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027
作者:七年玉      更新:2022-03-29 00:41      字数:11722
  “大海, 大山他们的话能信吗?”孙青梅听赵素清说一天卖栗子和烤山芋能卖三、四块钱,她心动了。一天能卖三、四块钱,换谁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贺文海抽着贺文山买给他的大前门烟, 微微皱着眉头,一副沉思地表情。

  贺知雪插|了一句嘴:“当然不能信, 我才不相信卖栗子和什么烤山芋能卖三、四块钱,县城里的人又不是傻子,栗子和山芋有什么好吃的。”说完,她还发出一声嗤笑声, “我看二叔他们就是怕被我们笑话,所以打肿脸充胖子。”

  贺知夏却不这么认为:“二叔他们给我们家送了肉和布, 加起来最起码有七、八块钱吧。如果二叔他们真的是打肿脸充胖子, 那这代价太大了吧。”

  贺知雪反驳贺知夏这个说法:“很简单啊,二叔他们之所以给我们家买肉和布, 就是想要炫耀他们在县城赚钱了, 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赚钱。”她才不会相信在县城里卖栗子和山芋,一天能卖三、四块钱,骗鬼去吧。

  “姐, 二叔他们买肉和布送给我们家,是想感谢我们家这些年对他们的帮助,而不是为了炫耀。”贺知夏不明白她姐为什么一直看不惯二叔一家人。虽然他们家经常帮助二叔家, 但是二叔一家人是知恩图报的。每次他们家把钱借给二叔家,过不了多久, 二叔就会把钱还给他们, 从来没有说不还钱。哪怕他们家给二叔家送一些吃的, 二叔家之后也会还给他们。一直以来, 二叔家从来没有白占他们家的便宜。

  贺知雪冷哼一声道:“什么感谢, 如果真的要感谢我们家,五斤猪肉和几块布算什么感谢,要想真的感谢我们家,就该给我们钱……”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贺文海一声怒吼地打断:“你给我闭嘴!”

  贺知雪被贺文海这么一吼,吓得全身抖了下。她见贺文海怒沉着脸,立马低下头,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下次再让我听到你这么说你二叔一家,我打烂你的嘴。”大女儿刚才的话太过分了,贺文海听不下去了。他们家虽然是帮助二弟家不少忙,但是二弟家知恩图报。每次他们帮他们一家的忙,他们一家人后立马还回来。“越长大越没有像,你二叔哪次找我们借钱没还啊,你怨我和你妈把家里的好东西都给你二叔家,你二叔家哪次没有还给我们。你不小了,马上就十八岁了,怎么还不懂事,你二叔家对我们家还差了么,你怎么跟你四叔一家越来越像?”

  贺知雪听到这番话,小声地反驳道:“我要是生在四叔家就好了,不愁吃不愁穿的……”

  “下次再让我听到你说你二叔一家的不是,小心你的皮。”这次二弟一家去县城卖栗子和烤山芋,就是被大女儿说出去,让二弟一家人被村里看笑话。

  孙青梅担心大女儿又要说一些不中听的话气贺文海,伸手打了大女儿手臂一巴掌,故作凶狠地说道:“这里没你的事,滚回房间去,省的在这里惹你爸生气。”

  贺知雪不服气地撅了噘嘴,站起身扭着腰离开了堂屋。

  “你看看她现在成什么样子。”贺文海不明白大女儿为什么对二弟一家有这么大的成见。

  孙青梅打圆场道:“回头我再说她两句。”说完,又把话题扯了回来,“你说大山他们的话能不能信?”

