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
作者:暗墨沉香      更新:2023-06-19 07:33      字数:5990
  不仅穿上军装卓玉航的有吸引力,未婚姑娘或未来岳母还看中他每个月会发津贴,听说他现在领的钱和普通工人差不多。这要是结了婚,家里媳妇每个月能领到一笔汇款,不就太有吸引力了;而且卓家有好几人在城里上班,家庭条件又好,有好多娘们想把闺女嫁给卓玉航。可以前有人给卓玉航介绍对象,都让杨秋菊推脱了。因为那时卓玉航没在家,她就算给儿子找对象,也得问问他的意思。这不卓玉航一回来,杨秋菊就去五奶奶那里打探姑娘的情况。这事自然让有心人看到眼里。想跟卓家结亲的,就会有动作了,一般人家都会先找媒人给撮合。没错,红艳早就看上了当兵的卓玉航。她这不看卓玉航回来,想偷偷送他点东西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如果卓玉航懂她的意思,两人好上了,卓三哥早点到她家提亲,那他们的婚事就有着落了,毕竟卓三哥也到了结婚的年龄。红艳羞答答地把自己绣好的鞋垫拿出来,递到卓玉婷跟前。还没等她说什么,卓玉婷就夺过来,眉开眼笑地问:“这是你新作的鞋垫吗,要送给我吗?不错,看着挺好看的。”两人经常一起玩,偶尔也会互相送点不值钱的小玩意给对方。做鞋垫虽然费点精力,但是不算值钱玩意儿。卓玉婷把鞋垫拿到手里,仔细观量:鞋垫用红绿蓝线绣了花朵,中间还有“平安”大字。农村流行送这个,这种鞋垫上带有“福”“寿”“平安”等字样,是期盼穿上绣花鞋垫的人能保平安,增福寿等。就在卓玉婷相把鞋垫,刚看出鞋垫不对劲的时候,红艳尴尬地看着好友,不知该如何继续接下来的话。“这尺寸不对啊,有点大,不像是送给我的?”卓玉婷把目光投向红艳,“说吧,这是送给谁的?”红艳羞答答地说:“我……我想托你送给你三哥?”“送我三哥?”卓玉婷惊讶地问了一句,才意识到不对劲。“嗯。”红艳抬头应了一声,然后似乎害羞地低下头。卓玉婷这次好奇地打量对面好友,终于注意到她脸上羞红的脸色,“看来是你喜欢上我三哥了,想当我三嫂?”她跟红艳玩的不错,从没想过让红艳当她三嫂。不过,好像这样也不错,卓玉婷天真地想:如果找个跟她一条心的三嫂,将来就算她嫁人回了娘家也没人给她脸色看。“八字还没一撇呢,我就托你送他双鞋垫,看他中不中意我!”红艳跟卓玉婷彻底摊牌后,反而没那么害羞了,越来越能正常跟卓玉婷交流这件事了。卓玉婷寻思:就是不知她三哥啥意思,能不能看上红艳。其实卓玉婷内心觉得三哥可能看不上好友,可她却想帮好友一次,万一成了不就皆大欢喜吗?“行,回头我帮你送给三哥。”卓玉婷一口答应下来。红艳见卓玉婷答应就开心地眉开眼笑,“只要你能帮我把东西送下就行,对了,记得帮我保密啊,我可不想让别人知道。”“那是肯定的,一定帮你保密。”卓玉婷也答应了。如果传出去,那些婶子大娘肯定笑话红艳,坏了她的名声。卓玉婷看不上那些爱传小话的三姑六婆,她不可不想学那些人。卓玉婷把鞋垫放到自己衣兜里,“走,咱去看看刚来的知青啥样。”之后,卓玉婷和红艳到了村子南头,看到祠堂大门敞着,她们往里探了探头,没看到人,只听到说话声,然后就走了进去。作者有话要说:火柴是由谁发明的呢?根据记载最早的火柴是由中国人在公元577年发明的,当时是南北朝时期,战事四起,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烧饭都成问题,当时后妃和一班宫女神奇地发明了火柴,不过中国古代的火柴都只不过是一种引火的材料。其后在马可波罗时期传入欧洲,后来欧洲人就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一度被中国人称为“洋火”的现代火柴。