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节
作者:瑞纱      更新:2023-06-07 11:20      字数:2799
  第195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即使再不敢置信, 李长川的的确确站在了这里,不是被抬着的,也没有人搀扶,亦没有拄拐, 真真切切的立在那里。且走路的姿势与常人无异。李长川这是哪里找来的神医?这效果, 不亚于传说中的活死人肉白骨。他们怎么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如此医术高明的神医?在消息没传出来之前, 他们完全没收到风声!李长川穿着一身麒麟朝服,更衬得他气势如虹。几年的病痛折磨没有折戟他的锐气,反而将他打磨得锋芒尽敛。李长川气息平和,即便万众瞩目, 亦泰然自若。他站在殿前等候传召上朝时,几个交好多年的武将上前, 激动难掩,不停的道喜称好。其他官员亦上前道个喜,不管心里如何想法,面上都是真诚祝贺。李长川态度谦和的一一回应。没有人不怕死, 不怕病痛,官员们纷纷围上去,明里暗里打听神医是何人,求帮忙引荐之类的。李长川亦大方回答,没有隐瞒, 他能好转,纯粹是死马当活马医,当然, 弟夫功不可没。只不过就算李长川说了实话,估计也没多少人相信就是了。叶君书一个跟医术完全沾不上关系的人,怎么可能懂这些?至于医治的薛老,前面几年都对李长川的双腿束手无策,总不可能突然灵光一闪就妙手回春了吧?大皇子夏侯宣玳心里说不出的愤懑,李长川这个已经废了多年的人,眼看再也构不成威胁。没想到还能再次跳出来碍眼。不过那又如何?看到一旁的李宏英,夏侯宣玳不由冷笑,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眼下的威武军已经不再是李长川能随意掌控的。他迫不及待想看,李家这对叔侄争斗起来。表面再和谐友好,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夏侯宣玳不信他们不会撕破脸。威武军能乱起来,那是再好不过了。不多时太监前来传召上朝,百官按品级序立,依次入殿。刚在殿上站定不久,泰安帝就大笑着走上御座。百官整齐划一地跪地高喊:“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泰安帝四平八稳的坐下来,手微微抬起,“众爱卿平身!”“谢陛下!”百官站起,垂首立定。泰安帝尤为开怀,尤其看到李长川长身鹤立的模样,动容道:“长川这些年辛苦了!”自李长川的双腿有痊愈希望后,泰安帝就时刻关注着,下面随时有人报告动态。但一直都是只闻消息,未亲眼见过。今日还是第一次见到。泰安帝总的还说,是希望李长川能康复的,他一起势,整个朝廷的局面都要变动一番。于公于私,泰安帝是喜闻乐见的。李长川亦有几分激动,他俯身行了个大礼,“回陛下,臣,不辛苦。”“好了就好!好了就好!大夏没有你,便是损失一大将,幸亏上天厚待!”“谢陛下关心,臣今日得以康复,全凭陛下关切厚爱,如不是陛下殷殷切切关怀备至,臣今日恐无法再次站在这里。”夏侯宣玳笑着恭贺道:“恭喜父皇重得良将,李大元帅在,大夏的城池更会固若金汤。”其他官员亦是恭维不已。李长川再次回归,颓势转兴势,再者还有个越来越入眼的叶君书……李家这是要起复了啊!“哈哈哈……”泰安帝更是高兴。今日朝会,有两大朝廷关注的事。第一件就是李长川双腿痊愈,重新站在朝堂上。第二件则是京城京兆尹的职位仍虚位以待,这个职位说起来也是个香饽饽,但也是个不讨好的。京城是天子脚下,达官贵人众多。一个招牌砸下来,不是官员就是爵位在身的。有时候京兆尹也是难做。一个不慎得罪人也有可能。毕竟纨绔子弟不少,京兆尹没点后台,也奈何不了这些人。不过好歹是个实差。各方势力私底下动作不断,有心人都在走关系,想让这个馅饼砸在自己头上。吏部推选上来的候选人,选谁都有反对的人,吵吵闹闹的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泰安帝不知是心中已有成算还是其他,也不急着定下人选,继续将职位空出来。既然暂时无法达成一致,此桩略过不提。官员们又挑了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争论一番。待告一段落,泰安帝就道:“众爱卿可还有要事?”场面一静,官员们垂首。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至于被觊觎已久的威武军,当事人李长川在,他们谁敢第一个出头说该让李长川交出兵权?这么多年李长川废了双腿他们都没能奈他何,现在更不可能了。夏侯宣玳摸不准泰安帝的心思,李长川断腿这么多年,兵权还是牢牢握在他手里,此时他已经痊愈,恐更加难以撬出来。恐怕这事就这样了。不过李宏英这边的人恐怕不会甘心,但是一直没人站出来说话,恐怕因为两边都是李家的人,一时不好对峙。表面上李家叔侄亲密无比,底下的人自然不敢妄动。夏侯宣玳心思转动,什么时候他们去添一把火,将矛盾激发出来。夏侯宣玳等不及看,到时乱成一团的威武军。这时候站在武将最前列的李长川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有要奏。”李长川一发声,各种明里暗里的视线投在他身上,心思浮动。泰安帝的眉毛动了动,“哦?爱卿请说。”李长川衣摆一掀,稳稳半跪,腰板挺直。“陛下对臣寄予厚望,将威武军交付于臣,命臣带领其御外敌护疆土,臣自当肝脑涂地,万死不辞……然这四年来,臣身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无所作为,臣有负皇恩……”李长川沉声道,“我朝人才济济,能人众多,臣能力有限,恐不能服众。故恳请陛下,收回兵权,撤去臣大元帅之责。”李长川此话一出,官员们一阵哗然,当即有官员出列激动道:“元帅多年来呕心沥血,领兵打仗战无不胜,智勇双全,当得大元帅之位!”“此言差矣!所谓仗可以千日不打,兵不可一日不练,元帅离开军营多年,恐无法再胜任……”“如今元帅已经痊愈,自可……”刚安静没一会儿的朝堂瞬间又吵起来。泰安帝目光幽深,面色看不出情绪。李长川掀起一阵惊浪后,就不再言语,垂首等待泰安帝的回应。泰安帝对此没发表意见。眼看官员争论得愈发激烈,一些火气重的文臣武将撸起袖子就要开干。泰安帝眉毛一跳,随后摆摆手,一旁的太监瞬间会意,高声喊道:“退朝!”泰安帝站起身,伴着整齐的“恭送陛下”声,离开朝堂。夏侯宣玳面色复杂的看李长川一眼。李长川未到而立,正是壮志凌云之际,还曾手握重权。如今却是利落的将手中权利交出去。他们不相信,李长川会心甘情愿。他们之所以倾向于揣测两李会争斗起来。不过是推己及人。换做是他们,肯定会不愿意将权利交付出去。实权,对于一个爷们来说,其重要性无法衡量。是人都会有野心。亲父子兄弟尚且有为争权夺利反目成仇的时候,更别说只是叔侄。他们还在心里暗自幸灾乐祸等着看李家内斗这场好戏。结果人家告诉他们,呵呵,没戏。所有内部矛盾都已自己解决啦!不少官员满脸复杂。李长川可不管心思百转的官员们,他和李宏英等武将们一起往外走。没走几步,就有太监前来道,“元帅请留步,陛下有请。”李长川停下脚步,让其他官员不必等他,随后自己随着太监前往御书房。太监领李长川到御书房门口,让李长川自己进去,然后就站在门口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