  “大山他们不会骗我们的,他们说一天能卖三、四块钱,应该是真的。”贺文海是绝对相信自己的二弟的,他二弟不是那种为了炫耀,故意打肿脸充胖子的人。“他们这几天是真的卖到钱了,不然不会又买肉又买布地送给我们。”

  “真卖钱的话,那我们也去县城卖栗子和山芋。”一天能卖三、四块钱,离过年还有十来天,这样算的话,等到过年的时候能卖三、四十块钱,到时候他们家就有过一个好年。

  贺文海一脸若有所思地说道:“我明天先去县城瞅瞅他们是怎么卖的。如果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那我们也去卖。”

  孙青梅点点头说:“行,那你明天去看看情况。”

  贺知夏这个时候插了一句嘴:“爸,我明天跟你一道去。”

  “行,那明天一起去。”对于小女儿,贺文海还是十分放心的,小女儿要比大女儿懂事,还比大女儿听话、稳重。

  “对了,你妈那边,还有老四那边怕是不会就这么算了。”孙青梅想到今天发生的事情,就一肚子的火,“以老四那对夫妻的性子,这次挨了打,还挨了骂,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搞不住现在就在憋什么坏主意。”

  贺文海冷笑道:“他们敢!他们要是敢对大山他们一家做什么,我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你还不放过他们,恐怕他们还不会放过我们。”孙青梅不后悔今天帮赵素清他们一家,她也早就看不惯老婆子和老四他们一家,早就想撕破脸大干一场,“等着瞧吧,他们过不了多久就要使坏了。”

  “他们要是使坏,就跟村长说,让村长去他们厂里找他们领导,我看他们还想不想在厂里上班了。”贺文海道,“到时候他们在厂子里上不了班,我看他们还拿什么横。”

  “我倒是希望村长现在就去找他们领导。”孙青梅嘴上这么说,但是她心里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去素清他们家看看猪,不要老两口使坏把素清他们家给弄没了。”

  不止贺文海他们一家好奇贺知非家摆摊卖栗子赚不赚钱,村里其他人也好奇。不少人决定明天去县城看看,瞅瞅贺文山他们一家在县城到底是怎么卖栗子的。

  此时,贺知非他们一家人已经在县城的电影院门口的摆摊了。

  摆摊的时候,听到其他家摊子的人说从明天开始要下雪,而且要下好几天,到时候就不好在电影院门口摆摊卖东西了。

  贺文山一听要下雪,心里有些慌了。他们才来县城摆摊没两天,这生意才刚刚做起来,如果下雪的话,那……他们怎么赚钱啊。

  贺知白他们也急了,心想要是下雪了,他们还怎么出来摆摊卖栗子赚钱。

  “二哥,下雪了,我们要怎么办啊?”

  贺知非想了想说:“下雪了,我们可以继续出来摆摊,不过得需要做一把大伞。”

  “大伞?什么大伞?”贺知白急忙问道。

  “就是把平时打得雨伞做大,等晚上回去再说。”做一把大的伞,对贺知非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见贺知非有主意,贺文山和贺知白他们心里就安心了。

  贺知白朝贺知非竖起大拇指,一脸佩服地说道:“二哥,还是你有办法。”

  贺知非对贺知白笑了笑说:“多读书,你也会变聪明的。”

  一听读书,贺知白就非常嫌弃地撇了撇嘴:“我不是读书的料,二哥你还是不要为难我了。”

  看到贺知白对读书这么抵抗,贺知非没有再多说什么,转头对贺知黑说道:“小三,我今天在孙大爷那买了不少旧书,有不少书是小学和初中的教科书,还有不少杂志,你每天看一看。”

  贺知黑听话地点了点头:“好,不过,二哥……”说到这里,贺知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二哥,我想跟你学修东西。”

  贺知白听到贺知黑这么说,立马也跟着说道:“二哥,我也想跟你学修东西。”他二哥实在是太厉害,连收音机和电风扇都会修。他要是能像二哥一样会修东西,到时候能赚不少钱。

  “修东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你不多读书学习是修不好的。”贺知非趁这个时候给贺知白灌输多读书的好处,“修东西要用到物理方面的知识,你要是物理不行,这东西也修不好。”

  “物理是什么东西?”贺知白听得是一头雾水。

  贺知黑嫌弃地瞪了一眼一脸茫然的贺知白:“物理是书,上初中的话,就能学到物理。”

  “啊?”贺知白心里无语了,“二哥,我都没上过初中,哪里知道什么物理。再说,我也没有学过物理。”

  “所以你要读书,争取考上初中。等你考上初中,你就能学到物理。”

