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此子的路走歪了
作者:一笑澄明      更新:2023-05-30 23:09      字数:2564
  严成锦勉为其难的看向谢丕:“良乡的总工,代表理科学术造诣的巅峰,不是谁都能获此殊荣,希望你能明白。”总工太多,就不值钱了。为了让总工在大明享有社会地位,必须保持金字塔尖。这意味着严大人将对此事交给了他,谢丕有些激动:“学学生明白!”曾鉴暗叹一声,路走歪了啊,你爹是内阁大学士,你有大好的前景,得到却不珍惜,偏偏跟严成锦搞理学。严成锦从工部出来,看见朱厚照喜滋滋地走来,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殿下,找到严大人了!”朱厚照不知偷了什么,要当成贺礼送给他。严成锦淡定地转过身,嗖地一下,宛如睡梦中被惊醒的鱼,钻进宫墙后没影了。“殿下,追不追?”小太监问道。朱厚照乐了:“让他先跑。”随即,朱厚照不紧不慢地骑上一匹骏黑,飞奔跑过来,笑容略带促狭:“老高,你跑什么?”严成锦也不跑了:“殿下找臣有事?”“母后说,天家正守丧,让本宫不要去找你,今日你进宫,本宫将贺礼补上。”朱厚照眉飞色舞道。家中有丧事,通常不会去主人家吃红事,会给主人家带去霉运。张皇后出身微寒,对坊间的礼数,熟悉得很。严成锦早就猜到了缘由,否则,以朱厚照的性子,大婚岂会不来闹,白了他一眼:“殿下偷了什么送给臣?”朱厚照颇为得意道:“本宫没偷太贵重的,你先看看,不喜欢本宫给你换一个。”小太监将画筒抽出来,缓缓打开。这副画,并没有构筑超凡脱俗的意境,颜色笔墨,调得十分普通,不算大师之作。但它,却是华盖殿的至宝!一团和气!严成锦差点没忍住爆粗,朱厚照你疯了吧,这我敢收吗?“此画是陛下最喜欢之物,又是先皇的遗物,殿下送回去吧。”朱厚照浑不在意:“那本宫给你换一个?”严成锦仔细想了想,道:“臣想要殿下的墨宝,殿下可否赠一副画给臣?”朱厚照仿佛受到了莫大的鼓舞:“那本宫给你画猛男千秋图吧。”严成锦白了他一眼,我像不育的样子?从工部回来,严成锦坐在御座上,翻看柴升的宗卷。明日,要向陛下谏言督修大运河的人选,等运河修成,就能立大功。要掌管十万余人,陛下极有可能从兵部选人。北直隶关于柴升的宗卷极少,只有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出身和乡籍,这些无关紧要的信息。正在这时,方学走进来:“大人,柴大人的喜好查到了。”严成锦微微抬头,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柴升喜欢书画,尤其喜欢牧童牵驴,老子骑牛的书画,刚入京城,就买了三十余幅。”喜欢书画,不算把柄。方学却接着道:“传闻,柴大人喜欢听驴叫。”喜欢驴,就像朱厚照喜欢马,也不算把柄。不过,喜欢听驴叫这个,实在太羞耻了。谢府,晚膳时,谢迁不见儿子落座,不乐意道:“老夫难得下值,叫少爷出来一起用膳。”“少爷吩咐过,不用晚膳,让小的不要打扰。”管家一脸为难。谢迁觉得奇怪,放下筷子来到中庭,只见谢丕房门紧闭。“这是造桥图?这桥怎么画的如此奇怪,谁给你的?严成锦?”谢迁拿起来仔细端详,图纸上只有寥寥几笔。但这座桥不是拱桥,是平桥。桥下有一根根粗壮的柱子,就像蜈蚣的一条条腿般,密密麻麻。谢丕将图纸夺回来:“爹怎么不敲门?”“陛下与内阁已决定,命兵部主簿杨同,前往扬州督修运河,你画这个给他谏言,也无用。”谢迁道。“严大人的理学堪称是祥瑞,爹可知道,此桥长五十丈?”谢迁愣住了,眼睛瞪得宛如鸡蛋般,险些要掉下来。往常渡河,要坐渡船,但渡船没次拉的人和马车有限,且往返麻烦,还有沉船淹死的风险。见到父亲惊愕的神情,谢丕道:“不错,此桥造出来,更造就天下商贸的繁荣,来往商货,不必再等渡船。”百官坐于高堂之上,口口为了百姓,可能做的却有限。但理学的一举一动,皆造福天下苍生。这是谢丕愿意投身理学的原因。“这是谁给你的?”谢迁回过神来。“恕孩儿不能相告。”是了,严成锦!全京城除了他不能透露姓名,还能有谁?翌日,大清晨。严成锦随着百官徐徐走进大殿,站定后,看了柴升一眼。弘治皇帝坐在御座上,张口道:“督修大运河之事,朕与内阁商有了定夺,由兵部主簿杨同督修扬州段,户部主簿刘鸿襄督修通州段。”严成锦心中咯噔一下,陛下或许猜到,他要谏言宋景,但宋景太年轻,陛下还是相信老臣。柴升和魏绅心头大喜,准备谢恩。此时,一道很讨厌的、不急不缓的声音响起:“臣以为,不可!”谢迁转过头,此子果然要谏言啊。“严卿家,有事便直言,你要举荐谁?”弘治皇帝岂会看不出来,此子也有人要举荐。“臣要举荐,谢丕和方学!方学督修长城,足足有一百余万人,未曾发生大乱,将长城督修成,功不可没。而谢丕,曾在安陆州治水,开掘八条河道,善用火药炸河堤,可缩短工期,节约靡费。此二人,才是督修大运河的不二人选!”他若入阁,必须有人掌管都察院。、都察院衙门的职权,涉及经济、司法、官员的考核,不可落于旁人手中,这些都是要提前考虑到的。若方学能升至副都御史,就能升本部部堂。弘治皇帝迟疑片刻,方学的确是不二人选,督修长城掌管百万人。柴升忙道:“陛下,番人岂能和流民等同?”“兵部督管,无非是同看管力役那样,用鞭子和棍棒管教,与隋炀帝何异?此举,反而会逼得番人造反。”严成锦道。“不用鞭子,如何督管?”兵部主簿杨同反驳。“用心学,下官在督修长城时,与流民同吃同住,能吃饱饭,他们便不想造反,甚至会督管他人。”方学道。刘健抚着胡须,方学能管住长城百万流民,确实有本事。弘治皇帝心中一动,打算除去杨同的名额:“那就由方学代替杨卿家,督修通州段吧。”魏绅几人看向严成锦,只见,此子又欲谏言,该不会两个名额都想要吧?严成锦微微躬身:“江南商货繁荣,大运河拓宽后,两岸若无桥梁,必定影响通商。臣有一物,或许,能搭建一百丈长的大桥。”嘶!百官倒吸一口凉气,一百丈?谢丕也吓了一跳,将一摞图纸呈上:“陛下,这是运河大桥的图纸。”谢迁心中忐忑不安,完了,陛下正要派我儿去督修运河了。弘治皇帝眼睛微微眯着,从未见过这样的桥:“那就由谢丕督修扬州段,方学督修通州段,即日启程。”魏绅和柴升相视一眼,严成锦能修一百丈大桥?此子总是有始料未及之处,令人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