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作者:巫羽      更新:2023-06-03 05:31      字数:6201
  戎山鸠三十来岁,性格沉毅,被戎首点名教姒昊骑马,他只得传授。起先他觉得姒昊这个外邦之人学不来骑马,等他从马背上摔几次,就会退缩。后来他意识到自己错了,这人胆大而心细,聪明而敏捷,根本就没怎么摔下马过。初学者摔得头破血流,被马踢伤,踩踏的事,他都不曾遭遇。这在戎山鸠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这段时日,姒昊住在牧场,虞苏跟过来,照顾他起居。虞苏平日里无事,就在牧场看姒昊学骑马,看大白受驯,一开始为姒昊提心吊胆,后来见他在马背上沉稳、老练的样子,转而去心疼大白。昆吉金的牧场,不只有供骑乘的马,也饲养着好几匹拉马车的马。平日里,常有马车出入牧场。虞苏在牧场无所事事,便跟车夫学习驾车。相对于骑马,驾驭马车安全多了。牧场上,偶尔能见到虞苏慢悠悠驾车,姒昊骑着大白,跟随在他身旁。两人在夕阳下相伴,身后是青黛的山,晚风拂面。整个夏日,两人都待在牧场,天气转凉后,才离开牧场,回到土城东面的家。在两人于牧场学习,过着平静的生活,昆戎和狄人在北面的山谷里进行战争,各有胜负,分不出高低。昆吉金领兵在外,留着昆钺驻守土城。姒昊无暇顾及昆戎的战事,他迫切需要探明羽山的道路。羽山在昆湖以西,位于昆戎的地盘,往来安全,姒昊独自出行。骑马一日内可以往返,步行可得两日。清早,虞苏目送姒昊骑着大白,在晨曦下驰骋而去的身影。他心里本该担虑,但看着他在马上的英姿,心中又是喜悦。穹人和狄人都不会骑马,在戎地,也极少有人会,若是遇到敌人,可以凭借骑马逃脱。离去规方的日子越来越近,需要准备路途所需的物品。送走姒昊,虞苏背上家中仅剩的几件彩陶器,独自前往土城。姒昊骑着白马,披着一身灰色的斗篷,沿着昆湖西面行进。路途上偶有戎人,见着他都以为他是戎首的骑兵,人们不敢招惹骑兵,待骑兵分外敬重。一路无人拦阻,顺顺利利,抵达羽山脚下。这座山并不高,但地形相当复杂,山峰危立,如同石林般。怪石遍布,山中雾气蒙蒙有种说不出的诡异之感。从戎青鸟那儿询问来的路线,姒昊需要寻探。戎青鸟是位商队的领队,有很强的辨认方位能力。他告知姒昊的羽山路线,经由姒昊一路的踩点,确认可行无误。他站在山峰上,目光越过森林,望见远处的天岂山。高耸入云的天岂山,像藏匿在云林中的巨兽,只露出它的片鳞半爪。步下山峰,姒昊牵着大白,缓缓走出羽山,雾气沾湿他的头发,他的心很静穆。他离去前,朝山谷投去一眼,雾气沉沉下,难以想象谷中的情景。他没有挨近传说中的龙渊,他没必要去试探人世间是否真得有龙。孤零零葬身于此的先祖,孤零零抵达于此的自己,姒昊感受到一份沉寂的哀伤,像幽深的水渊般。传说羽山是姒昊先祖伯昆的葬身地,古帝时代,伯昆被帝於杀害于此,雄魂不灭,化而为龙。洛姒族是极其古老、显赫的一个族群,在古帝时代,便就封为伯爵。后来建立帝邦的伯禹,便是伯昆之子。小时候,姒昊从未想过,他有天会抵达这个传说的地方。他也不曾去想过,也许日后,自己也会成为一个时代的传说。作者有话要说:大白(骄傲):我已经是真劳斯莱斯白了导演:大白,听说要温顺好骑,最好挨一刀哦。臭马,你居然踢我。第88章 晋夷使者前往规方之途, 不会带任何货物, 会带上的都是最需要的物品。虞苏将陶坊里剩余的陶器, 全都背负在身上,带去土城售卖,易物。背负着一筐的陶器, 虞苏慢慢地走,他身后跟着大黑。往时来土城,都会带大白, 货物由大白驮, 人倒是很轻松。有匹马很便捷,要是有辆马车, 更是便捷。虞苏想,他很快会有辆马车。车身还在城南的作坊里制作, 应该快完成了。