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第 26 章 我只能尽可能的补偿他们……
作者:雨中花慢      更新:2023-05-29 05:22      字数:7514
  舅给她的信这样写:

  “初迎,不知道你从哪儿听说我有儿子,甫一听说我压根不敢相信。不难想出有谁会给我生比你年纪还大的儿子,回到港城我多方寻找,上天垂帘让我找到他们母子,认回儿子。

  孩子母亲对我念念不忘,你表哥名字就叫念昭,你舅妈把他培养得很优秀,他在古生物研究所上班,能找回他是我平生最幸运的事。

  这二十多年你舅妈独自抚养念昭,母子两人过得心酸漂泊缺衣少穿居无定所,我缺席这么多年幸亏有机会补救。

  我只能尽可能的补偿他们,给他们母子买了房产,我们一家口生活得幸福融洽。

  初迎,你是开启我后半生福运的外甥女。”

  信里还写不知道他出租车生意好不好,如果需要资金可以随时找他要,他随时提供资金支持。

  初迎这才想到开上出租时给舅写过信汇报,后来就一直没写过信。

  有这个慷慨的舅,她觉得自己是被富商宠着的人。

  她好奇心爆棚,她很想知道舅早年间在港城到底经历了什么,才导致自己有儿子都不知道。

  周日,初迎带着舅的信回娘家,看到弟的信,陈秀镯眼泪下淌,“老天有眼,你舅有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家,以后有人对他知冷知热,他不是孤身一人。”

  她说这话时激动的神情比自己生活圆满都要高兴。

  哭了好一会儿,她又恨声说:“要知道自己有儿子何必想要扶植几个侄子,他把侄子当亲人,可侄子们没良心。”

  当时她也没给陈周钊任何帮助。

  初迎试着理解她,可能她是真心实意关心弟弟,可当时舅回来时她无能为力,他们家住房不宽敞,只有两间房,最开始大姐一家还住在家里,初迎就是从这两间拥挤逼仄的房里嫁到方家住进“豪宅”。

  二闺女初夏婚姻亮起红灯,四闺女更让她不顺心,她自己工作给了二闺女,丈夫工资不高要养口人还要贴补二闺女,对这样一个普通又年纪大的妇女来说,可能确实没有能力管弟弟。

  帮他落户、安排住处,找工作,平谷老家的兄弟不肯配合帮忙的话,这些她都做不到。

  “你给你舅回信,让他不要记恨我们,平谷陈家村永远是他的老家,有空带念昭回来看看。”

  是老家什么的说法就算了。

  初迎回答说好。回到家后她给陈周钊回了信,到邮局寄往港城。

  ——

  这些天,方戬感受到来自学渣的苦恼,初迎的补习班要期末考试。

  虽然跟结业无关,但初迎也不想考得太差,她是插班生,以前落下的课都得自学补上,对考试并没有信心。

  考试前她就开始临时抱佛脚,每天晚上看书、做题。

  认真肯定是没得说,可她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水,各种转笔等小动作也多。

  方戬只能想到一句话:懒驴上磨屎尿多。

  俗语虽俗了点,可用来形容初迎正合适。

  就这么一个学渣,等考试成绩出来,五门成绩全部及格。

  得知成绩,下课后看到来接她的方戬,初迎兴奋地张开手臂扑上去,抱住方戬。

  “我都及格了。”初迎大声宣布。

  路灯灯光微弱,方戬还是觉得难为情,赶紧把她拉到柏树阴影里,也抱了抱她,问:“都考多少分?”

  “都是六十多。”初迎声音中满是自豪。

  学霸方戬很难理解学渣考六十多分的快乐。

  不是他还是竭力做出跟她一样喜悦的表情说:“初迎,你真是太棒了。”

  “是吧,我也觉得我特别棒。”

  家里最高兴的人是姜铁梅,她的骄傲程度就跟二儿媳全考满分一样,还特意炖了板栗蘑菇鸡给初迎补脑子并庆祝。

  陶芋心里犯酸,说:“初迎想不到你能通过考试。”

  初迎自豪地说:“我在学习方面有天分。”

