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作者:朗朗明日      更新:2023-06-15 13:08      字数:9617
  陈桂枝这就想起了当初宋添财大病不起,又被冯金花算计的事情。心中一唬,嘴里大喊万幸万幸。又一想,宋添财已经过了大劫,以后日子顺顺当当,就开心起来。宋大山没有陈桂枝这么多想法,只道自己孙子以后是个有出息的,心中就满足了。宋添财这个儿子已经比他这个做老子的出色很多,宋小宝这个小孙子以后再有个好前程,宋大山就不烦了。中午和粱佑荣父子在护国寺用了斋,这趟春游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一转眼就进入了七月,算着时间,很快就要到赵才青夫妻三周年忌日了。宋添财盘算着要和赵言修回永乐镇给赵才青夫妻祭拜。而这个时候,许久不见的傅文睿又上了宋家的门,表示要跟着赵言修和宋添财去永乐镇一趟,好好的给赵才青做个法事,感谢赵才青夫妻对赵言修的养育之恩。其他事情,或许宋添财和赵言修不会同意,可傅文睿要去祭拜赵才青夫妻,两人却是不会拦着的。而有了傅文睿的船只和车队,路上就要方便很多,宋家二老也动了心。快一年没回老家了,宋家二老也有些想自己留在老家的亲朋好友了。趁着傅文睿的船只马车,就带着宋小宝一道回去走亲戚。本来他们是打算今年过年的时候回去的,可一想过年的时候天气太冷,他们年岁也不小了,还带着个宋小宝,要是受了寒,让孩子跟着遭罪就糟了。于是就改变主意,跟着傅文睿一道回去。傅文睿这次去永乐镇其实还有事情要办,虽然梁佑荣派人把赵言修当初的案子给平反了。可对于算计赵才青夫妻,害了赵言修入狱的赵才兴一家和那个唐氏却没怎么动手。傅文睿这次打算过去好好的为他小外甥讨个公道,特别是他在他得知赵言洗是被林黔西放在赵家门口的。傅文睿的心里对赵言修只有更加愧疚和心疼的,而对欺负委屈赵言修的人,自然更要好好的教训。七月,天气还是很热的,不过,跟着傅文睿这个土豪出行却是比以往几次路途要方便舒服很多。马车上除了备下瓜果竟然还有冰,等到了港口,赵言修和宋添财就见识到了傅文睿的财力了。傅家有自己的船队,傅文睿这个家主用的船自然是最好最大最豪华的。船上有单独的房间,房间里家具布置都很齐全,用得凉席都是最软最凉快最好的那种。船上备下了冰块,伙食比在家里的还好,有专门的厨子做。宋家二老还真没坐过这么豪华的船,带着宋小宝进了自己的屋子,都不怎么出屋子了,一看就是紧张上了。而傅文睿还专门派了下人去服侍宋家二老,把宋家二老不自在的,没半天就找宋添财表示他们有手有脚,真不习惯被人做老太太老爷子似得供着。宋添财去和傅文睿提了提,傅文睿这才发现自己有些做事不周了,跟着把下人召回来了。宋家这次回去既要忙赵才青夫妻的三周年忌日,又要做亲访友,带的东西自然就多了。宋家二老也不是个待人小气的,在泉州也为自己的亲朋好友买了不少礼物,好在跟了傅文睿一道走,东西都跟着傅家商队先运过去,人跟在后面就到了。从船上下来,傅家就有人在港口等着来接他们。等到了永乐镇,傅文睿和宋家一行人才分道扬镳。宋添财他们直接回宋家村,早先宋添财已经写了信给陈大石一家,告知他们今年八月份他们会回来。所以,当他们的马车进了宋家村的时候,陈大石和林小满得了消息就立马赶着大到村口来迎接他们了。宋家二老掀开马车帘子,看着熟悉的村落和乡亲,忽然间感慨万分。即使才去了泉州不到一年,可宋家在这儿的生活好像已经离他们很远了。