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作者:喵崽要吃草      更新:2023-06-19 08:09      字数:5677
  另外口服少许也能养颜,周子才送这个也是因为之前就知道向南喜欢给自家媳妇儿弄啥面膜,就为了让媳妇儿脸上白一些细腻一些。向南总觉得这事儿不可能是周子才这厮想到的,应该是周子才的妻子提的。不过夫妻一体么,回头写信也感谢行之兄就够了。南方盛产大米,因着知道向南曾经收集不同地方的玉米种子来搞那啥杂交玉米,这回周子才也将南边的青豆黄豆玉米稻谷这些粮食种子也给各自捎带了一小袋过来。周子才也从别的地方知道皇上是因为啥才重用的向南,周子才家的老爷子还跟他偷偷说过,今年他能得皇恩入恩科进士,还是托的向南的福,让他以后好好跟向南相处。虽然周子才这会儿做官也是累成狗,可想想若是落榜又要被老爷子丢到寒潭书院去苦读三年,周子才顿时对向南这好兄弟感激得不行。一下子得了这么多东西,向南也是高兴,一边心里琢磨着明年试验田能增加杂交粮食实验项目。转眼看见宋县丞出来了,向南抬手招呼宋县丞一起过来清点那些种子。对于绫罗绸缎向南倒是没那般珍惜,对于这些种子向南却是当宝贝。因为向南点名要要,疑似土豆红薯的东西都被好生装箱子垫了半湿泥沙,一路走了这么两个多月,居然皮都没碰坏一点。舞墨揭开箱子,向南上前伸手拂开上面的泥沙,里面露出的果然是土豆,想着明年开春之后四五月就能将土豆给种下去,秋天就能收获一大堆的土豆让老百姓们来年不用愁没有填饱肚子的食物,向南心里又是一阵激动。“老宋,这可是宝贝,曾经我看到过一本海外杂记,说是这东西一个土豆削着一个芽子裹了草木灰种下去,收获的时候就能收起来一串的土豆,这东西扎实,吃进肚子里饱腹感很强。”像是缺粮食的时候还可以削芽之后再放一放让芽子长出来,这样里面的土豆还能煮了吃,又能种又能吃。不过发芽变青的土豆也是有轻微毒性的,这个要记得在推广的时候就给大家说清楚。宋县丞听了向南这么一说,顿时也是新奇的蹭过去伸手拿了个土豆,小心翼翼捧在手心里又看又闻,要不是现在有外人在,宋县丞都要上嘴巴舔了。没办法,这个习惯还是跟他家大人学来的。因为运送得郑重,跟土豆类似的东西都分开箱子单独存放的,这一箱子的土豆也不算少。旁边的箱子舞墨又给撬开了。向南跟过去一看,这一箱子是芋头,芋头实际上华国本土也有,不过向南不知道大业朝这边某地有没有。一开始芋头这东西因为苗子上的粘液对于一些人来说有毒性,大家就都已经这东西是毒果,不能吃,之后经过数十年上百年的人类探索与尝试,芋头这才成功登上人们的餐桌。芋头的生长环境要求不算高,在北肃郡这边的话,就更适合在夏天种植了,这东西房前屋后都能种,产量也不错,可以当粮食吃。舞墨手脚麻利的将另外几个箱子也给撬开了,向南一个个查看过去,红薯有,这个就是周子才说的种出来全是藤蔓果实瘦小得很的那个。红薯是埋在地里让其长出藤蔓,之后再剪了藤蔓去插种,可以说一个红薯就能种很宽一片地,很经济很划算。可惜后期是需要牵腾,防止藤蔓上的根系扎根到泥土里面凭白浪费营养。中期打理的时候还要将过于茂密的藤蔓剪除一大半,以防营养全都用去长藤蔓去了。说起打理也不难,可不知道这些的人也确实是种不出啥来的。除了土豆山芋红薯之外,还有一些奇奇怪怪向南也说不出个名字来的东西,不过还有一样却是叫向南很是惊喜。可能周子才收集的时候秉持的就是将果实长在土里的东西都给一网打尽,居然给向南弄来了小半箱的花生,这就挺好笑的了。