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27      字数:3222
  李皇后应了声,不过做不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宫里可以说是没有秘密。基本上自皇太后有恙以来,整个后宫嫔妃皇子皇孙的视线都在太后寝宫里,不管心里打着什么主意,都积极表现自己的孝心。但是太后生病前就喜清净,不耐应付这些乱七八糟的,现在生病了,更加随心,除了见一眼皇子皇孙,嫔妃一律不见,就连明贵妃也没能进得了殿门。如今,除了泰安帝和李皇后以及七皇子,能见到皇太后的,也就长殿下广平侯夫人,以及李玙和叶家几兄弟了。叶君书在得知太后病重,特地和李玙一起去探望。李玙怎么也算是在皇太后跟前长大的,情分不一样。叶君书偷偷看了眼皇太后的脸色,心里明白,皇太后时日不多了,不知道能不能挨到年后。他心里有些惆怅和难过,虽然和太后接触得不多,但是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亲的老人家,而且他对阿玙还有几个孩子都很友善,可以说,皇太后是阿玙他们的靠山之一。于公于私,叶君书都不希望太后有个好歹。可是这种事……他也无能为力。皇太后怕给双胞胎过了病气,只看了一会儿就让他们离开了。不过看了一眼,皇太后明显就心情好很多。一模一样的双胞胎,粉雕玉琢,聪明伶俐,看着就欢喜。路哥儿进宫倒是频繁,他不忍李皇后劳心劳力,就住在宫里一同侍奉。路哥儿有个慧郡主的封号,算得上是皇家人了,且太后一直很喜欢叶家哥儿,在泰安帝和李皇后的点头下,一起侍疾。这样一来,长殿下广平侯夫人和路哥儿碰面的时间就多了。侯夫人虽不是太后所生但是因为自小和泰安帝关系很好,和亲生的没什么差别,所以侯夫人也时常来探望给太后解闷。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让太后安心养病,侯夫人也没拉着路哥儿说话,只是这么近距离的观察了解,他对路哥儿更满意了。伺候老人尽心尽力不埋怨,也会机灵的说些逗趣的话让太后开心,对外行事很得章法,不比大家出来的哥儿差。只是他已经答应了小宝不掺和他们之间的事,侯夫人按捺住心里的想法,不过言语间对其愈发亲切。出现在皇太后面前的,都是他喜欢的后辈,皇太后每天都心情很好。人也精神许多。尤其泰安帝在一天早朝当众宣布七皇子的亲事,为其赐婚,还定了年初十的好日子举行婚礼。尽管匆忙,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礼部为其婚事忙活得热火朝天,毫无半点怨言。就在众人以为皇太后能安然渡过年节时。年二十二,小年未至,皇太后突然陷入昏迷。宫里一片慌乱。李玙自进宫后,当天没有回来。叶君书心有所感,看来太后娘娘,是跨不了这个年了。而自昏迷过后,太后就浑浑噩噩再未清醒,泰安帝亲自侍疾,三天三夜没合眼,但终究在第四天的清晨,永远闭上了眼。皇宫内外一片哀恸。太后薨逝,是国丧,上京的一切声乐娱乐都停了,每家每户挂白幡,腰缠孝带。级别以上的官员内眷皆要去哭灵。今年注定不能过个好年。第277章 第二百七十七章出殡仪式分为小出殡和大出殡。小出殡是从宫中移到殡宫, 大出殡是由殡宫到陵寝。皇太后谥号恭孝至纯章慈宪太后,凤棺在宫中停灵三天,于年二十九出小殡。出殡仪式应慈宪太后的要求,一切从简, 但作为大夏最尊贵的皇太后, 再怎么简略, 也简略不到哪里去。棺椁停留在殡宫,时间长短不一,需要先修建好陵寝。而慈宪太后的陵寝早在先皇入葬时留有位置,只需再修整一番, 安排好出殡日期。而慈宪太后薨逝的日子刚巧跨年,于是大出殡日期定在了年后。泰安帝从年前开始心情就阴晴不定, 停灵时还发作了好几个嫔妃宫人,宫里宫外上下战战兢兢,无比安分,深怕触了霉头。而李皇后期间也病倒了,幸好只是劳累过度, 李玙在宫里陪了好些天, 待人好转后才出宫。直到慈宪太后葬入皇陵, 低迷的气氛才慢慢回暖。叶君书和李玙等人总算不用频繁进宫。迄今已经好多天没上朝。叶君书一家人待在家里, 这样的敏感时刻,叶君书也不好带家人出去散心。亲近的人离开了一个, 李玙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这种亲近的人离去所带来的伤痛, 唯有时间才能慢慢抚平。