宋家村的村民,看着宋家二老,立马激动的上前打招呼。宋家二老也不是摆架子的人,连忙下了马车,和乡人们寒暄了起来。泉州日子过的富裕,宋大山和陈桂枝在那儿呆了一年,养的脸色越发红润,他们又自己做了磨房生意,和人做买卖,气度自然也不一样了。陈桂枝为着这次回来还专门做了不少泉州那儿时新的衣裳和首饰,还为宋家其他人都置办了一些。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宋家二老这么一拾掇,倒下显得富贵起来。所以,没多久,宋添财一家在外发了大财,衣锦还乡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得满天飞了。☆、第124章 叙旧陈大石和林小满在接到宋添财的信后就开始把宋家的屋子收拾起来,他们带着狗子来了宋家村住着。因为狗子爷爷奶奶的事情,又加上林小满接了宋添财的茶棚子开着,赚钱多也有底气,宋家村里正倒是颇为的看顾他们一家。特别是陈大石和林小满把狗子送到镇上读书,宋家村的村民们说起他们两个来都道仁义。毕竟,狗子现在还姓宋,给人陈大石和林小满做儿子,在乡下能让狗子吃饱穿暖了就是尽了责任了。可现在狗子还能去读书,就是宋三雷老夫妻在的话,也供不起。更何况宋家村其他人家收养狗子,扪心自问一下,也觉得舍不得这么一大笔银子。众人这么一想,倒是对着宋添财牵线搭桥把狗子给陈大石和林小满做儿子没话说了。毕竟,宋家村里不说把养子送去读书的,就是亲生的也不多。且陈大石和林小满两个人赚的银子也不少,家里的田地可算得上是富户,就狗子这么一个儿子,以后,狗子娶妻生子也不用操心了。有些心不正的人家,恨不得让自己儿子认了陈大石和林小满做儿子,以后好得了他们的产业接自己去享福。话里话外倒是传了几次谣言,说是一个儿子靠不住,要多养几个好养老,又道狗子命硬,克亲。巴望着陈大石和林小满给她们白养孩子去,把陈大石气的去山里打了猎物,一身血的在村子里绕了一圈,这些妇人才没再敢提这话头。这才想起,陈大石以前干的活可是见血的,要是真惹急了,她们可不够人家一根手指头的。陈大石和林小满带着狗子在宋家住也住不了几间屋子,他们根本没动宋家的主屋,宋家二老,宋添财,赵言修住的三间卧室除了打扫外,他们根本不怎么进去。宋家的屋子本就建造的大,陈大石和林小满住在西厢房,狗子一个人一间屋子也就够用了。虽然对外说这屋子是陈大石和林小满买下的,可实际情况两人都清楚。他们没有想白占宋家便宜的想法,把好多东西都分得清清楚楚,所以,宋添财他们一行人回来宋家竟然感觉和走之前没啥两样。陈大石和林小满是在村子中间接到宋家一行人的,那个时候陈桂枝和宋大山正被人拉着观赏身上的衣裳首饰,被众人奉承着呢。陈桂枝和宋大山耳根子都软,被这些乡亲们好听话哄着,都有些飘飘然了,把在泉州的所见所闻都捡了些说说。把这些一辈子在土里刨食的庄稼人唬得一愣一愣的,更确定了宋家是发大财了。宋添财也跟着下了马车,赵言修驾马车带着宋小宝,他在后面听着宋家二老说的泉州见闻略为的有些囧。真没想到,原来他爹他娘这么瞧泉州的景象的。陈大石和林小满来的很快,在宋大山和陈桂枝快把宋家事情说了了三四分的时候就十分及时雨的接到了他们。陈大石一见宋家二老就道:“宋叔,宋婶,这天热,咱们回家先歇歇,回头再和乡亲们聊。小满准备了西瓜和葡萄,都在井水里冰着,咱们回去先吃些水果,降降暑。”瞧着陈大石待自己这么热情周到,陈桂枝和宋大山都觉得家业没托付错了人。