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作者:朗朗明日      更新:2023-06-15 13:06      字数:8923
  ☆、商机永乐镇是个不大的镇子,自然,宋添财这个有着前世纸醉金迷的暴发户记忆的人看永乐镇也就觉得比较一般了。但就是这样也够刚刚睡醒的宋小宝喜欢了,小眼睛到处溜着,指着这个那个的问宋添财。永乐镇的格局和其他城镇一样,东贵南富西平北穷,就是有混住的也是很少的。杜掌柜的酒楼开在南边南福街,是镇上最繁华的街市了。宋大山和陈桂枝今天还带着自己家新收的柿子梨子等山果山珍去杜掌柜那儿拜访一下,万氏还托陈桂枝带了东西给宋添金。所以,宋牛头的牛车直接停在了杜掌柜的福满酒楼后门口。宋添金眼睛尖,一眼就瞧见了宋大山他们,和身边的伙计说了声,就出来接宋大山他们。而宋进宝也看见了,从宋添金到这个酒楼来了之后,宋进宝就觉得日子十分的不好过。感觉事事不顺心,处处不顺手。他心里有数,知晓陈桂枝送宋添金来怕是上次他们把宋大宝送回去惹得祸,故意寒碜他的。宋进宝觉得即使他和冯金花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被赶出了宋家也都被罚过了。再说,他还留了自己一大半的银子给宋大山他们养老,原以为宋大山再如何不会为难个孩子。毕竟,生活了这么多年,宋大山心肠如何,宋进宝心中还是清楚的。对着个陌生的孩子瞧着可怜都能搭把手,更何况是宋大山带着养大的宋大宝。可事实却出乎他的意料,当天宋大宝就亲自把大宝送了回来,好似以前对大宝的好一分都见不着了。陈桂枝还站在旁边还阴阳怪气的对着他和冯金花指桑骂槐,宋大山竟然只是听着,半点不阻拦。最后,陈桂枝还嫌对他们不够狠,把宋添金安排进酒楼来给他下马威。宋进宝现在不得信冯金花和他说的,宋大山一直对他假仁假义,希望他能给宋添财做牛做马,瞧着宋添财要回来种地,就巴望着他们出错,好名正言顺把他们赶出去,不分宋添财的家产。他们是被宋家人算计了,特别是现在一家三口只能挤在镇上西街的小屋子里,冯金花和他拼命的干活也只能堪堪维持温饱,宋大宝连鸡蛋羹都吃不上了。这要是还在宋家村,即使和宋添财分家只能得上四五亩地,也比现在日子好过很多。起码,吃住都不花钱了,而且,冯金花和他攒的银钱不会被宋大山他们借机要回去。特别是,眼看着宋添金越来越受杜掌柜器重,宋进宝觉得他在这个酒楼都有些立不下脚了。甚至,宋进宝怀疑,宋添金搬弄是非,搞得他觉得周围人看他的眼光都不一样了。现在,宋大山夫妻还来看宋添金,呆会他是出去好还是不出去好。出去,陈桂枝那张嘴是不饶人的,到时候在众人不了解情况,冯金花又有错在先,宋进宝觉得他的名声就不保了,这以后还怎么在酒楼里呆着。不出去,一个不好又要被人说成忘恩负义,连养父母来了也不露面。正犹豫间, 杜掌柜正从厨房里出来,听着伙计和他说宋大山夫妇来了,想出去看看。毕竟这么多年的交情了,宋大山还对他有过恩,他自认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待宋大山都比旁人看重一些。不然,宋进宝这个宋家养子也不能在酒楼里成了伙计领班,管着其他伙计。杜掌柜瞧着宋进宝站着并没有出去接宋大山夫妻,心中顿了顿。在陈桂枝把宋添金送到杜掌柜的酒楼来的时候,杜掌柜就觉得宋进宝怕是和宋家夫妻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依着他对宋大山的了解,这错怕怎么也得在宋进宝这边。只不过这是人家的家务事,杜掌柜并不怎么在意。可现在瞧着宋进宝连宋大山夫妻两个来了迎都不去迎,心中就有些不舒服。宋大山对这个养子是什么样的,杜掌柜自然还是知道的比较多的。