一辆最普通的马车,不事修饰, 花费他们七颗六彩陶珠,十枚石贝币。姒昊倒是不心疼,虞苏有点心疼。虞苏进入土城, 靠在土城墙小歇, 他从腰间取出水壶饮用。他额头上有薄汗,背负一筐陶器不轻松,沉甸甸,勒得肩膀疼。虞苏不觉得辛苦,喝上几口水, 把竹筐背上,继续行走。土城的早市在城北,这里常有商队到来,是昆戎最热闹的集市。虞苏来到早市,他找个空荡的位置,将陶器从竹筐中取出,摆放在地上。他的身旁,一边是贩卖牛羊的商人,一边是贩卖铜器的商人。时不时有人过来看看,挑选货物。虞苏低头看顾他的陶器,有人来询问,就用戎语简单交谈几句。虞苏的戎语说得还可以,虽然没有姒昊说得好。他的阿昊,学什么都很快。时常来早市,附近的人大多认识虞苏,唤他为带黑犬的陶匠。这头黑犬实在惹目,它总是蹲守在陶器旁边,威风凛凛,像一位侍卫。人们知道虞苏是外族人,不只有条恶犬,还有昆乌戈罩着,不会招惹他。从早待至午后,虞苏用一筐的彩陶器,换得三枚石贝币,还有不少的禽蛋,肉干,干酪。石贝币揣进怀里,食物放进竹筐,罩上竹盖,虞苏心满意足。出来时间长,有些饿,虞苏拿出携带来的食物喝水,他不忘分食大黑。烙饼从早上放到现在,已经干硬,虞苏吃一口饼,喝口陶壶中的凉水。他吃得很慢,不时在想事情,他想姒昊。他去羽山探路,他说路途上很安全。虞苏了解他,他会很谨慎,他不会让自己担心。他们是两条拧在一起的藤条,相互依存。发呆的虞苏,觉察有目光在注视他,将头一抬,发现是铜器商人的奴隶正在看他。这个奴隶衣衫破烂成条,看得出年龄不大,也就十几岁。他蹲在地上,盯着虞苏手中的饼和水,他正饥渴交迫。他的脸颊凹陷,双唇干裂,一双灰色的眼睛,满是渴望。虞苏起身,将竹筐背上,走到奴隶身旁,把饼递给他。自己一会就回家,有吃的,再说此时也不是很饿。虞苏这么想,一回神,见奴隶狼吞虎咽,两口把饼吃完。“渴了吧,喝点水。”虞苏将水壶递向奴隶,他声音很小。他怕引人注意,毕竟人们将奴隶当牲口对待,他这样行径在别人看来怪异。奴隶的双手被木枷所制,抓不住陶壶,只能将头仰起,张开嘴。虞苏把水壶倾倒,徐徐倒进他口中。铜器商人怕奴隶逃跑,将他的手脚加木枷。唯有干活时,会将手上的木枷取走。这样的姿势,喝水很缓慢,虞苏很有耐心,不着急。他将水壶里的水,一滴不剩,都喂给他喝。奴隶的眼里带着感激,灰色的眸子明亮起来,像棵枯草得场雨水复苏。他对虞苏说了一通戎语,有些字句虞苏没听懂。虞苏懂的只有那些日常用的戎语,他想大抵是感谢的意思吧。虞苏没说什么,他将陶壶挂回腰间,朝铜器商人瞥去一眼,见他仍专注于售卖铜器,没察觉。被看到喂他奴隶水和食物,很可能遭斥责,引人注目,虞苏不爱惹事。默默背着竹筐离开,虞苏没留意从他把饼递给奴隶那会起,就有一辆马车停在一旁观看。马车上的人模样在二十上下,衣着普通,唯有右耳坠着一个粗实的金环,显示他身份不一般。戎人一般会在右耳佩戴耳环,平民用青铜,用金器的,都是贵族。昆极的目光随着虞苏身影的移动而移动,在他从马车前走过时,昆极一眼就认出,他不是戎人。他穿着戎服,但是腰间的陶壶器形是外族之物,他的五官发色也不对,他是位外族。这人以自由身出现在土城,也许他随着商队前来。虞苏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昆极收回目光,对马夫说道:“去乌戈家。”马车前进,在坑洼的泥地上颠簸,昆极按住自己的左腿,感到疼痛。他是残疾之身,无法上战场,单是从北谷的营地里往返,就已感到病痛的折磨。何等可悲!年少时,昆极试图驯服野马,却遭野马踢甩,重重摔下马,摔断一条腿。年少轻狂代价惨痛,自此成为一位废人,深居简出。这次和狄人的战事,昆极本想帮忙出谋划策,他前往北谷营地,却遭父亲嫌恶。马车经过铜器商人的奴隶时,昆极朝他投去一眼,有时觉得自己和这些被钳住手脚的奴人没有两样,都丧失了尊严。