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21      字数:3293
  李长川迈步进去。他心里颇为感慨,哪怕是御书房,他也好几年没来过了。现在的模样似乎和记忆中无多大变化。泰安帝坐在御座前。李长川走到泰安帝下方,准备行礼,泰安帝直接抬手免礼。他让一旁的太监送上一把椅子,示意李长川坐下。李长川谢过,便坐了上去。他虽然已经能行走自如,但还是不能久站。朝会上,李长川就已经隐隐感觉不适,但他意志坚韧,没人看得出异常。而且,走着站着的滋味,太好了!泰安帝看着李长川,温声道:“长川,威武军乃是你父子一起带领训练出来的,所向披靡。如今你的伤已痊愈,威武军再次交给你,朕才放心。”“陛下,威武军对大夏忠心耿耿,无论终将谁来领导,陛下亦能高枕无忧,我朝人才济济,比臣优秀良将甚多。”泰安帝的目光不甚赞同。在他心里,没有哪位大将比得上长川,战神,可没那么容易被拉下神坛。李长川这几年即使远在京城,却依然牢牢把控威武军大权,只要他想,就不会被动摇。如不是李长川在背后推动,李宏英亦没那么快建立起足以和李长川相媲的威望。当然,李宏英不差,雄韬伟略都有,确实是一良将,而且也是李家人。即使没有李长川,假以时日也会有出头之日。但毕竟比不过李长川。李长川明白泰安帝的意思,他面带苦涩,“陛下,臣能再次站起来,已经是大幸,臣已经不能再上战场了。”毕竟耽误了那么多年,不可能没有后遗症。泰安帝曾经让太医院所有人都为李长川的双腿诊治过,当初有多严重,泰安帝是知道的。泰安帝瞬间想了很多,神色动容,“没有办法医好了吗?”泰安帝知道李长川能医治的真相,知道确实没有神医这么一个人。李长川摇头,神色却没有一丝阴霾,他坦然道:“臣已经很知足。” 无论能不能彻底痊愈他也不会再上战场。李家已经准备让李家小叔接替元帅之位,这些年来一直为此做准备,如今已是水到渠成。只不过这个时间点刚好李长川双腿痊愈,泰安帝态度不明。如果李长川这个元帅再回到军中,现元帅和准元帅都在军中……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道理都是一样的,如果李长川回去军中,威武军一定会动荡不安,小叔的威望愈甚,他三四年未在军中,在军中可以说已经成为过去式,即使仍有传说,但比起如日中天的小叔,已是显颓之势。如果两人相争,是对家喜闻乐见的,他们自损势力,是最愚蠢的行为。所以,李长川即使完全治好了腿,也不会再回到军中。否则,小叔这些年的努力,会功亏一篑。泰安帝再三确认李长川的确不再适合上战场后,他叹了口气,似是惋惜。不过这样也好,他亦担忧精锐之军因此分裂,实力减弱。泰安帝清楚,外族虎视眈眈,不敢轻易来犯,就是因为有威武军在震慑。一旦威武军动乱,则有可能被趁虚而入。这不是泰安帝乐意看见的。只是可惜长川了……李长川却是坦然一笑,他道:“听闻陛下正在和商队合作海外贸易……”泰安帝闻言,抬眼正视他半晌,看到李长川眼里似是燃烧着的火焰,眉峰一动,随后哈哈大笑。他现在对海外的事十分好奇,尤其听叶君书描述过,海外还有很多无主的土地。是爷们都有征服的野心,他可以带着自己的亲信,投入做一个商队,为大夏带来巨额的财富宝藏。第196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李宏英不日就要离开京城回边关。自李长川上朝第一天, 和泰安帝友好密谈一番后,没两天就雷厉风行的连下两道圣旨。第一道是收回李长川手中兵权,撤去大元帅一职。还不管这道圣旨如何震惊朝野,紧接着下发第二道圣旨。任命李宏英为大元帅, 正式掌威武军军队, 驻守边塞。一场兵权交接刚引起一点波澜, 就迅速平息下去。不少人期待的李家分裂这场戏最终还是没有上演,以李长川主动退贤的方式和平解决。叶君书并不意外有此结果。大舅兄是个聪明人,如何做才是对李家最有利,心里明白得很。而看大舅兄近日的表现, 似乎是对海外世界产生了兴趣。自大舅兄对海外之事产生好奇,经常明里暗里的朝他打听了解, 还找了很多相关书籍看后,叶君书就心有所感。等事情告一段落,大舅兄确定了将朝海外开拓。他暗道一句果然。大舅兄果然对海外产生了兴趣。