  贺知白这下反应过来了,悄悄地翻了个白眼:“二哥,你说来说去就是想让我读书。你就不要废这个心了,我是不可能读书的。你让我去读书,就是花冤枉钱。”

  见贺知白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贺知非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以后有你后悔的。”

  贺知白一副无所谓的语气: “以后要是后悔,那也是以后的事情。我现在啊,就想赚钱。”说完,讨好地朝贺知非笑了笑,“二哥,你就教我修东西呗。”

  “行,教你们。”如果他不教小四,小四一定会死缠着他,缠到他答应为止。

  “谢谢二哥!”

  今晚,贺知非他们的摊子除了卖炒栗子和烤山芋,还卖了馒头和包子。

  馒头和包子是前两天包好的,赵素清留下一些自己吃,剩下的就让贺知非他们今天拿来卖。

  赵素清做的包子馅儿好吃,不少人买了当场就吃了。吃了后,就直说好吃。

  今晚的生意还是不错的,九点半就把东西全部卖完了。加上馒头和包子,一共卖了九块钱。今晚卖的钱是除了第一晚,是最多的一晚。

  赵素清见加上卖馒头和包子能卖这么多钱,决定以后每天都做一些馒头和包子卖。

  贺知非听着赵素清说以后天天做馒头和包子卖,忽然想到一样东西,那就是锅贴。他们家正好有铁桶做的炉子,刚好可以用来做锅贴。

  简单地跟赵素清说了下锅贴怎么做,赵素清听了后第一反应就是:“这多费油啊,油可是不便宜,还是算了吧。”

  贺知非想想也是,做锅贴是需要不少香油,的确不划算。

  “那妈你还是做馒头和包子吧。”

  赵素清想了想说:“我们还可以做烧饼,正好饼贴在铁桶里烧。”

  “这个主意好。”贺知白连忙拍马屁说道,“妈,你做的烧饼最好吃,一定能卖钱的。”