虽然北肃郡这边不大适合这种花生生长,不过向南还是留下了,准备费点功夫单独整治出一片适合这种花生生长的沙土地。一种植物在不同地方多生长几年,它会自主的进行一种缓慢却又神奇的改变,为了自己的后代能更好的在这全新的环境下顺利繁衍生长。向南希望这些东西都能慢慢转化为最适合北肃郡环境种植的作物。前面一辆马车运的主要就是几箱子这些东西,另外还有几布袋的粮种,后面那辆马车就要轻一些,主要是吃的玩的用的。后面那辆马车的东西向南就没有去细细的翻看了,只叫了两个衙役出来帮忙搬去后衙,赵悦跟着大树去县城门口开意见箱取匿名信去了,这会儿还没回来。这些东西搬去后衙暂且往库房里一放,等夫人回来了再去整理。另外前面这一车的种子,向南也叫了两个衙役来搬,搬的时候还一叠声的吩咐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轻拿轻放千万别碰坏了。宋县丞看得失笑摇头,大人果然是看重这类东西,对于那绫罗绸缎的却委实太过看不上眼了。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大人,才能让大山县的老百姓那般信赖崇拜着,因为大人始终以改变大家生活环境为重,老百姓们坚信有了大人,大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跟着舞墨一起来的那两个车夫被安排去了前衙客房暂时休息,舞墨单独安排了一间客房,这三人也是在路上奔波了三个来月了,现在且赶紧去洗漱一番休息休息。晚上的时候向南叫了舞墨来后院,算是将舞墨当做故友不分身份阶级的办了一场接风宴。舞墨在这边停留了一段时间,中间还围观了一场热热闹闹的秋收后的交流大会,很是开了一番眼界,等向南这边将回信以及回礼准备好,舞墨这才跟那两位车夫一起架着马车往南边回了。回去之后舞墨自然是将向南这边的热闹场景好一顿描述,周子才手里翻着舞墨带回来的向南专门给他送过来的“农耕指导手册一”以及先前那本宣传手册式的册子,脸上很是自豪,“不愧是本大人的好兄弟,到了那穷地方都能折腾出这么多事来。”一旁给周子才端汤水进书房的周吴氏闻言翻了好大一个白眼,将手上的汤往周子才面前哐当一放,“你也真是够傻的,向大人特意让舞墨给你送这个册子来你以为就是让你帮他骄傲一回?我刚才都听舞墨说了,说这册子里的内容也不一定适合咱这地方,可你就不会想想也学着向大人那样开个啥交流大会,让老百姓种个地都能像那些老学究种出朵花来么?”周吴氏不过是走到门口的时候听了一耳朵就明白了向南千里迢迢送册子的用途,偏偏这二傻子只顾着帮兄弟得瑟,半点没有联想到这些。周吴氏这么一说,周子才委屈巴巴的嘀咕,“这不是咱这边种地的每年都能丰收么?”还搞那些干啥?周吴氏气得素手往腰上挂的鞭子上摸,周子才见状连忙缩着脖子吩咐舞墨给他研磨,“我、我也正有此意,咳,我这就详细的看一看,学着写一写要怎么办这个交流大会。”以种地为生的老百姓一年里直到秋收之后,悬在半空的那颗心这才放了下来,然后就是积攒些柴火准备过冬。不过今年他们向大人一来就说了不能肆意砍伐树木,大家没法子了,正是愁得很的时候,结果没料到今年秋日里第一场寒雨下过之后,县城里又发了公告,一路往下面发,快马加鞭的请了乡长们速速往县衙里去,有关于今年大家如何过冬的事儿要开会商量。如何过冬?这不正是大家正愁着的么?听了这消息,亭长里长们在村民的催促下,一个个伸直了脖子的望着乡长那边,就盼着乡长赶紧回来,给他们带回确切的消息。以向大人的性子,怕是想了法子帮他们过冬哩!作者有话要说:向南:我、我没想搞这么多事啊草大爷,能不能让我清闲一下下?