走了一路也确实累了,赶紧跟着陈大石回宋家去了。等到了宋家,林小满小快步的把准备的水果和茶水端了出来,笑着招呼宋家一行人吃喝。宋家二老回了老宅子,心情还是十分不错的。宋添财让宋家二老带着宋小宝先去歇息,自己和赵言修把带回来的东西往下搬。宋家二老回了老宅子,心情还是十分不错的。陈大石和林小满都来帮忙了,这马车里只带了一小部分宋家人路上用的东西。至于带的礼物都在傅文睿的船队里,等一会自然会有人给送到宋家来,该有满满的两大车。宋小宝走的时候三岁了,现在再回来,有些地方还是有些印象的,吃完东西不用人喊就自动找到了宋家二老的屋子爬上了床睡起觉来,跟着大人跑了一路下来,他这个小身子也却是累了。宋大山和陈桂枝刚刚歇下了脚,宋大海和万氏就过来了。万氏手里还抱着个奶娃娃,胡小玉年底的时候生了个儿子,万氏和宋大海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抱上孙子了。每天,除了要喂奶水的时候要胡小玉带着,其他的时候,万氏和宋大海轮来抱,连宋添金回来抱儿子都要排队等着。现在万氏倒是一副有孙万事足的模样,对谁都能给个笑脸。宋大海一家也是早就得了信的,知道宋大山一家这段日子回来,刚刚在村子里一听到消息,夫妻两个就抱着孙子上门叙旧,顺便把宋大山一家请到自己家吃饭去。不知是远的香近的臭,还是宋大山一家挈带了宋大海一家的原因,万氏这个做嫂子这一年没见宋大山一家倒是挺挂念的。对着陈桂枝这个妯娌,以前说不准有自己小心思,还有的时候闹闹小矛盾,现在一见面倒是尽把前事弃了,都道以前的好了,,妯娌里好似有说不尽的话。宋大山和陈桂枝是知道胡小玉生了儿子的,他们离的远,满月,百岁都没参加,这次回来,也有来看看这孩子想意思。早早的给这孩子备下了长命锁和手镯子,全是金子打的。一见面,陈桂枝就瞧见了被万氏养的白白胖胖的侄孙子,那孩子也算会长,尽是把他爹娘好看的地方都继承了。而这孩子还被他爷爷奶奶取了个特别好记的小名,叫元宝。“元宝长得可真好啊,你看他好像在朝我这个二奶奶笑呢。长得后肯定比他爹还俊,嫂子可真是好福气啊。”陈桂枝逗弄着小元宝,和万氏说着话。宋大山站着也盯着孩子看,陈桂枝一瞧对着宋大山道:“当家的,咱们给元宝的东西你去找出来,这么好的孩子,咱们做爷爷奶奶的没能来给他做满月,这礼可得补齐全了。”宋大山这才想起来,赶紧去宋添财那儿翻箱倒柜的把东西给找了出来,万氏和宋大海都推辞了几句,陈桂枝就当面给孩子戴上了。万氏原以为这长命锁和手镯都是银子的就不错了,可没想却是金子做的。一两金十两银,这两样少说也得有二三两金子,也就是二三十两银子,这手笔不仅把万氏吓到了,也把宋大海吓到了。他们就算种了宋添财分给的十亩地又跟着去和陈大石夫夫卖了炭,一年下来也不过挣了不到三四十两银子,现在宋大山和陈桂枝给孩子给了个见面礼就这么多,能不吓着他们吗?其实,宋大山和陈桂枝在泉州有磨房,一年下来两三百两纯利是有的,再加上宋添财把平遥镇的几个铺子的租金都给了他们两个做家用过年了还发给了他们大红包,这样算下来,他们身上两千两的身价是只多不少的。这些银子,除了攒起来,宋家二老又没有用的地方,宋添财比他们更会搂钱,赵言修更不用说,一开始就比宋家多多了。在宋家,除了买菜,粮食米面都是佃户送过来的,而家里的用品也大部分是宋添财出去就顺手带回来了。这么一来,宋家二老真没啥能使银子的地方,这不,等要回老家了,两老有心给自己儿子做做脸,带回来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不过,给元宝打金子的,这还真不是他们有意显摆。