  ——

  快过年的时候,初迎他们的个体出租车站正常运营六个月。

  每辆车的营业额扣除油钱跟修车零件支出,基本都结余四千块左右,初迎事儿多,晚上又要上课,初贰很勤勉,比她的利润还高些。

  初贰是个合格的合作对象,赚到钱他没乱花,还给初迎八千,大头还给了别的债主。

  “我现在差不多有两万四千块的盈余。”初迎兴奋地说。

  买完车报完技校又按了电话她不剩多少钱了,现在还款八千,再加两万四的盈余,初迎现在有万二,另外还有五万留着年后提车用。

  手头有钱,她就觉得自己是大款。

  “营业额真的高,照这个速度,你的车还有半年能回本。”在算账方面,方戬的积极性比初迎还高,初迎这个当事人不急他急,他担心初迎亏本。

  “等回了本,你以后可以轻松点,少跑几趟。”方戬希望媳妇别整天那么忙碌。

  再说初迎跑完车回到家,二婶又给拎了些炸货来,有炸小黄鱼、丸子、饹馇盒等。

  当时得知初贰放弃铁饭碗花五万块钱跑出租车可把她吓坏了,在她看来,铁饭碗绝对不能丢,给自己干哪有给公家干好。

  但后来看儿子每天好好跑车没有瞎胡闹,每月收入也多,借的钱很快就能还上,这才略略放心。

  “初迎,初贰说一年车就能回本,就能把饥荒填上,他没糊弄我吧。”二婶问。

  初迎说:“二婶,他没糊弄你,一年肯定能把饥荒填上,以后挣的钱就是自己的。他总在外面跑,你可要给他做好后勤,不能随便怀疑他给他拖后腿。”

  “我这不是怕他满嘴跑火车吗,听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二婶说。

  ——

  有姜铁梅赚的外快做保障,他们过了一个几十年来最富足的一个春节。

  纺织厂机器不停,本来是班倒,但厂里给像姜铁梅这种接近退休的职工都安排的白天班,姜铁梅一大早就起床去各菜市场买菜,菜市场人特别多,本来紧俏的鸡鱼肉类都得排队,她不辞辛苦,早起先去买菜,回来做饭,再送小赋去上学,然后去上班。

  连着几天这样,家里活鸡、带鱼鲤鱼、猪蹄、大棒骨、排骨都准备好了,甚至她还很大方地排好几次队,抢购了五六斤桔子。

  各单位发福利可是能让人露脸的事儿,不管谁发了东西都得让邻居看到,借此显摆,方戬单位发的东西是油、米跟冻带鱼。

  大杂院里外还有各户门口都贴着春联福字,显得格外喜庆,炸带鱼味儿,葱花炝锅香味儿,蒸扣肉味儿,各种香气混合起来飘荡在大杂院上空。

  方家平时虽是姜铁梅做饭,可要说真正的大厨,那肯定是方洪年莫属,年夜饭就由他掌勺,做了芥末墩、糖醋鲤鱼、拔丝白薯、合碗菜、红烧肘子、四喜丸子。

  七点多钟,沈教授家把他家二十一寸的牡丹牌电视搬到院子里,虽然天寒地冻,可春晚的吸引力大,吃完晚饭,大家就聚集在院子里看电视。

  沈识峤给小赋占了c位,小丫头穿着厚实的红棉袄,怀里揣着热水袋,一边嗑瓜子一边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春晚第二年开播,邻居们最喜欢的节目是陈佩斯跟朱时茂演的《吃面条》,朱时茂这时候年轻,浓眉大眼周正得不得了,初迎默默把他跟方戬比较,觉得还是自家男人更帅一点。

  这几天初迎都在跑车,过年的时候车的需求量大,不像平时那样不管乘客干啥他们都等,活儿安排得密集,收入更高。

  反正是给自己干,过年期间多干了活,平时她有事儿就可以休息。

  初一下午,初迎一家口回娘家,大姐二姐也回,他们要在娘家聚餐。

  陈秀镯吃过午饭就开始张罗晚饭,过年时期买的食材都集中到今晚吃。

  过年时候的家庭聚餐,二妹夫都没来,这可把初春气坏了,平时主张劝和不劝离的她也忍不住了,说:“他连装都不想装,脸面都不顾了,你还费劲维持婚姻干啥,还不赶紧离婚?”