  赵素清听到这话,很是得意地扬起下巴:“你们的妈虽然不会做衣服,但是做吃的,可是一把好手。”刚把话说完,她又想到一件事情,右手狠狠地拍了下大桌子,“不然我们天天早上卖早餐吧 ,我看县城街上早上卖的都是馒头、包子、面条什么的,这些我们也能做。”

  ~~~~~

  赵素清认为在下午三点摆摊前,他们还能再摆一个小摊子赚点钱。他们不能指望炒栗子和烤山芋一个摊子赚钱,多弄一个小摊子就多一条赚钱的路。

  “我看了下,虽然早上卖早饭的人不是很多的,但是买早饭的人却不少,我觉得我们可以摆个小摊子卖早点。”别的不说,对于做吃的,赵素清还是很有信心,“以我的手艺,做出来的包子和馒头肯定能卖地好。”

  “妈,你要是想卖早餐,要很早就起来忙了,很辛苦的。”虽然赵素清摆摊子卖早点是个赚钱的好法子,但是卖早餐实在是太辛苦了,贺知非不想他们这么累。

  “这有什么辛苦。”赵素清摆摆手,扬起嘴角笑着说,“卖东西可比我们下田干活轻松。再说,农忙的时候,我们每天也要早起,还要忙一天。卖早餐的话,只忙早上那一会儿。”

  贺文山赞成赵素清这个提议:“那我们早上就卖早点。”贺文山也觉得靠炒栗子和烤山芋这个摊子不是永久的办法,得再想想其他的法子赚钱。“早上把早点卖完,我们下午还能继续摆摊卖炒栗子和烤山芋。”

  见贺文山同意她这个做法,赵素清高兴地笑了:“大山同志,你的觉悟挺高的啊。”

  贺文山笑了笑说:“主要是赵领导教的好。”

  “爸妈,你们想要卖早点,想没想过成本?”贺知非见爸妈说风就是雨地要卖早点,觉得他们有些冲动,准备跟他们好好地分析一下,“做早点卖馒头和包子,需要面粉吧,这面粉要买吧,而且面还不便宜。除了面,你们还要买菜吧,卖包子总不能什么馅儿都没有吧。”

  “二娃子,我这个算过了。”赵素清既然想做早点的小生意,肯定不是突发奇想,也是思考了一番,“县城卖的面,一石是十八块钱。我们要是买的多,说不定还会给我们便宜一点。菜的话,大白菜和豆粉都是几分钱一紧,我们到时候跟来县城卖菜的人买,买地多的话,人家也肯定会给我们便宜一些的。”

  贺知非没有打断他妈,听他妈继续说。

  “我昨天早上特意问了人家卖早点是怎么卖的。馒头一毛钱三个。菜包子的话,一毛钱两个。大饼的话,三四分钱一个。”至于油条什么的需要油炸的东西,直接被赵素清给摒弃了。这年头,油不怎么便宜。如果卖油条糍粑什么的,需要用不少的油炸,这个成本太高了。卖包子和馒头,还有大饼的成本相对而要要少一些。

  “我们还可以下面条卖。”赵素清继续说道,“稍微放点菜,一碗面条七八分钱。要是放现炒的素菜或者头豆腐,一碗面一毛四五。”

  听着他妈说得这些价格,贺知非算了下成本,随即点点头:“成本不怎么高,是可以做。”

  “二娃子,你妈我不是傻子,成本高的话,我怎么可能会去做。”赵素清笑着说,“我可是仔细地算了算,觉得能赚钱才想做的。”赵素清可是把钱看得很重要的。虽然他们家现在赚了点钱,但是并经不起乱花。她想别的法子赚钱的前提条件是成本不能高,不然没钱做其他的小生意。

  “二娃子,你妈说能做,那肯定能做。”贺文山是非常支持赵素清做早点卖钱的想法,“我和你妈早上累一点没关系,再说马上就要过年,也卖不了多久。”

  贺知白插了一句嘴说道:“二哥,我和小三也可以帮爸妈做早点卖的。”

  听到贺知白这句话,贺知非狐疑地看着他:“爸妈要是做早点卖,早上最起码三、四点就要起来,你能起得来吗?”

  贺知白刚想说什么,结果被他妈抢先了:“你听他说,他要是早上三、四点能起来,我们家老母猪就能上树了。”

  “妈,你能不能别把我和我们家的老母猪相提并论啊?”贺知白气得一张脸涨得跟河豚一样。

  “你还不如我们家老母猪呢。”赵素清打击起小儿子,那是非常不客气的,“我们家老母猪要是卖的话,能卖一两百块钱,你能卖一两百块钱吗?”

  “我是人,又不是猪。”他妈真的是太过分了,每次他想要做什么事情,他妈就喜欢遭际(土话,意思是打击)他。

  “我不指望你起来帮我们卖早点。”对于小儿子好吃懒做的性子,赵素清最为了解不过,“你什么都不会,就不要给我和你爸添乱了。”

  瞧着贺知白一副气鼓鼓地模样,贺知非安慰道:“小四,你有这份孝心是好的,但是你不会做馒头和包子,还是算了。”

  听到贺知非这么说,贺知白顺坡就说道:“行,我听二哥的。”

  贺文山忽然想到一件事情,那就从明天开始就要下雪。

  “从明天开始就要下雪,我们怎么去卖早点和炒栗子?”

  听到这话,贺知白就说道:“二哥不是说要做一把大伞吗?”

  一家人全部看向贺知非,他点了点头:“我是打算做一把大伞。爸明天早上你和我一起做。”说着,看向一旁的赵素清,“妈,你早点计划要推迟一天卖了。”

  “明天肯定是卖不成的,毕竟我们什么都没有买。明天一早,小三和小四跟我一起去买面和菜。”赵素清说道,“后天早上开始卖早点。”

  贺知黑和贺知白乖巧地点点头:“知道了。”

