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 35 章
作者:木木木子头      更新:2022-03-30 00:10      字数:6710
  五娘喜欢他这霸气自信的样子:“那就请王爷给妾身划块地吧。”

  昭亲王坐到了五娘身边, 搭着她的肩膀:“现在就要?”

  “当然,”五娘扭头对他说:“你都已经说了会打赢, 那我当然要未雨绸缪, 开始建城, 到时候那座城里不管是商铺还是宅子就都是咱们的。真到了那一日,我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日进斗金?”

  昭亲王虽被她说的热血沸腾, 不过他还是保持着冷静, 其实他有一个更大胆的计划:“这次打战咱们还要防着北辽跟京城,如果可以我真想一劳永逸。”

  五娘闻言面色有些变了, 他不会无缘无故说这话:“你想要干什么?”

  昭亲王眼都不眨一下,盯着他媳妇,舌尖顶了顶自己的牙根:“内忧外患一次解决。”

  五娘忽地站了起来,仔细打量着他面上的神情,见他不似在开玩笑, 她有一瞬间的屏息:“你是想要引皇帝入局?”

  “是,”昭亲王看向五娘还未隆起的肚子:“母后查了多年都没有寻到有关皇帝身世的证据, 没有证据,奉国夫人韩氏是不会认的。她的身份摆在那,咱们也不可能对她用刑。黄氏虽知道先帝跟奉国夫人的奸情, 但她对皇帝的身世丝毫不知。”

  “那你也不能拿你自己冒险, ”五娘有些不认同他的想法:“证据咱们迟早有一天会找到的,实在不行, 等你收拾了边莫, 休养生息之后, 我陪你造反。”

  昭亲王见他媳妇这般,深叹了口气,把她拉到自己的腿上坐着:“满满,其实你心里是认同我的,只是不想我冒险。但你要知道西北一旦打起来,皇帝是肯定会落井下石的。”

  “不会的,”五娘虽摇着头,但她心里已经不那么确定了:“皇帝……皇帝他是大景的君主,他不会的……他不会看着……西北的百姓流离失所的……”

  昭亲王嗤笑一声:“他做梦都想我死,怎么可能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依我对他的了解,他宁愿割舍掉西北,也不会放过我,因为他太怕失去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五娘不再反驳他了,但也没有吭声。

  “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主动引他入局,”昭亲王双目沉静:“等我收拾了边莫跟北辽,那些证据就足够我打着清君侧的名号扫荡朝野,到时我自然可以拿得住所有人,那皇帝的身世就不再是个秘密了。”

  过了好久,五娘才开口:“你一定要这样做吗?”

  “是,”昭亲王紧抱着怀里的小媳妇,深嗅着她身上的味道:“我不想再等了,小算盘再有几个月就出生了,我要把属于我的东西都夺回来,我不想让我的孩子过着跟我一样的日子。”

  “好,”五娘轻咬着自己嘴中的肉,微微疼:“我帮你。”

  昭亲王虽已经想好了这么做,也说服了他媳妇,不过之后的几天,两人谁都没有再提那事,只是即便是这样,五娘脸上的笑也没以前那么多了。

  这天女医来给五娘请脉,昭亲王也留在后院等着。女医诊完脉,一脸严肃地说:“恭喜王爷,王妃腹中的胎儿已满三个月,胎也已经坐稳了。”

  “下去吧,”昭亲王摆摆手示意女医下去。

  五娘坐在榻上,双手抱着肚子,眼角余光扫了下屋里服侍的奴才,说:“你们也都下去吧,小应子守着门。”有些事情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就好好谋划,不管怎么样,夫妻一体,是苦是乐,她都跟他一起。

  等屋里就剩下他们两人时,五娘看向坐在右边榻上的昭亲王:“你准备接下来怎么做?”

  虽没点明什么事儿,但昭亲王知道五娘在说什么:“把西北异动的事儿透到京里,之后咱们练兵等着就好。京里一直都有人盯着,只要他们有动作,就算入局。”

  五娘点了点头:“你有没有想过北辽会跟边莫合谋平分西北?”

  “他们不会合谋,”昭亲王对这一点倒是很肯定:“自我掌握西北军之后,就挑了两批人,专门模仿北辽人跟边莫人,每年北辽跟边莫都会起一些小冲突,而我就负责把他们的冲突小而化大。”

  “可是西北这么大的诱惑摆在眼前,他们也是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的,”五娘自小就知道没有什么恩怨在利益驱使下是不能化解的,要是不能化解,只能说明一点利益不够大:“咱们不能侥幸,既然你已经准备设局引皇帝上勾,那么咱们就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昭亲王喜欢他小媳妇这样跟他谈话,这让他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你说来听听。”

  “边莫的老国王不是死了吗?”五娘摸着自己的肚子:“那老国王应该有儿子吧?”

