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020
作者:七年玉      更新:2022-03-29 00:40      字数:12392
  贺知非走在平安县最热闹繁华的街道上, 入目的是矮小的房子、坑坑洼洼的路面、一张张灰扑扑的脸庞。

  这个时代的县城,完全没法跟后世的县城相比。不过,县城就是县城, 总体还是要比宁安镇热闹繁华多了。

  平安县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叫安平街。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叫商业街。

  虽然街道的路面有些坑坑洼洼, 但是街道两旁林立着不少商铺,有卖衣服的、有卖鞋子的、有卖吃的、有宾馆和招待所,还有卖菜的。这个时候可没有城管,平安县附近农村的老百姓就把家里种的菜或者果子挑到这里来卖。他们卖的菜的价格便宜, 有不少人特意跑到这里来买菜。

  因为这里有不少人来卖菜,给这条安平街带来了不少热闹喧闹。现在又是打年货的期间, 不少小贩都在这里摆摊卖东西。

  几年前, 安平街道上还没有这么多商铺,只有一、两家供销社。在供销社里买东西需要各种票, 比如说粮票、布票、肉票等。这几年, 政策开放,安平街道上就出现了各种商铺,卖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来这里买东西的人也越来越多。

  贺知非在一群穿着破破烂烂或者灰头土脸的人群中,实在是太闪耀了。他原本个子就高,一米八三的个子在人群中鹤立鸡群。还有, 他皮肤白皙、长相俊秀,在人群中实在是太招摇了。

  一路上, 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有不少胆子比较大的阿姨们和奶奶们直接对他说:“小伙子, 长得真俊俏!”

  贺知非的注意力在街道两旁的服装店上, 一直暗中观察这些服装店卖的衣服, 真的是……土!

  贺知是跟在贺知非的身边, 也一路盯着两旁的服装店看。要换做以前,他要是来县城看服装店里的衣服,一定会觉得这些店里的衣服真好看,但是现在他不这么认为了。

  看过贺知非画的以后后,再来看县城里服装店里的衣服,贺知是觉得真不好看,一点都没有他二弟画的衣服好看。

  “大哥,你觉得这些服装店里卖的衣服,怎么样,好看吗?”

  贺知是非常诚实地说道:“以前觉得好看,现在觉得不好看。”说完,他又加了一句,“我发现这么多服装店里卖的衣服,没有一件和你画的衣服一样。”

  贺知非见贺知是还留意到这点,笑着说:“大哥,我都跟你们说了,我画的衣服是港城那边的,在我们这里是绝对没有的。现在,大哥你对你做的衣服有信心了吗?”

  贺知是点点头:“有信心了,我做出来的衣服比这些服装店里卖的衣服好看。”

  瞧着贺知是有了自信,贺知非心中就放心了。他大哥就是太自卑了,做什么都对自己没有信心。他现在要一步步地把他大哥的自信心给建立起来。

  “大哥,我们现在找一个地方,以后说不定要在这里摆摊卖衣服。”贺知非他们走了一段路,发现前面有一个广场。

  说是广场,其实夸张了,就是一小块空地。在这里,也有不少人摆摊卖东西,还有不少人来这里逛逛看看,场面挺热闹的。

  如今正是寒假,不少孩子在这里玩闹。再加上,又是打年货的时节,男女老少都来这里逛一逛、瞧一瞧。

  贺知非发现在这里有很多挑货郎。所谓的挑货郎,就是挑着两个货柜,柜子上面有玻璃面的,方便给客人看到卖的是什么东西。柜子里卖的是各种小东西,比如说头花、头绳、头箍、发夹、手镯、戒指、项链、镜子、胭脂等。

  挑货郎是四处走卖,他们挑着两个柜子,天南地北地走,一面走,一面叫卖。上辈子,贺知非很小的时候在他外公家,曾经见到挑货郎,当时他外公买了一面镜子送给了他外婆,他外婆当时笑得非常开心。

  “二弟,这里人多,我们就在这里摆卖吧。”

  “这里是不错,不过这里的摊位是不是固定了,还是说谁都可以在这里摆卖?”贺知非想了想说,“我去问一下,问问这里是不是可以随意摆摊。”