虞苏在城北行走,不时张望四周,他在寻找巫医的房子。他得去找巫医求药,能止血的药,还有据说能解天岂山毒雾的药。巫医的房子很有特色,是土城唯一一栋草顶屋,虞苏很快找到。他推开木门,进入巫医家中,见到一位头戴羽冠,腰配铜铃,虎牌饰的老年男子。虞苏从怀里摸出一枚石贝币,用戎语说出他想要的药物名称。止血药是一盒油膏,不知是用什么东西制作,而解天岂山毒雾的药,是一大袋枯叶子。虞苏离开巫医家,还是没有直接回家,他带上药物,前往昆乌戈宅。戎青鸟便住在昆乌戈家中,虞苏要去拜见他。秋日到来,他和姒昊准备好出行的物品,就会启程。有些事,姒昊去做,有些事,由虞苏来。昆乌戈往年秋时会带商队去桑城,今年没去,昆吉金的命令将他留在土城。昆吉金让他协助昆钺处理土城事务,他不放心这个长子。虞苏前来昆乌戈家,正好见到昆极在院中。虞苏看着他,他也在看虞苏。这位昆戎首领的二儿子,和父亲一样有头黄褐色的发,宽阔的肩膀,高大的身材。虞苏第一眼,就发现他是个瘸子,走路一瘸一拐;第二眼,虞苏去看他右耳的耳环,这是辨认身份的一个方法。虞苏不解他为什么一直注视自己,那眼里似乎还有点惊讶。虞苏将头低下,恭敬行了个戎礼。他听姒昊说过,昆吉金的二儿子是个瘸子,而这人佩戴着粗实、夸张的金环耳饰,年纪也符合,大抵就是了。“你是谁?到这里做什么?”昆极猜测他是昆乌戈旧识,昆乌戈家有守卫,不会随便放人进来。“我是位陶匠,来找乌戈。”虞苏看他朝自己走来,为免失礼,他不去看他行走的姿势,一直低着头。昆氏的子弟,待姒昊态度轻慢,虞苏不想和他们打交道,但也不能去得罪。昆极想起土城来了一位虞地陶匠,他有所耳闻,他还没再说点什么,就听到昆乌戈说:“他是姒昊的随从,虞苏。”昆乌戈从屋里出来,看向虞苏和昆极。虞苏如释重负,朝昆乌戈走去,向他行礼,告知自己有事找戎青鸟。昆乌戈唤来一位仆人,带虞苏往院后去。昆极一直在打量虞苏,直到他离去。昆乌戈不解看他,昆极说:“没想到两人都如此年轻。”帝子也才十八岁,这位随从年纪和他差不多。这两人年少,阅历不及年长者,却踏上漫长旅程,还能安然抵达昆戎,堪称奇谈。商道被穹人阻断,戎青鸟困在规方多年。回到昆戎,物是人非,一时没住处,为昆乌戈收留。这人不肯带姒昊和虞苏前往规方,他历经千辛万苦才回来。他倒是清楚,如果姒昊通过昆吉金之口,来要求自己带路,绝对逃不过,所以他尽量提供帮助。虞苏将两种药物,拿给戎青鸟看。戎青鸟仔细察看了,告知他是这两种没错,并告诉他叶子的使用方法。虞苏跟他道谢,很是感激。戎青鸟见这位后生待人温雅谦逊,颇得人喜欢,便就多关心下,问他几时前往规方。虞苏说这几天筹办好,就会出行。“人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族群里,才有安稳日子过。你们照我说的去做,肯定能安全抵达规方。”戎青鸟并不知道姒昊是帝子,还以为姒昊和虞苏都是洛姒族。“青鸟,多谢你的帮助。”虞苏对他行了下礼,言语诚恳。戎青鸟抓抓鸟窝头,笑得有些心虚。他其实不能保证他们安全抵达规方,光是爬天岂山就得去半条命,一路上还有许多猛兽。自己是运气太好,才活着出来。以前商队走的都是规道,那才是正经通道,可惜被穹人给堵了。虞苏走出戎青鸟的矮屋,经过前院,离开昆乌戈的家。他出来时,没见到昆乌戈,想他有贵客正忙,就没去跟他道别。来戎地这些日子,多亏昆乌戈和首领的关照,否则他和姒昊也无法立足。离开昆乌戈家,虞苏加快脚步离开土城,此时已近黄昏,也许姒昊回家了。就像戎青鸟所说,人得回到自己的族群,规方是姒昊必须去的地方。戎青鸟那边吐露很多关于规方的消息,他说过洛姒族在规方二十载繁衍生息,帝邦的文化在那里延续。背着竹筐,带着大黑,如来时那般,虞苏原路走出土城。他离开土城时,看到从西面走来一支商队,隔着太远,又为土坡遮挡,虞苏没能看清他们的装束。