  “你是想要挑起边莫的内战?”昭亲王知道他小媳妇聪明,但没想到她不但聪明还很敏锐:“上次回西北的路上,我接到急报赶回封地的时候,就已经让无宁带人渡过无望河去了边莫。”

  五娘看着她夫君说:“适当的时候,你的那一队假边莫人可以助他一助。只要他们自己斗起来,那么不论是谁赢,边莫都会元气大伤。如果边莫伤了元气,咱们就可以多挪腾出些力气来对付北辽了。”

  昭亲王一手抵在炕几上,摸着自己的下巴:“你看出来了?”

  “我虽身在后宅,但有些事情还是知道的,”五娘无奈地笑了一声:“相比于边莫,北辽才是个大麻烦。边莫想要到西北还要渡过无望河跟那片大草原,可是北辽就不一样了,他们骑着马两天就能到西北边关。”

  昭亲王笑了:“看来我是什么事儿都瞒不过你。”

  “怎么,你还有事想瞒我?”五娘有些得意地瞪着他:“给你机会,赶快如实招来,不然等我自己发现了,可没你好日子过。”

  昭亲王的手越过炕几,拉起她的手,笑说:“暂时还没有。”

  五娘深叹了口气:“你准备什么时候给母后去信?”

  “就这两天,”昭亲王捏了捏小媳妇的手:“这事不能瞒她,免得她担心。”

  “你知道就好,母后年岁大了,可经不得打击,”五娘回握着他的手:“你也算是第一个给自己挖坑的人了。”谁能想到他会把后背露给自己的敌人呢?但愿皇帝这次不要让他们失望,不然他们岂不是白忙一场?

  乐山,太后看着手中的书信,走去边上的小书房,拿起书案上的毛笔,就开始默念起她书架上的某一本佛经,念一段就在纸上写上一个字。

  两盏茶之后,她才不再继续念佛经,放下手中的毛笔,拿起案上的那张纸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她就把那封信跟那张纸都扔进了门口的火炉里:“办法倒是好,就是太冒险了。”

  米氏被太后请来的时候,太后正紧蹙着眉头坐在榻上,手中的佛珠也被她捻得比平日里快了些:“您这是怎么了?”

  太后抬头看向她,勉强笑了笑:“坐吧。”

  米氏坐到榻上,等着太后开口。

  太后把今天的那封信件跟米氏大略提了一下,就叹声道:“这孩子估计是不想再等了?”

  “这法子虽有些大胆,但只要细细筹谋,也不是不可以,”米氏弯着嘴角,笑说:“娘娘,依您对皇帝的了解,他会把西北割出去吗?”

  “会,”太后对这是没有一丝的迟疑:“那是个没脑子的,先帝后来已经准备换储君了,只是老三出了事,引得先帝发了急病,才没能废了他就去了。”

  “那就好,”米氏冷笑着说:“既然皇帝会这么做,那咱们就不用担心了。娘娘要是有法子,可以把边莫老国王死了的消息透给韩氏。想必她要是知道这消息,就不会再在奉国将军府安生的待着了。她只要动,那咱们就能有机会拿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你说的对,”太后脸上终有了一丝笑意:“这世上除了皇帝,就属她最想昭儿死了,皇帝也许还能顾着江山社稷略有迟疑,但韩氏不会。这次不管是皇帝还是韩氏敢沾这事,我就绝不会放过他们。”

  “那韩氏跟娇花儿似的,被人宠了那么多年,早就忘了自己那上不得台面的出身了。放心吧,她坐不住的,说不定这次能拉韩国公府一起下水,那就好玩了,”米氏说着,面上的笑一顿,看向太后:“对了,傅天明身边有我的人,传消息过来了,傅天明准备给皇帝送两个高人。”

  “高人?”太后有些疑惑:“什么高人?”

  “能让皇帝长生不老,龙精虎猛的高人,”米氏讽刺地说:“傅天明为了找那么两个传说中的高人,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两个骗子,”太后倒是直截了当:“傅天明就是个小人,他那女儿刚有喜被封了妃,他就开始等不急了。也好,省得我插手了。”

  “咱们现在就一边添油加柴一边看戏吧,”米氏淡淡地说:“反正京城在昭王他们没回来之前,可不能消停,还有那奉国将军府跟韩国公府,咱们也得盯紧了。”

  “你说的对,”太后意味深长的跟米氏对视了一眼。

  皇宫乾明殿,皇帝也收到边莫老国王死了的消息。他拿着信件,坐在龙椅上快一下午了,心一直嘭嘭跳着,可他始终不敢下决定。他想要昭亲王死在西北,当他知道边莫老国王死了的时候,他脑子里就一直跳动着一个很大胆的想法,但他权衡了半天,依旧不敢轻易下决定。