  贺知非找了一个卖糖葫芦的大爷咨询了下,当然在问之前,他买了两串糖葫芦。

  大爷见贺知非买了他两串糖葫芦,就非常热情地给他们介绍里这里的情况。大爷说这里是可以随意摆摊的,谁来得早,抢占到一个地方就能摆摊卖东西。

  听到大爷这么说,贺知非和贺知是心里就放心了。

  “大爷,您是县城里的人吗?”贺知非打算在县城里租房子,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并没有房屋中介,他不知道该上哪里去咨询有没有房屋出租的。

  他和卖糖葫芦的大爷聊了几句,瞧着大爷热情,对平安县好像有些了解,就准备问问大爷。

  “我就是平安县的人。”大爷的声音洪亮,指着西边的方向说道,“我家就住在那块,住了一辈子了。”

  贺知非心想他的运气真不错,随便找了一个大爷问,就找到一个住在平安县一辈子的老人。

  “大爷,我想跟你打听一件事情。”

  “我跟你说我对平安县的事情最清楚,你找我打听是找对人了。”大爷并不是在吹牛,他在平安县住了几十年,又在平安县四处卖糖葫芦,听说了不少事情。“你想打听什么事情?”

  贺知非问道:“大爷,你知道哪里能租到房子吗,我想在县城里租房子。”

  贺知是听贺知非说要在县城里租房子,非常吃惊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在县城里租房子,还有之前并没有听他说过这件事情?

  “你要在县城里租房子?”大爷惊讶地看向贺知非,“小伙子你在县城里租房子做什么?”

  “大爷,我是平安高中的学生,马上就要上高三了,我想租一间房子住。”贺知非笑着说,“我们学校的宿舍,一间宿舍住十个人,真的是太吵了,不能让人安静地读书学习,我就想在学校外面租一间房子能安静地读书学习。”

  “小伙子,你是平安高中的学生?”

  “是的。”贺知非想到他带了学生证,从他军绿色的帆布包里,拿出他的学生证,“大爷,你看这是我的学生证。”

  大爷能识一些字,他看了看贺知非的学生证,看到上面的确写着平安高中的学生证明,立马就相信了贺知非的话。

  “小伙子,你姓贺,我姓何,还真是有缘啊。”

  “何大爷,那您知道能在哪里租到房子吗?”

  “你问我是问对人了。”何大爷笑呵呵地说,“就在我家屋后面就有一个空房子,是一个两层小楼,还有一个小院子。”

  “何大爷,您能带我们去看看吗?”贺知非一听有两层小楼,还有个小院子就心动了。他们家人多,租一间平房的话,估计不够住。有两层小楼的话,他们一家人就能住下了。

  “当然能,走,我现在就带你们去。”何大爷扛着他的糖葫芦走在前面,带着贺知非他们去他家附近。

  在去找房子的路上,贺知非跟着何大爷聊天,得知何大爷家里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何大爷家的两个女儿都嫁人了,小儿子在县城的纺织厂做工。家里的条件还行,最起码能吃得饱、穿得暖和。

  何大爷一路上走在夸贺知非,夸他长得好,夸他读书聪明,毕竟平安高中不是谁都能考上的。

  听何大爷介绍说这间空房子的主人搬去市里了,一直想要把房子卖了,但是卖一千多块钱没有人愿意买,就一直这么空着,空了几年了。

  何大爷和房子的主人认识,房子的主人去市里后,就把这个房子拜托给何大爷看管,说要是有人愿意租,就把这房子给租出去。

  贺知非他们先去了何大爷的家,也是两层小楼,楼前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摆放着不少盆栽,还有一个小水池,池子里还养着几条鱼。

  何大爷请贺知非他们在他家坐一会儿,给他们两个倒了两杯茶。

  “我们这块挺好的,你们来的时候也看到前面有一条河,在河里洗菜、洗衣服什么的也很方便。”何大爷越看越喜欢贺知非,“河边的空地,也可以挖成菜地,种种菜。”

