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作者:喵崽要吃草      更新:2023-06-19 08:09      字数:5565
  推广黑石头取暖烧饭的活动一直搞到了十一月中旬,因为今年徭役有偿的不拘人数想来的都能来,农闲在家又没地方打短工的劳动力几乎都来了。一来能帮大人做点事,二来还能挣点银钱给家里人好好过个年。总之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这也导致了干活的人足够多,一个半月,大山县境内哪怕是那深山里的山民家都宣传到位了。二十位乡长往下推,又有五六十名亭长搭手带队,里正们也组织村里的老幼病残能帮忙的就帮忙,轰轰烈烈搞下来,十一月中旬北肃郡第一场小雪下下来的时候,大家都干完了。向南还没收到皇上那边的回信,虽然这段时间库房里的银子用得哗啦啦的跟流水似的,可邵老板梅老板等人慷慨大方的又及时捐献了一回,前前后后搞这么多事,向南手上能用的居然还有一千多两银子。完工的这一天,向南找了瘦了一大圈的乡长们来县衙,没说啥,就是郑重的感谢了大家,又总结了今年大家伙工作上的成功,最后就是预祝大家过个好年,接着就是分发过年福利。“之前的节日咱们都没发福利,没办法,那时候要做的事太多,县衙库房的银子也都有去处,不过今年有县城里几位老板的慷慨贡献,这也让本官给大家发过年礼也能更轻松些。”然后乡长们回去的时候,身后都跟了满满的一大牛车的年礼,上面都是些干果细粮大红灯笼春联福字之类的,不值多少钱,可是也是大家伙从没收到过的来自县衙的年礼。这些年礼今年辛苦参与指导工作的乡长亭长里长都有份,另外村民们每家每户都能被里长发一副对联。对联上些的字也不是一般的祝福,而是什么“富裕文明昭盛世,和谐社会乐升平”、“政惠人和兴百业,民安国泰乐千家”这种蕴含了鼓励百姓跟政府通力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这也是向南提前跟县城里大河书院里找了书生们来写的,写的时候就跟大家说了,这是一种宣传县衙鼓励百姓们跟县衙为咱大山县未来共同努力的方式,写了这个不是侮辱了大家身为读书人的人格,而是读书人为我大山县做了贡献。更不用说写春联县衙也都会按照老规矩给大家润笔费。这也不是谁都能来的,优先挑选家境贫寒人品端正文笔好的。全县这么写下来,一共就写了三百多副对联。大山县目前刨除大山里有未登记人口,一共也就七百来户,其中包括那些有了孙子可因为父母还在而没有分家的,这一番写下来还是挺费劲儿的。十来位读书人写了整整一天才写完,共写了将近八百副,最后没有发出去的向南也不需要大家收回来,就找个能避雨又有人经过的地方给贴上,算是给县衙搞宣传。十二月里,前面半个月还下了雪又出太阳,出了太阳又下雪,反反复复地上没能铺上积雪。十二月初终于是铺上了,向南叫了挖井队跟修路队的,又有城管队跟衙役队的,总共七十多个人,大家伙都回县衙里,后厨多请了几位婆子来帮忙,给大家做了一桌好饭菜。又打了酒水,大家就坐在几间宽敞的偏厅大堂里吃喝了一顿,向南又说了些感谢与鼓励的话,算是给自己的员工们过个年会。吃喝完了,大家又带上向南叫老章给大家准备的过年福利各回各家,明儿个该当差的继续当差,挖井队跟修路队的却是终于能回去好好陪陪家里人了。挖井队的人虽然每个月都能拿到一千铜板的工钱,可以说是绝对的高工资了,可成日里风餐露宿的也是真的辛苦。