这些人大多穿着上衣下裳,并非戎人,来自大河地区。其中有一人的打扮最是特别,他梳着六七条发辫,头发束在脑后,每根发辫尾部都缀着羽毛。他穿绿色的短袍,袖子很窄,仅能容拳,他佩戴弓箭,手上绑着护膊。这是晋夷的打扮,并且从他袍身的颜色看,他身份不低。商队常在秋时贸易,出现土城的商队不少。虞苏没放心上,转身朝家的方向走去,他心心念念着姒昊。太阳已偏西,也许姒昊回家了。作者有话要说:昊总:总有刁民想抢朕的老婆,来战个痛!昆极:……打不过。导演:昊总下章就踏上去规方的道路了。第89章 危急陶盆中的麦子青黄色, 麦穗瘦长, 麦秆只稍微弯了腰。虞苏将麦粒从麦穗上薅下, 用手指搓揉,麦粒扁平,远远不及当地的麦实饱满。来昆戎多时, 虞苏见过当地农人种麦,他们的麦苗更壮实,麦穗沉甸, 麦种优良。姒昊来到虞苏身边, 低下身看盆中那株缗地带来的麦子。它放在屋外多时,一时没留意, 原来已泛黄。姒昊拉起虞苏,对他说:“湖西有昆戎最好的来种。”若是想携带麦种出行, 自然是携带最优良的种子。虞苏“嗯”地一声,他跟着姒昊离开, 他们牵上大白,将大黑留院中看家。两人远去,紧闭的门院, 屋门口趴着大黑, 阳光照在土阶上,瘦瘦的麦子在风中摇摆。他们前往附近一家牧场,用一枚贝币,从牧场主人手中牵走一匹棕色的牡马。它受过拉车训练,性情温顺, 服从驱使。虞苏很喜欢它,一眼相中它的健美和温和。它会是陪伴自己前往规方的马儿,在路途上拉车,背负行囊。马儿用途广泛,马车在去规方之途,则似乎可有可无。马车也就前去羽山的路途上能使用,翻越山峰时,就得遗弃。姒昊不这么想,他认为一旦要出发,便得以最便捷的方式前往。他能骑马,虞苏能驱车,这是他们的优势。离开牧场,一人牵着一匹马,悠然往城南前去。河洛之人,不会骑马,懂得御车之人都相当稀少。姒昊很可能是河洛诸国中,第一个会骑马的人。为何懂得骑马的人如此至少,在于骑马可能会导致死亡,需要过人的勇气和娴熟技能。如果不能驯服马,那么不必说骑马,挨近它都难。驯服了马,成功骑上马背,就必须双腿紧夹马腹,双手抓紧马缰,再没有其他的凭靠。在马背上驰骋,稍微不留神,就会被甩落在地。运气不佳的人,可能折断脖子,摔成半身不遂,摔断腿。城南有土城唯一的车作坊,姒昊经由昆乌戈牵引,才得以在此制作一辆马车。戎人将戎车的制造保密,不轻易为外族造车。姒昊和虞苏牵马前来作坊,作坊主人告知马车已制作好。木匠把车身拉出,并帮忙套上马匹。虞苏登上马车,坐在上头,抚摸车身,他以往不曾想过,自己会拥有一辆车。姒昊把一件马策递给虞苏,对他笑语:“小苏,试一试。”虞苏接过马策,在手中捏握,他心情奇妙。他看见姒昊敦促的眼神,他拍打马策,马儿抬步前行,缓缓带动马车。虞苏驾驭马车,在作坊外头兜上一圈,得心应手。他不会骑马,但他会是位不错的御夫。马车停在道上,虞苏回头朝姒昊喊:“阿昊。”他眉眼含笑,朴质的发带在风中舞动。姒昊翻身上马,轻松追赶上去,他来到虞苏身边,才放慢速度。大白聪慧,能领会主人的意思,它调整步伐,不疾不徐,跟随马车行进。马背上的姒昊英姿焕发,他的双腿修长,腰身挺直,刚健而沉毅。他骑着一匹在戎地也不常见的白马,白马矫健而俊美,无论是人是马,都相当出众。两人没有回家,一起前往湖西,找种田的农人购买粮食及麦种。在河洛的人们,总以为戎人不种田,他们只懂放牧,落后又野蛮。那是误解,戎人是种麦好手,而且有自己的文化。从农人手中购得所需,姒昊带着虞苏,向西北向前去。他们穿过湖畔的乔木,在纷纷落叶下,远远眺望前方的羽山。他们即将踏上的道路,就在那儿。为树林遮蔽的羽山,看不清它的全貌,虞苏想它似乎没那么神秘。他听说过羽山龙的故事,在虞城夜晚的社中,由秉叟口中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