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28      字数:3210
  “子舟哥。”“七皇子。”打过招呼后,叶君书就直奔主题,问道:“陛下情况如何?不是说并无大碍吗?怎么看着有些严重?太医怎么说?”夏侯宣玳蹙眉道,“太医说父皇的龙体并无大碍,只是连日劳累过度,再加上皇祖姆的离开,对父皇打击太大,一时缓不过来。”“只能靠父皇自己看开,再慢慢养回来了。”夏侯宣璟叹口气,连他都在短短一个月内瘦了好几斤,有些受不住。更别提父皇了,他承受的痛楚比他们还多。天寒地冻的又哭又跪,几日不合眼,寒气入体,而又在大悲大恸之时,不生病才怪呢!皇阿麼逝世,他也很伤心,但是逝者已矣,他如今更担心的是父皇。如今皇宫里气氛还很低沉,慈宪太后逝世,李皇后和泰安帝先后病倒,闹得人心不安。叶君书听了,安慰道,“陛下洪福齐天,一定很快就没事的。”夏侯宣玳点头。宫里正是多事之秋,夏侯宣玳也没有多好的办法,只能多多陪在泰安帝身边,希望他能早点想开。叶君书想着,泰安帝怎么也是万万人之上的当权者,哪怕只是一时脆弱,很快就会再次变得强大。没想到第二天又听到泰安帝病情加重的消息。早朝再次停止。可能是昨天泰安帝在身体尚未痊愈之时还强行来上朝,而且叶君书还听说,泰安帝是晕倒在御案上,当时正在批奏折。宫里又是一阵混乱,泰安帝醒过来之后,直接让玳王暂代处理奏折,三大阁老从旁协助处理朝政。夏侯宣璟则在泰安帝身边侍疾。而不知不觉间,泰安帝病重可能时日无多的小道消息流传了开来,闹得人心浮动。一时之间,朝臣们也似乎有了别的想法……外面的一切泰安帝似乎并不知晓,他正半卧在榻上,腰间搭着一张毛毯,闭目听着夏侯宣璟给他念书。“……五代之际,天下剖裂。太祖启运,虽则下西川,平岭表,收江南,而吴、越、荆、闽纳籍归觐,然犹有河东未殄。……”夏侯宣璟给泰安帝念的是《青箱杂记》,此乃古代汉族文言轶事小说,共有十卷。夏侯宣璟念的是第二卷 的内容。夏侯宣璟的声音起承辗转,抑扬顿挫,清亮悠扬,听着就是一种享受,起码泰安帝听得入神,神态难得平和。待读到一段落,从外头进来的太监躬身道,“启禀陛下,玳王求见。”夏侯宣璟便将书本放至一边,看向泰安帝。泰安帝缓缓睁开眼,“宣。”“喳!”太监退出去后,没多久,气宇昂轩的夏侯宣玳脚步生风的迈步进来。“儿臣参见父皇。”夏侯宣璟站起来退到一旁,含笑拱手,“大皇兄。”夏侯宣玳亦笑道,“七弟。”“有何要事?”“是这样的,父皇。”夏侯宣玳取出一本奏折,恭敬地递过去。“芦关监御史十万加急递来奏折,告芦关盐运使与盐商勾结,提高盐价而且以次充好,搞垄断强买强卖,谋取暴利,损坏朝廷利益……”夏侯宣玳组织语言将奏折内容描述一遍,随后道,“儿臣不敢擅自做主,特请父皇定夺。”泰安帝打开奏折看一遍,随即怒拍扶手,“岂有此理!”“父皇息怒!”“父皇息怒!”夏侯宣玳和夏侯宣璟随即跪地。夏侯宣璟关心道:“父皇,太医再三叮嘱,您需精养,不能大喜大怒。”泰安帝缓了缓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但仍见一脸怒容。夏侯宣玳情真意切道,“父皇莫气,事情真相如何尚且不能盖棺定论……”夏侯宣璟目光微闪,这个芦关盐运使,如果没记错的话,是个性子比较耿直的官员,深得父皇信任。而且他刚上任没半年,就被举报说贪污受贿,夏侯宣璟是不怎么信的。但是他不了解情况,便没有贸然开口,只安静地听着。泰安帝看向夏侯宣玳,“你觉得该当如何?”“儿臣认为,著令钦差即刻前往芦关,查明事情真相,如真如奏折所言,即捉拿归案……”夏侯宣玳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泰安帝不点头也不摇头,神色淡淡的,最后等他说完,便说了句,“就按你说的办吧。”“是。”夏侯宣玳应下后,迟疑了下,“这钦差大臣……”泰安帝淡淡道:“你决定就好。”夏侯宣玳瞬间激动得涨红脸,他压抑着激动应道:“儿臣遵命,儿臣定不负所望!”