  来的时候,贺知非把这附近仔细地给打量了一番。这里的环境挺不错,有不少树,还有一片小竹林。这个时候,县城里是还没有弄绿化的。这些树和竹子都是原来就有的。

  这一排都是两层小楼的房子,而且都带院子。房子都是青砖黛瓦,虽然有些破旧,但是却别有一番风味。

  在何大爷家坐了一会儿后,就去了大爷家屋后要租的空房子。

  两层小楼,加起来有六个房间,足够他们一家人住了。原主人搬去市里,这间屋里的东西没有带走,家具什么的都挺齐全的,这样贺知非他们只需要带一些衣服和被子过来就可以了,不需要去买床或者柜子。

  这间屋子背后靠着一片小竹林,打开窗就能看到。贺知非心想住在这里,吃笋就方便了。

  贺知是跟在贺知非身后,不敢相信他们一家人以后就要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

  这间房子要比贺知非他们家土屋好太多了,住在这里要比住在土屋里舒服快活。

  贺知是走到贺知非的身边,非常小声地说道:“二娃子,这房子这么好,租房子的钱肯定很贵,我们哪来这么多钱啊。”

  贺知非朝贺知是安抚地笑了笑:“大哥,没事。”

  “小非啊,你觉得这房子,怎么样,喜不喜欢?”何大爷说道,“这房间因为两年多没有住人,所以屋子里一股霉味,墙上的漆也掉了不少,其他的东西都是好好的,你们一家人住在这里都没有问题。”

  “何大爷,这房子我很喜欢,我就不跟您绕弯子,就直话直说了,您这朋友的房子怎么租啊,一个月多少租金啊?”这房子的房型也很好,坐南朝北,南北通透。等有了钱,到时候就把这房子给买下来。

  “小非爽快,这房子我朋友开的价格是两块钱一个月,但是我喜欢你这小伙子,我一块钱租给你,你看怎么样?”何大爷能看出来贺知非他们家穷,虽然贺知非的衣服没有打补丁,但是衣服却非常老旧。再加上,贺知是身上的衣服打了不少补丁。

  他瞧着贺知非是平安高中的学生,以后说不定能考上大学,到时候就不得了,所以想卖个好给贺知非。

  一块钱一个月的租金在贺知非的接受范围内,他二话没说地就答应了:“何大爷,您这朋友的房子,我租了。”主要是他手里有二十块钱,不然他也不敢租这个房子。

  贺知非的动作很快,前面看中房子,后面就跟何大爷签了“契约”。这个时候没有租房的合同,只能自己拟一个“契约”,然后双方按个手印就行了。

  他想着趁手里有点钱,直接先付了六个月的房租。何大爷见他这么爽快,决定下午和他老伴帮他们屋子打扫干净。再给,他们的屋子添置一些小东西。

  何大爷非常热情地把贺知非兄弟俩留在他家里吃中饭。盛情难却,贺知非兄弟俩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地留下来吃中饭。

  中午的时候,何大爷的老伴回来,一见到贺知非就夸个不停,还问贺知非有没有谈对象,要给他介绍对象。

  得知贺知非在平安高中读书,何奶奶更喜欢他了,一直拉着他的手,夸他长得好看又优秀,像是城里的大户人家的公子,这夸得贺知非都有些脸红了。

  何奶奶跟何大爷都是热情大方的人,中饭烧了好几个菜,有鱼、有肉地招待贺知非兄弟俩。

  吃完聊天的时候,何大爷跟何奶奶发现贺知非很会说话,心里越发喜欢贺知非这个孩子。

  因为下午还要去一趟吴道元家里,贺知非他们吃完中饭后没有久坐就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何奶奶抓了不少吃的东西让贺知非带回家,给他的弟弟和妹妹吃。贺知非再三婉拒,但是没用,他的帆布包直接被何奶奶抢走了。

  何大爷亲自把贺知非他们送到车上,叮嘱他们路上小心,还让他们一家人早点过来。

  贺知非兄弟俩再三向何大爷感谢,随即坐上车回去了。

  在回宁安镇的途中,车上好几个大妈和阿姨纷纷跟贺知非打招呼,问他是不是城里人来他们宁安镇探乡的,问他家亲戚在哪个村,姓什么,说不定她们认识。

  贺知非在心里笑得非常无奈,但是面上却非常客气有礼貌地回答这些大妈和阿姨们的问题。

  得知贺知非不是城里人,大妈们和阿姨们不相信,说他哪里像是农村里的孩子。不少大妈和阿姨们心里以为他是城里有钱人家的孩子,因为这孩子不仅长得好看,还长得细皮嫩肉的。

  贺知非表示他是新安村的人,真的不是城里人。大妈和阿姨们半信半疑,不过很快她们又变得热情了,就问他有没有对象,要把她们家的女儿,或者侄女和外甥女什么的介绍给他,弄得他哭笑不得。