而是傅家给宋家送了年礼,立马光首饰就有两套,一套是金的,一套是玉的,陈桂枝一开始知道的时候吓了一跳,赶紧告诉宋添财让他们送回去。最后,宋添财从傅家那儿得知,这年礼已经是送得最轻的了,再轻,傅文睿回来该对傅府的管家发火了。于是,宋添财只好花了银子置办了东西去回礼。陈桂枝已经有了两套金首饰两套玉首饰了,回来的时候有心显摆一番,让众人瞧瞧她在外面的日子过得好,不让旁人说道她们家的嘴。准备穿金戴银的回来转转,自然对着大伯子家的小孙子就不能小气了,于是,挑了个最轻的金手镯融了打了这两样。可万氏不清楚啊,她可知道陈桂枝手上虽然不扣巴,但却绝对不是那种花银子大手大脚的人。这一出手就是金子,这得发了多大的财才能这么有底气啊。她心里乐呵了,小叔子家这么有出息,以后,她儿子孙子也就能依靠依靠了。于是,等宋大海和万氏与宋家二老寒暄过后,抱着孩子回家的时候,不少人村子里的人都聚到万氏身边问东问西。一看元宝带着金灿灿的长命锁和金镯子,那些妇人一时间羡慕嫉妒恨,巴不得自己怎么不是宋大山家的亲戚了。也有几个脸皮厚的妇人,带上自己家的孩子就打着去宋家窜门的名义来了宋家。陈桂枝和宋大山刚刚准备小睡一会,就被这几个妇人吵起来了。这些妇人在宋家村的名声并不多好,陈桂枝以前和她们也没什么交集。现在她们上门,还带着孩子,陈桂枝倒是不好不招待。她端了瓜果和茶水招待这些妇人和孩子,还把从泉州带回来的糕点来了些出来。这些妇人吃的嘴都没停过,还往兜里揣,陈桂枝添了两三回瓜果点心,瞧着这些人还坐着,也就不动了。陈桂枝原先还纳闷这些人找她来叙什么旧呢,结果,这些妇人话里话外的都在打探宋家在泉州做了什么买卖,怎么这样赚钱云云。又道自己家男人本分老实,又是宋大山和陈桂枝看着长大的,让陈桂枝带着她们男人去泉州挣银子去。陈桂枝无语了,这些人也太脸大了,她以前可和这些没什么关系。刘采莲不见了之后,村子里说得最欢的那些人这儿坐了一大半,就这么待她们,还想来宋家占她们的便宜,她真想喷她们一脸的血。这几个妇人坐着不动,拉着她们的孩子喊着陈桂枝奶奶,扯着她们家和宋家祖上的渊源,恨不得表示陈桂枝就是她们孩子的亲奶奶才好。陈桂枝还道这些人想用孩子拉近和她家的关系,只是笑着,并不怎么答话。等了一会,却发现这几个人在夸赞陈桂枝大方,又道给了元宝见面礼豪爽。这么一来,陈桂枝再不清楚那就真傻了,她看着这几个妇人,心里忽然就来气了,这些人怎么好意思的,她家儿子挣再多钱也和她们无关吧。难不成,这些人还想让她给金子。陈桂枝的脸色就淡了下来,这两年她的性子也改了不少,去了泉州更是涨了见识有了胆子。对着这些人,她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我给元宝见面礼那是天经地义的,谁让元宝和我当家是一个血脉出来的。以后,我们宋家的香火可是要他和小宝来供奉的,我这个做二奶奶的不疼疼他,难不成去疼拿人好说人歹的户去。说不准啊,我这边给了好处,人家那边就在背后笑我傻子了,分不清里外人呢。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啊。”|这话一出,这几个妇人也清楚了陈桂枝是说她们。一个个僵住了脸,心中暗骂陈桂枝一家越富越扣,一点乡里乡亲的情面也没。可面上又不能说什么,在茶点尽了之后,瞧着陈桂枝不再添茶添点心,看样子她们也是拿不着好处了,只好不情不愿的带着孩子走了。