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作者:藕粉圆子      更新:2023-06-07 06:25      字数:4042
  “你的步摇掉了。”梁安略带了笑意的声音传来。宋如锦回首去看。原来是端平公主替她插步摇的时候没插稳,一转头就滑下来了。如今那支四蝶挂珠步摇正孤零零地躺在地上。两个宫女颇有眼色地俯身去拾。哪知道梁安先她们一步,把那支步摇捡了起来,递给宋如锦。日光正盛,灼灼地照着,步摇坠着的黄色玛瑙珠子熠熠闪着光。宋如锦脸红得像熟透了的番茄,万分窘迫地接过了步摇。回到景阳宫后,便发现端平公主已经吃上了樱桃。那一颗颗樱桃圆润晶莹,红玛瑙一般整整齐齐地码在青花瓷盘上。端平公主一面吩咐人,“去做点樱桃果脯来。”一面对宋如锦说:“都是刚刚六皇兄遣人送来的。”宋如锦捂了捂脸,“哦。”这时,外头有宫婢来找,“宋二姑娘,太子妃娘娘请您过去一趟。”宋如锦应了一声,想到这樱桃也是自己丢人现眼得来的,就顺手抓了一把,边吃边走。来宗学读书还有一个好处,便是时常能见宋如慧一面,一块儿坐着说说话。到了东宫,宋如慧正倚着贵妃榻,对着碧纱窗,懒懒散散地看团扇上的图样。神色倦倦的,见宋如锦来了,才浮出笑意来,“妹妹快来坐。近几日进学累不累?”宋如锦道:“累倒是不累。”就是有些丢人。宋如慧坐直了身子,立马有侍女过来,在她身后放上软垫。她吩咐道:“兰佩,把那盆山茶花抱来。”兰佩应了声“是”,不多时便抱着一盆盛放的山茶花进来,花枝足有半人高,花瓣层层叠叠,如霞堆砌。宋如锦绕着花盆看了许久。“喜欢的话,就摘一枝去戴。”宋如慧笑吟吟地说道。宋如锦连连摇头,“那怎么行,这里一共十朵,成双成对,十全十美,我摘走一朵,反倒不好。”“傻妹妹,你当它天生便是十朵?还不是宫里的花匠精心修剪成吉祥的模样,才送过来的。”宋如慧走下贵妃榻,挑了一朵赤色山茶花,折了下来,簪在宋如锦的发上,退后几步,端详了一会儿,微微笑道,“到底年轻,簪花也好看。”宋如锦摸了摸头上艳丽欲滴的花朵,寻了面镜子打量了两眼,“这话祖母来说我便也认了,姐姐也就比我大三岁,我能比姐姐年轻多少?”宋如锦转过头来笑望着宋如慧,“姐姐才刚嫁做人妇,也正当好年华呢。”正说着,一阵凉风吹了进来,殿内的纱幔轻轻飞舞。外头有宫娥道:“变天了,怕是要下好大一场雨。”宋如慧偏头望了望窗外,果然见外面阴沉沉的一片,乌云低垂,天色都暗了下来。风很大,吹得殿后的树枝花叶上下飘摇。“锦妹妹,你今天就别走了,在我这儿住一夜。一来,免得回去路上淋雨,二来嘛,”宋如慧揉了揉宋如锦的脸颊,“你明日再去宗学,就不用早起了。”宋如锦正打算点头,忽然忸怩了一下,问道:“姐姐……不用陪太子殿下吗?”宋如慧微微一怔,不自然地把一缕碎发别到耳后,“近来国事繁忙,殿下抽不开身。”说着,又扯出一抹笑意来,“这不是正好腾出时间陪你吗?”宋如锦坐近了看她。宋如慧的头发高高梳起,挽了凌云髻,面上敷着厚厚的脂粉,眉毛细细地勾画成了柳叶眉,一身宫装繁复庄重,华美奢丽,贵气逼人。她突然觉得宋如慧像那盆被人精心修剪的山茶花。“姐姐,你快活吗?”宋如锦抱着宋如慧的半边身子,声音低低的。宋如慧温柔地拍了拍她的背,“自然是快活的。”