  下车的时候,大妈和阿姨们还拉着贺知非不放手,非要给他介绍对象。

  贺知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大妈和阿姨们的“纠缠”,“这些大妈们怎么这么热衷于介绍对象啊?”他感觉他刚才都要被这些大妈们给抢回家了,做她们的压寨女婿。

  贺知是笑着说:“二娃子,主要是因为你长得好看。”

  贺知非一脸无奈地摇摇头:“真是……”有时候长得好看也是一种麻烦。

  “二娃子,谁叫你长得好看。”他们村里的女的和男的都觉得二娃子长得好看,还说他们家走了八辈子的运生了二娃子这么好看又读书聪明的儿子。

  “不说这事了,大哥我们去向日葵书店吧。”

  “好。”贺知是跟着贺知非走了一段路,忍不住地开口问道,“二娃子,你要在县城租房子,怎么之前没听你说?”之前在县城的时候,贺知是找不到空问贺知非这件事情。现在好不容易有空了,他赶紧问了出来。

  “我要是提前在家说了,爸妈肯定不会答应,所以我要先斩后奏。”贺知非解释道,“之前我也没有想到租房子,但是后来想到我们一家人要在县城的电影院门口卖东西,没有地方住,就想着租一个房子。”

  “二娃子,我们卖完东西就回家,不用住在县城里。”贺知是觉得没有必要在县城里租房子住,他们一家人可以早上去县城卖东西,下午卖完东西回来。

  “大哥,县城离我们家有多远?”对于贺知是这个想法,贺知非一点也不意外。贺知是他这么想,赵素清他们肯定也这么认为。

  “四十多里路。”

  “从我们家走到县城要多久?”

  “要两个小时吧。”

  贺知非说道:“来回是不是四个多小时了。”

  “是。”贺知是不明白来回四个多小时怎么了?

  “大哥,天天来回走四个多小时,累不累,浪不浪费时间?”贺知非说道,“四个多小时,你是不是能做很多东西?”

  “是,但是……住在县城里太浪费钱了。”

  “并不浪费钱,还有你说东西卖完了就回家,如果东西要到晚上很晚才能卖完,到时候怎么回去?”贺知非继续问道,“如果白天卖不出去,怎么办?”

  贺知是被贺知非这一连串的问题给问住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我们主要是在电影院门口卖东西,白天电影院是没有什么生意,县城里的人喜欢晚上去电影院看电影。”贺知非道,“白天,县城里的人也是要干活的,哪有时间去看电影。等到晚上没有什么事情,大家才会去电影院看电影打发时间,到时候电影院门口的生意才会好。”

  贺知是还是没有听明白,一脸迷茫地看着贺知非,“我们的东西要是卖得快,不就能早回家了吗?”

  “就算我们东西卖得快,能早点回家,至少也要卖到晚上六、七点,那个时候天彻底黑了,我们一家人要抹黑地从县城走四十多里路回家吗?”如果他们家离县城只有十几二十里路,是没必要在县城里租房子,“冬天晚上冷,我们一家人赶夜路,是不是很容易冻感冒,是不是也不安全?”

  “是……”

  “还有,过年前和过年的时候,看电影的人非常多,我们肯定要多卖东西来赚钱,哪能卖完东西就走。”贺知非给贺知是分析道,“我们租半年的房子才六块钱,这并不贵,很有可能我们一晚上就能赚六块钱。”

  “一晚上赚六块钱?!”贺知是被惊到了,一脸不敢置信地表情。

  “我们卖的多,一晚上赚六块钱不是什么事情。”贺知非继续给贺知是分析道,“我们住在县城,省去来回的四个多小时。这个四个多小时,妈可以包不少饺子和馒头跟包子吧,到时候是不是能多卖?”

