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节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更新:2023-06-17 13:56      字数:4083
  福西露芽乃是贡茶,也是庄郡王喜爱的茶叶。下人简直要气笑了,但想到绿玉就要死了,也不愿跟她多话。再者,依着对郡王的了解,只怕绿玉临死的要求,郡王真的会满足。朝廷死囚临刑前还有一顿丰盛的断头饭呢,更遑论心软的郡王。庄郡王过来时,郡王妃那边的茶叶也送来了。热水是备好的,绿玉亲自冲茶,趁人不备,将药粉倒入茶壶。这一点很容易就做到了,没人想到她会下毒、她能下毒,所以她只是被限制在小院儿,做什么没人管。“郡王,请喝茶。”绿玉倒了茶,双手捧着,走到庄郡王跟前跪下来。她一双眼睛赤红,面色苍白,又诡异的泛着一抹殷红。这副模样着实不好看,但因她是将死之人,所有不合常理都被人认为正常。若她气定神闲、神色无异,反倒令人疑心。庄郡王也是如此。尽管感慨在绿玉心中的重要性,但他没忘记此行真正的目的,接了茶,象征性的啜了一口,问道:“是谁放你出来的?”绿玉却直直望着他,默默数着呼吸,口中痴痴说道:“郡王,我舍不得你……”庄郡王皱眉,刚想呵斥,突觉五内俱焚般痛楚,口鼻处有热流涌出,尚未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整个人便扑倒在地上,彻底没了气息。随郡王来的是贴身太监,门外有两个下人候着预备差遣,院门外更有好几个人。当变故突发,所有人愣了一下,紧接着才大惊失色。“郡王!郡王!”“御医!快请御医!”现场一时慌乱。绿玉嘴角挂着诡异的笑,摸到桌上茶水。有人注意到她的举动,顿觉不对:“你要干什么!”却是晚了。绿玉将茶水灌入口中,仰头大笑:“红翡!我的好姐姐啊,这回你可比不过我了。哈哈!”下人前来擒拿她,却见她口鼻溢血,须臾便绝了气息。死状和庄郡王一模一样。可想而知,毒发的速度太快,御医根本赶不及,便是赶来也无能为力。郡王妃时刻关注着这边,听闻变动面色大变,短暂惊恐后,连忙命人封锁了小院儿。待得朝廷来人,找到了包裹药粉的纸包,那些有毒的茶水等物,最终确定了无名剧毒。神捕司也是由此,锁定了厨房的庆嫂。毕竟绿玉被关,最能接触到她的,就是每日送饭的人。若说有消息传递,自然是藏在饭内。这不难猜,只是之前没人想到这些,绿玉又不是什么朝廷要犯,早前一切都局限于郡王府内宅阴私。穆清彦很清楚自己在查案中的作用,寻找刘升。看完小院儿,他去了厨房。郡王府的厨房是座不小的院子,里头分大厨房和小灶,连通后门,采买东西等很是便利。根据庆嫂口供,她跟踪“刘升”是在收到毒药那次。郡王府人口众多,伙食耗费大,一应主子下人们都享受惯了,不知节俭,厨房里每回剩下的食材好饭菜都有人瓜分,相应的,潲水也多。每天后门处都有车来拉潲水,庆嫂得了这项好处,也是爹娘留下的遗泽,加上她为人处世不错。这日傍晚,厨房闲了下来,拉潲水的车又来了。潲水有几桶,自然不必庆嫂去抬,后门处进来两个人,一老一少,熟练的将木桶抬到车旁,将潲水倒入车上大桶里。庆嫂在旁看着,看似平静的面色,藏在袖子里的手却攥的很紧。那两人也不多话,忙完了活计,冲庆嫂打个招呼,就要走。但在临走时,见周遭无人,那个年轻的男人将一个油纸包塞到庆嫂手中。