叶君书只能陪伴在李玙身边,还让平平安安缠着李玙,转移他的注意力。要让阿玙知道,还有他们在。私底下,叶君书亦握着李玙的手,轻声道:“阿玙你放心,我不会走在你前头,让你一个人伤心,我会先等你闭眼,我再闭眼,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留下的那个人才是最痛苦的,叶君书哪舍得让阿玙痛苦呢?他一定会等到阿玙先闭眼,他才会闭眼,到时一起离开。叶君书闲赋在家,就和李玙一起教平平安安念书,有时看看书,写个字,心平气和。今年的元宵灯会亦是没有开办,不能热闹,不过太后的国孝守一年,明年就会恢复。原本泰安帝想让皇太后看到七皇子夏侯宣璟成婚,所以年前赐婚,年初十就成婚,不过没想到皇太后没能到那时候。泰安帝和李皇后原本的意思是,热孝一百天内办了婚事。但是夏侯宣璟拒绝了,直说眼下没有心思成亲。泰安帝和李皇后一想,原本亲事定得急,已经委屈对方哥儿和七皇子,既然已经这样,不如延后再议,到时再办个盛大的婚礼。慈宪太后刚刚薨逝,泰安帝等人也没心思办喜事。于是婚事延后不提。而刚刚将慈宪太后送去皇陵入葬,回来后泰安帝就病倒了。慈宪太后是泰安帝的亲阿姆,虽然太后淡泊,喜静,但是他对泰安帝的关心不少,而且也不作,不会给泰安帝拖后腿,还给泰安帝带来很多帮助。姆子俩互相陪伴五十多年,感情自然深刻,如今皇太后的离开,给予泰安帝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打击自是无比沉重。先头三天三夜不合眼的侍疾,后又几天几夜守灵哭灵,天寒地冻下,饶是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何况泰安帝,已是知天命的年纪。所以待丧事一结束,泰安帝仿佛瞬间被抽干精气神,转眼就病倒了。该上朝的日子,依然在罢朝。这次叶君书没能入宫看情况。只知道玳王和七皇子都在侍疾。从他们得知的消息来看,泰安帝的病情并不严重,所以叶君书并不是很担心。果然没两天,就宣布上朝了。再次见到泰安帝时,叶君书大吃一惊。在他印象中,泰安帝是个精神矍铄的老年人。虽是知天命的年纪,但保养得宜的看着只有四十岁出头。没想到这一生病,精气好似被抽走一般,整个人肉眼可见的苍老。两鬓发白,脸上皱纹横生,腰似乎也没那么直了……安静的大殿还回响泰安帝仿佛破了嗓子的咳嗽。七皇子担忧的看向泰安帝,他想上前去给父皇顺顺背,但是现在正在上朝,不方便上去,只能急在心里。玳王等其他皇子不管心里何种心思,面上亦带关切。叶君书垂下头,心中担忧,不是说泰安帝的病情不严重吗?怎么看着好像挺严重的。叶君书不自觉往不好的方面想了想,又暗自啐自己一口,别好的不灵坏的灵。泰安帝要是有个好歹,对他们可是大大的不利。何况泰安帝称得上是个明君,如今大夏正在发展,很多政策都有泰安帝的支持。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贸然更换领导人,难免动荡一番。而且他们之间合作很愉快,虽说伴君如伴虎,但叶君书对泰安帝挺有感情的,真心服从这位上司,不希望他不好。泰安帝咳了一会儿,示意殿前公公说话。一旁的公公在泰安帝的示意下,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泰安帝这副模样,大臣们也不好拿些鸡皮蒜毛的小事来烦扰,大家空前利索的将必要的事禀报一下,也没有扯皮了,空前和谐。很快就退朝了,叶君书随着大臣们离开。大庭广众之下,大家也不好讨论泰安帝龙体如何,一些关系亲近的官员,几番眼神交流之后,私下约见了。叶君书三言两语打发掉隐晦向他打听情况的同僚,自个儿琢磨一下,觉得是他们杞人忧天了。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泰安帝虽说看着严重,但是状态还算好,就是需要好好调养。不过他还是需要关心一下。七皇子没有出来,想必去泰安帝那边了。叶君书给七皇子身边的太监留个口信,约了个时间来见面后,就去上差了。快到约定的时间,叶君书就过去了,没等多久,七皇子就匆匆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