  被贺知非这么一说,贺知是觉得他说得非常对,一脸崇拜地看着他二弟:“二娃子,还是你想得对。”

  “我们要舍小钱赚大钱。俗话说得好,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贺知非抬手拍了拍贺知是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哥,我们不能看眼前的利益,而是要看长远的利益。你觉得在县城租房子住贵,可是你没有看到住在县城里省下的时间能做多少事情,能赚多少钱。”

  贺知是乖巧地点点头:“你说得对。”

  “再说,我跟何大爷说的那番话并不是在骗他,我是真的打算从学校宿舍里搬出来。宿舍里人太多了,吵吵杂杂地根本没法安静的读书学习,如果住在外面,就没有人打扰,我能安静地读书学习。”贺知非从来没有住过十人间的大宿舍,再加上他喜静,又有点洁癖,是不习惯跟这么多人住在一起的。“我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要在这期间比以前更加用功,这样才能考上帝都的大学。”

  贺知是连连点头:“二娃子你在县城租房子住是对的。”

  见把贺知是说通了,贺知非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正好,也到了向日葵书店。

  吴道元和胡玉兰正在收拾打扫书店,见贺知非他们来了,非常高兴。

  贺知非把贺知是介绍给他们认识。老两口见贺知是的时候,微微怔了下,随即一脸笑容地欢迎贺知是。

  贺知是看到吴道元他们,心里很是紧张,局促地跟他们打招呼。

  吴道元他们老两口很有气质,一看就是饱读诗书,而且身份不一般的人,这样的人会让一般人感到紧张。

  “吴爷爷、吴奶奶,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出发?”贺知非今天下午来向日葵书店的目的,就是想要得知吴道元他们出发的日期。“要不明天我去市里帮你们买火车票吧?”

  “小非,不用了,我们已经托朋友买了,后天的上午的火车。”胡月兰一脸慈祥地说道,“我们今天把书店打扫干净,明天下午就去市里。”

  “那我明天下午送你们去市里吧。”

  “明天下午,我和你吴爷爷的朋友会来接我们去他家住一晚上,你就不用特意去送我们了。”

  听到吴奶奶这么说,贺知非心里就放心了。

  “既然有朋友来接你们,那我就放心了。”

  “你这孩子,我和你吴奶奶都这么大的人了,坐火车还能做丢吗?”

  胡月兰嗔了一眼自己的老伴:“小非不是关心我们吗?”说完,看向贺知非,“小非,我和你吴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脑子还是好的。你放心,我们两个老家伙不会走丢的。”

  “小非啊,我和你吴奶奶争取在过年前赶回宁安。”

  “吴爷爷,如果你们在过年前赶回宁安,到时候你们就来我们家一起过年吧,这样热闹。”

  “好啊,到时候去你们家过年。”

  贺知非跟吴道元他们聊了一会儿,就跟贺知是帮他们一起打扫收拾书店。

  等打扫收拾好后,已经四点多了,贺知非兄弟俩没有答应胡玉兰留下来吃晚饭。留下来吃晚饭的话,到时候天就黑了,回家就不方便了。

  胡玉兰担心他们走回去的时候天黑了,就给了他们一个手电筒,还买了一些热包子和馒头,让他们两个在路上吃。

  贺知非和贺知是走到半路,天就黑了。幸好胡玉兰给了他们一个手电筒,不然他们两个就真的要抹黑走回去了。

  赵素清他们见贺知非他们迟迟没有回来,心中很是担忧,正准备去找他们的时候,他们回来了。

  贺知非表示他们在吴爷爷他们店里帮了一会儿忙,所以回来晚了。

  赵素清他们没有吃晚饭,一直在等贺知非他们回来。

  吃晚饭的时候,贺知非把在县城租房子一事跟赵素清他们说了。果然他们的反应跟贺知是一样,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在县城租房子。等到贺知非给他们分析了一遍,又说了他想要搬出宿舍的想法,他们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贺知黑他们三个小的得知他们过两天就要住在县城里的大房子,心情自然是十分欢喜雀跃,他们不敢相信他们有一天能住在县城里。

  “爸妈,这两天我们把东西收拾好,然后一起带去县城。”

  赵素清点点头说:“行,这两天我们就把东西弄好。”说完,她意识到一件事情,“二娃子,你租的房子里没有被子吧?”