说完正事,夏侯宣玳便开始问候泰安帝的身体情况。最后羞愧地对夏侯宣璟道,“还是七弟纯孝,为兄不及你,如果可以,我也想陪在父皇身边……”夏侯宣璟含笑道:“大皇兄说的哪里话,你我兄弟间何必见外,大皇兄能为父皇分忧政事,而我能做的,也只是陪父皇解解闷了。”“呵呵……”兄弟俩弟友兄恭一会儿,夏侯宣玳才告退离开。夏侯宣璟拿起书本准备继续念书,闭目养神的泰安帝就突然道:“朕安排你大皇兄代理朝事,没有让你接触,你可心里有怨?”第278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夏侯宣璟听闻, 手下一顿,随即不安地看向泰安帝,道:“父皇您说的哪里话?儿臣怎会有怨言?”他半垂下头,情真意切道, “正如儿臣方才所言, 大皇兄入朝多年, 其能力出众,满朝上下文武百官有目共睹,儿臣是极为敬佩的。”“何况儿臣接触朝政半年还不到,什么都一知半解, 若是让儿臣向大皇兄那样处理政事,儿臣怕是反而拖后腿……”夏侯宣璟羞愧极了, “如果可以的话,儿臣也想为父皇分忧,但儿臣愚钝,为了不去添麻烦,就只好来叨扰父皇了, 父皇莫要烦了儿臣才是。”夏侯宣璟说得大大方方不带半点遮掩, 泰安帝听了面色缓和, “你资历尚浅, 不懂这些情有可原,玳儿接触政事多年, 很多方面值得你学习。”“儿臣定会好好向大皇兄学习!”夏侯宣璟认真道。这时大总管带着宫侍进来,“参见陛下, 见过七皇子。”夏侯宣璟看到宫侍捧着药碗,顺势将书本放一边,验过药汤无毒后,方捧着到泰安帝身侧,“父皇,该喝药了。”……夏侯宣璟伺候泰安帝睡下后,方才离开。他先去看了李皇后。李皇后年节时小病了一场,不过没有泰安帝那么严重,只是有点轻微咳嗽,很快就能好转。李皇后询问了泰安帝的情况,得知好了很多,心里也松了口气。如果不是他自己也身体有恙,他会亲自去探望,但未免互相过病气,李皇后就没过去了,只让心腹代表慰问。“璟儿你也是,最近天气变换,得注意不要坏了身子。”如今的天色灰暗,眼看似乎要下雨。冬天刚过,还留有一丝尾巴,似乎还会来一场寒,这个时候更不能粗心大意。夏侯宣璟道:“姆后您也是,要多注意身子。”泰安帝的那句突如其来的问话夏侯宣璟并没有和李皇后说,他也需要静养,夏侯宣璟就不想拿这些事去烦扰。后宫宫务已经够姆后操心的了。夏侯宣璟没待多久,就回到自己的寝宫。他尚未大婚,也还没有封王,所以他依然住在宫里。夏侯宣璟在书房坐了一会儿,随后拿出纸笔,写了几句话,叫来心腹,让他传递出去,随后坐在椅子上发了会儿呆。夏侯宣璟被父皇突然这么问,心下心惊胆战的,他不知道父皇对他的回答满不满意,或者说是信不信。但是他心里的确是这么想的。夏侯宣璟经过叶君书的开解,看得很开,他现在正是如饥似渴汲取实际经验的时候,正该多听多看多思多想。大皇兄代理朝政,的确让他很有压力,但是另一方面而言,他这么迫不及待的表现,父皇未必欣喜。父皇独揽大权已久,即使年纪大了,也未必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觊觎他的东西……思及此,夏侯宣璟心中安定了些。而另一边,李玙收到夏侯宣璟传出来的讯息,沉吟了片刻,随后让人迅速去查探消息。夏侯宣璟传的信息正是芦关之事。他觉得这个时候突然爆出这么大的案件,有些蹊跷,夏侯宣璟担心玳王利用这事做了什么。李玙知道后,同样第一时间觉得有异。芦关盐运使姓付,那是个一丝不苟的正直官员。这样的性子在官场上不太讨喜,但也能用。付盐运使兢兢业业,熬了几十年的资历,才谋得这么一个有前途的外职,也是因为其清廉,见不得贪官污吏的性子,泰安帝才放心的将人放着这么个肥缺上。结果不过半年,竟被奏折一状告了。或许人心难测,付盐运使没能抵住诱惑,但抑或许,是因为其拒不收受贿赂,惹恼了当地官员和盐商,甚至动了别人的利益,所以干脆联合起来泼脏水,企图把人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