本大爷:嘁,你不是才跟你媳妇儿在晚上坐在院子里说了一顿亲近话么?阿悦:……那时候是夏天,这会儿要入冬了【摸腰刀第106章 年末在华国的北方普通四合院里烧煤炉子都是铁皮炉子,炉子放在屋里,有烟囱管子从炉子屁股后面连接到墙壁上那个专门留下来出烟的墙洞里。炒菜的时候就架上锅子,炒完了要取暖,就将铁盖子盖上,里面烧着大块的煤炭,煤烟被很好的隔绝在炉子里面转入烟囱导去房外。烧煤炭,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煤烟,这东西是万万不能滞留在有人的房间里。大业朝冶铁技术还不够完善,就算是普通老百姓家里要买口铁锅都要攒好几年的钱,甚至有的家里还一直在用陶锅。所以说现在让每家每户用铁炉子那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向南想着只能用砖头炉子,这东西要是砌在房间里,那就要经常检查,看出现了缝隙就要及时修补。毕竟哪怕是现代最好的水泥长期被火烧都会龟裂,烟这玩意儿一点点缝隙都能钻出来。取暖的话就只能以北方原本就存在的火炕模式。不过还是那句话,烧了煤炭,对于火墙的安全性就要更注意。这也是没法子的,今年冬天只能这般将就一下,现在煤炭能够使用了,那相信冶铁工艺也能得到质量上的腾飞。原本的冶铁业,因为柴火能够释放出来的最高温度有限,可换了煤炭那就不一样了。十月里正是各乡陆陆续续往县城里交粮税的时候,等一段时间就该是大家服徭役的时候。家里人口多的人家,刨除需要无偿服徭役的一两个壮劳力,其他人也能主动要求来徭役,不过这种就是有偿的。往年县城里便是官府都穷得叮当响,这种有偿徭役官府需要的不多,可今年向南早早的就贴了通告,说是到时候但凡愿意来的都来,大家要在冬天正式来临之前干的活可不少。乡长们被召来开大会,向南花钱在铁匠那里打了个铁炉子,烟筒子也配对着打了,然后就在空旷之处给这二十来位乡长亲自展示了一下。黑石头被向南用火钳夹着往炉子里扔的时候乡长们可是吓得不轻,等向南将盖子盖上,又让大家看烟囱那里,有隐约黑烟冒出来。然后向南用绳子绑在杆子上,绳子另一边是昨晚特意找人抓来的老鼠,老鼠活蹦乱跳的想要扭着身子去咬绳子逃生,被凑到那烟囱上面,老鼠还扒拉着烟筒口想要找借力点扭身咬绳子。结果大家伙看啊看,看了半晌那老鼠挣扎得越来越弱,最后身子一耷拉,向南瞧着老鼠晕过去了,再将老鼠拿开,给老鼠泼了些水,过了一会儿那原本还以为已经被勾魂的老鼠居然有慢慢活了过来。“所以说这黑石头燃烧的时候能要人性命的不是那传说中的鬼差,而是这黑烟,而且人吸入了这黑烟之后只要及时被转移到黑烟以外的地方,多多喝水用水擦脸耳口鼻,人也能救回来。”“咱们只要将这黑烟处理好别叫人吸进肚子里,那人就没事儿,咱们北肃郡没树木,冬天里每年都要冻死许多老百姓,这黑石头用得好了咱们既能取暖又能烧饭,便是铁匠铺子要打铁也不用花那么多钱去买柴火了。”“铁匠们打铁时花的燃料费更便宜了,打出来的铁器卖给咱们自然也能更便宜些。”“另外,要是咱们这一片的人都能用这黑石头的话,咱们以后还能开采了黑石头通过新修的道路拉到外面去卖,卖了得来的钱又能用来建设咱们大山县,循环往复,对咱们大山县可是能有大改变的。”向南没有一开始就大吹特吹,反而让大家跟自己一起做了那实验。现在乡长们也因为亲眼看见那昏迷的老鼠泼了水又醒了,对黑石头的恐惧也减少了许多。往日里他们也知道黑石头燃烧隐约有黑烟,可那时候还以为黑烟就是地府的鬼差,这时候向南用烟筒子将黑烟汇聚在一处让大家瞧,别说,还真跟烧柴火冒黑烟是一个道理。