而且因为工作是往地下干,也冒着一定的风险。修路队的队员要稍稍好一些,像是修路修到哪个村子里了,还能有个房子睡有口热饭吃,偶尔还能替换着休假回家看一看家里。一个月的工钱也要少一点,每个人能领五百钱,不过比起别的地方,这工钱也不错了。要知道便是大河书院里的坐馆先生一个月也就三百钱左右。挖井队那边三个队伍几个月里的成果也很不错,坎儿井已经连续完成了五处了,虽然看着是少,可这也是因为修建第一个的时候出了许多意外。大家慢慢的熟练了,到了后面基本上就是找准了水源,一个月就能完成一个井窖。等到明年开春了,向南到时候再多招些人,让现在这些老手带几个新手干活,挖井队从三个转为六个,到时候铺展开来的往四周辐射性工作,相信六月里就能让大山县可耕地附近都能有地下水灌溉井窖。等耕地灌溉水井完成了,向南就让大家再去没耕地的地方距离拉开一些再选择性的挖,那是为了未来种植树木准备的水源。种植树木这事儿向南希望明年能有更大的丰收,然后他这里也有了钱,植树造林也能转化为有偿性全民活动,谁家种活多少多少树木,县衙就给予粮食或银钱上的补偿。就跟现代华国退耕还林政策里那个一样。趁着积雪更多阻断道路之前,向南又跟宋县丞还有米老头老章四人一起撰写了一本“黑石头使用安全手册”,油墨印刷装订成册。而后派衙役分发至各乡长手里,又由乡长往下面亭长发,最后发到里长手里,着重强调希望里长能到每一户使用黑石头过冬的乡亲家里坐下来,好好的将这安全手册的内容读一读讲一讲。今年是大家第一年用煤炭,向南总归不放心,安全手册里详细的说了如何安全使用黑石头,又如何保存黑石头。煤矿是当初徭役时就一股脑发下去的,每家每户按照人口定量发的,采集煤矿的则是衙役看守着一部分徭役劳动力戴着口罩去火焰山那边选了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开采来的。另外除了这些,还着重强调了吸入煤烟之后的初步感觉征兆,中度跟重度又是怎么个表现,发生这种情况之后又该如何及时处理,最后就是建议大家保持给房间留一条细缝通风。忙完这些,县衙里也就基本没什么活儿了,也就是一些管理县城里的一些内务,这些内务宋县丞已经处理习惯了。宋县丞体贴向南忙活了将近一年了,就让向南好好休息一阵子,毕竟宋县丞等过年的时候还是要离开大山县回家陪家人过年,到那时候就需要向南自己来干这些活儿了。突然这么闲下来向南还觉得不自在,陪着俩孩子好好闹了一天,第二天开始向南又写起了明年的计划书。开年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多招聘一些读书识字的人,不拘是不是秀才,只要是口才好又识字又不怕吃苦的都行。这是向南搞安全手册的时候想到的,他需要专属的“宣传人员”,这些人要长年累月的往乡下跑,县衙出了新政策,他们就要带着宣传手册去给每家每户详细的解说一下。另外还能收集一些老百姓对新政策的想法,同时还能让老百姓有什么意见或者困难,都跟他们说一说,加强衙门跟老百姓之间的双向交流。乡下里识字的人很少,甚至有些村里只有里正勉强识字,这就导致了很多工作只能通过里正去做。也就是今年向南抓得严,没出现什么偷奸耍滑的里正误事。要是以后他暂时没办法关注这方面了,甚至说以后他调离大山县了,那新上来的县令再下达什么政策指示,那万一里正或者亭长甚至乡长跟这个县令不对付故意跟县令作对,那时候县衙跟老百姓的对话就将直接被这些人强行斩断。