“里面有一包药,一张字条,老规矩,埋在碗里送去。”嘴里说着这些话,面上带着憨厚的笑,远远看去,还以为在感谢庆嫂关照。庆嫂心头咚咚直跳,却不敢拒绝。听着车轱辘缓缓离去,庆嫂面色频频变化,最终小心翼翼的跟上去。庆嫂虽不知“刘升”为何盯着绿玉,又是在谋算什么,但从她爹娘起就是皇家奴仆,耳濡目染,敏感的意识到自己牵扯进阴谋之中。若非顾忌儿子性命,她也撑不下来,可是今天接了毒药,她实在太惶恐了。若绿玉被毒死,顺藤摸瓜,肯定查出她来。儿子尚未救出,她就死了,儿子怎么办?出于保命,她觉得应该多些筹码,若是知道对方是什么人,或许……这也是庆嫂不识字,若不然她看到字条上的内容,早吓瘫了。再忧心儿子安危,她也不敢去挑战谋害郡王的阴谋,那是夷族之罪!庆嫂跟踪技巧并不高明,远远儿缀在潲水车后面。那辆车走了一段路,年轻男人离开了。庆嫂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跟着年轻男人,毕竟每回跟她接触交谈的都是这人。那个老人,是个聋子,除了冲人笑,也不说话。却见年轻男人左转右转,似乎对各条巷子十分熟悉。当从一条巷子出来,不远处就是肃亲王府。庆嫂看到亲王府大门,面色一白。年轻男人没进大门,而是从旁边的巷子进去。庆嫂知道,按着常理,哪里应该有侧门后门之类。她吓得腿软,当即转身跑回庄郡王府。也就是说,她只是看到那人进了巷子,疑似进入肃亲王府,但并未亲眼目睹。温明玉陪着他一路走过来,见他皱眉,问道:“可看出了什么?”这条回溯之路,温明玉并未奇怪。他们审问庆嫂很详细,不止包括双方接触的细节,也包括这条跟踪之路,温明玉也亲自走过一遍。自然,那个拉潲水的老人他们也找了,人倒是活着,但一个聋子哑巴,又能指望什么?那老人住在城郊的村子,是个孤寡,连田地都没有。他自己种菜卖,也会编些竹筐篮子,左邻右舍也关照他,勉强撑着。据村里人讲,半月前,老人救回个年轻人。那年轻人自称刘升,在肃亲王府当差,要报答老人。于是给老人买了好几头小猪崽子,请了村中妇人照料,连喂猪潲水都给安排好了。那老人又不识字,去的又是庄郡王府,他耳聋听不到声音,自然毫未生疑。在老人眼里,不管是什么府邸,都是贵人的住处。在村人眼里,他们都以为“刘升”带老人去的就是肃亲王府。偶尔也有村人去帮忙拉车,但没人真的靠近王府。刘升的理由是人太多怕人生厌挑事,每回都是让他们在远处等着。村人也没生疑,在他们眼中那等贵人府邸,令人望而生畏。温明玉也拿着刘升画像去村中核实,人人都说就是刘升。穆清彦听到温明玉问话,反问道:“庆嫂说,她亲眼看到人进了肃亲王府后门?”审案记录中的确清楚的这么记录着。“是,反复确认过。”温明玉之前还真没在这一点上起疑,尽管他质疑幕后主使不是肃亲王,可对于刘升,温明玉是怀疑的。现在穆清彦一问,他心头一凛,莫非庆嫂的话有问题?穆清彦他们此时站在肃亲王府斜对面的一条巷子口,能看到王府大门,但是……他抬手指着对面的巷子:“站在这里,只能看到巷子一小段路,根本看不到王府的后门。且那条巷子不是死胡同,后面还连通着王府后街。庆嫂一路跟过来,本就害怕被发现,又见人进了那条巷子,她敢进去吗?”温明玉恍然:“她肯定不敢。”尊卑等级是刻在人骨子里的,尤其是皇家世仆,发现眼前是肃亲王府,震慑绝对令庆嫂不敢再进一步。再者,她也怕被撞破,儿子会立刻没命。