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希真是厉害
作者:燕露白      更新:2023-06-12 17:39      字数:3331
  徐母和徐咨快步跑出来,接过徐希抱着亲热半天,满意地捏这圆乎乎的脸,“没有瘦,反而还吃胖了!”

  村人都认为火炕,壁火炉,连同石磨,豆腐都是徐希拜的师父传授过来的,围着徐希说话,羡慕的不得了。

  还有人让徐希帮着说话,叫他家孩子也带去拜师,“以后你家有事,我们肯定帮忙。你在师父那也有熟人一起上学,互相帮扶。”

  这话一开,其他人也都忍不住想送孩子拜师学本领了,没见徐长家都有钱买羊,羊可不是他们庶人能吃的。家里做了火榻,还打了石磨磨豆腐,明年要挣钱呢。

  徐希遗憾的拱手一礼,“师父年老,三年前就已经不再收徒了,我是赶的最后一个。”

  “那你跟你师父请求,多教一个也是教,我家石力保证听话不闹人,也不跟你争抢恩宠,行吧?”村头的石勉开口道,两个小眼盯着徐希,迫使她答应。

  徐长和徐猛脸色都有些难看。连咨都没收,想啥美事。

  “你看我又能有多大的本领可以左右师父呢?”徐希冷笑。

  石勉还真不信她有那么大的能耐左右圣人,顿时有些看不上她了,但想要拜师学那些厉害的本领,只有这一个路子。他眼神转了转,退出去不再多说。

  村子虽然还叫徐家村,徐氏人却已经没几户了,打仗死一批,大疫之年死一批。目前村里住着四五个姓的人家,而石氏在村中占比最多。

  徐冲给二兄徐猛使眼色。

  他是徐尚的小儿子,徐猛的堂弟。

  徐猛点头,表示收到。

  当晚徐家难得点起了灯火,徐尚夫妻带着儿孙们都在这边。

  “和石氏的矛盾不可不重视了,前些年两家因争井斗殴,便看出他们有不少好凶斗狠之辈。村中教授壁火炉和火榻之时,就言说我徐氏不和他们共商赚钱大计,路走窄了。今日石勉当众迫使希,让圣人也收他儿子学本领,就是为了挑起村人嫉妒之心。之后,怕是没我们好过的。”

  徐长说着,厉目中闪过凶光。

  “今日是退了,还不知道是怎样的打算。我们要早做准备。”徐尚和长兄想法一致。

  “他要敢来横的,直接干他!”徐烈怒哼一声。

  徐猛也恼怒,但直接开打,他们家从人数上就先输了,“大兄,能不打还是不打,我们人少。”

  徐烈是服过兵役的,手上沾过血,虽然知道以少胜多常有之,但一握拳,没有兵器,顿时歇了半截心气,“那怎么办?”

  “家里要防好,二兄明天和我去买两只狗崽回来。”徐冲开口。人不够,那就给他们家增加帮手助力。

  徐希问,“三叔,狗不都是用来吃的吗?”

  徐冲看她两个大眼疑惑不解,抿嘴笑着解释,“长喙狗跑得快,善于狩猎,短喙狗机警爱吠善于守家,至于吃的,是另一种膘肥体壮的肉犬。”

  徐希受教的点头。

  徐猛记起小女不喜家中养狗,“猎狗有灵性,我们自家喂大的,不会咬你。”

  徐希应声,“嗯,那家中养狗。”

  徐长说出自己的打算,“年后二弟和我去求见郡守,把堆肥增产和懒人种菽之法献上,让农人都学会,提升我们徐家的地位。烈和猛,冲三兄弟,尽可能多的带附近村人学会盘火榻,做壁火炉,往贵族家中做工。儿媳就和侄媳们负责教人磨菽浆打豆腐。孔圣人说,有教无类。我们只收些菽粟嚼用,谁来请教,都尽数传授。”

  徐尚摸着胡子,“长兄之计大善。待整个琅琊郡都念我们徐家人好,小小石氏也不敢冒然欺辱我等。”

  “为什么不建一面墙,把菽浆豆腐,盘火榻,蒸馒头之法都画在墙上,让农人和过路行人都能学会?”徐希开口。

  徐长看着她,略沉吟,“这墙我家可以出资建,但什么样的墨画出来,下完雨还能完好如初?”

  “下雨之后墨没了,就再补上。村中学会的人都可以去补,都能补画教授别人了,自己岂不是更厉害了?”徐希反问。

  徐长高兴的大笑,“希说的在理,这墙,我家出资建了!找一空旷地,以后再有别的,还可再增加,以公示我家的决心。”

  徐尚几个也都夸赞徐希,果然早慧,要好好跟师父学本领,惠及族人和农人们,以后也能当圣人。

  徐希对上长兄徐咨渴望的眼神,再看堂兄徐该他们也都目露羡慕,对几人说,“都城临淄有稷下学宫,学宫有不少先生,待家中日子过好,挣的钱多些,长兄和大兄你们也去学识字本领,以后做个有用的人。”

  徐咨眼神瞬间亮了,“好!”