  初夏本来还要为狗男人找借口说他要加班,这时也绷不住了,她觉得初迎主意比较多,就问初迎:“离婚的话我一个人带孩子么?”

  初迎反问她:“二姐,你现在不是一个人在带孩子么,你别把自己搞得跟苦情戏女主角似的,狠不下来心去他单位闹让他丢工作,那你就得尽量为你跟小双多考虑。你要真离了婚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吧。”

  初夏点头:“只能回娘家。”

  初冬过年也在努力复习功课,说:“二姐你的婚姻可真糟心,赶紧离婚别墨迹。”

  想到白隽清,她同样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陈秀镯说:“初冬你说话老气横秋的,还是先管好自己别让我们操心。”

  初迎说:“余温单位分的房是给的房屋使用权证,还是承租协议?”

  “承租协议。”初夏说。

  初迎给她出主意说:“那就好办了,你跟他去提离婚,让他单位跟你签承租协议,房子由你跟小双来住,跟余温没关系,你们俩有地方住,就不会过得太差。他不同意的话,你就不离婚,耗着他。他同意的话粮所给他分过房子,就不会再给他分。”

  粮所分给余温的房子也是大杂院两间房,等以后腾退,只看承租人是谁。

  一只大手啪地拍在初迎肩膀上,来人说:“初迎,挺有想法。”

  初迎回过头,正对上方戬那双深邃黑沉的眼睛,她笑着说:“怎么,我说的不对么。”

  方戬觉得初迎确实跟以前不同,头脑清晰,干脆果断,心还有点狠。

  跟之前的温顺的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女人不太一样。

  他说:“对,我支持你,反正你不吃亏就行。”

  初春对初迎的提议百分百赞同,她说:“老二,初迎已经给你分析得头头是道,你就按她说的办。”

  初夏很不甘心多年的付出白搭喂了狗,在姐妹们的撺掇下,想了好一会儿才说:“要是离婚的话,初迎你得帮我。”

  初迎搓搓手兴奋不已:“没问题,你找我。”

  吃过晚饭临走,初春给了初夏二十块钱,初迎也给二十,她有钱但就是不多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可不想靠姐妹接济,初夏生出生活还过得去的假象没勇气做出改变。

  ——

  不到月份,京城还很冷,姜铁梅为了省煤,就把屋子里取暖的煤炉给撤了,既然不需要考虑取暖问题,初迎开始张罗给小赋安排房间。

  她觉得自己闺女大了,过了年是五岁,即便没有单独房间,也不能再跟爷爷奶奶一张床睡觉。

  吃晚饭的时候,初迎跟老两口商量,把原来腾出来想卖现在当成客厅的房间再腾出来,布置成小赋跟方芬的闺房。

  姜铁梅欣然同意。

  小赋对粉色有种近乎偏执的喜好,听说她可以跟方芬共享房间,可高兴坏了,当即提出她想要粉色小床跟床单。

  初迎语气宠溺:“好,粉色小床跟床单都会有。”

  陶芋埋头干饭不说话,既然初迎想操持房间,那她绝对没意见,坐享其成好了,谁知道初迎精明得不得了,说:“大哥,大嫂,你们得给方芬准备床跟书桌,我只准备小赋的,另外我会给她买很高级的台灯,她自己用。”

  陶芋抬起头:嗯?

  果然,从初迎那儿一点便宜都占不到。

  房间很快布置好,新刷了大白,两个女孩分别占据左右两侧,小赋如愿以偿有了自己的粉色小床、床单还有书桌跟台灯。

  而方芬只有一张单薄的单人床,她没有书桌,父母说写作业去他们屋里。

  八岁的方芬不明白,都是方家人,为什么她跟小赋不一样,小赋有那么多发带发卡她都没有,她也没有粉色小床跟床单。

  这几天,初迎明显感觉方芬低气压整天闷闷不乐。

  陶芋跟方晋南肯定也能发现闺女情绪不对,但他们熟视无睹。

  “方芬为啥不高兴啊。”初迎问。

  “妈,方芬姐也想要粉色小床跟床单,这几天她都是挤在我的床上睡的。”小赋替她回答。

  初迎觉得自己闺女好善良。

  初迎蹲下来,对方芬说:“想要粉色小床跟床单还不容易吗,让你爸把小床漆成粉色,二婶再给你买个粉色床单。”

  明明可以花不多的钱就让孩子很高兴,可陶芋两口子就是不愿意做。

  “真的?”方芬杏眼圆睁,带着湿漉漉的水汽,难以置信地确认,“二婶你真的会给我买床单吗?”

