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
作者:暗墨沉香      更新:2023-06-19 07:37      字数:4844
  第119章这不孟旭刚来吗,宁馨不仅炸排骨炖鱼, 还弄了一盆素三鲜的馅料包水饺, 打算好好招待孟旭一顿。三个孩子都上赶着帮忙包水饺,就算他们手艺不咋的, 宁馨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还是让他们参与进来。孟旭会擀皮,技术还很好,擀的面皮又圆又薄,非常适合包素馅水饺,于是他负责擀面皮,杨秋菊和宁馨娘仨负责包饺子。晓悦包水饺的水平还可以, 毕竟她年长些,有时也会帮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 以前因为好奇学过包水饺,技术已经炼出来了。吃货晓晨也想学会包水饺, 只是没技术的他包起水饺来感觉两只手不协调,包起来很困难不说,包出的水饺还很难看,要么水饺扁扁的, 看着没有多少馅料;要么放的馅料太多,包着包着露馅了。晓悦毫不客气地嘲笑:“哈哈, 晓晨,你看你包的水饺奇形怪状,什么形状都有, 等会儿妈妈煮水饺,你包的水饺肯定会破掉,破了的你自己吃啊。”晓晨盯着那几个形状奇怪的水饺赌气说:“自己吃就自己吃。”他不喜欢吃坏掉的水饺,没滋没味的。孟旭安慰晓晨受伤的心,“晓晨,多包几次就学会了。你要是不喜欢吃露馅的水饺,我帮你吃。”晓晨心满意足地说:“还是孟旭哥哥对我最好了。”杨秋菊说:“晓悦,你是姐姐,别欺负弟弟,平时让着弟弟点。”宁馨小看三个孩子互动,不插嘴,不偏帮,随他们闹。杨秋菊疼孙子也疼孙女,但是相比来说,她明显更疼年小的晓晨些,经常说让晓悦让着晓晨的话。晓悦有时会跟爸爸妈妈说奶奶偏心弟弟,卓玉航和宁馨知道老人的思想更难改变,如果他们因此事跟妈提意见,说不定妈以为他们嫌弃她。所以,两口子不好要求杨秋菊对俩孩子一视同仁,只能私下让女儿看开些。好在杨秋菊并不过分偏心,晓悦只是偶尔发发牢骚,等奶奶特意给她做了好吃的,她就把奶奶的那点偏心忘到后脑勺去了。等卓玉航到家的时候,看到媳妇和孩子们正在热热闹闹包水饺。卓玉航:“孟旭来了,路上还顺利吗?”孟旭放下擀面杖,站起来回话:“卓叔叔,路上没什么事。您最近忙不忙?”“还行吧。孟旭,你别客气,就跟在自家一样。你师傅,还有晓晨和晓悦早就盼着你到这边来上大学,可把你盼来了。”虽然每年暑假孟旭能在师傅家呆一个多月,但是对晓悦和晓晨来说,他们更希望能天天见到孟旭哥哥。说起来,这几年相处下来,孟旭比卓玉航和宁馨亲戚家的孩子都亲近。两人的侄子、外甥都没有说年年在他们家住上一两个月的。傍晚,一家人吃了顿略丰盛的晚餐。离孟旭开学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他之所以早来,是想跟师傅接着学习中医。因为通过学习,他觉得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他学到的知识还不够。在家时,孟旭平时都是自己看书多,有很多疑惑没法当面问师傅,只有放假时面对面跟师傅请教,他才能在师傅这里得到答案,在师傅这里学到更多知识。孟旭对中医越来越有兴趣,他报考中医药大学,就是打算跟师傅一样,把中医学好,学透,不管将来是当医生还是做研究,都是不错的出路。所以,接下来的时间,孟旭就跟着宁馨继续学习。晓悦和晓晨也跟妈妈学习中医,只不过各人的进度不一样。好在只有他们三人,宁馨还教的过来。此外,晓悦还报名学习书画,他们的暑假生活非常忙碌。等到快开学的日子,宁馨在休息日带着孩子们去百货大楼采购,为孟旭准备住宿用的暖瓶、脸盆、水杯、饭盒等物品。幸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渐渐复苏,百货大楼的商品不像以前一样还是计划供给,买些日常用品没以前难购买了。几人逛了几个地方,就把需要的东西全部买到,然后每人提着一些东西回去了。