要是对宋进宝有生养大恩的宋家老夫妻都不能让宋进宝有感恩之心,这样的人,杜掌柜心中就要再评估一番了。心中转过几番心思,面上杜掌柜却是和气的对着宋进宝道:“进宝,你家爹娘来,肯定又是给你带吃的了。走,和我一道去看看,说不准我这个掌柜也能沾沾光啊。”宋进宝身子一僵,面上羞愧的说道:“我婆娘不懂事,惹了爹娘不高兴,我没本事管住自己的婆娘,羞于去见爹娘。”说着,一脸抬不起头来的难为情和愧疚。杜掌柜没再说什么,可笑却淡了淡。心中又有了一番计较,宽和的说道:“哪家小辈没犯过错啊,做爹娘的难道能和你计较。来,跟着我去,我来帮你给宋老哥说说情。”宋进宝听着杜掌柜的话,心中越发的不自在,因为自己是养子,被抓住了把柄陈桂枝哪里能饶了他,哪还能不和他计较。宋进宝觉得要是犯错的是宋添财,陈桂枝怕是屁都没一个。说来说去,还是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他们也从没把自己当做亲生孩子罢了。不过,杜掌柜说到这个地步了,宋进宝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出去。宋大山不大会寒暄,对着宋添金只好说:“好好干”,“勤快些”,“别偷懒 ”等话了。陈桂枝稍稍好些,不过也就添两句:“少说话,多干活”,“多吃些,穿暖些”。干巴巴的说着,要是不认识的人,还以为这两个是债主呢 ,三句不离多干活。宋添金很感激宋大山和陈桂枝帮他找了个好活计,连带着对宋小宝也多了几分喜爱。从宋添财手里抱过宋小宝,逗他道:“小宝,呆会小叔带你吃好吃的糕点,再让后堂的大师傅给你做个大鸡腿,走,跟小叔进去。”另一只手,还帮着陈桂枝领了一只麻袋,宋添财接过宋大山的背篓背着,一道进了酒楼。杜掌柜过来就对着宋大山喊道:“宋老哥,真是稀客稀客。我们多久没见了,这就是你家的秀才公吧。真是一表人才啊。”宋大山连忙罢手道:“杜掌柜,你过奖了。这些年杜掌柜对我家进宝多有照顾,现在添金又要麻烦你了。我真是不知该如何谢你了,这些是我们自家从山头新摘回来的山货,给你带了些,还望不要嫌弃。”宋添财也彬彬有礼的向着杜掌柜打招呼,陈桂枝听着宋大山还在替宋进宝遮掩,有些不高兴。可瞧着宋大山眼里巴巴的看着她,想想也就没做声。在外,她一直还是很给着宋大山面子的。宋进宝站在杜掌柜不远处,听着宋大山的话,心中一喜,脸上就没有先前的苦色。可却没曾想,杜掌柜是何人,宋大山越是替宋进宝说好话,也就越显得宋进宝的行为不当。这也是宋添财没没对宋大山心软气恼的缘故,有的时候,老好人不自觉的坑人才是真坑人。比如,被宋大山这么好心一坑,相信杜掌柜怕是对宋进宝的印象要一落千丈了。事实也确实如此,杜掌柜边和宋大山说话也边在观察着周围人的神情。陈桂枝的不高兴,宋添财的面不改色和宋进宝的庆幸松了一口气的模样,都被他尽收眼底。宋进宝过来喊了句:“爹,娘。”宋大山应了一声,陈桂枝却当没听到。杜掌柜笑着打圆场道:“进宝,我在这儿和你爹好好说会话,你去厨房催催厨子,可别耽误了客人们的菜。”宋进宝点点头,顺势就进了后厨,杜掌柜在心里摇摇头,暗道:以前还觉得这宋进宝就是木讷老实了些,可没想到老实人也不老实。哎,好在宋老哥还有个亲生的儿子在,也不怕以后没了依靠。宋大山把东西送到了,和杜掌柜打了招呼,也就要去买牛了。任凭杜掌柜怎么留他,也没留住。最后,杜掌柜给宋大山包了一只烧鸡一块烧肉,还给宋小宝一些糕点,才放他们走。而宋添财就趁着这个时间,把酒楼里里外外的看了个遍,心中也对这儿的酒楼的运作大致有了谱。也才发现,他忙来忙去,竟然连茶水糕点单子都没做。果然,事情一多,他也就忙昏了。细细的看了挂在柜台上的一个个的小木牌,宋添财不得不承认,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的。