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作者:mijia      更新:2023-06-18 23:26      字数:5285
  说实话,太子的脾气实在称不上友善,更不喜旁人溜须拍马。其余宫中的宫女太监都喜欢凑到贵人们面前讨主子欢心,从此升职加薪抱大腿,唯有东宫的仆从们谨言慎行,但凡是跟太子相关的事情,都爱往启铭这个贴身太监身上推。对此,启铭一边欣喜于没有人与自己“争宠”,一边又糟心自己这样子简直像是专门顶锅的冤大头,情绪十分复杂。“陛下,现在才亥时刚过,您不继续睡了?”凑到太子身边,启铭轻声询问,语带忧虑,“您昨日便一宿未眠,今日再不好好睡觉,这身体可怎么受得了啊。”启铭自小便伺候太子,虽然只是一名太监,却还是能够在太子面前说上几句话的。太子听他规劝,只是微微皱眉:“不了,孤睡不着,躺着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起来活动活动。”见太子的态度斩钉截铁,启铭也不敢多言:“那接下来,殿下打算做些什么?”太子坐在桌边,沉吟片刻:“你……去把棋盘拿过来吧,孤打打棋谱。”启铭应了声是,很快便为太子送上一套棋具。太子捻着黑子半晌,回忆一番,便按照梦中的棋局逐一落子。随着黑白棋子交错,太子原本冷沉的表情逐渐和缓,最后甚至一边复盘一边轻笑出声。启铭不懂棋艺,在旁边看得莫名其妙,却又不敢出言询问,生怕影响了自家主子的好心情。说起来,太子会发笑,原因倒是很简单,只是因为这一局棋……实在是太臭了。明明自己在梦中下得十分起兴、酣畅淋漓,还自以为棋路格外精妙绝伦,但当脱离梦境,重新回顾的时候,太子却赫然发现这竟是两个臭味相投的臭棋篓子在对弈,有趣到让人又是无奈又是捧腹。----难以置信,这样的臭棋竟然是自己在梦里亲手下出来的,哪怕自己初学围棋之时,都下得比这要好得多呢!太子摆了半天,一直到梦境开始跳跃的那一步,这才忍俊不禁的停了下来,示意启铭将棋子归位。片刻后,对着再次干干净净的棋盘,太子又布下了梦中的第二局棋。这一局棋,倒是极有水准,特别是白子一方,环环相扣、绵延不绝,而黑子则被困其中、左支右突不得其法----也无怪乎梦中的银甲小将被折磨的暴躁异常、差点忍不住翻脸。太子一边复盘,一边暗赞白子的布局之精妙。明明这样的棋路风格与自己颇为相同,但有些手法的处理却连他自己都不由眼前一亮、自愧弗如。一局棋臭到自己都不忍细看,一局棋却妙得令自己抚掌而叹,但偏偏,这却全都是“自己”于梦中所下,这当真让太子百思不得其解,不明了自己在梦中的棋力为何会有如此天差地别的变化。而比起自己这忽高忽低、风格迥异的下棋方式,与自己对弈的“那人”倒是发挥稳定,除了棋力有所提升外,棋风倒是一脉相承,与……玄臻大师如出一辙。微微眯起眼睛,太子若有所思。自己当初一见玄臻大师便犹若重见故人,不仅没有半点猜忌审视,反而满心欢喜,迫不及待想要与对方交好,最好还能秉烛夜谈、同榻而眠、不分彼此。对于这种突兀的好感,太子自然也是疑惑过的,不过,他却抵不过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渴望。比起猜疑、试探,然后将对方推得越来越远,他更加想要顺从自己的心意,尊重自己的直觉。这个朝代无论达官显贵还是黎民百姓都笃信佛教,自然也都相信佛家所说的因果轮回。太子虽然对佛教无感,但对于前世今生之说却也接受良好,再加上自己自十岁开始便频繁出现的梦境,更是让他不得不相信转世轮回。当然,太子自小聪慧善思,不可能毫无凭证便相信那些梦中之事,所以,他试图从各种角度验证梦境的真实性。跟随梦中的“自己”,太子学到了很多东西,甚至成功将其应用在了现世之中。无论是教导他武艺的大将军,还是教导他学问的太傅都夸赞他天纵奇才,对于所学之物不仅一点就通,还能有所延伸----但实际上,这些却全部都是梦境的功劳。明明,很多东西他在现实中并未接触过,但一旦梦到,便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那般,恍若亲历。大将军说他的剑术戾气愈深,却不知他在梦中学习的都是杀人的武艺,出刃即见血,不留丝毫余地。太傅说他乃紫微星降世,于为君一道天赋惊人,也同样不知他在梦中早已登临帝位,处理过不知多少棘手的国务。哪怕是琴棋书画诗酒茶,他亦深受梦境中人的影响。在验证了梦中“学到”的经验手段绝非自己胡乱臆想后,太子终于相信自己的确身具帝王运势,甚至还有可能当过两世帝王。