原先这几个妇人总想着,宋家一直好说话,现在她们带着孩子上门,又卖了那么多好,奉承了半天。她们的孩子即使不能像万氏的小孙子那样得个金子的可也能带些东西回去甜甜嘴吧。可没想到她们就这么空着手来,空着手走了。等傅家的下人把宋家带回来的东西送了回来,两辆大马车,这阵仗,一进宋家村就被人围观了。等众人眼瞧着马车停在了宋家,脚夫开始一箱子一箱子的搬东西的时候,眼睛都要直了。如布匹什么的,就不下于十匹,那花色和料子一看就知道贵着呢。而那些看不见的箱子里的东西就更让众人心里痒痒的。那几个没得了好处的妇人瞧着宋家这架势,眼睛都要充血了,恨不得上前把这些东西都搬走才好。心中更恨宋家的一毛不拔,于是,宋家回来的第一天傍晚,就传出了宋家发达了就忘本了,眼眶子都要朝天了,是装不下村里的乡亲们的。等这话传到宋添财耳朵里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第125章 富贵陈桂枝听了这话,又气又恨,这些人怎么就见不得她家有点好呢。她儿子对村子里还不够好吗?现在还传出这样的话,真是太欺负人了。不就是没给那几个人好处吗,她家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了,凭什么给她们啊。这么一传,倒是把陈桂枝和宋大山回老家的那点热情和飘飘然给打消了。两个人头一回觉得,住到平遥镇上也不错。至少,她就是整天的穿金戴银,也没见旁人眼红,这么赤、裸裸的就惦记上了。做事怎么能这么做呢,好在她们一家不在村子里住了,不然,就是富贵了,日子也安生不了。还得整天听那些闲言碎语,被人眼红嫉妒着。宋添财是早就料到了,一个村子里总有好有坏,总有那几户人家是见不得旁人好的。不过,他也不是就这么被人说而放任的。他们走了,陈大石夫夫和宋大海一家还要在宋家村过呢。对于对他们起了恶意的人,宋添财是不准备就这轻轻放下的。有的时候,太过软和,只会吃尽闷亏。这次回来,宋添财倒是听到万氏和他嘀咕,有几户村子里的人眼热陈大石和林小满,想欺他们是外来户,占他们便宜。虽然被陈大石吓住了,但陈大石和林小满是他请来的,现在被这些人欺负,他怎么也不能就这么看着。再说,宋家村这儿还埋着他们宋家的祖宗呢,也不能真的任由那几个人把宋家的名声给搞臭了。不过,他也没做声,准备先看看村子里待他是个什么态度。这流言传了没几天,里正就让自己婆娘去敲了几家的门,家里有老人的人家大部分都关照了家里人不要去多嘴多舌,招惹是非。这么一来,宋家的流言蜚语,也就在那么一个小圈子里翻来覆去的说道。宋添财瞧着村子里的大部分人对他们还算可以,特别是里正,好像从宋三雷老夫妻的事情后,性子倒是刚硬了很多。不再总是想着和稀泥了做事了,宋家村的风气倒是比他走之前要好上一些。他心里还是蛮高兴的,果然,人心也不是都是坏的,受了他的好,固然有那白眼狼,可也有不少是知恩的。这样他心里就能顺了。宋添财的日子过的好,倒是不在意那点子东西,只是在意那些东西给的值不值。他不要求多大的回报,只要旁人有这种知恩的态度就行了。所以,这回,宋添财又给村子里买了十五亩地做祭田。这十五亩地是专门给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每年一个老人十五斤面十五斤米,小孩子也是一样,只要不是灾年就都能去领。他现在不在宋家村了,可当初想要帮人的心却没冷下去。大旱一场,宋添财没法子力挽狂澜,但现在风调雨顺了,宋添财还是能让老人孩子吃几顿饱饭的。