瓢泼大雨倾泻而下,敲打在枝叶上,哗啦哗啦地作响。云薄风回,雨点越来越密,有如急坠而下的银针。梁安扫了眼透窗而入的雨丝,站起身来,把窗户掩上了。殿内昏黑一片。宫婢们把屋子里的蜡烛挨个儿点上,室内重又亮堂起来。“你们都下去。”皇后道。一列宫婢鱼贯而出。皇后望着自己的儿子,“听说今天忠勤侯府的二姑娘去你宫里了?”“谁又多嘴?到母后跟前嚼舌根。”梁安反问了一句。“你也别管是谁同我说的。”自从梁安举荐宋如锦当端平公主的伴读,皇后便一直留意着宋如锦,“我听说……那个姑娘已和靖西王世子过了纳采问名。”“六礼才过了两礼,算不得什么。便是果真订了亲,也不是大事。”梁安神色未变,左手压着袖子,右手行云流水般地烹茶,滚开的热水微微放凉,浇进上好的明前茶,茶叶浮浮沉沉,如云舒卷,绿而清的茶色一点点溢了出来。皇后的神色便有些幽远。她是继后。先皇后——孝贞仁皇后原先就是许了人家的。圣上看中了她,使了手段迫她退亲,生生把人逼进了皇宫。圣上也确实极爱重孝贞仁皇后,她活着的时候,几乎是椒房独宠。甚至于后来她难产,奄奄一息、就要撒手人寰之时,圣上还允诺她——只要他在,大皇子永远都是太子。——十几年前的旧事,如今已经鲜有人知了。皇后盯着面前跳跃的烛火,不觉有些出神。梁安端起茶杯,奉给皇后,“母后请用。”皇后看着眼前修竹般内敛雅致的少年。几年前,他还住在自己宫里,时常承欢膝下,绕床玩耍,当年的凤仪宫笑语连连,梁安是多么天真烂漫、活泼恣意的模样啊。不过一年不到的南华寺生活,就把他磨砺得这般深沉从容。如今他眼中暗沉沉的流光,连她这个当娘的也辨不分明。“说到底,还是我和昌平亏欠了你……”皇后端着茶杯,翡翠耳珰轻轻晃动,映在茶水里倒影悠悠,“若不是为了我们母女,你也不至于被逼到这等地步。”“也罢,明天我就去求你父皇,让他下旨赐婚。”皇后望向梁安的眼神温暖起来,“就算是母后给你的补偿。”第28章 不眠之夜门窗掩上了, 屋子里就有点闷。宋如锦抱着五彩缠枝莲葫芦瓶赏玩了一会儿,拿了一柄竹骨伞, 道:“我出去透透气。”殿外栽了一树桃花, 雨密风骤,花枝频颤, 已有不少花瓣抖落下来, 顺着雨水一冲,淹在了泥水里。宋如锦看了一会儿, 惋惜道:“等这场雨过了,这些花就要掉光了。”宋如慧正打着帘子, 站在殿门口看她, 闻言莞尔:“正是呢。本以为这场雨下一会儿便停了, 没想到越下越大。不过话说回来,一场春雨一场暖,等这场雨过了, 就能穿薄衫纱裙了。”时候不早了,姐妹俩用过晚膳, 宋如锦便在偏殿歇下了。她有些认床,再加上雨声很大,就一直辗转反侧睡不太着。也不知什么时辰了, 睁眼一看,床帐围着,眼前黑黢黢的一片。她翻了个身,掀开床帘, 黑暗中窸窸窣窣地摸索着穿绣鞋。动静倒也不大,但外头守夜的宫女一向是警醒的,一听见声儿就进来了,小心探问道:“姑娘醒了?”宋如锦“嗯”了一声,“睡不着,下来倒杯茶喝。”宫女连忙把蜡烛点上。灯火如豆,照得室内昏暗温暖。“您歇着,我去给您倒茶。”宫女给宋如锦披上一件天水绿褙子,“姑娘本就睡不着,吃了茶就更睡不着了。婢子去给您泡一碗百合酸枣仁茶,最是静心安神的。”宋如锦拥着锦缎棉被,点了点头。不多时,那个宫女便回来了,手上捧着一只冰裂纹瓷碗,小心翼翼地陪着不是,“劳姑娘久等了,这会儿没有热水,便多用了些时候。”