  徐该想再多问问她在外求学的事,又不好说出口,家里是供不起他识字的,只能想想作罢。

  年龄还小的徐英没那么多顾忌,“阿姐,是不是学识字学本领,就能吃到肉,还有像豆腐一样很多好吃的?还能住温暖的大屋?”

  徐希望着黑黝黝的眼睛,正经的忽悠他,“圣人说,一个人做出多大的贡献,就能得到多大的供奉。从小了说,为家庭做贡献,家里生活变好自然能吃住变好;往大了说,为国家做贡献,国家强盛,国人的生活自然变得更好。”

  “那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做最有用的人!”徐英说着瞟了眼屋中分给他家的野味和蜜,悄悄收敛唾津。

  徐希笑着拍拍他的小脑袋,“大善!”

  徐长也和徐尚夫妻夸起这个小孙儿志向高,以后可成大才。

  两家商量完,都做好了扬名为善,厚积财富培养子孙的打算。

  第二天,徐冲一早就来找徐猛去买狗崽。

  徐长则去找村人建墙,并告知村人,年后徐烈将带着会盘火榻的人往北方去给人盘火榻,所有愿意的村人,手艺好都可以跟随一块,赚钱不多,能把这门手艺练好,村人一起出门在外也免受外人欺负。

  村里来磨豆浆的络绎不绝,徐长算算自家的银钱和粮食,准备再找石匠打个石磨,只有一个,光村子里都不够用,自家想磨点豆腐都不成。

  徐希削竹做笔,搞了一个沙盘,教给哥哥认字。

  徐英在这得了蜜吃,就爱往这边跑,见徐希教徐咨认字,也闹了跟着学。

  于是,徐希多了两个学生。

  一直到天擦黑,徐冲和徐猛才赶着牛车回来,不仅拉回来三只小狗,还有新的石磨,新的陶釜。

  “看来菽浆豆腐还没有在琅琊郡传开,石匠打的石磨没有人买,我们家总要用,就给买回来了,又找他打一个小的。就是陶釜没有希说的那种特大口的,只能找陶匠去做,今年是不成了,只能等明年。”徐猛遗憾的跟小女解释。

  徐希应着声,去看那新陶釜,勉强够大,上三层蒸笼也是能用,找祖父编蒸笼。

  明年得想办法找人打个铁锅,这个时候铁器珍贵,农具都还有不少铜制的,还得在官府登记,不知道那些蹭课的人里有没有门路,又需要多少钱。

  蒸笼编制好,徐希家磨了麦粉,蒸了第一锅馒头,又蒸了第一锅豆腐包子。

  徐婆拿着松软的馒头直落泪,“这辈子能吃上这样松软的食物,又睡上了火榻,就是死也值得了。”

  徐尚看老妻泣泪,也触动不已,“好好活着,日子才有盼头呢!”

  两个儿媳也劝话,言说以后多磨麦粉,给婆母做馒头吃。

  徐婆知道麦粉难磨,馒头还要用老面头三次发酵,吃一顿十分不易,擦擦眼泪,“这哪是我们庶人能吃的,岁首年节能吃上已经是上天怜悯了。你们万万不可因为我哭就奢侈,我们家远远没到能奢侈的地步。”

  两个儿媳受教应诺。

  徐希家里却每夜点灯,轮番磨面粉,制了二十多个老面头。

  磨了菽浆,打了豆腐,连同馒头,包子,面条,油饼,一罐麦粉和蒸笼,送往郡守家里。

  徐长和徐猛林冲两天没回来,徐母担忧的睡不着,拜托了大兄徐烈去郡邑找人,“总不能送东西,送出罪来了。”

  徐烈一听人还没回来,扔下正忙的活计,让父亲照应家里,在村里摇了两个弟兄赶着牛车出了门。

  徐母在炕上都待不住,站在门外望着路上等,寒风吹的脸疼也不走。

  “阿母不必担心,祖父和阿父他们是去献礼,都是麦菽所制,并没有违反规制僭越之处。之所以没回来,应当是留下教人打豆腐和蒸馒头的技巧呢。”徐希裹着芦花袄子出来劝她。

  徐母叹口气,“可千万别是出事了。”

  这一等,又等两天,去接应的徐烈也没了音讯。

  “怎么去一波就留下一波?”徐希也提起心。

  徐母急的嘴上起了两个燎泡,若是父亲和郎君都出了事,留下她们孤儿寡母可还怎么活得下去?

  徐希看这苗头不好,拿豆腐跟下河村租借了牛车,准备去郡邑,被徐尚阻拦,他赶了牛车出门。

  刚套好了牛车上路,徐冲回来了。

  “是出了什么事?怎么就你自己回来了?你伯父呢?其他人呢?”徐尚急切的质问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