  “没有,我们把家里的被子和衣服带一些过去。”

  “锅碗瓢盆的也没有吧?”既然要在县城里住,那么锅碗瓢盆这些东西是肯定要的。

  “锅碗瓢盆的话,何大爷他们会给我们。当初原主人搬走的时候,就把他们家的锅碗瓢盆送给了何大爷他们,何大爷他们家留着没用,说我们搬来,就送给我们用。”

  “那这样就不用带了。”赵素清想了想,开始给家里人分配任务,“明天,我一个人收拾东西。老贺你继续带着三娃子他们打栗子。大娃子你继续做衣服,二娃子你明天去镇上吴叔和吴婶那,把他们送上他们朋友的车后,你再回来。”

  贺知白朝赵素清行了个军礼:“遵命是,首长大人!”

  他这句话逗得赵素清他们笑了起来:“哈哈哈哈……”

  吃完晚饭后,赵素清就开始收拾衣物了。她一边收拾,一边跟贺文山感慨道:“老贺,我真的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们一家人能住在县城里。”

  贺文山点点头说:“我也没有想到。”住在县城里这件事情,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过不了几天,他们就要搬到县城里去住了,真的是……跟做梦一样!

  对于赵素清和贺文山来说,他们这辈子最大的目标就是供贺知非读大学。等贺知非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里工作,他们家的日子就能好过起来,到时候就在村里盖一个水泥房,住地亮堂一些、宽敞一些。至于去县城里住,他们夫妻俩想都不敢想。别说县城,就是镇上,他们都不敢有这么“可怕”的想法。

  如今,二儿子在县城里租了房子,他们一家人马上就要搬进去住,这让他们夫妻俩感觉跟做梦一样,太不真实了。

  赵素清把柜子里的衣服全都拿了出来,乱七八糟地摆放在床上。贺文山靠坐在床头,大半个身子都被衣服给淹没了。

  “我说你怎么把衣服全都拿出来了,我们不就是在县城住一段时间么,带几件换洗的就够了?”

  赵素清瞪了一眼丈夫,坐在床上翻找有没有好一点的衣服。

  “你懂什么,我们马上就要去县城住,衣服得穿地好一点,不能穿一身全都是补过的衣服,这样太丢人了。”平时在村里,大家都穿打补丁的衣服,赵素清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去县城不一样了。如果穿地太破会被人看不起的。

  贺文山不以为意:“有什么丢人的,县城里就没有穷人了啊。这年头,有几个有钱人。”说完,他轻哼一声,“我看你就是妖精。”妖精是一句方言,并不是说赵素清长得像妖精,而是说赵素清想要像妖精一样打扮的花里胡哨。

  一听贺文山说她是妖精,赵素清就怒了,“贺文山,你给我说清楚我怎么就是妖精了,我们一家人去县城卖东西,穿的破破烂烂跟叫花子一样,还叫人以为我们是要饭的。”赵素清觉得自己并不是爱打扮的人。当年在娘家当姑娘的时候,她挺喜欢打扮自己的,每天穿地漂漂亮亮的,就连头发,她都换着花样儿编。但是,自从结了婚生了孩子后,她就再也没有打扮过。

  “再说,县城里有二娃子的同学,要是让二娃子的同学看到我们穿地破破烂烂跟个叫花子一样,他们是不是会看不起二娃子?”赵素清觉得他们老了,穿地好不好不重要,但是他们得顾忌二娃子,不能给二娃子丢脸。所以,每次去贺知非的学校,赵素清都穿一身好衣服,还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

  虽然结婚后,赵素清整天弄得蓬头垢面,但是好好收拾下,还是一个美女,不然也不会生下贺知非这么英俊好看的儿子。

  贺文山听赵素清这么说,觉得是个道理。

  “你说得对,是要穿地好一些,不能给二娃子丢脸。”贺文山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但是他在乎二儿子的感受,坚决表示不能给二儿子拖后腿。