“不妨事。”宋如锦端着小碗喝了几口,望着宫女,“你叫什么?”“婢子蒹葭。”宋如锦咬着枣仁,眼睛咕噜转了一圈,好奇问道:“平日里太子殿下待姐姐——太子妃娘娘如何?”蒹葭规规矩矩地答道:“婢子不敢议论主子。”“也不要你说个是非好歹来,只消挑拣几件说给我解解闷儿就行。”蒹葭便娓娓道:“说来也有件难得的事。就前几日,娘娘吃了半个李子,觉着腻便搁下了,殿下也不忌讳,拿起剩下半个就吃了。还有一次,去年冬天,娘娘去给皇后娘娘请安,走得急,披风忘记拿了,殿下知道了,便亲自拿着披风送到凤仪宫去了。”“这么说,殿下待娘娘很是爱重了?”宋如锦喝完最后一口百合酸枣仁茶,把碗搁在床头。蒹葭不敢妄论,只拿来了清水给宋如锦漱口。“你再和我说说,他们两人平素怎么相处?”蒹葭摇了摇头,“婢子只是偏殿洒扫的,不曾近身服侍过娘娘。”宋如锦见她不肯说,便作罢了。大约是时辰到了,宋如锦渐渐觉出了几分困意。蒹葭见她眼神迷蒙,便替她褪下褙子,点上安神香,“姑娘睡吧。”宋如锦眨了眨眼睛,歪着头闭眸睡了。蒹葭吹灭蜡烛,静悄悄地退出去。但夜里睡得不安稳,隐约听见了不少乱糟糟的喧闹声,雨势愈急,宛若浪涛奔涌,席卷而下。宋如慧突然惊醒过来。嘈杂的风雨声混着悠长的钟声,源源不断,绵延而来。“纫秋。”宋如慧连忙唤道,“出什么事了?”殿内的灯一盏接着一盏亮了起来,兰佩上前,扶着宋如慧起身,“现下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娘娘别急,纫秋已经去问了。”宫里敲钟,应是有人殁了。宋如慧心跳得飞快,急急忙忙地穿上衣裳,“锦妹妹呢?”“二姑娘还睡着呢。”说话间,纫秋已经回来了,因来回路上走得急,身上沾了不少雨,半边衣裳都湿了,一进门就往下滴水,湮湿了金砖地上的绒毯。“娘娘,是陛下驾崩了。”她道。宋如慧怔了一瞬,忙说:“快传令下去,所有人都换素服,不许戴金玉首饰。”“是。”“殿下呢?”宋如慧忽地反应过来,“殿下今夜可曾回来?”“不曾。”纫秋摇了摇头,犹豫了一下又道,“适才婢子听说,殿下好像在勤政殿……那边还围着一队羽林军。”勤政殿是天子寝宫。纫秋性子沉稳,她说“好像”,就应是八|九不离十了。宋如慧还没有梳发,绸缎般的墨发披在肩膀上,她的神色微微凝滞了一瞬。去年冬天,陛下的病情已经有了好转,按理说不应崩逝得这么突然,太子又恰好在勤政殿……宋如慧不敢多想,“我去看看妹妹。”宋如锦睡得尚浅,宋如慧一进来,她就察觉到了,勉力睁了睁眼,“姐姐,出什么事了?”“圣上崩了。”宋如慧把一袭素雪绢裙放在宋如锦的床头,“明早起来穿这身衣裳。”“那明天还要上宗学吗?”宋如慧愣了愣,温声道:“想来是不用了。”她帮宋如锦掖了掖被角,“好好睡吧。”宋如锦换了个舒服的睡姿,沉沉睡着了。但这一个夜晚,大夏皇宫有许多人不曾安眠。今上的妃嫔们自是哭哭啼啼,怅恨了半宿。生了皇子的还好些,日后向新帝请命,兴许能跟着儿子开府别居,后半辈子也算有了依靠。那些没有子嗣的,或是只生了公主的,她们即将面临的命运要么是孤寂老死后宫,要么是出家为尼,长伴古佛青灯。这样萧瑟又无望的归宿,总是让人悲哀扼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