“洋火”能借着摩擦生火。而发明这种火柴的人是英国的沃克,他在1826年利用树胶和水制成了膏状的硫化锑和□□,涂在火柴梗上并夹在砂纸上拉动便产生火。第32章宁馨吃完烧饼,喝了口热水, 正打算跟人去买暖瓶。别人买不买她不管, 反正暖瓶是必需品,她一定要买。宁馨来的时候, 她奶奶塞给她二十块钱, 非得让她拿着,她妈给了她五十,还说需要钱就给她写信或发电报,她给宁馨寄过来。还有卓玉航给她的那些钱都没动呢,因此宁馨手头不缺钱。江梅问了男生那边,郑东林不缺钱, 倒是爽快地答应凑钱买暖瓶,梁国栋也答应了, 只是李玉聪和余文志不想出钱。最后想出钱买暖瓶的几人一商量,干脆买一个先用着, 不够再说。要说起来还是宁馨吃亏,她还得搭上工业票呢,可是不买又不行,总不能天天灌凉水喝, 她还怕有寄生虫呢。这不他们正商量着派谁去买暖瓶,卓玉婷和红艳就进来了。宁馨一看, 这不是小姑子吗,她这是过来看看?前世宁馨跟卓玉婷性格不是太对付,两人相处不算太好, 看着丈夫的面子上,如果卓玉婷有困难,她也会帮忙,但不是什么忙都帮。因为她小姑子是家里最小的,有点任性,还有点不太会替别人着想,本来是她求人办事,如果宁馨不帮忙或帮不上忙,她就埋怨宁馨不尽心。反正卓玉婷不是讨人喜欢的小姑子。但是宁馨也不能得罪她,毕竟这还是丈夫的亲妹妹,就算有时候卓玉婷行为出格点,宁馨能忍就忍了,谁让她是嫂子呢?宁馨装作不认识她们的样子,问:“你们是?”“我们是村里的,过来看看。”卓玉婷边说话,边打量跟她说话的女孩,发现人家长得比她还漂亮,眼睛好看,皮肤又白,不愧是城里来的女孩。卓玉婷还没料到,这就是她未来的三嫂。她打量了几个女知青,又匆匆扫了几眼男知青,觉得他们不愧是城里来的知青,长相都不错,看着就是比乡下人俊。刚见面大家不熟悉,只能找话题尬聊。卓玉婷跟知青们自我介绍:“我叫玉婷,这是红艳,我听说村里来了知青,好奇过来看看。”卓玉婷不是农村那种扭扭捏捏不敢出头的姑娘,她在外面读书读到高中,有时还经常跟爸爸去市里玩,见识多一些,见了外人会跟人笑着打招呼,而不是红着脸说不出话来。而红艳就差一些,她只上过小学,就算不是特容易害羞的女孩,到了这些城里人面前还是难免有些自卑,用手揪着自己的衣角不知道该说啥好。人家农村姑娘都大方自我介绍了,宁馨、江梅他们也都租了自我介绍,包括几个男知青也报上自己的名字。可能大家都是年轻人的缘故,互相介绍之后,各自了解了一些对方的情况,就熟悉起来。比如卓玉婷问他们是哪里来的,他们那里城里啥样,有啥好玩的地方……而知青们则是问卓玉婷她们俩这附近有卖东西的供销社吗,他们想买暖瓶和日常用品去哪里买?因为外面有点冷,还吹着冷风,因此江梅提意:“站在外面多冷,不如咱们去大厅说话吧。”刚刚他们在南屋的灶房说话来着,可是卓玉婷和那个叫红艳的女孩子来了,他们总不能在灶房招待客人。而且男同志也在,所以江梅建议大家去堂屋大厅说话。江梅是好心,谁知道卓玉婷和红艳听了之后,都露出一脸怕怕的样子,不敢跟着往正屋那边走。“怎么啦,你们怎么不进来?”江梅看卓玉婷和红艳没跟上来,冲她俩招手,让她们进来。江梅提意后,大家都进了正屋,只有卓玉婷和红艳站在院子里一动不动,有点惊恐地看着他们。宁馨一看她们的表情就明白了,可能因为这里是祠堂供奉牌位的地方,卓玉婷和红艳害怕不敢进来。只是大家刚被安排住进这里,还不知道其中奥秘,都不害怕。但是,很快有人就会害怕了。“你们怎么敢进那个屋?”卓玉婷一脸惊恐状指着江梅等人进的屋子。“这屋子怎么了?”江梅往身后空旷的房间看了一眼。这里面除了有几张黑漆桌子,看不出奇怪的地方啊。除了知道缘由的宁馨,其他不知情的人听了卓玉婷的话觉得莫名其妙。怎么了,这屋子除了空旷点,怎么不能进了?