  肃亲王府思过院,肃亲王这会正站在摇篮边上看着躺在里面已经熟睡的婴孩,他的双目有了一丝温暖,这个孩子是他的,他有儿子了。

  就在这时,小友子悄悄进来了:“王爷,辅国公府多了一位黄姑娘。”

  “嗯,本王知道了,”肃亲王想伸手去摸一摸孩子的小脸,但又怕伤着他。

  小友子看着摇篮里的孩子,心里把那黄氏骂了个十七八遍,就没见过这么狠心的娘:“辅国公府对外宣称因为黄侧妃难产去世,辅国公夫人黄氏悲痛难忍,所以就认了族里一位跟黄侧妃长得相似的姑娘为女儿。”

  肃亲王不在意地笑了笑:“本王当初既已答应生完孩子放她离开,那以后这世上就没有黄侧妃了,只有死了的黄侧妃。”他自认已经做到位了,为了她的名声,给她请封了侧妃,既然她自己不珍惜,那也怨不得他。

  “报,”一黑色身影突然出现。

  肃亲王挥手让小友子把摇篮拿走,后才问:“什么事儿?”

  “西北要乱,”黑衣人言简意赅。

  肃亲王双目一缩,双拳紧握:“边莫老国王死了?”

  “是”

  “皇上知道了吗?”肃亲王想到一个可能,双拳握得咯咯响。

  “已知。”

  “让人盯紧皇宫,”肃亲王紧咬着牙关,摘下腰间的一个香囊,扔给黑衣人:“你亲自送去西北,把这小印亲手交到昭亲王手上。”

  “是,”黑衣人话音一落就没了身影,独留下肃亲王一人站在思过院里。许久之后,他才出声:“老九,兄弟九个,就只剩咱们哥俩了。哥哥已经残了,能给你的就只有那个小印了,你可要守好西北,等你回京,哥哥送你一份大礼。”

  说完他就打了个响指:“带人盯紧南边,要是赵寅有异动,不惜一切代价取其首级。”

  “是”

  次日,奉国将军府后院的了然堂里,韩氏坐在榻上一动不动,她在等人。

  “夫人,韩国公来了,”青芽嬷嬷低垂着头,进屋回禀。

  韩氏立马站了起来,笑着说:“快请哥哥进来。”

  没一会,韩国公便进来了,他看着笑脸相迎的韩氏,面上没有一丝表情。自上次因为孙女的死跟韩氏翻了脸之后,他就再没踏入过奉国将军府。这次要不是韩氏说有急事找他,他都不会过来:“你找老夫来有什么事儿?”

  以前他嫡妹说这个庶妹是个祸害,他总是不放在心上。可是自这庶妹跟先帝勾搭在一起,还生下孽种,算计太后,算计镇国侯府,他就悔不当初。为什么镇国侯在他面前嚷嚷,他总是光打雷不下雨,是因为他不敢吗?那是因为他心虚,他怕镇国侯。

  “哥哥,妹妹有大好的事情要告诉您,”韩氏好似没看到韩国公脸上的冷漠:“西北要乱了,真是太好了。”

  韩国公额头上的筋猛然一跳:“你说什么,西北要乱?”

  “是的,”韩氏攀上韩国公的胳膊,像是她在闺中一般,蹦蹦跳跳的:“我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被吓了一跳,不过之后就只剩下高兴了。”

  韩国公凝神看向韩氏的脸:“你想要我做什么?”

  “哥哥,怎么这么问妹妹?”韩氏脸上挂着甜笑。

  韩国公冷哼了一声,把自己的胳膊从她的怀了扯出来:“你要是没事让我做,你会低头让人叫我过来吗?”这个韩氏自出了闺门就不知道什么叫伏小做低了。

  韩氏扯了扯手中的锦帕,咬了咬唇,后耸了耸肩,就走到榻边坐下了:“既然西北要乱,那咱们就趁着这次机会,让昭亲王死在西北。”

  韩国公冷嗤一声:“你说得倒是轻松。”

  韩氏一点都不介意韩国公的冷嘲:“只要昭亲王死在西北,不但皇帝能坐稳龙椅,还能打击到太后。太后年纪大了,早年间又伤了身子,是经受不住打击的。只要太后死了,皇帝又自来厌恶镇国侯,镇国侯府就没了依靠,您不就可以报镇国侯欺辱您的仇吗?”