  “做大伞的要塑料袋或者蛇皮袋,我们应该没有吧?”

  贺文山摇摇头:“没有。”

  贺知非想了想说:“明天早上我先去孙大爷那里看看有没有蛇皮袋或者塑料布,如果孙大爷那里有的话,就直接在孙大爷那里买,会便宜很多。”

  贺文山点点头说:“那你明天早上去看看。”

  “爸,你等我一会儿。”贺知非回到楼上自己的房间,拿了一支笔和一张纸。

  他在纸上把大伞画了出来,告诉贺文山他明天早上先把大伞的骨架最好,到时候买到塑料布或者蛇皮袋直接缝上去就行了。

  贺文山跟着贺文海做过家具,虽然做的不如贺文海好,但是简单的一些东西,他也是能做出来的。看到贺知非画的大伞后,直接表示这个简单好做,他明天就去找木头做。

  一家人说好正事后,就准备回各自的房间睡觉。

  贺知白他们很想听收音机,“二哥,你修好的收音机,明天晚上能不能借给我们听?”

  赵素清伸手打了下贺知白的脑袋,“我和你爸还没有听,你急什么。”

  贺知白瘪瘪嘴说:“那你和爸听了,再给我们听,可以吧?”说完,他想到一个好主意,“这样吧,我们每天轮流听。”

  “你想得美,你二哥修好的收音机是要卖钱的,明天晚上去摆摊的时候就拿去卖,你还想轮流听。”赵素清伸手点了点四儿子的脑袋,“给我老实地去睡觉。”

  “这么快就卖了啊?”贺知白拉着贺知非的手,眼巴巴地求道,“二哥,我们还没有听过收音机,你过几天再卖吧。”

  “听你个头,你二哥修好的收音机是拿来卖钱的,不是给你们玩的。”

  “可以,我们一家人先听几天,等过几天在卖。”贺知非瞧着贺知白他们对收音机好奇,不忍心立马就卖掉,“等找到一些零件,到时候我给你们做一个收音机出来,到时候就不要卖了。”贺知非想到他们家没有电视,看不到新闻,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如果有一个收音机的话,可以收听新闻,到时候也能对外面的情况有些了解。

  “二哥,你居然还会做收音机,你怎么能这么厉害啊?!”贺知白觉得他二哥就跟神仙一样,什么都会。就连收音机这么厉害的东西,二哥也能做出来。

  贺知非听着贺知白的马屁,失笑道:“你要是像二哥一样多读书,你也能把收音机做出来。”

  呃……听到多读书这话,贺知白顿时哑巴了。

  “二哥,我瞌睡来了,我上去睡觉了。”贺知白说完就急急忙忙地跑走了。

  “我说小四他不会读书吧。”赵素清摇摇头说,“就他这个猴样,让他去读书就是白费钱。”

  “小四还小,以后他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了。”

  “你们赶快去睡吧。”

  贺知非上楼后,就把贺知黑和贺知知叫到他的房间,把他今天从孙大爷那里买到的教科书分给他们两个。

  “你们两个先看,遇到不会的,就来问我。”

  “好的,二哥。”贺知黑见还有《故事会》,冲贺知非讨好地笑了笑,“二哥,我能看看《故事会》吗?”

  “拿去看吧。”贺知非又拿了一本《知音》递给贺知知,“这本《知音》,小五你拿去看。”

  “谢谢二哥。”

  贺知非又拿了两本本子给贺知黑和贺知知,让他们看书的时候,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抄下来。还有,把数学书上的题目写出来,到时候他会检查的。

  “小三,你把一到三年级的书拿给大哥,就说我说的,让他也看书。”贺知非白天说过要给贺知是布置学习任务,不是说着玩的。“你看书学习的时候,拉着大哥一起。”

  “二哥,大哥就交给我吧,我会让大哥跟我一起看书学习。”贺知黑知道贺知非让他读书学习是为了他们好。一直以来,他在二哥身上就看出来多读书是有用的,但是因为家里穷,只能供二哥一个人读书,他就没有提过想要继续读书。再说,他觉得他们家有二哥一个人读书就行了。现在,家里赚了点钱,二哥让他们继续读书,他是求之不得。

  “行,那大哥就交给你了。”贺知非又拿了几只铅笔给贺知白他们。

  贺知黑跟贺知知走出贺知非的房间,“小五,这次我们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初中,不要让二哥失望。”

  贺知知重重地点了点头:“三哥,我们一定要考上初中。”

  在今天回县城之前,赵素清特意去找了下贺知知以前的班主任,把贺知知跟贺知黑要回小学复读一事跟班主任说了。班主任听到后,表示十分欢迎贺知知他们回来继续读书。等正月十六那一天,贺知黑跟贺知知直接去学校报名就行了。

  贺知是见贺知白抱了不少书回来,其中有他的,就知道贺知非白天说的话是认真的。

  贺知黑拉着贺知是一起看书学习,而贺知白则抱着贺知黑拿回来的《故事会》看得津津有味。看到不认识的字,他就直接连蒙带猜。

  怕点电灯浪费钱,贺知黑和贺知是就点着煤油灯看书。两人看得十分认真,看到十二点多才睡。

  贺知知也点着煤油灯看书,她更用功,看到一点才睡。