和杜掌柜告了别,宋小宝手里就多了个宋添金给在后厨买的大鸡腿,用油纸包着。陈桂芝本来想收着带回去再给宋小宝吃的,可宋大山和宋添财都是惯孩子的,瞧着宋小宝小眼睛盯着鸡腿看,就直接让宋小宝抱着啃。宋小宝拿到鸡腿却没有自己先吃,而是举起了要给宋添财吃。小模样还特别的认真,大有一副宋添财不吃,他也不吃的趋势。宋添财假装吃了一口,心中感叹,这儿子真没白疼。陈桂枝和宋大山也被宋小宝挨个的递了要给他们吃,两老也都假意吃了一口,嘴角却是笑的开了花,比吃了蜜还甜。宋添财因为不是独一份了,心中醋了一下,不过,一想,自己儿子这么孝顺是自己教的好,复又偷乐了起来。卖牛的在西街的菜市口前面一些,那儿的物价也比南街这边便宜多了。所以,陈桂枝从南街逛到西街愣是没买东西。好在宋小宝被鸡腿给吸住引了注意力,埋头啃着,倒是没闹着买东西。让陈桂枝松了口气,她这儿子什么都好,就是花钱太大手大脚,还有个宋大山穷大方的在旁边支应,要是孙子真看上什么,她这个做奶奶的真不好拦着。一到西街,宋添财就感到比南街热闹些。不过,这儿的行人穿着打扮明显没有南街的人体面。宋添财虽然记忆里有这些画面,可真接触到还是觉得新奇,兴致勃勃的看着各色铺子。宋小宝终于抬起头,吃圆了肚子。油腻腻的小嘴很随意的就在抱着他的宋添财身上蹭了蹭,给宋添财的肩膀上添了两道油印子。陈桂枝忙找出帕子给宋小宝擦嘴擦手,她细细的看了看宋添财的脸色,像没事人一样,深深觉得自己的儿子自从刘采莲走了之后,对着小宝算是疼到心坎上了。那么爱干净的人,被小宝蹭了脏了也从来没冷过脸,也真是长大了,知晓为人父的责任了。宋小宝完全不觉得自己把他爹的衣裳做抹布的行为有任何不妥,他被宋添财抱着,终于腾出眼睛来看西街上的小玩意了。扇子、陀螺、泥人、脸谱,各色各样,琳琅满目的小摊子让宋小宝眼睛都不够看了。指着其中的小泥人说道:“爹,泥娃娃。”小眼睛巴在上面就下不来了。宋添财被宋小宝的小模样萌的心都软了,大手一挥,给他自己挑喜欢的泥人都买了。宋大山是宋家里比较懂牛的人了,陈桂枝就让宋添财和宋小宝在西街玩玩。自己跟着宋大山去买牛了,怕宋大山一个心软做了冤大头。这也正和宋添财的心意,他主要是想看看现在都有那些吃食,心中有数,也能在茶摊子上有新意,能做出特色东西出来。西街的食铺大大小小有十几家左右,从卖包子的到卖面条的应有尽有。甚至连鸭血粉丝和蒸饺这样的吃食也开了一家,传闻是从京城那儿传来的。让宋添财囧了一下,同时也心血来潮的要了一碗来吃。味道一般般,并没有他在现代吃的好吃,最重要的是没有辣椒酱,只放了干辣椒在汤里,辣味出不来。这汤也不是鸭汤,宋添财喝的倒是觉得是骨头汤,粉丝也就几筷子就没了。不过,这倒给宋添财提过了想法,这粉丝汤做的快还方便,若是冬天来一碗,再放些辣,吃的浑身冒汗既暖了身子又饱了肚子,岂不是一道招牌菜。所以,宋添财就有意无意的套店家的话,问这粉丝是从哪儿买的。那店家告诉宋添财,这粉丝是从泉州那儿过来的,要在那吴记杂货铺才有的卖。一斤粉丝得十二文钱,所以,这小店真不怎么挣钱。宋添财心中一动,粉丝不就是用红薯粉做的吗?他家没种,可宋家村也有不少人家种的。两文钱能买一篮子红薯了,十二文钱一斤粉丝,若是自己做粉丝,虽然是小钱,可也能赚些不是。爽快的付了八位钱,抱起宋小宝打算再逛逛,宋添财觉得还是得出来走走,才能发现商机啊。☆、买牛又逛了几个食铺,宋添财对于食铺大致做什么也都有了数。这儿不比现代,什么都可以量产,就刚刚说的鸭血粉丝汤里的作料怕都找不齐。谁家能每天杀那么多鸭子,就是他开茶摊也吃不消,那成本算下来,他也就挣不到银钱了。所以,宋添财还是把配料的主意打在了杜掌柜的酒楼上。宋添财记得杜掌柜的招牌菜是冬日里的老鸭炖酸笋,平时也做做酱鸭和盐水鸭。这样一来,酒楼中每日要用的鸭子少则二三十只,多则七八十只。而鸭肠鸭肝鸭血,这些杂碎都是不出现在菜里的。