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百般不愿
作者:一笑澄明      更新:2023-05-30 22:49      字数:2245
  乾清宫外,李东阳对着严成锦道:“一会儿进去,知道该怎么说吧?”严成锦茫然无措:“不知道。”“少给老夫装蒜!”李东阳气得跳脚。刚才听闻娘娘宣召,李东阳才跟过来,一不小心把这桩婚事促成了,严成锦真成自己女婿了。一开始,他便不怎么喜欢严成锦,这家伙胆小怕事,凡事还喜欢推诿,慎重得超乎常人。可后来发现,这个家伙还算清直,才稍稍转变了看法。严成锦想了想,对李东阳道:“在朝为官,慎重一些并无不妥,大人是因下官才请乞致仕的?”他与李东阳从不以师生相称,在宫里被人听去,有拉帮结派的嫌疑。昨日,张皇后请他到坤宁宫说媒,李东阳便要致仕,还跟他来坤宁宫,并不是巧合。李东阳为人秉正,因病请乞致仕是常例,才说因病致仕。“不是”李东阳犹豫片刻,有些为难地长叹一声,显然说慌了。“大人,娘娘有请。”严成锦和李东阳步入大殿,李清娥站到父亲身边。张皇后见了他们笑道:“本宫在宫中无趣,陛下偶然提起严卿家的婚事,若能促成一桩姻缘,也是功德,本宫看严卿家与清娥,就很不错。”李清娥脸色露出桃花色的粉红,羞得抬不起头来。“清娥,你怎么看?”李东阳看向女儿,若未向娘娘表露心意,还有挽回的余地。未出阁的女子,赶鸭子上架要嫁给一个男子,传出去会丢家族的脸面,显得轻贱。李清娥道:“凭父亲做主。”李东阳心中大定,道:“清娥出身轻微,是臣与贫寒女子所生,严成锦乃是状元及第,娘娘不如再择良人?”拒绝之意明显,张皇后听出来了:“李卿家不想将清娥许配给严卿家?”李东阳颔首点头,称道:“是。”这个气氛陷入尴尬。张皇后望着严成锦,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严成锦仔细揣摩,从李东阳的语气,到神态,分析出李东阳做出这样决定,心中竟无愧疚“既然如此,那本宫就不为难李卿家了。”李东阳是内阁次辅,在朝中的地位却与刘健无异,张皇后纵然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也不能强迫。从宫里出来,在午门前的下马碑,李东阳派人回府请轿子,在等轿子的时候,李清娥揪着衣角,有些情绪:“爹明明知道”李东阳愧然对女儿道:“清娥啊,你对此子了解甚少,爹总感觉他谁也不相信,嫁给他,你会吃苦的,爹给你寻个好人家。”李清娥心中百般不愿。回到府上,只见府上的下人又是端水盆,又是跑去书房,哭哭啼啼的。“出什么事了?”“老爷,您可回来,方才大少爷昏倒过去了。”管家道。李东阳大惊失色,大儿子李兆先从小身子骨就弱,常常在被人戏称为“白面书生”。因他脸色苍白得吓人。虽然是国子监生,但李东阳常常叫他在家读书,以免减少干扰。“大夫,我儿如何?”“学生方才把了脉,只是血虚才昏了过去,想必是劳累过头了。”老郎中从药箱里拿出纸笔:“学生开一副药,吃了就没事了。”开好药方后,管家带着老郎中去库房结银子。李清娥有些心疼,轻唤了一声:“哥?”床榻上的书生,脸色惨白,连嘴唇也无多少血色,看上去虚弱倦怠。李东阳坐在床榻边,长叹一声:“又熬夜了吧?”“秋闱在即,儿怎能偷懒奈何身子不争气。”李兆先既羞愧又埋怨。心中清楚,他能进国子监是蒙父亲的恩荫,他做的学问,连小妹也不如。刘氏抹着眼泪:“老爷,兆先的身子越来越弱了,你说一声,叫他别考科举了,一场乡试要三日,兆先怎么熬得住?”李东阳能行很多方便,比如命考官安排好一点的号房。却无法代替儿子科举。科举还未正式开考,读书人就要先进贡院,一熬就是三天,有许多人考完科举就死了。李东阳愧然长叹,没有给儿子一副好身躯。“别考了,在家里养病吧。”李兆先眼中泛出晶莹,读书人朝闻道,夕可死矣,如此苟活下去有何用?坤宁宫,严成锦刚从坤宁宫出来,遇到了弘治皇帝,又被叫回坤宁宫。弘治皇帝坐在御座上,呷了一口参茶润嗓子,才问:“李卿家的闺女如何呀?”张皇后递给弘治皇帝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弘治皇帝脸色凝固,明白了过来,再看向严成锦,竟变得有些同情。“李卿家不同意?”严成锦躬身:“臣惭愧。”弘治皇帝长叹一口气:“你若有意,朕可与李卿家谈谈。”“多谢陛下,臣的姻亲是家事,不敢劳烦陛下。”严成锦心中有一丢丢感动。陛下日夜打理朝政,还宽厚仁慈,为了他着想,像极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俗称催婚。次日上朝,廷议开始前,弘治皇帝没看见李东阳,便问:“李卿家呢,今日怎么不见他,可是身体有恙?”萧敬忙是道:“陛下让他沐休几日,李大人才没上朝,他身体无恙,倒是李大人的公子似乎病得不轻。”厂卫对京城的风吹草动,了如指掌。尤其是刘健和李东阳这样的大臣。李兆先在国子监读书时,就常常被耻笑,老毛病了。弘治皇帝叹息一声,李卿家身体不好,如今连儿子也病了,定然痛心入骨。“命刘御医去看看。”严成锦另有所思,李东阳的大儿子李兆先,还有大概半年的时间。让刘兽医去。寿命只怕要打个半折。“还有半年的时间,未必没有机会,要不要去看看?”严成锦犹豫了。找刘御医自然不行。这个时候,大明最厉害的大夫,是汪机。只是御医顶着皇家的名号,陛下和坊间的人,总以为御医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大夫,其实不然。没找对大夫,就像灭火没用对灭火器一样。找对了大夫,李兆想兴许还有救。只是这个时候,信息封闭,但京城的达官显贵,压根没听说过汪机的名字。更遑论宫中。汪机就是这个时候的李时珍,但他的出身,实在太卑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