  ~~~~~

  天气预报很准,等贺知非他们早上起来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盖住房顶和地面。

  原本天就很冷,现在又下起大雪,变得更冷了。

  何大爷和何奶奶想到贺知非他们家没有碳,一大早就他们家送来了一个火盆和不少炭,这让赵素清感激不已。

  吃了早饭后,赵素清就抓着贺知白他们去买东西了。

  贺文山也忙着去找木头做大伞。何大爷知道他需要木头,就把家里一直闲置没用的几块烂木头拿给了他,并且帮着贺文山一起坐着大伞的骨架。

  贺知非吃了早饭后就去找孙大爷了,结果孙大爷这里没有塑料布,不过倒是有不少破的蛇皮袋和麻布袋。

  破的蛇皮袋和麻布袋缝缝补补的话也能做伞面,孙大爷没有要贺知非的钱,直接把一堆破破烂烂的蛇皮袋和麻布袋送给他了。

  昨天,孙大爷在整个县城跑了一天,又收到了不少东西。不过,收到的东西里没有贺知非想要的古董宝贝,但是却又有不少旧报纸和书,还有纸箱子。除了这些东西,也收到不少零零散散的零件。

  孙大爷昨天收回来的一堆废品中,又有一辆锈迹斑斑的单杠自行车。这辆自行车,除了两个轮子的钢圈是好的,其他的没有一个地方是好处。最糟糕的是,这一辆自行车从正中间折断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竟然能被断成两半。

  虽然这辆自行车坏成这样,但是对贺知非来说却非常有用。昨晚在孙大爷这里买废品的时候,其中就有一辆没有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正好,这两俩坏掉的自行车,能组成一辆自行车,到时候再把其他的地方修一修,就能骑了。

  孙大爷又亲自帮忙把东西送到贺知非的家里,临走的时候表示他会继续在县城里四处收东西。

  贺知非给的价格高,孙大爷觉得比他自己收废品或者捡垃圾还要赚钱,所以每天都会干劲满满地去收废品。

  自行车暂时不急着组装,贺知非拉着贺知是他们帮忙一起弄大伞的伞面。

  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终于把大伞做好了。虽然很丑,但是能遮挡雨和雪,这就够了。