能去杜掌柜那儿吃的起饭的,是绝对不会吃鸭杂的。宋添财觉得他可要花少量的银钱和杜掌柜说好,把这事鸭杂和鸭油都包揽下来。每天去酒楼拿,相信这点东西杜掌柜还是舍得的,再说,他也不白拿,两三个鸭肚子里的鸭杂和可给一个铜钱,鸭油一斤给个十个铜板。这样,让杜掌柜给后厨一点外快赚,废物利用,也不会有什么闲话的。生意人嘛,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心里算着做粉丝买鸭杂事情的计划,没眨眼,宋大山和陈桂枝就喜滋滋的牵了一头牛过来了。宋添财一看,这牛还大着个肚子,心中囧了。他要牛是等茶摊开张就要每日用的,这大肚子的牛买下来,现在还做不了活,还得精心费事的伺候着,不是帮倒忙吗?买牛买成这个样子,宋添财觉得有些本末倒置了。可看着宋大山和陈桂枝高兴的脸色,宋添财又把话咽下去了。抱着宋小宝上前,没等宋添财说话,陈桂枝就笑得不见牙的对宋添财道:“添财,今天咱们是赚到了。这头带崽的牛才卖了十两银子,那摊主是个有福的,儿子挣了大钱,儿媳妇现在怀着要他们老两口去泉州住。这才急急火火的卖了这带崽的牛,算是便宜到家了。这小牛一生下来就是三四两银子,今天真是来对了。”宋添财觉得太巧了,暴发户的警惕心冒了出来道:“娘,这摊主你们认识吗?这么好的事情也不能就这么巧的摊到我们家啊,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宋大山在旁边接话道:“没事,我认识卖牛的那兄弟,是杨家屯的。是个挺和气的人。他这也是和我早年还算熟悉,不想给牙行挣中间的银钱,才稍稍便宜我们家二两银子的。一般的牛十两银子,而带崽也就加二两。牙行中间牵线还得拿上小一两,他家也不太亏。刚刚我们去衙门已经过了契了,没什么大问题。”宋大山这样说活,宋添财心里稍稍安心了些。也是他防心太重了,宋大山和陈桂枝好歹也是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许多事情也不会莽撞的。不然,也挣不下宋家的田地。因为占了这个便宜,陈桂枝的心情一直艳阳高照。对着宋大山也舍得了一回,帮他买了个烟袋。宋添财在镇上买了茶叶,又去粮行问了各色粮食,重点是面粉,菜油。家里的小麦菜籽才种下去,开茶摊又少不了这些。只能花钱买了,毕竟家里以前留的自家吃还够,做买卖却是不行的。一道面是三文钱一斤,菜油是六文钱一斤,一道面没有二道面细和白,不过比二道面便宜。对农户人家也算是比较好的面粉了。宋添财又想起红薯,问了一下,这东西粮行卖到一文钱三斤。陈桂枝瞧着宋添财要买红薯,赶紧拦下了,不让买。最后,只买了二十斤油,一百斤一道面。又去杂货铺买了几种茶叶,调料若干后,才意犹未尽的收了手。宋小宝跟着打酱油,收获零食若干,玩具若干,看得陈桂枝肉疼不已。等着把东西放到宋牛头牛车上时,宋大山和陈桂枝才反应过来,光顾着占便宜了,把买这牛预期的分配任务给搞错了。两人面面相觑,这才发现,省下买牛的银钱除去每天坐牛车的银钱也就不省什么了。最后,宋大山和宋添财牵着牛跟着宋牛头后面回了宋家村。一回家,宋添财就觉得腿都酸的抬不起了,感叹自己弱鸡的身子,宋添财越发的下定决心要开始增强体魄了。宋家有牛棚,宋大山把牛安顿好,专门割了青草回来给牛加餐。陈桂枝则是拎了些稻子去了宋大海家,和万氏说了宋添金的近况,又用十斤稻子换了两麻袋的红薯回来。宋大海家就六亩地,还有一亩半是沙地,这些沙地,每年不是种红薯,就是种豆子花生。刚刚秋收才过,宋大海就多的是红薯。虽然不清楚宋添财怎么想要这红薯了,陈桂枝还是去换了些回来。满满的两大袋子,陈桂枝根本背不动,还是宋大海挑着送过来的。因为在镇上买了肉还有一只鸭子,陈桂枝留宋大海在家吃饭。鸭子是宋添财买回来的,先养着,打算等粉丝做好了现做鸭血粉丝,看看味道如何。