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怀才不遇
作者:一笑澄明      更新:2023-05-30 22:54      字数:2258
  严成锦没想到,丝价才涨了两倍。这几日,周彧和张家兄弟在京城大肆收购丝绸。三人很抠门,如此低价,将丝绸倒卖一手,至少能白白赚十两。若非还有其他士绅,在收购丝绸,这三人恐怕一分钱也不想涨。良乡织造的丝绸,会直接卖去西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严成锦走进良乡衙门,张贤便迎上来道:“大人,商会的士绅想重新入股,下官算了一下,有十五万两银子左右。”数目太大,他觉得有必要向严成锦禀报。严成锦估计,士绅们把家底都掏出来了。“本官说话算数,不可破例。”张贤点点头,开口之前,他便知道了会是这样的结果。下一刻,严成锦却道:“不过,他们可以入股茶叶生意。”开西北丝路后,令一个赚钱的生意,就是茶叶。西北游牧民族吃牛羊肉,极易生病,需要喝茶来解腻。买江南和福建的地,需要许多银子,正好让良乡商会入局。回到府上,已经是晚膳时间。正堂,严成锦坐下不久,春晓姐妹领着下人,将菜端上来。何能快步进来,小声道:“少爷,李府请您到府上吃宴席。”“李府有什么喜事?”难不成李兆先回来了?严成锦排除了这个可能,没有大船想从海南回来,少说得三五个月。李兆先的弱鸡体质,说不准死在半路上了。“听来人说,是为杨一清大人设的送别宴,杨大人想见您。”严成锦自然不会去,天黑了,他是不会出门的。“不去,就说少爷吃过了。”何能面露难色,李大人摸清了少爷的脾性,还让他带了另一句话。“少爷,李大人说您要不去,他就同杨大人到咱们府上吃宴席”严成锦冷哼一声,老丈人真是无耻!明知他不会去,却以此相逼。李东阳以谋略在内阁闻名,还真会到府上来。如此说明,杨一清是真想要见他。严成锦拿起筷子,对着何能道:“去请小王大人。”小王大人就是王守仁,在少爷的保卫名单中,只有大王和小王两位大人堪堪当用。不多时,王守仁便来到了府上。“老高兄找在下何事?”严成锦吃饱了,放下筷子站起身:“本官请你去李府赴宴。”王守仁微微低头,看破了他的心思,道:“老高兄想要在下护卫,直说便是”严成锦深以为然:“伯安啊,在京城中,我相信的人只有你了。”王守仁知道,老高兄对王越大人也是这般说的,不能当真。不过,他不拆穿。严成锦坐进轿子,不知杨一清找他做什么?到了李府,严成锦和王守仁步入府中,跟着下人前往李府的正堂。堂中,李东阳和杨一清喝着小酒,杨一清有点上头了:“过去半个时辰了,这小子还不来!愚弟的学生去了海南,生死未卜,如今,我又要去西北剿匪。哼!这小子实在太可恶了,将我二人贬出京城。我在苑马寺立了大功,本以为能调回京城了。这下好了,不知何时才能回京。”李东阳叹息一声:“早便跟你说过,不要弹劾此子,此子虽是小小的御史,行事却极为慎重,陛下对其,也有一分私心。”两人交谈间,下人走进来通报,严成锦来了。李东阳微微抬头,只见严成锦同王守仁一并前来。王守仁朝二位大人行礼。严成锦站得老远,礼貌道:“李公和杨公找下官有事?”杨一清拍拍身边的锦凳,道:“你过来,我不揍你。”我信你的鬼严成锦摸着肚子:“下官吃过饭了,大人有事开口就是。”李东阳黑着脸道:“不必如此慎重,快过来。”严成锦和王守仁走过去坐下。杨一清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道:“你怎么知道本官娴熟马政?”他与李东阳等人往来,只谈诗赋,不谈及马政。所以,李东阳等人也不知,其实,他深谙马政。此子与他才见了一面,怎知道他怀才不遇。在西北剿匪,虽说风餐露宿,却也比养马强点。严成锦心中了然,杨一清让他来赴宴,竟是为这等事。当然是史书说的。“都察院并未调查你的底细,杨大人安心去剿匪吧,天黑了,本官要回府了。”杨一清面色古怪,此子真如调查中一样,天黑就不出门。京城是普天之下,最安全的地方了。夜里,还有五城兵马司的人巡逻。自从流民去了良乡后,京城的盗窃抢劫,少了许多。“你还没告诉本官,是如何知道的?”“下官猜的,杨大人在陕西若管不住马贼,陕西巡按御史早就弹劾了。可下官翻遍陕西都察御史传回的疏奏,并无提及马政。由此看来,马场在杨大人的管理下,十分安定。”严成锦吹牛道。王守仁和李东阳颔首点头,原来此子是这样推断出来的。杨一清释然了。严成锦站起身来告辞。一晃眼,年关便过了。谢府,自从参与飞梭织机发明后,李兆番隔三差五,便会来找谢丕。他发现谢丕房中的器械,极为新奇。尤其是那架最新的天文望远镜,看月亮十分真切。还能看见严成锦星。听说,严成锦星是天文望远镜发明以来,观测到的第一个颗星星。还有小朱秀才星。是观测到的第二颗星星。谢丕对着李兆番道:“良乡工程师考试,还有一月时间,你要好好准备呀。”这段时间,谢丕将所学的理科,全部传授给了李兆番。以至于李兆番进步神速。李兆番拱手道:“学生会全力以赴的。”紫禁城,东暖阁,弘治皇帝召见了内阁和九卿,目光落在李东阳身上。“会试近了,你们谁来当主考官?”抡才大典乃是朝中头等大事,选主考官关系到选拔人才。通常由礼部官员和詹事府官员,以及内阁大学士担任。谢迁率先站出来一步:“臣之子谢丕,是今科考生,臣不能出任。”弘治皇帝颔首点头。刘健和马文升年迈,定也熬不住,李东阳微微抬头道:“不如就让臣来吧?”礼部尚书张升道:“臣与李公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