  初迎点头:“你等着就行了。”

  方芬焦灼不安地等待,盼星星盼月亮,几天之后她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粉色小床跟床单。

  “二婶,我太喜欢你了。”小姑娘眼泪不争气地留下来,扑到初迎怀里,搂住她的脖子,亲热地说,“谢谢二婶,我特别开心。”

  要是可以的话,她想换二婶当妈妈。

  对方芬释放善意的反馈立竿见影,吃晚饭的时候她给初迎夹菜。

  接下来的日子,方芬不像原先那样心事重重,明显比之前开朗的多,恢复了八岁姑娘该有的活泼可爱。

  陶芋精明着呢,什么都能看出来,对初迎说:“谢谢你给方芬买床单,床单花了多少钱,我把钱给你。”

  初迎说:“算了,不就是一个床单么,没多少钱,算是我送给侄女的。你们两口子工资也不低,就一个闺女,以后还是别对她那么抠搜。”

  陶芋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说:“要是我像你那么能抓钱,我肯定花起来也不手软。”

  初迎又说:“我给方芬买东西是因为她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要是看在你们两口子份上,我根本不会买。”

  陶芋:“……”

  ——

  这个周六傍晚刚回到家,发现家里多了个人,秋谷,就是初贰原来那个跟外国人跑了的对象。

  秋谷是陶芋同事,也是付翠芳的远房表妹,本来以为她是来找陶芋的,等初迎一回来来人就逮着她说话,初迎这才知道她是守株待兔等着自己的。

  初迎问:“秋谷你不是嫁了个外国人,怎么都一年多了还没出国?”

  秋谷脸色涨红,用眼神向陶芋求助,后者说:“初迎,你肯定听岔了,哪有那回事,当时是秋谷爸妈不同意她跟初贰的亲事,外国人的事儿压根就是子虚乌有,这不秋谷还惦记着初贰,毕竟俩人都谈婚论嫁了。初迎,初贰是你堂弟,咱们俩都从中间撮合,他们俩的事儿就成了。”

  初迎毫不掩饰惊讶,抓住她跟过外国人的事儿不放:“秋谷,不是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吗,你跟外国人那一出就这么一笔勾销,到底出了啥差子,你跟那个岁数跟你爸差不多的外国人分手了?你不出国了?”

  秋谷神色非常不自在,坚决否认:“姐,不知道你从哪儿听来的,当时是我父母要进口瑞表当彩礼,初贰只肯买一百块的国产表,双方有分歧才暂且搁置。”

  陶芋说:“对,初迎,他们俩挺合适的,也有感情基础,咱们都往好的方面看。”

  初迎觉得自己观极正,抛弃初贰跟外国人好,琢磨着初贰有钱又巴巴的缠上来,这样的女人哪凉快上哪去。

  初迎说:“既然想复合,你们应该去找初贰啊,我只是他堂姐,不是他爸妈,做不了主。”

  陶芋说:“初贰不是听你的话嘛!”

  肯定是找过初贰,被拒,才想找她说合。

  既然她们脸皮都这么厚,初迎毫不留情地拆穿她们:“你们不会是看初贰开个体出租挣钱多才又来找他的吧,他的车是借钱买的,欠一屁股饥荒,谁嫁给他都得跟着一块还债。”

  对面两人:“……”

  秋谷神色讪讪,脸面挂不住,陶芋没话找话强行活跃气氛,这才把秋谷送走。

  初迎不再考虑这事,跑厨房边上问姜铁梅饭熟了没。

  “马上就好,你们快去摆桌子碗。”姜铁梅说。

  第二天见到初贰,初迎就跟他秋谷来找她的事儿,果然她来找初贰求复合失败才去找自己。

  初贰说:“我现在给自己开车挣的多,别说秋谷这样跟人跑了的女的,就是条件一般的我还看不上呢,现在媒婆快把我家门槛踏破了,我要挑个长得最好看的。”