而红薯弄了回来,宋添财就要准备弄粉丝的工具了。这要真做出了还要有段时间,宋添财并不准备立马就做。他打算明天就把茶摊子开张,先挣钱要紧。毕竟,汤水热食,在冬天才更好卖些。万氏也被陈桂枝叫来了,她这段日子瞧着宋大山一家忙里忙外,茶摊子建好了,牛也买了,这进进出出的银子就很可观。心里羡慕的同时,也越发觉得宋添财读书还能有这么多银子真是好本事。宋添金现在虽然被宋大山一家介绍去当了伙计,可哪比得上中了秀才又有本事的宋添财。宋添金虽然有个亲姐,可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谁,宋桃儿虽然千好万好,可毕竟是有婆家的。万氏看着嘴巴大,可心里明白着呢,总是一个爷爷,宋大山和她家写不出两个宋字,只要她主动拉近关系些,以后,总是不会差的。所以,陈桂枝用谷子去她家和她换红薯的时候,她难得大方的多给了几十斤。陈桂枝一喊她来吃饭,她也不推辞,还把家里留着收的瓜子拿出了两斤,带着个南瓜才过去。在以往,她是绝对不会出手如此大方的。鸭子要养着,陈桂枝就烧了个红烧肉,还爆炒了肥肠,想想,还是让宋大山去家里菜园子边上的小沟里捞出一条养着的鲫鱼,做了个鲫鱼汤,最后,又炒了几个素菜,摆了六菜一汤上桌,蒸的是白米饭。宋大海和宋大山都能喝一点,宋添财这次身子好了,也没有理由和陈桂枝她们坐一块了。他的酒量其实还是不错的,可却不贪酒。这也是前世喝多了,再好的酒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吸引力。毕竟,要不是在生日宴上喝的烂醉如泥,他也不会稀里糊涂的出了意外。已经死过一次的宋添财对着酒可算是谢敬不敏了,好在前身也是个不怎么喝酒的。宋大海和宋大山倒是没让他陪着喝一杯,甚至于,宋大海觉得和个秀才侄子坐一块,吃喝都有些放不开手脚。宋添财吃的也算看出来了,吃的也算快,然后,笑着打招呼就下桌了。让宋大山陪着宋大海喝酒,两兄弟倒是有说不完的话,一会忆苦思甜,一会又说起当年父母在的事情,很是感叹了半天。因为有万氏在,所以,陈桂枝这儿的席面也和前面差不多。其实,庄户人家男女分坐也没那么多讲究,大部分人家都是混在一起吃的。可谁让宋添财以前就读书好,脑子还是有些古板的。曾和陈桂枝暗示的提过,男女七岁不同席,陈桂枝就算了,是亲娘,可冯金花这个大嫂却和他们一桌子吃饭,有些不像样子。于是,陈桂枝从那时起就男女分开吃了。她也不觉费事,反而觉得这是一种体面的规矩,是她们家不同于其他农户的区别。特别是,有几家家境好的,也都跟着宋家学,开始男女分桌吃,宋家也就这么分下来了。宋添财记忆中,原身之所以这样子提出分桌子吃,是因为讨厌冯金花在饭桌子上的吃相难看不说,还喜欢说三道四,让陈桂枝难看。偏偏碍于宋大山,陈桂枝还不能多加责备。让宋添财挺为自己娘不值的,这才说了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话。不得不说,还是读书人肚子里的坏水最多,鬼主意出的贼溜。而之后,也如原身所料,没有宋大山在,冯金花再说什么,陈桂枝就会骂回去。还规定了自己这桌每个人的吃食,除了孩子,多了没有。让冯金花倒是消停了很多,不再挑三拣四了。现在宋家,也就是在有客来的时候才分桌吃,其他的时候都在一张桌子上吃。宋添财进去的时候,宋小宝不知怎么了,眼睛里泪水汪汪的。小嘴还撅着,一看就是刚刚闹了脾气。陈桂枝哄着他,万氏也在一旁端着饭哄他。宋小宝不像别的孩子,不喜欢哭闹,他很安静。宋添财瞧见他哭了,颇为心疼,忙从陈桂枝手里抱过宋小宝道:“这是怎么了?”万氏脸上闪过尴尬,陈桂枝打着圆场道:“没事,小孩子哪有不哭闹的。添财,你吃过了正好,帮娘抱着小宝去屋子里玩一会。等晚上小宝饿了,我再给他煮个羊奶吃。”宋添财点点头,抱着宋小宝离开了。