观这玉佩,不管是从材质还是其上雕刻图形来看,均都是绝无仅有的,观其正面,雕刻有龙形图案,周边花纹繁复,有鸟兽,有牡丹,这一看便是宫廷用品。据张君私下对他说,此玉佩是他从那男子身上获得,当时,他并未发现,还是收下之人不小心触碰到他腰间这才发现了。也不知道如这等一枚玉佩为何没有被那人贩子给拿走,毕竟这样的玉佩其价值几乎无法估量。而除了玉佩本身价值,王海滨也还在想,拥有这等玉佩者,这二人之身份恐怕并不仅仅只是应天府人士这般简单,或许其身份还要更加高贵,说不定会是什么皇亲国戚,王公贵族啥的第一百零七章北郑和,南陈诚对于占城国而言,粮食,只有要钱,那是要多少有多少。不过奇怪的是,按照常理,这粮食供应充足,甚至是过剩,价格就应该越低才对,起码比缺粮区域要低,这是绝对的。可这新洲港倒好,粮食价格不但比平常价要高,甚至比一般缺粮区都要高。对于这等奇怪现象,一开始张君还很疑惑,但当他听说最近旧港宣慰司与满者伯夷,乃至是周围附近几个小国都在大肆收购粮食时,他不禁恍然大悟。敢情是这样难怪这些粮贩要抬高粮价原来是要打仗了“看来这旧港宣慰司与周围小国的矛盾要爆发了哎”作为曾经的一名大明人士,他虽然背井离乡逃到此地,但是对于大明,他与大多数华侨一样,是绝对拥护大明统治的,这不是个人原因所能决定的,这是身为一名汉人,一名华夏人骨子里所决定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就是明朝那个汉人王朝这是一个拥有汉人血性的王朝,上到天子,下到臣民,几乎都拥有着汉人独有的血性。尤其是明初永乐年间,几乎可以说是称霸了整个亚洲。“张君哥回神了回神了吾刚与一租船大商户达成协议,以白银五千两,黄金五百两租借了二十艏大型商船以及所需水手,您看这”“白银五千两,黄金五百两这价钱也太贵了,你跟他言明,至多白银两千两,黄金至多一白两如果不行,就找其他租船商家”张君愣了一下,却是直接摇头言道。说真的,格纳斯这次所带银两都有好几万两,这点钱,其实他并未看在眼中,对于曾经为原住民的他,其银钱本身根本就没什么概念,这多少问题,他并不会过问的。再说,这次船队出发之前,李江就刻意有过交代,银钱只是小事,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尽量用钱来解决,犯不着为了一些小钱而耽误大事。因此,格纳斯也跟张君交代过了,能够用钱解决的就用钱来解决,不用怕花钱。可是,即使如此,张君为了尽可能表现自己理财本事,每次花钱都会精打细算,在不耽误时间的情况下,尽量将价钱压下来。而这一次也不例外,他觉得在这占城国,拥有大量商船的商人应该有不少,既然这一家出价太高,那就直接找下一家。然而,半个时辰之后,张全再次找他汇报,言说港口内几乎所有租船商家都是这个价钱,还说少一文钱都不行。听到这番话,张君顿时就反应了过来,他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捣鬼,而且此人身份在港口范围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此这才会给港口内所有租船大商家通气,让他们将价钱统一。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因为旧港宣慰司与周边小国矛盾已渐露端倪,这些商家为了不必要麻烦,继而陆续抬高了价钱,以保证能够赚到足够的钱。不过对此,张君更倾向于前者,至于真实原因,他其实也说不上来。“张君哥,吾等接下来该”“算了照他们说的付钱便是吾等最要紧的还是将事情办好”张君妥协了,他很清楚目前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因而他只能让张全尽快去租下足够的商船与水手。新洲港,东部地域,街道尽头,有一处江南别院。此处别院名为刘府,其主人乃是从江南来的一位大老爷,据说曾经还是一位官员,可不知为何突然辞官,又辗转来到了这占城国。要知道,大明初期的禁海之策可是十分严苛的,别说是做生意,就是出使西洋,也需要层层审批。更何况,此人还是一位致仕的官员,这就更难让人相信了。而这时府邸之中,后堂之内,坐着一鹤发童颜的老人。此人身着便服,头戴四方平定巾,端坐于正堂,而在他左侧之下坐着两人,其中一人是个武将,身着山文甲,头戴兜鳌,腰间还挎着一柄雁翎刀,而另外一人则身穿飞鱼服,应是一名锦衣卫千户。“郑千户与姜将军到此,不知有何贵干老朽如今已致仕多年,可是早就不过问朝堂之事了”说话老人一手扶着胡须,一手放在茶杯之上,冷冷说道。老人名唤陈诚,字子鲁,号竹山,乃是元至正二十五年生人,江西吉安人。