不过,他也不是那等别人给他使坏了,他还上赶着倒贴银钱粮食的。在查清楚了是谁家传了他的家的坏话,谁家又心不正的想欺负陈大石夫夫之后。直接言明,他捐出的田亩出产,不会有一粒粮食分到这十来户人家的。宋添财这话一出,这十来户人家就闹开了,一年一户人家两个老人,两三个孩子,这样一来一年就有一百多斤细粮,换成粗粮都够一个大人一年的口粮了,就让宋添财这么轻飘飘的一说,这么没了,这十来户人家能愿意就怪了。一个个堵住宋添财让他给说法,其中一个年纪最大的老人开口质问宋添财道:“宋家小子,没你这样欺负人的。我们也宋家村的人,凭啥一个村的老人孩子都有,就我们这十来户人家不给,在哪儿都没有这样待人的。你这样做缺不缺德?”宋添财冷笑道:“我的银子我来行善积德,怎么就缺德了。这宋家村有几百户人家,我都能给了粮食,为他们考虑一番,却为什么独独不给你们,你们心里该明白。我宋添财做事自认为没有厚此薄彼,当初给村里送老人孩子送东西,可曾少过各位的。我花银子,花粮食,是图个什么?既不让图你们的银钱,也不图你们的好处,只图你们能念我们宋家一点好,只图我心中对宋家村叔伯侄子们的一点心意。可你们却倒好,拿了宋家的好,却在背后弄宋家的鬼。”“我们宋家在你们口里不是最为富不仁,最小气冷血,看不上你们这样的乡亲。既然你们都这么卖力的来为宋家宣传了,我想,我要是送东西上你们的门上,不是打了我们宋家的脸面。告诉旁人,别人恶意待我宋家却和善意待我宋家是一样的吗?我可不是这么是非不分的人,既然各位瞧不上我宋家,觉得宋家不仁义,那就不要再来和宋家歪缠。我想各位这么有骨气,也不想自打嘴巴吧。”宋添财毫不留情的直接把话挑明了说道。这些人没想到宋添财这么不留情面,直接说得他们老脸通红,宋家村有几百户人家,刚刚才受了宋添财的好。宋添财又说的有理有据,旁人倒是不会说宋添财什么。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宋家又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去了泉州还惦记着给老家乡亲,这样的行事真没什么好给人讲究的。这十来户人家都是嘴巴碎的,在村子里也不是什么善茬,人缘一般般。在背后说宋家坏话,给宋添财抓住了,宋添财气一气也很正常。人家花了银子,不说其他,总不能还要被人骂吧。这完全是这十来户人家嘴上留德,自己作的,怪不着人宋家。这十来户人家,虽然不是人人都去传了宋家的坏话,可总是他们家里人说的。也别怪宋添财心眼小,他可都是打听清楚了,这十来户人家的老人们在家都能说得上话,不是啥省油的灯。他们能不知道宋家的这些谣言,只不过装傻充愣,不值得为了宋家说自己家人。甚至,这其中还有不少老妇人做那长舌妇,传了不少宋家的坏话。就这个样子,还想拿宋添财的好处,宋添财只能告诉他们可以去做梦比较快了。这十来户人家哪肯把这到嘴的肥肉给飞了,当天下午就带着家里的婆娘和儿媳妇上宋家说理。先是道歉,后又是半哀求半闹腾,就指望着宋家二老心软给发话了。可惜,宋家二老这回精了,早早的躲到了宋大海家里,宋家只留下宋添财和赵言修已经陈大石夫夫。随她们怎么闹,一句男女授受不亲,就能把她们堵回去,然后,坐旁边旁观即可。看出宋添财是铁了心了,这十来户人家倒是真有心后悔了,倒不是后悔说宋家坏话,而是后悔为了这几句坏话,白白的没了那些粮食。宋家富贵了,可不是他们能硬来的,可软得也不管用,最后,闹了两场,都没见效,也就死心的回去了。