万氏这才开口道:“弟妹,我也就是好心。想着添财一个人带着孩子不容易,这才想把娘家堂侄女讲给添财的。没想到小宝反应这么大,哎,这以后难道添财就不娶婆娘了,你们也太宠着小宝了。”万氏瞧着宋家越过越好,宋添财又是有本事的,本就想要拉近两家关系,就起了做媒的心思。可刚刚才问了一句小宝想不想娘啊,就把小宝弄哭了,搞得万氏也很无语。陈桂枝心中也是想让宋添财再娶妻的,可第一,宋小宝还小,再娶的婆娘要是起了坏心待宋小宝,那她孙子不要吃大亏。第二,陈桂枝觉得宋添财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十分介意刘采莲的事情,这几年怕都不想再谈婚论嫁了。毕竟,这么打脸的事情,陈桂枝自己都不愿意多提,更何况是她心高气傲的儿子。反正宋添财有了儿子,她有孙子抱了,就想慢慢的给宋添选挑个心眼好的,孝顺的,最主要是安守本分的儿媳妇。所以,她还真没想过现在就给宋添财娶亲。这刘家的事情还没瓣扯完,陈桂枝一般都不在宋小宝面前提宋小宝的亲娘。宋小宝年纪小,记不得什么事情,对亲娘没什么印象,但心里肯定是有点感觉的。所以,被万氏这么一问,就吓哭了。这也是万氏没有料到的,感觉有些尴尬。陈桂枝是有些心疼小宝,也埋怨万氏做事冒失,可也不好说什么。只道:“添财早就跟我说了,小宝还小,这几年是不想再娶了。毕竟,这世上好后娘太少,等小宝大些再说。我说,大嫂,添金都十八了,添财这个时候都孩子他爹了。你咋还不给他说个媳妇啊,你们就不惦记着抱孙子啊。”万氏听陈桂枝说起这个就一肚子委屈,拉着陈桂枝道:“还不是那个挨千刀的算命老头乱说话。我家添金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又能干又孝顺。都怪我不好,找谁不好,找了我那短命的侄女。害的添金好好的大小伙子成了二婚头,我给张姑婆花了多少好处,说多少好话。前两天终于托着她去给添金说你们村的一户姑娘,可人家父母不乐意。说怕我们添金克他们的女儿,气得我是这两天都没睡好。”万氏不愿意降低给宋添金的娶妻标准,可好人家的姑娘父母哪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克妻之人啊。所以,就形成了怪圈,万氏看中了人家,人家看不中宋添金,愿意嫁给宋添金的姑娘,万氏总是各种不满意,为此,宋添金的姻缘才这么坎坷。☆、开张陈桂枝其实一直很奇怪来着,当年那算命说的话连她这个做婶子的都不知道。咋万氏娘家哥嫂会晓得,要不是这话被传得沸沸扬扬,凭着宋添金的模样和家境,怎么也不会娶不着老婆的。这段日子,她和万氏处的还算近亲,所以,对着万氏就问道:“大嫂,不是我说,要不是你哥嫂当初那么一闹,添金也不会这么难娶亲。都是一家人,你当初怎么不好好劝劝啊,这些年,大嫂你对着你哥嫂算是仁至义尽了。”万氏的娘家兄嫂家境并不多好,这些年,万氏亲娘没少让万氏贴补娘家。就连和添金说亲的那侄女也是万氏娘家好说歹说的才让万氏答应的,毕竟当年,看中宋添金的人家也不少,万家那姑娘真不能说万氏心目中最满意的人选。可这侄女没了,万家兄嫂就翻脸不认人了,为了要份彩礼钱,就把万氏当年在自己老娘面前抱怨说的话拿出来讲。逼着宋添金娶了个牌位,要了十两银子还嫌少,又来宋家闹,把宋添金克妻传的沸沸扬扬。万氏恨的要死,直接打上兄嫂的门,两边算是断了来往。这也让万氏更为的愧对宋添金这个儿子,誓要给宋添金挑个好媳妇。不过,陈桂枝现在这样问,算是给万氏心里补上一刀,她私心里又而不愿意告诉旁人是自己嘴巴大,害了自己的儿子。所以,万氏只是笑笑,把话题茬了过去。陈桂枝也发现自己有些冒失了,两人谈了会话,就说着明天茶摊在开张要不要帮忙的事情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