这是很不好的现象,县衙需要将跟最底层也是基数最大的老百姓之间的交流纽带牢牢掌控在手里。向南想着这些,在计划书里写下的明年第一项工作,“宣传部宣传队”招聘。之后的工作么?继续铺展坎儿井以及道路修筑。还好大山县跟郡城之间并没有别的县城,要不然修路的任务怕是还要艰难一些,暂且不说自己花钱帮别的县城修路的事儿能不能干,甚至有的县还会故意闹事不准你从他的地盘修过去,这就比较坑爹了。向南还不大想去将时间花在跟同僚扯皮的事儿上。另外,开春的时候要跟大家说种山薯红薯土豆的事儿,含劲草的事也要尽量在明年开春时就跟皇上那儿得到军营订单。让大夫制作的止血粉已经在上次禀报煤矿的时候一起送上去了,只能希望皇上能看在他师傅的面上给他们大山县下一份数量不算小的订单。到时候大家能看到就摆在眼前的利益,自然愿意拿耕地来种这个草药。若是真的订单下来了,那县丞里就这三四个大夫可不够用,那到时候还得外聘啊。埋头这么一写,向南就写了整整一天,中午饭都是赵悦带着两个孩子送来向南这间私人书房的。下午的时候向南任由笑笑把自己背当做梯子爬来爬去的,赵悦就站在椅子后面翻着一本书抽空看着不让笑笑滚下去,阿泽就在一边写大字,一家人就在书房里消磨了一下午。年末了,向南放了白云蓝天老张他们两天的假,白云蓝天是回家看父母姊妹兄弟,老张跟张吴氏则回去看看邻居乡亲,顺带给爹娘上上坟。现如今他们都是下人了,年初一是没办法一大早就来给祖宗们上坟拜年了,还好主子们心善,让他们能在年前回老家再给父母烧些个纸钱好在下面过个富足的年。老尤头跟尤婆子是孤寡老人,老家也没啥人,主人家放了假他们也没回去,反而照旧起得早早的将衙门前后打扫一番,准备迎接他们这么多年正儿八经能舒舒服服过的第一个年。两口子年纪大了,便是当初家里有地也种不动,后来生了场病,连家里的地跟破房子都卖了,最后两人没法子就求着中人买了自己。像是他们这个年纪的人一般都没人要,要不是两人不要钱,中人也是不愿意浪费那中间养着两人找买主的粮食。往年老两口冬天里连口热水都舍不得烧来喝,就是为了节约柴火,过年都过得没有一点喜气,记忆里全是冰天雪地以及墙缝里呜呜直往被窝里钻的冷风。现在为人奴仆了反而能穿上新棉衣戴上棉帽子,晚上也能盖厚实的棉被,一天还能吃三顿饭,隔几天就能吃一顿荤腥,这日子是真的比以前过了几十年的春节都还要好。娄寡妇也没回家,她是被夫家的人抓了卖给中人的,娘家的人也指望不上,当初她跑回娘家就是被自己父母兄弟给绑了主动送回夫家的。娄寡妇平日跟尤婆子亲近,听尤婆子说的那些话,也觉得现在过的日子是再美也没有了,如今一心就想着好好照顾小小姐小公子。听尤婆子说,她跟蓝天白云一样都是夫人自己掏钱买的,只要没啥大差错,以后都要是跟大人夫人离开这大山县的。娄寡妇一听,顿时心里一亮堂,晦暗的日子里有了新的希望。长这么三十几年她还没去哪里看过呢,听说外面有很多的树,还有一眼看不到头的大湖,那里的人从来不为水发愁,一天能用三四桶水洗个五六次的澡……作者有话要说:娄寡妇:等离开了这里,我也要学那些人,一天用三四桶水洗五六次澡,把上半辈子没洗的澡就洗回来。外面的人【懵逼脸】:这人莫不是傻子?怎的一天花这么多水洗这么多次澡?第107章 过年十二月末,向南收到了京城那边的两辆马车,一辆是皇上赏赐的年礼,一辆则是陈大人的,当然,其中的一大半陈大人也明言是去钟太守那里敲诈来的。钟太守也单独给阿泽和笑笑两兄妹准备了一箱子的小玩意儿。