一世,自己征战沙场,而那青衣文士则一直站在自己的后方,为自己决胜千里。一世,自己运筹帷幄,而那银甲小将则挡在自己的面前,为自己冲锋陷阵。倘若梦中那些场面的确是自己的前世,那么青衣文士与银甲小将便是他两世最为信赖、亲近之人。而在方才那场梦中,自己竟然将青衣文士、银甲小将与玄臻大师等同在了一起,那么自己对于玄臻大师那莫名其妙却又笃定不移的亲近喜爱,便也说得通了。既然已经验证了梦境便是自己的前世,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那么对于梦境中关于玄臻大师真实身份的暗示,太子自然同样也不会去怀疑。----整整两世,他都守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披荆斩棘。而现在,他又再次回到了自己的身边,身披袈裟、目下无尘,却又心甘情愿为自己走下佛坛、投身红尘,承担因果孽债。一直以来,自己的身份在变,周围的环境在变,哪怕世道亦是兴衰变迁往复,但唯有他,永世不变。太子越想越是甜蜜圆满,不由干脆扔了手中棋子,单手撑腮,眸光脉脉的盯着一处地方发呆,神情看着竟有些痴然。下意识顺着太子的视线看了一眼、却什么都没有看到的启铭:??????嘴角微抽,启铭暗暗叹了口气。哪怕伺候了太子十多年的时间,他却依旧看不懂太子的情绪变化,而这几天,自从玄臻大师入住东宫后,太子的心情就更加莫测难辨了。平日里,每每夜晚惊梦,太子殿下的心情都算不上好,周身气息沉郁,而今日,他不仅情绪稳定,甚至还时时发笑,荡漾甜蜜的仿佛刚刚洞房花烛。不,按照启铭对于太子的了解,哪怕娶了太子妃,太子大约也不会愉快到这般近乎失态的模样,除非那太子妃是太子殿下的心仪之人。不过,说到这心仪之人,启铭不由越发无奈。一直以来,太子殿下在情爱一事上就仿佛像是缺了根筋那般,已经完全无法以“洁身自好”这样的褒义词来形容了。原本,太子身份尊贵、俊逸非凡又才华横溢,不止想要爬床的宫女无数,就连那些王公大臣家的贵女亦频频向太子示爱。只可惜,太子偏偏半点都不开窍,不仅不肯消受美人之恩,反而如秋风扫落叶那般疾言厉色,妄图爬床的宫女一律打杀,而暗送秋波的名门贵女也被他讽刺的羞愤难言,恨不得当场自缢而亡。----如此“守身如玉”、“任何女子接近孤都是想害孤”的姿态,简直能称得上有些病态了。果不其然,这一来二去,太子殿下不出几年便从人人倾慕的金龟婿,变成了众女避之唯恐不及的大凶器,哪怕皇帝几次三番试图为其赐婚,都被太子毫不犹豫的一口拒绝。大约是皇帝也拿不定主意要为太子婚配怎样的女子----身份太高,让皇帝心中难安;而身份普通,却又辱没了太子之尊----于是,在太子严辞拒婚之时,皇帝便纵着对方,并未强求,乃至于到了现在,太子后院也依旧空空如也。更糟心的是,太子不婚,影响的却绝非仅有他一人。按照礼制,长幼有序。作为兄长的太子没有成婚,他下面的弟弟们自然也不好安排婚事,明明寻常人家的男子十五六岁便能结婚,甚至更早就有了婚约,但皇家几位人中龙凤的婚期却一拖再拖,直到现在还没有着落----这样一想,诸位皇子会对太子恨得咬牙切齿,大约也有如此的原因吧?既然皇子们没有定下正妃,那么希望能够与皇室有姻亲关系的权贵们自然也不舍得将自己寄予厚望的女儿草草嫁出去,这就导致了但凡是有希望成为皇子妃、甚至太子妃的世家嫡女,婚事也跟着拖延下来,而顺理成章的,那些家室地位与贵女们相匹配的贵公子们,亦同样随之耽搁。可以说,这位尊贵的太子殿下仅凭一人之力,就将整个权贵圈子的成婚年龄向后推迟了四五岁,当真是……格外的造孽了。如若太子当真有心仪之人那就好了,想必那些身份高贵的“剩男剩女”们都会长长松一口气。不过,哪怕启铭将这些时日太子所见之人全部捋了一遍,也依旧毫无所获,除了玄臻大师一个生面孔外,其他的都是老熟人,别说女人,连一个俊俏的少年郎都没有!至于玄臻大师……启铭就是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随便臆想这位得道高僧----毕竟,这可是得佛道感应、几次三番降下功德金光以示嘉奖的佛门圣僧!他就是在心里随便想想,那也是该遭天打雷劈的口舌孽债!默默中止自己的胡思乱想,启铭安安分分的站在原地,假装自己是一只乖觉的小鹌鹑。随后,他便看到原本一脸笑意的太子殿下不知何时收敛了笑容,又变得冷厉阴郁。早已习惯太子喜怒无常的启铭:………………………………刚刚还沉浸于满腔喜悦之中、如今却突然想到一个重要问题的太子殿下:………………………………灌了杯茶,太子拧起眉头,手指叩击桌面,发出一声、一声令启铭心惊肉跳的轻响。