  初贰觉得自己在找对象方面无异于翻身农奴把歌唱,他有选择余地了。

  初迎觉得有必要敲打初贰,说:“你可别飘,找个踏实本分的对象就行,你别忘了你还有好几万饥荒呢,你还欠我将近一万五,等你攒够了得马上还。”

  初贰嬉笑着说:“姐,我当然知道,你看我哪天不好好跑车了,你还用担心我么。”

  ——

  自从提前两辆车后,初迎没少往汽车销售公司跑,对方让她耐心等待,说好多单位的车还没给,连领导都没配上车。

  去年的时候他们这样说:“等明年吧,今年实在是没车,你的车已经排到明年的进口计划里了。”

  今年又这样说:“你总来催我们也急啊,还有领导天天催我们要车呢,真排得过来我早就把车给你了。”

  初迎说:“领导用车重要,我这生产资料用车更重要,出租车关系到市民出行,领导批条的时候特意说了优先安排,不能因为车不到位影响出租车站运行,你去问问哪个领导,不都是思想觉悟特别高地把公车排后头,优先生产资料用车?你们很清楚应该把车先分配给我,不能总往后推一直不落实吧。”

  “我知道你这是出租车,你要是买私家车就是扛着一麻袋钱来我们都卖不了。我知道你着急,但你等等。”

  每次都是车轱辘话来回说,他们那套说辞初迎已经会背了。

  终于,这次再去,对方告诉她过些日子就能提第辆车,保准有她的车,初迎大喜,立刻交钱办手续。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是找个靠谱司机开新提的车。

  下午又拉了几次活,吃过晚饭,初迎把能提车的事儿跟方戬说了,说要去大姐家,让大姐夫给他推荐个司机。

  方戬本来就知道她要买辆车,现在又要提一辆新车并不意外,只是他说:“咱就先别跟爸妈说了吧,压根不用跟他们提,他们没必要知道这么多。”

  初迎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他们知道又会问我舅给我多少钱,问啥时候能回本,白白担心,还不如不跟他们说。你爸妈还有我爸妈我都不打算说。”

  夫妻俩很快达成一致。方戬要陪着她去,就变成一家口都去。

  “初迎,你要给这么多工资?一个月二百八,也太多了吧。”大姐惊呼,“这干一个月,顶别人干半年。”

  方戬也觉得工资给得太高,他还是担心初迎的回本问题,他说:“初迎,应该不需要这么多,给公家开车的就不用说了,拿死工资,就是给个人开大车跑长途的工资才这么多,那多累啊,得没日没夜地跑,开出租车轻松得多,你又不需要别人加班加点的干,你得优先考虑回本问题。”

  五万块钱成本,搁谁身上都得有点压力。

  这个数字是初迎深思熟虑后定下的,她其实愿意再多给一些,但确实她要考虑回本,就给这么多。

  她说:“我这车就相当于给别人开,怎么开,接多少单全靠司机把握,收的钱也全在别人手里我看不着,我得找个人品好可靠的,要真能有这样人我觉得这个工资给得值,等我车回本还会再涨工资。”

  大姐夫已经想到合适人选:“我以前的战友行不,是个排长,也是汽车营的,戍边五六年,转业回来还没安置工作,人肯定可靠。”

  初迎喜上眉梢,大姐夫就淳朴敦厚,推荐的人百分百靠谱,她说:“那行啊,大姐夫你帮我问问对方愿不愿意。”

  周信说:“他家负担重,还有弟妹要养,不能一直等着安排工作,按你说的工资,他肯定乐意,要是不愿意的话,我再给你找别人。”

  初迎问:“大姐夫,他要是给我开车就相当于放弃了可能的拿铁饭碗的机会,我给的工资两百八其实包含了不拿铁饭碗的补偿。”

  周信说:“这你倒不用担心,现在就业形势不好,你这工资给得真很高了,不像是七十年代,转业兵在京城也不好安置工作,要是在外地还好安置,现在很多人下海,都放弃铁饭碗了,反正我先去跟他说说。不过他好像跟车去外地了,我去他家跑一趟,让他回来就来找我。”

  “我不着急,那就麻烦大姐夫了。”初迎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