吴越郡那边向南收到了三辆马车,一辆是向刘氏跟阿茶准备的,另一辆是苗大人准备的。苗大人已经提拔到郡城去了,不过跟向南这边的书信却没有断过,得了好的答卷文章也会记得往向南这边送一份。苗大人对向南而言是真的亦师亦友,而苗大人也一直都对向南读书这方面没有松懈过,每回来信都会无奈的让向南有时间一定要好好学学文章,多读读以后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就多了文采。还有一辆则是林渊那边送来的,林渊现如今只是没品的翰林院编修,过年也能回老家省亲。不过向南从陈大人那里探到口风,说是明年林渊估计也要外放,在翰林院这一年算是进修,外放也就是走个模式,以后是肯定要调回京城里为官的。南边周子才那里也在十二月年三十之前送来了年礼,向南算着自己这边送出去的年礼应该也快要到了。虽然北肃郡没啥好送的,不过赵悦会持家,去山上转一转,又跟山民们花钱收了些山货,攒着也能算是一份年礼了。给周子才向刘氏苗大人林渊皇上以及师傅那里都送了,钟大人那里也送了的,毕竟当初乡试时也受钟大人亲自教导过一个月,甚至还是阿泽的启蒙老师之一。说起来向南的交际网真的挺简单的,今年除了这些亲朋好友之外,也就给付太守送了一份很普通的年礼。比起别的县令那金银玉宝的年礼,可以说向南那熏制野味儿山货简直太简单了。不过付太守收到了却忍不住笑了,因为他发现自己这份年礼跟这小子送给皇上的那一份年礼差不多,能跟皇上得到同等的待遇,付太守想着怎么就那么想笑呢。十二月里向南有空的就穿了靴子不顾外面厚厚积雪,依旧坚持往郊外那温室大棚里钻,那里面种着菜。今年没能去山上挖洒落孢子的土壤培育菌菇,因此只有些长得快的青菜苗子可以吃,另外向南又看了看提前种在大棚里的土豆跟红薯。红薯长出藤了也能掐藤吃,土豆发了牙,向南就将土豆芽块转移到地龙尾巴那一头,那边温度没这边高。今年能有煤炭烧地龙,算是向南的意外之喜,有了煤炭,比往年在老家的时候烧柴火可好使多了。这东西持续性燃烧发热,也方便人照看,嫁接之后还显得脆弱的果树苗子也叫向南栽种在地龙中间位置,相信明年开春化雪之后,这些果树苗子就能移栽到外面的试验田里去了。这些果树是向南找了本地的野生果树跟家种果树苗子嫁接的,希望能将野生果树的抗旱抗虫害能力继承下来。这时候向南才有了时间,给大棚里做个只出不进的通风扇之类的,又安装些可拉动可防火的“人工小太阳”,其实也就是拉杆式罩子灯笼,能发光的东西也能误导植物,让它们在不见太阳的情况下也能有序的进行一系列生长活动。忙完了大棚里的活儿,向南还去拉了一辆县城外河边废弃的水车回县衙里,自己在后衙一间单独的“工作间”敲敲打打写写画画的瞎捣鼓。一直到十二月二十七,宋县丞要启程回家过年,向南这才出来跟宋县丞喝一杯送行酒,转头瞅见米老头没回家的意思,于是毫无压力的又将衙门内务扔给了米老头。章文书刚露出个偷笑的眼神,转头就被向南指名点为副手。可以说他们这个大山县县衙是最不讲究职责划分的,一人多用已经是常事了,年二十八向南在后衙办了一桌酒菜,请了邵老板蔡老板彭老板梅老板张老板。这回是向南请五人,想想上一次坐在一张饭桌上吃饭,那会儿还大家心里怀着心思彼此试探着,这回却能够互相举杯毫无顾忌的喝两口。便是梅老板在席间感慨起来,也是说一句世事无常,谁能想得到他这样的人也能跟一位当官的大人乐乐呵呵的吃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