难道以前这屋子里出过事,死过人?有人反应过来,立马联系到死人上面去,脚步不由往外移。卓玉婷立马爽快地给了他们一个炸雷似的答案:“那里面以前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原来里面有很多牌位摆着,可吓人了!”红艳也在旁边点头符合。知青们一听这是供奉牌位的屋子,吓得也都赶紧出来了。卓玉婷和红艳对祠堂有阴影,包括村里长大的人,都对祠堂存在畏惧心理。小时候他们但凡不听话哭闹,大人就会吓唬他们:“再哭山上的狼就把你叼了去!”,要么就是:“再哭就把你关到祠堂,让你跟鬼作伴去!”鬼不鬼的大家都没见过,但是以前农村人逢年过节烧纸上香,大家都对鬼神存在敬畏之心。就算“破四旧”之后,还有人偷偷搞迷信,家里遇到倒霉事,就会偷偷烧纸求神拜佛、顺便求祖宗保佑。虽然村里在祠堂办红白喜事时,孩子们会在这里玩,但他们都不敢去正屋,有时只敢在外面偷偷看一眼密密麻麻的牌位,但是每次看到,都感觉阴森森的很吓人,好像有很多鬼魂聚集在这屋里似的。就算那些牌位被红卫兵破坏了,现在卓玉婷他们还是不敢随便进去。万一那些被砸了牌位的老祖宗们恼羞成怒惩罚人,他们一进去不就倒霉了吗?总之,卓玉婷和红艳就是不敢进正屋,怕里面有鬼魂报复,就算没有鬼魂,里面也让人怕怕的。李玉聪和李玉娟两兄妹反应最大,他们吓了一跳,猛地窜出门外,恼火地说:“屋子里面摆牌位干嘛,为了吓人好玩吗?”“别胡扯,这里应该是祠堂,就是专门为了供奉祖先才建造的。”梁国栋记得不知在哪里听过这茬,给大家解释了一下。李玉聪气冲冲地说:“村长真是的,怎么让我们住这种地方,太晦气了!”郑东林看不惯李玉聪每次都找茬的形象,故意唱反调说:“我看这房子在村里算是不错的房子了,好多人家还都住土房子呢,村长这是挑最好的地方让你住。”“我可不稀罕住这样的房子,不行,我们得去问问村长,最好让他们给我们换个房子住。”郑东林胆子大,不怕鬼,也不相信世上有鬼,如果真有鬼,说不定他能凑上前看看是不是真的呢。所以他不在乎地说:“你要去就去吧,又没人拦着你。”郑东林记仇,他记得刚刚宁馨说起凑钱买暖瓶,这小子还说,他觉得他用不上暖瓶,不浪费那钱买暖瓶,不如留着买成好吃的东西垫肚子。郑东林正喜欢宁馨呢,他自然看不得有人当面驳宁馨面子。他当时就给李玉聪记了一笔。李玉聪嘴上嚷嚷着说去找村长给他们换房子,但是大家没有附和他,更没人要跟他一起去找村长讨说法,他怂了,自己不敢去找村长,就躲在一边生闷气。卓玉婷好心提醒知青们:“好像村里没有房子给你们住了,有闲着的房子也是那种快塌了的土坯房,下雨就漏,根本不能住人,可能因为这样,村长才让你们住这里。”红艳也紧跟着点头。这样谁还去找村长,谁也不想住漏雨的房子。再说这屋子除了有点吓人,看着真是不错了,都是青砖瓦房,还很宽敞,屋里的地面上还扑了一层青砖,干净又整齐,比他们在城里住的房间都大、都好。估计村长也是没地儿安排他们,才让他们住进这里。若是真有空闲房子,说不定人家还不愿让他们住这里呢。毕竟这里可是以前人家供奉老祖宗的地方。“行了,行了,咱们还是赶紧去买暖瓶吧!”江梅看气氛有点尴尬,又说起买暖瓶的事。他们村里倒是有个代销店,里面买些油盐酱醋等日常用品,可是像暖瓶这种物件,代销店是没有的,必须到镇上的供销社去买才能买到,要不就上城里买。郑东林正想在宁馨面前表现,他自告奋勇说:“我去买吧,不是镇上不远吗?才三里路,走着很快就能到了。”郑东林去买暖瓶,是帮大家一起买,因此宁馨没有反驳。如果他只是帮她一人买东西,她肯定不会同意,不愿欠他人情。宁馨提醒大家一句:“大家还缺什么东西,不如一起买回来?”卓玉婷好心提醒他们,“你们这里有煤油灯吗,晚上怎么照明?”然后她还好心凑到江梅耳边说了一句:“这院子里没有茅房,晚上你们怎么上茅房?”