  赵素清见丈夫终于明白了,这才满意地哼了一声:“总之,我们在县城不能像在家里穿的破破烂烂。”说完,她在一对衣服里找了大半天,终于找了好几件还算不错的衣服。

  贺文山看着赵素清找出来的衣服,惊讶道:“这不是我们过年过节穿地衣服吗?”不管家里再穷,总有一两件好的衣服,为的就是过年过节走亲戚穿的。平时,这一两件好衣服是不会穿的。

  “是啊,我们得拿出来去县城穿。”赵素清平时是舍不得穿的,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他们去县城得穿地好一点。“等我们卖了东西赚了钱,多买一些布料,让大娃子给我们多做几件衣服。”

  贺文山听着赵素清这么说,不由地笑道:“你现在倒是想得挺开的啊。”

  “那是我儿子有本事。”赵素清微微扬起下巴,一脸得意地说道,“我儿子有本事让我们赚钱。”

  “你啊……”

  赵素清除了找出两件好衣服,还找了几件打补丁打得比较少的衣服。

  “我们就穿这几件衣服。”赵素清刚刚想了想,“我们去卖东西,衣服不能穿太好,要穿地稍微破一点,我看镇子上卖东西的人都穿得有些破。”

  贺文山对这方面没有了解,赵素清怎么说,他就怎么听。

  “听你的,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赵素清把平时穿得破破烂烂的衣服都留在了家里,把稍微好一些的衣服收拾打包了起来,准备带去县城。

  这边,赵素清他们在忙着收衣服。那边,贺知黑他们几个也忙着收拾衣服。

  一听说要去县城住,贺知白他们几个就跟过年似的,开心地不得了。

  贺知非也整理收拾衣服,听到贺知黑他们几个房间传来的高兴欢呼声,不由地失笑:“看来,小三他们非常期待住在县城里。”他的衣服很好收拾,不用像赵素清他们还在一堆衣服里找几件好衣服。他的衣服虽然都是旧的,但是都是好的。

  收拾好衣服后,贺知非靠坐在床上,借着蜡烛的光亮看了一会儿书。他之前夸下海口说要去考帝都的大学,那么为了不给他妈他们丢脸,他必须得考上帝都的大学。

  趁开学前,他得把原主以前学的内容全部给捡起来,不然等到下学期开学,他很有可能拖原主的后腿,毕竟他高中毕业很多年。

  贺知黑他们几个在大闹天宫,闹得赵素清过去把他们狠狠地骂了一顿,这才老实。

  贺知非听到外面的动静,眼中是满满地笑意。说实话,现在的日子虽然很苦,但是一家人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的日子也很不错。上辈子,贺知非出身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生活无忧,但是他爸妈太忙,哪怕住在一个屋檐下也见不到几次他爸妈。别说和爸妈说笑打闹,就跟爸妈说几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他从小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对外公外婆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自己的父母却没有什么感情。他从小聪明懂事,不用父母操心和烦神,父母自然不会多去关注他,所以他对父母的感情比较淡。

  从小到大,他没有感受过这样热热闹闹的家庭氛围。现在,他感受到了,觉得这样真的很好,这样才是一家人。

  叩叩叩……一阵敲门声打断了贺知非的思绪。

  “二娃子,你还没有睡?”赵素清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妈,你进来吧。”

  赵素清推开门进来,见二儿子靠坐在床上看书,一点也不意外。

  “二娃子,你要看书多点几只蜡烛,这样亮堂些,看书才能看得清,还不会看坏眼睛。”赵素清一边说,一边给贺知非点着了两根蜡烛。“你可要好好地爱护你的眼睛,不要跟之前那些下乡的城里人一样,把眼睛搞坏了戴眼镜。我看他们戴眼镜都不好看。”

  听着赵素清关心的话语,贺知非心里头暖暖地:“妈,你说得对,是要好好地爱护眼睛。”

  “对了,二娃子,你在县城里租的房子有电吗?”

