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节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更新:2023-06-17 13:56      字数:3943
  幕后者放过庆嫂儿子,可不是心慈手软,而是给神捕司一个具体的坐标。若是去小杨庄附近山中搜寻,肯定能找到刘升!“我先行一步。”这等发现,温明玉肯定要亲自去。“我稍后就到。”穆清彦说道。倒不是他故意不跟温明玉一起走,只因温明玉快马疾行,穆清彦虽学会了骑马,但不想那么遭罪。反正不是抓捕活人,也不是缺他不可,他慢些过去也无妨。小杨庄离京城有五六里地,马匹是神捕司准备好的,除了焦礼,温明玉还特意留了两个人跟着穆清彦。待到了小杨庄,整个村子十分安静,基本所有人都缩在家里。神捕司守住了庄子,一部分人跟随温明玉去了后山。穆清彦先去看了庆嫂儿子。小孩儿的烧倒是退了,但此次被掳,受了很大惊吓,小小的身子拱在被子里,嘴里一直叫娘,还不时的咳嗽,显见得病情还没痊愈。留守的人说道:“早先少主也尝试询问,但这孩子见了生人就大喊大叫,不准人碰,问他什么都不理会。”穆清彦点了点头,离开农家,往山里寻温明玉去了。秋天草木枯黄,阳光多被树木遮挡,山风轻拂,凉意弥漫。穿过山林外围,绕过一道矮山,看到温明玉等人的身影。“温少主!”“穆公子,这里就是刘升藏匿庆嫂儿子的地方。之前分析的没错,刘升的确死了。”温明玉朝地上的尸体一指。小杨庄的村民基本只在山林外围活动,会打猎的极少,加上各家各户不是忙着农活儿,便是寻些别的活计添个进项,因此极少有人越过山梁往深处去。地上躺着的人,便是刘升,肃亲王府的刘升!从尸体痕迹上看,刘升是被人从身后,用麻绳勒住脖颈,窒息而死。身上没有别的伤痕,甚至衣裳较为整齐,没有表现出争斗痕迹。温明玉道:“初步判断,死了两天。”若是死了两天,那就是前天。庆嫂儿子被村人发现,也是在前天。再者,庆嫂吐口,也是在前天夜里。鉴于神捕司规制严密,庆嫂又是重点关押,审问进程和详细,外间应该难以探听。不过,神捕司带走庆嫂众所周知,一旦庆嫂被审,吐口是早晚的事。穆清彦将视线一转,看到一个山洞。山洞内用树枝松针铺着一张“床”,扔着一条被子,空地上支着一口锅,里头还有两双筷子,两只碗,另外便是几段麻绳,显然是捆绑过人的。从痕迹上看,好似真的生活着刘升和庆嫂儿子两个人一样。温明玉又道:“勘察过洞内的脚印,除了小孩儿的,只有刘升留下的。单单从残留痕迹上看,最近山洞内只有这两人。”洞内尽管有脚印残留,但很凌乱,且土层不是那么潮湿,脚印并不清晰,多有重叠。从脚印大小形状上对比,和刘升脚上穿的鞋子是符合的。穆清彦开始回溯,就从刘升死亡时间开始。时间倒退到前天,天未亮时,山洞中火光闪烁。火堆旁边简陋的床铺上,庆嫂儿子缩成一团卷在被子里,看样子睡得正沉,在旁边坐着个男人,模样和刘升相仿,只是神态透着懒散,一边拨着火堆,一边朝山洞外张望,好似等待着什么。“咕咕!咕咕!”突然外面响起几声有节奏的鸟叫。山洞内的人眼睛一亮,朝小孩儿看了一眼,轻手轻脚出了山洞。在不远处,有两条黑影藏匿。男人靠了过去,三人低声交谈了两句,随后男人便返回山洞。他熄灭了火堆,将山洞内检视一遍,退了出来。山洞外有堆放的粗大树枝,他将之挪过来,把洞口掩盖起来,也起到阻拦洞内小孩儿出来的作用。不过……遮掩的太粗糙敷衍了,那小孩儿已有七岁,真想出来,使劲儿推搡扒拉,费些功夫还是能出来的。事实也的确如此。这男人一走就没回来,小孩儿醒了,一开始没敢乱动,大概是饿的受不住,一直揉肚子,嘴里还是小声的哭,喊着饿。眼看日上中天,男人依旧没出现,小孩儿翻过山洞毫无所获,好似有了想法,尝试着离开山洞。堵洞口的树枝粗壮茂盛,但依旧有稀疏的地方。小孩儿身形小,从一个不大的缝隙使劲儿朝外挤,终于挤了出去。小孩儿望望四周,茫然不知所措。这时却听到有人说话,好似进山砍柴的村人:“刘三,收获不错啊,兔子够肥,今儿要炖肉吃啊。”“还成。”另一个人笑呵呵的应道。小孩儿连忙朝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可那声音一直在移动,直到翻过山梁,他跌入一个废弃的猎物坑,始终没见到人。小孩儿又惊又吓,又累又饿,又受了冻发热,大哭起来。幸而有砍柴的村民听见了,将他救回村。而早先给他指引的声音,并非村民,而是昨夜跟“刘升”接头的两个人。在把小孩子引走后,昨夜三人重返山洞,且还带着个昏迷的人。这昏迷者,才是真正的刘升!可怜刘升根本没苏醒,直接被麻绳勒住脖子,就此咽气,丢弃在山洞内。由此看,那个侥幸逃生的小孩儿,就是给外界的引路石。这当然是杀人灭口,可寻不出破局线索,幕后者便能安稳无忧,杀人灭口的就会是肃亲王府!就算穆清彦可以回溯,可以追寻那三人找到幕后者,用处也不大。重要的是证据,可以证明给所有人看,令朝堂信服,令幕后者无可辩驳。