  有了这把大伞,下午就能继续去电影院门口摆摊卖炒栗子和烤山芋。不过,今天一直在下雪,下午去看电影的人恐怕不是很多。

  哪怕人再少,也要去摆摊卖,说不定能卖一点钱。如果呆在家里不去卖的话,那就一分钱赚不到。

  原本贺文海打算今天来县城看看贺文山他们一家是怎么卖炒栗子和烤山芋的,但是忽然下起了大雪,他们就没有来成,只好等雪停了再来。

  吃了中饭后,贺知非就开始在堂屋里把两辆坏掉的自行车给拆掉,准备组成一辆自行车。

  贺知白和贺知黑蹲在他的旁边,一边看着他动手拆自行车,一边帮他打下手。

  两辆坏掉的自行车都是单杠自行车,虽然不是一个牌子,但是尺寸和样式是一样的,完全能够组装成一辆自行车。

  另一边,贺文山、何大爷、何奶奶帮着赵素清揉面、做馒头和包子。

  贺知是在屋子里继续做衣服,贺知知帮他打下手,顺便做做头花和头绳什么的。

  虽然外面下着大雪,但是贺知非他们一家人依旧忙得热火朝天。

  在下午三点摆摊前,贺知非终于把两辆坏掉的自行车拆装成一辆自行车了。不过,两个轮子没有轮胎,得买轮胎回来装,到时候装好后,再打好气就能骑了。

  贺知白和贺知黑他们亲眼目睹贺知非把两辆坏掉的自行车,一点点地拆下来,然后又一点点组成一辆好的自行车。这个过程,看地他们是目瞪口呆。等到他们的二哥把两辆坏掉的自行车组成一辆好的自行车,他们心里对他们的二哥更加崇拜了。

  “待会我去修自行车那里买两个轮胎,等把轮胎装上后,这俩自行车就能骑了。”虽然这辆自行车破破烂烂,但是零件都是好的。

  “二哥,你太了不起了!”他二哥连自行车都会装,真的是……除了说厉害,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正好家里没有自行车,等装好轮胎后,这辆自行车就不卖了,留着我们自己骑。”他们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基本上都靠走。有了这辆自行车,以后出门会方便不少。

  “太好了!”对贺知白他们来说,家里有一辆骑行车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要知道新的自行车卖一百多块钱。

  “估计后面就捡不到坏掉的自行车了。”平安县终究是一个小县城,生活水平有限,不是每家都有自行车的,恐怕十几户人家里,只有一户人家有自行车。他们能捡到两辆坏掉的自行车,真的是走大运了。

  “二哥,捡不到就捡不到吧,反正我们家有一辆自行车就够了。”贺知白迫不及待地想要骑自行车了。

  贺知非轻点了下头:“也是。”

  赵素清他们见贺知非把两辆坏掉的自行车组装成一辆好的自行车,直夸他能干,还叫他不要把自行车卖了。他们家没有自行车,也暂时买不起新的自行车,这辆旧的自行车就留着给他自己骑。正好,他可以骑自行车去上学。

  下午三点前,贺知非他们四个准时在电影院门口摆起了摊子。

  由于下大雪的关系,电影院门口没有什么人摆摊。贺知非他们家是唯一一家在电影院门口摆摊的。

  把大伞打开支撑起来后,就挡住了大雪。不过,要时不时把伞上面的雪给弄下去,不然积雪积厚了,用蛇皮袋和麻布袋做的伞面是支撑不住的。

  之前帮过他们家占位子的小妇女见贺知非他们一家人下大雪还来摆摊,说他们太拼了。还说,下大雪,没有多少人来看电影,觉得他们没必要来摆摊。

  贺知非说在家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不然来电影门口摆摊,还能卖点钱。

  赵素清怕贺知非冻到,特意让他带着一个小火盆。

  这个小火盆是早上赵素清特地去买的,它长得像小菜篮子,是手拎式的,很小。但是,拎在手里,揣在怀里是十分方便的。

  小火盆里烧着炭,贺知非兄弟三个坐在一起烤着火。贺文山就站在铁桶做的炉子前烤火,并不觉得冷。

  还是有三三两两的人来看电影,见有卖炒栗子和烤山芋,纷纷掏钱买了些,带进电影院里看。现炒的栗子和烤山芋都非常烫,带进电影院里还能捂手。

  虽然烤着火不是很冷,但是贺知非还是觉得他们的衣服太薄了,准备晚上回去,让赵素清买些棉花回来做棉袄。对了,如果可以的话,得弄一些鸭子和鹅的绒毛,到时候用来做羽绒服。

  下雪天,没有太多人来看电影,等到晚上七点,没有一个人来电影院。贺知非他们就提前回去了。虽然今天的生意不好,但是也卖了将近一块钱。

  回到家,赵素清就烧了一大盆的旺火等着他们。

  贺知非他们坐在火盆前,一面吃着热乎乎的面疙瘩,一面烤着火,很快全身就暖和了起来。

  “我今天去买了几斤棉花,让大娃子给我们每个人做一件棉袄。”赵素清说道,“我再几双棉鞋。”这天一下雪就变得更冷,“二娃子,你感冒才好,明天就不要跟着去卖炒栗子了,不然你又要冻感冒。”