按照梦境的显示来看,玄臻----或者说青衣文士与银甲小将----都是陪着他征战天下的左膀右臂,情谊更是深厚似海,哪怕登临帝位,太子也相信前世的自己必然会将对方委以重任,令其一直守在身侧。但为何,在登基后的梦境中,两人却杳然无踪,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独守空闺----不,是独守空位,身侧无一贴心之人?那坐在御座之上,却空空荡荡、若有所失的心脏,失去的……又到底是什么呢?虽然不知其中细节,但莫名的,太子心中却油然而生一种无法消弭的惶恐不安,全然吞噬了先前的满心欢喜。失而复得后又得而复失,当真比从未得到还要令人倍感痛苦。作者有话要说:感谢 任易 亲爱哒扔的地雷,还有 ashley 亲爱哒扔的手榴弹=333=第五十七章仍旧还在头疼该拿自家任务目标怎么办的孟晖, 自然不知道仅仅凭借一场梦境,自己身上的马甲就被太子扒了一层又一层----如此开挂般的效果, 当真让同样想要扒太子马甲的孟晖望尘莫及。第二天早晨,孟晖早早爬起来做早课, 而太子此时也在等待上朝, 然后在大朝会中继续这一场主战主和之争,并努力争取自己率军北上的机会。吃完早膳之后,太子仍旧没有回到东宫,不过, 孟晖却等来了皇帝身边的德安总管。德安一脸赔笑,礼貌邀请孟晖移步皇帝经常礼佛的玉佛殿, 待到皇帝结束早朝, 便会即刻赶来玉佛殿,听孟晖宣讲佛法。----说起来,自从将孟晖请回宫中,已然被催眠成迷弟的皇帝便无时无刻不想与大师共谈禅理,但如今已经是第四天了, 皇帝却一直被各种事务绊住腿脚、未尝所愿,这皇帝做得也当真是又勤勉又苦逼了。人类的欲.望,越是压抑克制便越是喷薄凶猛,现在,就连匈奴入侵这等大事也无法阻止皇帝的脚步,一腔向佛之心实在颇为坚定。玉佛殿周围环境清幽,殿内更是禅香袅袅。孟晖环顾一周, 看到一侧书架上放着不少佛经,干脆踱步过去,取下一本做个姿态。----虽然已经对着太子崩了人设,但在其他人、特别是皇帝面前,孟晖还是必须要维持住佛门圣僧的姿态的。在蒲团中落座,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僧袍,孟晖打开佛经,表面上是在细细品读,实际上却依旧在烦恼有关太子的事情。如果这次太子领兵出征的请求被驳回,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但如果对方成功了,自己是该跟着他上战场呢,还是……跟着他上战场呢?明明原本规划的路线是皇宫夺嗣,孟晖那超然的高僧身份也对于任务的完成十分有利,却不料任务目标如此不安分,还不等孟晖有所反应,皇宫就变成了边关,夺嗣就变成了战争,而孟晖这个和尚的身份自然就跟着抓瞎了。作为一个慈悲为怀的和尚,孟晖肯定是不可能上战场杀敌的,而当谋士的话,他也不可能参与诸位将领的作战会议,哪怕可以私下里帮太子出出主意,但若论起可信度和可实施性,却必然大打折扣。可以说,佛门高僧能够凭借皇帝这座靠山在宫内如鱼得水,但到了边关战场,那就是一条咸鱼。然而,如果留在京中、不去战场,孟晖却又着实无法放心。毕竟,万一太子当真遭遇不测,哪怕拼着自己的人设完全崩塌,他也还有机会力挽狂澜,但若是呆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孟晖就只能眼睁睁接到任务失败的提醒了。所以,战场是肯定要去的,至于去了之后又该怎么办,却需要孟晖好好规划研究一番。孟晖盯着佛经,愁得要死----所幸这一世已经是个秃子了,不然他的头发肯定要被愁掉一大把。孟晖这里发愁,那边,结束了早朝、迈入玉佛殿的皇帝也同样愁容满面。被告知皇帝到来,孟晖迅速整理好自己的面部表情、合上佛经,施施然站起身向皇帝施礼,而皇帝也连忙还礼,毕恭毕敬的半点没有九五之尊的架子,反而像是一个普通的佛门信众。相互见礼后,孟晖与皇帝在佛前面对面盘膝而坐,很快便开始了论禅。皇帝对孟晖的一词一句深信不疑、心悦诚服,因此孟晖忽悠起来也格外轻松,只不过说着说着,原本还极为专注的皇帝却逐渐走了神,直到孟晖停下话语大半天,这才恍然反应过来。“抱歉,大师,朕失礼了。”皇帝面露愧色,连忙双手合十,低头致歉。孟晖微微一笑,没有丝毫不满:“陛下心事重重,今日大约不宜论禅。”皇帝苦笑一声,长叹口气:“那朕改日再来向大师讨教,希望大师切莫责怪。”“自是不会。”孟晖回了一礼,随后便想要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