从这以后,每年到领粮食的时候,这十来户人家的当家就要对着家里的女人们横眉冷对一番。有那和这其中十来户中有不和的人家,还故意拿着领的老人粮和孩子粮,去他们家转一转,显摆一下。再为他们家叹几句可惜,又会惹得那些人家鸡飞狗跳一番。之后,宋添财再回来探亲,就再也没有听过这宋家的坏话了。宋家村人都明白,宋添财是个受不起气的,他好心好意的给宋家村众人谋福利,可若是有人放任旁人对宋家指指点点,那宋添财肯定不高兴,他一高兴,肯定是要众人都不高兴的。宋家村众人都拿了现的好处,怎么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轻轻松松的解决了村里的闲言碎语,宋添财原本等着陈家来闹腾的。现在外面都道他们家富贵了,依着陈家的尿性,不来摸点好处走就奇怪了。他可是找万氏细细打探了陈家和宋进宝两家在他们走了之后,来找陈大石夫夫的事情。话说,刘秀贞和冯四凤还真是脸大的跑来对着陈大石摆宋家亲戚的款。话里话外道他们是宋家的至亲,肯定是要为宋家考虑的。可不能让外人来管理宋家的产业,让宋家吃了亏去。看他们那个架势,一副要接管了宋家的产业模样。陈大石和林小满只道这是他们买下来租下来的,有契约文书。她们要是想闹腾,那就上衙门去说。万氏又让宋大海请了里正过来,说这是宋家的东西,有租有卖的给了陈大石夫夫,怎么也管不着陈家的事情。就是宋家把产业没租没卖,要托付也是给姓宋的,轮到她们姓陈的怎么回事。这样闹了她们一个没脸,才打发了她们走了。至于宋进宝一家,倒是冯金花来探了探底,说宋进宝是宋家二老的儿子。这产业该是有他们一份的,现在宋家一走,是昧下了她们的产业的。这话也就是准备骗骗陈大石和林小满是外村人,不知情罢了。可没想宋添财走之前,还特意留了一份宋家户籍附件给了陈大石和林小满,跟他们说,除了户籍上的人回来,他们招待一下。其他的都是虚的。当然,刘采莲的户籍已经被刘家迁走了。既然刘采莲都一心向佛了,宋家这么心善,自然要成全了。于是,宋添财就把刘采莲的户籍给迁回了刘家,他相信,除非刘采莲一辈子呆在庙里,要不就一辈子不回来,不然,依着刘家当初的损失,定是要好好从这个女儿身上讨回来的。所以,陈大石和林小满直接就把宋进宝夫妻的底揭穿了,让冯金花恨的牙痒痒却无可奈何。户籍不在宋家,既没有血缘关系,又没有父子名分,宋家的一切和他们是没一个铜子的关系了。就是宋家全没了,继承产业的先从宋添金,再把宋家一圈的排一排也轮不到宋进宝这个外来的。宋添财回来听了一耳朵,心中想着他们回来不算低调,难不成那些人都转了性子了?宋添财表示这世界真是的转变太快,他都快跟不上这些人的脑回路了。宋添财他们回来最的一件事情就是要为赵才青夫妻做三周年忌,傅文睿也终于教训完了赵才兴那群人,赶来了宋家。要说傅文睿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穿着他那一年也难得穿几次的五品官服,摆起了五品官员的仪仗,浩浩荡荡的就这么进了宋家村。宋家村这些年真还没出过什么做官的,一瞧这官家气势,一个个的缩起了脑袋瓜子躲回家里,就怕一个不是冲撞了贵人。只有那些不知事的孩童,瞧着官轿威风,一个个追着傅文睿的轿子后面走。一直跟着傅文睿在宋家的门口下来,唬得宋家二老这个时候才知道,他们以为的大商人,还是个正正经经的五品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