  “妈,我没事,你看我今天不是好好的么。”

  “你妈说得对,你感冒才好,还是呆在家里不要跟我们去摆摊了。”

  “二哥,你就在家里修东西,不要跟我们去摆摊受冻了。”

  贺知非想了想说:“好吧,我明天就在家里修东西。”

  赵素清看着门外鹅毛般的大雪,皱着眉头,一脸担忧地说道:“这雪不会要下到过年吧?”他们家就靠着过年前这段时间赚钱,如果下雪下到过年,他们就赚不到什么钱了。

  “明天听听收音机。”家里没有电视机,看不到天气预报,只能听收音机了。“爸妈,你们明天还要早起卖早点,赶快去睡吧,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做。”

  “小三、小四,你们两个待会把碗洗了。”

  “知道了。”

  贺知非他们兄弟几个吃好宵夜,没有急着回楼上房间睡觉,而是坐在堂屋里继续烤火。

  贺知黑跟贺知知,还有贺知是先回到楼上,把他们的书拿了下来。昨晚看书的时候,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也有很多字不认识。趁贺知非没有睡觉,他们想问一问他。

  贺知是之前只读了三年级,再加上好些年没有读书,之前学的东西全都忘了,有不少字不认识。贺知非一个字一个字教他,并且教他怎么用拼音标注下来。

  教会贺知是不认识的字后,贺知非就给贺知是布置了作业,让他组词。至于造句,等过段时间再让他造。

  贺知黑也有好几年没有读书,很多字也不认识了。还有,数学题也不会做了。贺知知的情况也差不多,不过她要比贺知黑好一点。

  贺知非非常认真又有耐心地教贺知黑和贺知知,他们两个也听得非常认真。

  贺知黑比较聪明,贺知非基本上教两遍,他就会了。贺知知在数学方面就有些欠缺了,要教三四遍,她才会。

  贺知白见贺知非教贺知黑他们读书,一点都不羡慕,反而庆幸自己不喜欢读书。他抱着《故事会》,继续连蒙带猜地看着。

  看了一会儿,他就跟贺知非说《故事会》的里故事太好玩了,问贺知非会不会写故事。

  “写故事?”贺知非被贺知白问得愣了下,他倒是没有想过写故事。

  “二哥,你这么厉害,肯定会写故事吧。”在贺知白心里,他二哥是无所不能的,什么都会。

  “写倒是会写的。”

  “二哥,你会写故事,你怎么不写啊?”贺知白双眼闪闪发光地看着贺知非,“二哥,你这么聪明,写出来的故事一定比这本《故事会》上的故事好看。”

  贺知白这番话倒是给了贺知非新的想法,他上辈子出过不少书。这些书里有关于外科手术的专业书和关于书法和书画的书。小说的话,倒是没有写过,不过他看过不少小说,就连网络小说也看了不少,可以试试看。

  “我试试看。”写小说拿稿费,倒也是一个赚钱的法子。不知道这个时代的稿费怎么样,高不高?

  “二哥,你要写的话,一定写得好看。”贺知白这句话得到了贺知黑他们一致的赞同。

  “我先试试看,写好后就去投稿看看。”贺知非心里琢磨着,可以先写一篇短篇小说,到时候投给《故事会》和《知音》或者《武林》看看。

  “二哥,你要是写故事的话,是不是有钱?”

  贺知非微微颔首: “如果我写的稿子被杂志看中的话,是有稿费的。”

  一听有钱,贺知白他们几个更加激动了。

  “二哥,你写的故事一定会被看中的,到时候就有钱赚了!”二哥那么聪明厉害,他写的故事一定会被看中的,到时候肯定能赚钱。

  贺知非没有像贺知白他们对自己有这么大的信心,毕竟没写过小说。

  “我先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