他在洪武年间中得贡士之后,便担任大明使臣,出使前往西域撤里畏兀儿,而后又出使安南国,之后历经建文,永乐,两代皇帝,皆都担任出使使臣,可以说他算得上与郑和齐名的大明出使使臣了。而且此人在历史上还是一位长寿老人,从元朝末年一直活到了英宗年间,活了九十多岁。不过自仁宗驾崩,当今陛下继位之后,陈诚便已致仕告老还乡回到了吉安,因为曾经出使过安南,他的其中一孙子陈古在占城国有了一大片基业,这不,就在前几年,陈古为自己的祖父在新洲港建了一座宅院,而风格更是参照了江南园林风格,也就在完工之后不久,他便将自己祖父接来准备住上一段时间。陈诚致仕回乡之后,也无他事,也就终日吟诗会友,当自己孙子接他前往占城国住上一段时间时,他一想自己也有数十年未曾下西洋呢,便答应了下来。尽管陈诚身体比较硬朗,但毕竟年事已高,因而乘船到此之后,可是休息了好些日子这才起床见客。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这天,他刚准备前往港口转一圈,却不料竟有贵客上门了。上门之人乃是前来宣旨的一名锦衣卫副千户,而为了护送他回返大明,当今陛下甚至还刻意派了一名游击将军一同前往。“陈参政客气了您致仕前可是广东布政司右参政,从三品大员,吾等不过从六品”“咳咳郑千户还是说正事吧老朽听着了”陈诚不等对方把话说完,连忙咳嗽了一声,打断其话道。第一百零八章港口的炮击声陈诚坐在主位上,表情冷淡,似乎对于眼前的这位千户并不感冒。对此,那位锦衣卫千户似乎并不生气,他迟疑了一下道:“既然陈参政如此着急那下官便直接宣皇上秘旨吧”那锦衣卫说完这话,随即站了起来,拿出一密封好的上漆圆筒,而后从中倒出了一快黄色布锦。那正是皇帝的秘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原广东布政司右参政即刻赴京,不得有误钦此”话语尽管十分简短,也就几十个字,但旨意已尽皆在其中了。“草民接旨”陈诚此时已跪在地上,听到这短暂的旨意之后,他并未迟疑,即刻恭敬的接过圣旨,然而他毕竟年岁已高了,这跪下去之后,就很难再起来了。好在就当此时,一旁同行的那位游击将军见此,即刻上前扶住他,陈诚这才起身重新坐了下来。这着山文甲的游击将军,名叫姜昆云,其实他与陈诚早就认识了,数年之前,陈诚的几次出使他国,他都是其中随行的护卫将领。“参政您无事吧”姜昆云连忙询问道。姜昆云也是四十好几的人了,他现在已然做到了游击将军,这几十年的拼搏也算是功成名就了,不过作为武官,此时不比明末,其地位可是一点不比文官低,但他却十分敬仰读书人,尤其是如陈诚这等有着非凡见识,却并非酸儒的读书人,他更是敬仰有佳。“老朽没事姜将军,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成个家呢吾那老幺虽然年岁大了点,二十有六,但”“参政您就别再为末将操心了,末将”“好了好了你这人呀老朽明白了”见姜昆云欲言欲止,陈诚便没再继续此番话题,他而是看向了一旁那位锦衣卫副千户道:“还请郑千户稍等片刻,待到老朽那孙儿返回,吾等这就出发”“祖父祖父大事不好了出大事了”就当陈诚话落,屋外忽然传来一道急促的喊声。即刻间,就见一三十几岁的中年男子从前院奔跑了过来,观其脸色,显得十分着急。他跑进厅堂之后,因为实在太心急,因而也就忽视了厅堂内还有其他人,直到这时陈诚连忙站起来,咳嗽了一声:“咳咳古儿,有朝廷之人在此,怎能如此无礼了快到这来见过郑千户与姜将军”“嗯见过郑千户,姜将军草民因实在太心急,还请两位上官见谅”陈古一听自己祖父这话,也是一愣,他这才发现自己祖父这还有两人,不由即刻走到二人面前,恭敬的对着两人行了一礼道。陈古此人虽然已成家立业了,在这西洋也闯出了一片天地,但毕竟只是一名商人,而且在世代是书香门第的陈诚看来,这就是不务正业,因而在数年前下西洋时,他很不受自己祖父待见,直到他后来生意慢慢做大,再加上十多年过去了,竟然在这占城国新洲港有了一席之地,甚至还被占城国国王授予该国官职,尽管只是虚衔,但也算是有爵位之人呢如此他这才得到了自己祖父认可。也正是如此,陈诚才会答应到此来住一段时间,否则以陈诚的身家与地位,他是绝不会到这占城新洲港来的。“古儿刚才见你行色匆匆,口声出了大事可是何大事,竟让你如此着急赶紧道来”陈诚坐了下来,随即撇了一眼那锦衣卫与姜昆云,而后对着陈古言道。“这”陈古听到自己祖父之言,不禁瞥了一眼在场的那二人,似乎很是迟疑。陈诚见此,立即瞪了他一眼道:“你这小子赶紧说,别吞吞吐吐的,郑千户与姜将军都是朝廷之人,有什么不能言说的”“是是是祖父吾这就说这就说”陈古连连点头,而后立即探知的事情迅速道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