第324章 又生变故刘升的尸首一经发现,影响最大的自然是肃亲王。肃亲王被免了监国之责,闭在府中不得外出,且有禁军看守,等同于软禁。这处置结果倒是宽宏了,显然皇帝想等最终结果出来,再决定肃亲王的命运。纵然如此,局势对于肃亲王而言,也十分不利。早前就提过,肃亲王以往十分低调,也不去广交人脉,可用心腹自然不多。后来得了监国之权,又晋升爵位,虽有不少人靠拢,到底日浅。那些人都精着呢,何况站队这等大事,斟酌着投入,一旦不对就想往回缩。大半观望着,毕竟有个强势的贤郡王打擂台,眼下又出了这等事,令肃亲王早先优势荡然无存。纵然许多人疑心贤郡王谋算又如何,无凭无据,反倒叹服他的手段。当然,神捕司那边并未就此停止。温明玉正带着人追查假刘升。那日从小杨庄离开时,穆清彦给温明玉指了个方向。他只是回溯了假刘升三个离开小杨庄的方向,再结合那三人寥寥数语推断,几人完成任务是要去汇报交差。若是温明玉运气好,兴许能有点收获。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对旁人来说艰难,但对神捕司而言,只要投入足够,取得些许线索不难。穆清彦留在京城,看着有几分悠闲。皇帝给的期限是一个月,他虽然没有十足把握查到幕后,但并没什么心急。依着眼下京城局势,一个月的时间变数极多。再者,他还要等闻寂雪。闻寂雪前脚离开,后脚他就卷入案中,闻寂雪很快就会知晓。想来最迟一两日就该返回,哪怕没有跟朱漪谈妥。现在肃亲王陷入囹圄,正是交易的最好时机。怎知事态比预料中变化的更快。温明玉那边花费了两天,终于摸到了假刘升三人的行踪轨迹,找到了三人可能停留过的地点。因为没有别的收获,那一处自然仔仔细细的翻查数遍,于草叶上,发现了几滴早已干涸暗沉的血液,顿时就对假刘升三人的去向有了不好的猜想。假刘升的确是布局肃亲王府的关键棋子,但计划已完成,真刘升已死,假刘升不仅没了存在的必要,且继续活着,一旦暴露就是为肃亲王脱罪的最佳途径。按照幕后者的心思,自然不能让假刘升坏了局面,因此其必死无疑。唯有死人才最安全。当然,这仅仅是推测,目前尚未找到假刘升的尸体。然已有破绽,温明玉加大人力,觉得再耗费些功夫就会结果。毕竟京城乃是京师重地、天子脚下,连同周边一带,历来守卫森严,又有户籍制度管控,只要有生人出现,必然十分醒目。不论什么人都要吃要喝,如此来,行迹就不能掩饰的完美。白天里温明玉来找过穆清彦,谈了谈进展,并约定第二天一起去搜查。穆清彦也接到了闻寂雪的回信,只道最迟后日便能回到京城。次日一早,温明玉如约而至,却告诉他一个消息。“昨夜内宫有变,皇后突然昏厥,御医说是中毒。皇后虽保住一命,但身体毁损,元气大伤,余毒未清,起不得床了。”“中毒?”又是毒!“皇后近来身体就不好,时常头昏、恍惚、睡眠沉重、无力,但因着宫中之事繁杂,皇帝又病重,以为是太过劳累的缘故。况且早先御医也没看出什么,只劝皇后多保养,不可劳累。怎知昨夜晚膳时,皇后又觉头昏,且不多时便一头栽倒。这回御医才看出端倪,却是有些迟了。那毒尚且不知从何而来,应该是日积月累,沉于身体内部,先前乃是引而不发,淤积的多了,猛地牵引爆发出来……皇后能保得一命,已是侥幸。”穆清彦恍然,想来早有人暗中布置,使皇后不知不觉整日与毒物接触。这也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皇帝身上,京城纷乱又多,皇后无子,谁能想到有人想对皇后下手呢。这消息着实令人猝不及防。“这等大事,神捕司不管?”穆清彦问。“封停的天枢部在查。”穆清彦只是听着,没发表什么看法。实则他心里在揣摩这件事:毒杀皇后,为了什么?正如外界都清楚的,皇后乃是继后,无子,只一女,且还年小。皇后所在的魏家,为免牵扯进夺嫡纷乱,收缩族人,减少应酬,降低存在感,且颇有成效。魏家是世家大族,为官者也有,但没什么太重要的人物。提及魏家,第一反应就是魏家所出的皇后,而这位皇后,也是魏家最有能量之人。魏皇后跟魏家是相辅相成的,皇后稳坐后宫,少不得魏家支撑。魏家利益,也要仰赖皇后维护。若是杀了皇后……破案的思路,杀一人,自然要寻找得益者。若皇后没了,朝局自然有些动荡,但最直接的却是后宫无主,须有人代皇后之责。这就如同皇上无从上朝处理政务,须有人代为监国,国不可一日无主,后宫自然也不可无主。冲着皇后之位来的吗?用毒,这手段在后宫来讲,太粗暴了,并非聪明人的首选。不过,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原本有皇后镇着的后宫,如今必然暗流汹涌,如同前朝那般,若无人主持大局,崩溃混乱是迟早的事。想到这些,穆清彦问:“依温少主之见,后宫内谁会暂代宫务?”温明玉自然明白他话中之意,谈这个虽敏感,但他二人在查的就是大案,前朝后宫息息相关,私下里谈论谈论倒也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