不过这个消息目前只有他们李家内部还有泰安帝知道,暂时未传出去。叶君书仔细琢磨了下, 这对大舅兄来说,未尝不是个好出路。人生还那么长,既然大舅兄不会再待在军营再上战场,总要找点事情做。以前是双腿束缚了他,现在的话, 大舅兄自然不会甘心整日无所事事的困在上京。大舅兄看中了海外世界,叶君书是万分支持的。大舅兄这么厉害,说不定还真能发现新大陆, 称霸海外世界呢!而且,李长川手里没了兵权,泰安帝对他的忌惮就几乎没有了。即便李家人还掌着兵权,但毕竟不再是李长川,那点忌惮可以忽略不计。泰安帝虽然一直防备李家,但从来就没有质疑过李家的忠心,如此矛盾,却是事实,这是身为帝王的悲哀。如今李长川虽无兵权,但他还是镇国侯,帝王的盛宠比往日更胜。假日时日,李长川将再次成为帝王的利刃,为大夏开疆扩土。自叶君书和叶君昊的朝阳商队和泰安帝达成协议,今年刚过,由朝阳商队组织发起的多商队合作,由军队保驾护航的远渡重洋,第一次开启。叶君书收到的最后回信是在一个月前,叶君昊将他那边的信息写在密信里,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踏上征途。幸运的话,一年半载就能回来,不过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也有可能。叶君书对海外的世界也很感兴趣,如果不是家里孩子太小,他放心不下,还真有出去闯荡的冲动。是男人都有征服世界轰轰烈烈的宏愿,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个满世界冒险闯荡,他亦是蠢蠢欲动。但是叶君书心有牵挂,自然无法去实现。有得必有失,叶君书看得很开,有阿玙陪在身边,一起养娃儿,亦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话说大舅兄如果是出海,恐怕不仅仅是贸易那么简单。具体是什么,叶君书能猜着几分,对此他是喜闻乐见的。这事总体对大夏来说,利大于弊。相信大舅兄心有成算。只不过大舅兄的双腿……海上湿气重,恐怕对他的双腿不利。叶君书对此表示担忧。李玙亦是忧心自家大哥的身体,但是大哥下了决心,谁劝阻也没用。更何况,大哥除了军营,再没有比海外更好的去处。幸好大哥即便要去,也是等商队成功回来后再去,这期间还有一年两年的时间全心复健。李长川将手中的权利交接出去,无事一身轻,李宏英正式接管威武军,忙得脚不沾地。不过也因此,李皇后再次燃起拉郎配的热情。以前是觉得自己已是一届残废,不想拖累其他哥儿,所以一直单身,连侧室都没要。这会儿没有理由了吧!李家如今就留下李长川这么一个嫡系,传宗接代就指望他了啊!李皇后高兴得几天没合眼,从相看青年才俊变成相看未结契的优秀哥儿。而且这更方便他亲自接触了解。不管怎样,这一年多的时间,一定要解决李长川的人生大事!如果能生了一个再怀一个就好了!如果不是李家没有纳侧室的习惯,李皇后巴不得李长川多纳几个,好开枝散叶。现在的话,李皇后只盼望李长川能结契个夫郎回来。李家当家夫人,已经缺席好多年。李长川因此,一度对皇宫避之不及,偏偏泰安帝屡次传召,他每次一进宫,必定有李皇后的人在殿外堵着,只等李长川一出来,就召李长川过去,他避无可避。李玙对李皇后的做法十分支持,一方面是大哥的年纪着实大了,该考虑人生大事了。另一方面,他也有些幸灾乐祸,李玙未结契前,年年都受李皇后和大哥双重夹击,被念叨结契,现在,该大哥亲身体验一下,他当初的经历了。李皇后是除李小叔外最亲近的长辈了,他们的确有权利插手他们的亲事,李长川他们也无法拒绝这份关心。但李长川却是不太想结契,或许是单身久了,他觉得一个人挺好,而且待他离开上京,或许十年几十年都不会回来一趟。那他的夫郎,和守活寡没什么区别,何必呢?至于将他带走一起离开?李长川觉得,这些娇滴滴的哥儿,怎么可能会放弃上京的荣华富贵,跟着他去吃苦受累呢?尤其听叶君书描述过,海外还有很多无主的土地。是爷们都有征服的野心,他可以带着自己的亲信,投入做一个商队,为大夏带来巨额的财富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