虽然铁珍贵,可现在向南为了让大家更安全的去推广,还是给每个乡长都准备了一套铁炉子让大家回去之后就给大家也这么试试,好叫大人别再恐惧黑石头,以后大家伙生活里都离不开这东西。“不过这黑石头可不是虽然就能去挖的,这事儿本官已经上禀皇上了,有朝廷派人专门开采,这才安全一些,本官能保证,在大家伙真的富裕起来之前,咱们这黑石头大家要用都是免费的。”不过到时候还需要定制更完善的领取规定,毕竟就怕到时候有人专门跑这边领了私下拿去卖。这时候向南还没说,只等先把黑石头推广下去再说。乡长们得到铁炉子,回去之后二话不说就带上几个人抱着铁路自一个村一个村的往下示范,专门用来示范的老鼠也是换了一只又一只。向南这边招来的徭役劳动力们也紧随其后,到了一个村儿看完了乡长的示范之后,哪家愿意修火墙炉子来烧黑石头取暖烧饭的,那这队人二话不说就去了那户老乡家里叮叮当当一顿忙活,用的砖头都是烧制好的那种厚红砖。这个红砖是向南提前就以衙门的名义跟大山县一个专门烧砖卖的烧火村订购的,那边尽管使劲儿的烧,只要质量过了关,向南这边就全都包圆了。砖是向南要求的那种多孔厚砖,这种砖头一般是用在北方,既保暖又隔寒。负责修煤炭火墙炉子的人半路上若是遇上那种房子特别破旧的“危房”,带头的小队长就让这户人按几个手印,然后衙门就给“贷款”修一下房子。比如说将茅草顶换成青瓦,把泥巴墙换成石头房。这个都是有一定要求的,一定要是符合“危房”标准的。而且这也不是无偿的,看主人家自己的意愿,若是愿意,那以后每年就还衙门几袋粮食,还五年之后就算是将“房钱”给还完了。像这样的条款除非是家里实在不修就过不了这个冬天的人才会咬牙按手印,这也导致没人会故意占县衙便宜。这些人现在还想不到明年自己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时候这样的条件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轻松。想想原本每年全家都要勒紧裤腰带的过日子,以后还每年都要多给衙门几袋粮食“还债”,想想就觉得艰难。通过乡长们这么地毯式的宣传下去,很多愿意修煤炭火墙炉子的要么就是很穷今年注定过冬艰难的,要么就是对向南这个县令大人推崇到了说啥信啥的程度。也有一部分人家里条件还可以,珍惜小命,准备今年先不修,观望一年看看一个冬天黑石头会不会害死多少人再说。向南下达的命令是不强求,以老乡们自己的意愿为基准。十一月这个月真的是大山县全县总动员,搞得风风火火的,很多旁边的县都听到了动静,有亲戚就在这边的人趁着走亲戚的时候过来一顿围观,然后带回去了消息。原来大山县这群穷鬼搞了这么多事儿,这会儿还把主意打到了鬼石头上面。有人将信将疑,有人当做笑话,就觉得是穷疯了,哪怕不动鬼石头也会被冻死,干脆主动让鬼差老爷勾了魂儿早死早投胎,争取下辈子去个稍稍富裕点的地界出生。有的县官甚至还以此时作为桥梁,往郡城太守那里跑,刚好能表现一番自己爱民如子的胸怀。可惜这些人注定兴起而往败兴而归,太守只说这事儿已经上禀皇上,皇上很快就会做下批复。虽然没能抢到功劳,可回头想想那大山县的县令要被皇上撸掉如何如何批判定罪,到时候再跟他们这些踏实为官的县令一对比,可不就突出了他们这些人么?当官的都等着看大山县县令如何问罪,老百姓们则态度更加多样化,有人听说了大山县县令的所作所为,深觉这样的官可惜不是自己这边的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