  “有电的。”贺知非笑着说,“县城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电。”他们农村里不是没有通电,而是没有人用得起电,所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没有电。而县城要比农村好很多,家家户户通电很正常。不过,也有人为了省钱,就算有电也不用电。

  “有电就好,这样你以后晚上就能好好地读书学习,也不用担心看坏眼睛。”在赵素清心里,没有什么事情比儿子读书学习重要。虽然用电很贵,但是只要能让儿子看书学习,再贵也要点。“我来给你收拾衣服。”

  “妈,不用了,我已经收拾好了。”

  赵素清检查了下,发现二儿子真的把衣服收拾好了,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叮嘱一句让他看书不要看的太晚就离开了。

  贺知非看书看到九点半就睡了。一夜无梦,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就醒了。

  他还没有醒的时候,贺文山一大早就带着贺知白他们去山里头打栗子。再过两天就要去县城了,他们打算在去县城之前多打一些栗子。

  贺知非在家吃了早饭,就去宁安镇了。

  “你这孩子,有朋友来接我们,你还不放心啊?”胡月兰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吴奶奶,我亲自把你们送上车后才放心。”说实话,贺知非很担心他们老两口,倒不是担心他们在路上出什么意外,而是担心他们回到帝都后发生的事情。他猜得没错的话,老两口不愿意回帝都的原因,很有可能举报他们的子女在帝都,不想回去就是不想见子女。

  他们一旦回去,肯定是要见到子女,到时候心头上的伤口又要疼了。他心里担忧他们两位有些承受不住挖心之痛。

  “你这孩子啊……”吴奶奶的眼眶悄悄地红了,心想他们才认识小非几天,这孩子就对他们关怀备至,而他们亲生的孩子却对他们……一想到过去的发生的事情,吴奶奶的心就疼得厉害。原本以为这么多年了,他们早就该释怀了,但是并没有。

  “吴奶奶,你们回到帝都后,有空的话写一封信给我吧,让我知道你们平安地抵达帝都了。”贺知非说道,“信就直接写到我学校吧。”说完,他把他昨晚特意写好的地址的纸条递给吴奶奶。

  吴奶奶接过纸条,满脸慈爱地笑道:“好,等到了帝都,我们马上就写信给你。”

  “小非,你过来一下。”

  “好。”

  “小非,你再写几幅字,我带回去卖给我那些老朋友。”吴道元原本想叫贺知非再画几幅画让他带回帝都,昨天给忘了。今天让贺知非画,怕是来不及了,只能叫他多写几幅了。

  “吴爷爷,没问题,不过要写什么?”

  “就这么写……”书房里,吴道元站在一旁,一面叫贺知非写什么,一面看着贺知非写字。

  胡月兰看着老伴脸上的笑容,也不由地跟着笑了,随后悄悄地离开了书房,去楼下的书店继续收拾。

  吴道元他们这次回去,要见的老朋友很多,所以要多带几幅字回去,不然不够卖。那些老家伙要是见他带回来的字不多,不够他们分,一定会跟他急的。

  “要不是你家里有事,我真想带你一起去帝都。”吴道元非常想带着贺知非回帝都,在他的那些老伙计啊面前好好地炫耀,让他的那些老朋友看看什么是天才。

  “吴爷爷,我还要上学。”贺知非也想去看看现在的帝都是什么样,但是他家里有事,还有他要上学,暂时是没时间去帝都的。

  “也对,你还要上学。等你放暑假了,我带你去见见我那些老伙计啊。”

  “好啊。”

  虽然这么多年没回去,但是吴道元跟他的老伙计们一直有联系。

  胡月兰做好了中饭,上来叫他们吃饭,他们俩这才停下来。

  吃中饭的时候,胡月兰把他们家的备用钥匙交给了贺知非,让贺知非有空帮他们看看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来他们家看看书。

  贺知非表示他有空就会过来帮他们看家,也帮他们卖卖书。

  吃完中饭,吴道元他们的朋友的孩子开了一辆小轿车来接他们了。

  贺知非把他们送上车,目送他们坐上车离开。

  吴道元和胡月兰透过后视镜看到贺知非还在书店门口目送他们,这让他们老两口心里又酸又涨。

  直到载着吴道元他们的车彻底看不见,贺知非这才转身离开。既然答应帮老两口看家看店,他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呆在书店里帮忙卖书或者卖春联或者年画。

  一开始,没有什么人来向日葵书店买东西。但是,没过一会儿来买东西的人就多了,其中有不少大妈和阿姨带着她们的闺女来买东西。一面买东西,一面向他介绍她们的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