  韩国公早已看透了韩氏:“我跟镇国侯的仇还不是因你而起,”他轻蔑地瞟了一眼韩氏:“你今天找我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儿?老夫可没时间陪你啰嗦。”

  韩氏按压着心中的火气,轻声细语地说:“西北既然要乱,那就让它大乱吧,边莫跟北辽要是都参合进来,昭亲王就必死无疑了。”

  韩国公用手指掏了掏自己的耳朵:“你刚说什么?老夫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了。”

  “只要哥哥一封信,昭亲王就再也不能回京城了,”韩氏双目含泪地看着韩国公:“哥哥,昭亲王一日不死,太后活着一天,韩国公府就不能安宁一天,他们是不会放过皇上跟咱们的。”

  “你简直是疯了,”韩国公的眼睛都快蹬得脱眶了:“你让我做卖国贼,你有没有想过这事一旦被揭发,韩氏一族上上下下上千条人命就没了活路了?”

  韩氏忽地站了起来:“我当然想过,但是只要昭亲王一死,这些都不是什么事儿……”

  “你住嘴,”韩国公怒吼一声:“就算昭亲王死了,皇帝坐稳了皇位,你也还是你,你最好忘了你过去做过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

  韩氏梗着脖子,喘着粗气,眉头耸动着:“为什么……为什么……我不甘心……”

  “不甘心?”韩国公冷笑一声:“你还有不甘心,那我呢,韩国公府呢?你算计了太后,把孽种送进宫了,才跟我坦白。我此生最后悔的就是当年你八岁溺水的时候救了你。因为你,我韩氏一族的命都随时可能没了。玲儿说的对,你就是个祸害。”当年他知道韩氏生了孽种,还把孽种送进了宫,那时他只想做一件事,就是杀了孽种,只可惜没有得手。

  韩氏的泪下来了,抽噎着说:“哥哥,他是您的亲外甥,您的女儿还是皇后,逸王是您的外孙,您就不能帮他一把吗?”

  韩国公丝毫没有动容:“他只是个孽种罢了,老夫的外甥就只有平阳侯。”

  “那皇后呢?”韩氏泣不成声地说:“皇后是您的嫡女,逸王……”

  “不要跟老夫提逸王,”韩国公想到死了韩冰卿,目露伤悲:“皇后?要不是被你算计,婷姐儿也不会成了皇后。皇后的确是我女儿,但我还有儿子孙子族人,我不能不管他们的死活。”

  “说来说去,你就是顾你自己,不肯帮我,”韩氏说不通韩国公,就彻底气恼了:“你以为你不帮我,你就能保住韩氏一族了吗?你做梦,你把太后想得太仁慈了。你以为太后要是知道皇帝不是她亲生的,她会放过韩氏一族,放过你吗?”

  “你以为太后不知道皇帝不是她亲生的吗?”韩国公已经派人探过香山了:“大慈恩寺的后山有一座孤坟,每年九月初九,镇国侯都会去一趟香山。”

  “不可能,”韩氏双目圆瞪,也不再哭了,急声怒斥:“不可能,她不可能会知道。”

  韩国公见她的脸都吓白了:“原来你还知道怕,我还以为你不惧太后呢?”

  韩氏平息了下心境,勉强扯了扯嘴角:“我怕她什么?”后她快步走到韩国公跟前:“哥哥,既然太后已经知道皇帝不是她亲生的,那您更应该要帮我。昭亲王活着一天,皇帝就不敢动太后一天。哥哥,只有昭亲王死了,咱们才能都有活路。”

  韩国公笑了:“你当我傻子不成?皇帝要是知道你是他生母,第一个杀的就会是你,然后就该轮到韩国公府了。我通敌卖国,刚好给了他个好机会,将我韩氏一族诛杀殆尽。”

  “他不会的,”韩氏紧扯着韩国公的衣袖:“哥哥你信我,太后对他不好。”

  韩国公稍稍用力就把韩氏挥到一边去了:“你不用再说了,我是不会受你蛊惑的,你既然没什么事儿,老夫就回府了。”

  “你站住,”韩氏见他要走,也不再唱苦情戏了:“这事你做也得做,不想做也得做。”

  “你什么意思?”韩国公侧身看向她。

  “你不做,我就让皇后做,”她冷笑着说:“哥哥,您觉得皇后会做吗?”

  韩国公走到韩氏面前:“你是不是以为没人能奈何得了你?”他看向韩氏那双不见老态的眼:“你很聪明,知道太后不动你,不动皇帝,是因为她没有证据。你是不是以为先帝真的把尾巴扫得干干净净,你以为真的就没有证据证明皇帝是个孽种吗?”

  韩氏不笑了:“你什么意思?”

  韩国公也不跟她绕弯子:“你要不要也给哥哥分析分析,哥哥要是拿那证据跟太后换韩氏那些无辜人的命,你说太后会不会换?”

  “不可能,你不可能有,”韩氏完全不信韩国公的话,韩国公知道那事,还是她告诉他的,他怎么可能会有证据?

  “我是没有,但有人有,”韩国公杵到她耳边说:“你不是一直都看不起玲儿?”玲儿是他的嫡妹,可惜已经去了。

  韩氏瞬间瞪大了双目:“韩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