没想到到家之后,宁馨发现丈夫在家,正在皱着眉跟婆婆说些什么;而婆婆的神色看起来不是很好,眼角似乎还泛着泪水。怎么了,家里发生不好的事情了吗?按说这个点丈夫应该在部队的。宁馨连东西都忙不迭放下,担心地问:“玉航,怎么了,家里出了什么事吗?”杨秋菊听到儿媳妇的说话声,连忙抹去眼角的泪水。卓玉航看到媳妇和孩子,表情略微放松了些,“刚刚我接到二哥打来的电话,说爸病了,肝部有肿瘤,医生检查完说有可能是癌症。”卓文华退休后,因为习惯住城里,一直跟老二住一起。再说他就算回老家住,杨秋菊不在家里,没人管他,他一个人住着也没意思。二儿媳妇又不指望他这个公公帮忙干活,平时卓文华又没多大事,就去附近的公园找老友下棋、听戏,日子过得悠哉悠哉的。因为卓文华有退休金,所以老二媳妇对公公住自家没意见。反正公公不是多事的人,最多做饭时多做点,家里多添双碗筷而已。虽然老二家里是两个孙女,但是拿着退休金的卓文华对俩孙女很好,平时会给俩孩子买好吃食,买头花衣服等,两个孙女特别喜欢爷爷。这不今年夏天,卓文华隐隐约约老感觉肚子疼,老二卓玉川抽时间带爸爸去医院检查身体。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可不就出问题了。医生拿着拍得片子跟卓玉川说:“你父亲的肝部发现肿瘤,如果是良性肿瘤还好点,做手术去掉就可以;如果是恶性的,估计已经是晚期,咱们医院也治不了……”医生的意思不言而喻,如果真是癌症,卓文华的日子不多了,剩下的时间也不好过,因为癌症到后期发作时,疼起来让人难以忍受,吃各种止疼药都不管用。而且到癌症末期,连手术都没法做,只能等死,那滋味就别提了。卓玉川听了医生的话,当时就觉得心凉。他暗暗祈祷:可别是癌症,可别是癌症,希望肿瘤是良性的。卓玉川虽然是后面小婆子生的,但是从小没受过多少委屈,小时候家里但凡有好东西先给他吃,长大后父亲也给安排了工作,娶了城里的媳妇……父母对得起他,所以,他对父母还是很孝顺的,不会盼着亲爹死。第120章杨秋菊和老三夫妻着急忙慌坐火车回到老家,直奔卓文华所在的医院。卓文华住院之后, 老大夫妻来医院看了看, 问了问病情,留下二斤点心抬腿就走了, 看来是对爸爸的怨气还在, 根本不想承担做儿子的责任。倒是老大家三个儿子经常轮番过来照顾爷爷一会儿,顺便给送点东西啥的。卓文华以前没少疼三个孙子,孙子们都记情呢。所以说种啥因结果,卓文华因为年轻时犯下的错误,导致异母兄弟不和,最后更因为一个工作让老大单方面决裂, 现在卓文华老了,弄得大儿子都不愿意管他。好在还有其他几个孝顺孩子在跟前伺候。卓玉川请了几天假, 白天全程伺候,他媳妇伺候老公公不方便, 就管着给送饭。卓玉婷这闺女叶没得说,晚上过来守夜,已经坚持了好几天。前两年,卓玉航带媳妇孩子回家探亲时, 看玉婷一如既往干着临时工,连点长进都没有, 不由为她的未来发愁。这临时工暂时还能干几年,再过几年,说不定玉婷就会成为下岗工人中的一个。再说临时工工资少, 福利赶不上正式工,一个月才二十块钱,够干啥的,家庭开支、孩子上学不都是钱。幸好妹夫早已转成正式工;幸好前几年他们听劝买下一个小院子安好了家。要不然两人分不上房子,房价还越来越高,以他们夫妻的工资,将来连房子都买不起。可是照这样下去,玉婷将来的日子不会好过多少。深知未来发展的卓玉航忍不住为妹妹操心。他和宁馨商量过后打算,给卓玉婷一个卤肉方子,让她辞职在家卖卤肉。没想到卓玉婷还不愿意,觉得三哥让她去干买卖太丢人,回去跟丈夫唠叨了这事。一向心有盘算的李中华不禁觉得媳妇真有点傻,白给的方子都不要,不是傻是什么。李中华劝她:“三哥三嫂也是好心,看咱家日子过得紧巴才想帮咱们。三哥给你的可是卤肉秘方,谁家有个秘方不是藏着掖着,连亲闺女当外人都不传。你也不想想,要是外人,三哥能费这心思吗?再说了,就算你不想干,也可以把秘方要过来,万一以后想干,不用再求三哥了。咱们还可以把秘方留个儿子……”李中华巴拉巴拉跟媳妇摆了一堆道理,很快就把媳妇顺服了。两口子一起上门找卓玉航要秘方。卓玉航自然不知道夫妻俩的盘算,他把国家政策和未来发展局势给李中华讲了讲,无意中把李中华的思想改变了。