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卓玉婷不提醒,他们晚上只得作伴出去上厕所。在农村,家家户户基本都用尿盆或尿桶解决晚上的生理问题;就像城里用白色的搪瓷痰盂一样。可是谁出门也不会带那玩意。江梅听了卓玉婷的话僵住了,脑子使劲转,在想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可惜想来想去,她只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晚上睡觉之前她们结伴去趟厕所,争取一夜到天亮,晚上不会被憋醒。江梅当做没听过卓玉婷这话,因为这事不好在男同志面前讨论。但是煤油灯或蜡烛必须买,不然晚上怎么照明。农村就是条件差,竟然还没有通电。“再买两根蜡烛回来。”用蜡烛比较浪费,还是用煤油灯节省。只是他们没有煤油灯,买来煤油也没用,只能暂时买蜡烛用。“也得买点油盐酱醋,要不咱们怎么做饭吃?”于是大家加上这一项,这个钱必须得出,除非他不想在伙里吃饭。至于没有钱的,只能先欠着,等有钱再还给别人。虽然郑东林接下买东西的活,但他没打算自己去,他让看着来更可靠的梁国栋跟他一起出门买东西。郑东林眼利,已经看出余文志和李玉聪都不是好打交道的主儿,也打算以后少跟他们掺和。他还想等会儿路上要不问问梁国栋,搬到另一间屋子跟那俩分开住。郑东林和梁国栋去买东西了,余文志说了句:“我回去看书了。”李玉聪也跟着他进了屋。剩下的人都是女孩子,就比较好说话了。江梅把卓玉婷和红艳叫到她们那屋聊天。这回,江梅开始详细询问农村生活,好从中吸取经验,以应付接下来的日子。林可欣和李玉娟也插话问,宁馨和田露露在一边安静地听着。卓玉婷就坐在床边上跟她们聊天。可能刚做的鞋垫比较板正,从她的口袋里窜出来一截,让眼尖的李玉娟看见了。李玉娟感兴趣地问:“你口袋里的东西露出来了,看上面还绣着花,是鞋垫吧,能让我看看绣的什么花样吗?”时下的女孩子心灵手巧,除了会做饭照顾弟弟妹妹之外,很多还会织毛衣、做衣服、做鞋,当然绣花鞋垫也是她们热衷和擅长的一项,长大的姑娘最喜欢学做鞋垫,以后可以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还显得自己心灵手巧。李玉娟的要求让卓玉婷有点为难,她实在不想把鞋垫拿出来让人观看,可是现在坐在人家床上,拒绝的话显得她太小气。卓玉婷就冲红艳使眼色,让红艳决定要不要给人看。毕竟这不是卓玉婷的东西,而是红艳托送给三哥的东西,她当着红艳的面可不好做主。红艳还能怎么办,只能让卓玉婷拿出来给李玉娟看呗,没见李玉娟眼巴巴地瞅着么。要是不给她看,说不定她们前脚走,人家后脚就说:“农村姑娘真小气,连鞋垫都舍不得给人看一眼,看一眼又不会掉一块去,哼!”卓玉婷和红艳之间的眉眼官司让宁馨发现了,她咋觉得这俩姑娘之间有什么猫腻,看样子这鞋垫有问题,要不卓玉婷怎么不敢直接拿出来给人看?还得问红艳的意思。那鞋垫应该是这个红艳的,怎么会放到卓玉婷的兜里去呢?要是放到别人身上,宁馨不会想太多,可谁让卓玉婷是她小姑子呢。她可是卓玉航的亲妹妹。对了,这鞋垫不会是红艳想让卓玉婷帮她送给卓玉航的吧?宁馨一下子猜到点子上,她再仔细观量一下李玉娟手中鞋垫的尺寸,不难看出那是照男人尺寸做的鞋垫。现在卓家只有卓玉航未婚,肯定是卓玉航被红艳姑娘看上了,想暗地里送他一双鞋垫。宁馨猜的很对,可惜猜对了没奖品,还破坏了她的好心情。未来小姑子帮人送礼物给她丈夫,她心里能好受才怪。宁馨看着几个姑娘都跟红艳取经,问她鞋垫怎么做的,怎么绣花绣字,怎么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