在她眼里,皇帝病弱,皇子们都想争皇位,这次肯定是肃亲王想对庄郡王下手。当然,她只猜到一半,她以为的下手,是利用绿玉制造事端,打击庄郡王。却没料到,幕后者要直捣黄龙!至于庆嫂撒谎,是本能的自保,试图让自己更有价值。穆清彦想了想,又道:“温少主可带了刘升的画像?”第323章 引路石画像?温明玉自然带了。“可有不对?”他将画像拿给穆清彦。穆清彦打开画像,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问道:“这是根据肃亲王府下人口述所描画的?”“正是。”神捕司职责所在,自然有精于画像之人。这画像完成,得到了肃亲王府众人承认,直言七八分像,一眼就能认出来。在询问聋老人村中人时,也核实了“刘升”体型、举止,并无太大不符。当然,温明玉保留的一份质疑,便是也可能有人易容。但是,世间有几个朱漪?粗浅的易容或许好学,但“刘升”在庄郡王府和村中出现至少半个月,外人都没觉察不妥,所以这方面可能性较低。穆清彦看了画像,没说什么,到底是笔墨描画,不是真人。他寻个托词,去了一趟肃亲王府,从回溯中亲眼看了刘升。果然!此刘升非彼“刘升”,纵然体型样貌颇为相似,但若两人站在一起,还是很容易分辨。两人身高相仿,但身量宽窄有两分不同。穆清彦仔细审视过,出现在庄郡王府的刘升,面容上有细微修饰的痕迹,以至于更贴近真实的刘升。说话的口音、举止,也都是刻意模仿,算得上用心良苦,在细节处颇下功夫。原来是两个刘升。可以想见,真实的刘升八成死了。这种手段并不高明,难得安排的细密周全,恐怕肃亲王府里都认为刘升是被收买了。那么……“温少主可在城外山林野庙搜寻过?”刘升完成了使命,已然无用,按照幕后者布局,与其让刘升一直藏着,倒不如直接放出尸体。真发现刘升尸体,身旁定然少不了庆嫂的儿子,给世人“杀人灭口”的感觉。至于查案的人信不信无所谓,能否找出证据来推翻才是真的。若查案人想要脱身,未必不会顺势而为,更何况,还有幕后者推动呢。聪明人都知道这是针对肃亲王的设局,可若肃亲王破不了局,那就必死。不得不说布局者狠辣奸猾,一箭双雕。温明玉自然不知穆清彦的想法,但对他的判断很信任,听他这般说,当即就命人去搜寻。次日下午,传来了消息,倒不是发现了刘升,而是找到了庆嫂的儿子。神捕司人手虽不少,可寻人也不可能全都亲力亲为。温明玉吩咐下去,自然由府尹逐级下达指令,尤其是京城周边的村镇,里正们阻止民壮按范围搜寻,但凡近半月见过生人出现的,不可隐瞒。有个里正上报了消息,小杨庄一户人家在村子后山捡到个男孩儿,六七岁,模样白净,一身八成新的蓝布衣裳,左手小拇指被割掉了。根据描述,就是庆嫂丢失的儿子。这小孩儿是前天傍晚被捡回村的,那户人家的男人进山砍柴,听到林子里有孩子的哭声,以为是村里哪家小孩儿淘气跑进去出了事。等寻声一看,是个面生的小孩儿,掉在一个废弃的捕猎坑里。当时这孩子满脸通红,却不是哭的,而是发了高热。那家正好没儿子,连生三个丫头,见了这小孩儿就喜欢,费心费力的照料,又给请大夫看病,自然是有些想法。当然,这事儿也瞒不住,里正是知道的。里正本打算等小孩儿烧退了再去报官,也是想着小孩子体弱,万一没撑过来……如今见官府大张旗鼓到处搜寻,还要严查生人,也不敢隐瞒这事儿。得到这个消息,穆清彦和温明玉对视了一眼,彼此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