这不,夫妻俩拿着秘方和几份包好的秘方药材回去后,立马买回肉做实验,煮了一锅喷香喷香的肉,香的街坊四邻都打听谁家煮肉了,味道馋死个人。李中华和卓玉婷还有俩孩子胃口大开,品尝了一顿对他们来说从没吃过的美味。三哥真大方,给的秘方卤肉这么好吃,以后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做秘方。卤肉这么好吃,怎么可能卖不出去?李中华想起卓玉航的话:没看现在很多人大街小巷开始卖东西了吗?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做买卖,市场经济是未来的大趋势……李中华也不是很懂卓玉航说的有些话,但是他明白大体意思,就是将来干买卖的越来越多,国家不会禁止个人做买卖。只要赚了钱,别人的闲言碎语、异样眼光算什么,手里有钱才是真的。李中华觉得这话很对,手里有钱才有底气。于是,两人赶在休班这天,在家卤了一筒锅猪头肉。第一次她没敢做太多,就做了一小锅,寻思卖不了就送给自家人吃,也不会亏太多。李中华和卓玉婷简单在大门支了张长桌,弄了杆称,正式卖卤肉。只是两口子头回做生意,面子薄,不好意思叫喊。原本他们家卤肉时就香飘四邻,左邻右舍又凑到一起说闲话。“小李家咋又这么香,他家发大财了,咋老是煮肉吃?闻着香吃不到,真馋人。”“上次我家孙子闻到香味,就吵着跟我要肉吃,我买肉给他炒了,他说我炒的不如人家的肉香。幸亏今天孙子出去玩了,要不又得跟我要肉吃。”奶奶刚说完,她孙子就跑来了,“奶奶,我老远就闻着香味了,是不是李叔叔家又煮肉了,我想吃!”奶奶没好气地说:“肉又不是咱家的,还能想吃就吃!”按说处得要好的邻居,李中华应该给人送点肉吃。可是这年头肉稀罕,普通人家也不是天天能吃上肉,一月能吃上两三回算是不错了。李中华家搬来时间短,两口子又都忙于上班,跟邻居们交情一般般,所以上次即便是卤了肉,也不舍得送给邻居吃。没想到一会儿李家大门前就有了动静,大家一看那架势,这是要卖肉?大家伙凑热闹围了上去。“小李,看你这架势,是打算卖熟肉啊?”李中华笑着点头,“嗯,我媳妇娘家给了个秘方,卤肉特别好吃。这不手头紧,寻思卖点卤肉贴补家里,今个头一次开张,各位婶子大娘可以先尝后买。”卓玉婷早已按照三嫂教的,把卤肉切成丁,用牙签插好,每人品尝一小块。“奶奶,我想尝尝。”没等奶奶反应,李中华立马递给小胖子一块插好的卤肉。奶奶正想不让孙子吃,就看这孩子立马把肉添进嘴里,嘴巴动了几下就咽了下去,“奶奶,可好吃了,你快点给我买肉吃!”李中华说:“尝尝不要钱啊,买才要钱。今天开张有优惠,每斤便宜五毛钱,想买的可以回家拿碗盛。”大家一看品尝不要钱,都伸手拿了一块吃。然后不吃不知道,一吃再也舍不掉。“好吃,真好吃,我老婆子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跟小李家的肉一笔比,我做的肉真不算好吃,怪不得孙子吃完我做的肉还说不香呢。”小胖子咋呼:“奶奶,买肉,买肉,馋死我了!”奶奶:“行,买点回去,给你爷爷也尝尝,让他当下酒菜。”“小李,多少钱一斤啊?”凡是品尝过的,都想买点回家吃。没一会儿就有很多人拿着碗回来买肉。开业大吉,这天的肉量少,各家买点,很快卖完了。两口子卖完肉回去一数钱,好家伙,这一会儿就赚了好几块钱呢。三哥真有眼光,帮他们想到了赚钱的好点子。再后来,卓玉婷就辞职专职卖卤肉,附近的人都知道李家卖的卤肉好吃,想买肉的每到饭点前就早早去排队。伺候几年,卤肉摊子每天少说收入十几块,赶上逢年过节时,每天能赚几十块钱。也有见两口子赚钱眼红的,一方面嫉妒他们赚钱,另一方面又瞧不起他们,背后没少嘀咕他们。两口子闷声发大财,从不敢跟人说赚多少钱,生怕引来别人的嫉妒。李中华和卓玉婷就凭这个卤肉方子赚了很多钱,两口子对三哥三嫂可是感激不尽,见了他们比见了其他哥哥亲热多了。这不卓玉婷听说三哥三嫂今天就到,顾不得家里的生意,早早来医院等着。等卓玉航三人打听着来到病房,卓玉川和卓玉婷都在。卓玉婷最先上前打招呼:“妈,三哥,三嫂,你们来了,累不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