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 25 章 为什么我们老的时候会是……
作者:雨中花慢      更新:2023-05-29 05:21      字数:6816
  这段时间门初迎一直想着是否要读高中培训班,现在读插班的话,她想她需要一年半才能结业获得考夜大的资格,考上夜大,大概要读五年才能毕业。

  在后世人眼里可能看不上的夜大学历,可在当年承载着很多年轻人的期望,是他们白天工作,耗费了无数晚上跟周日时间门辛苦读书得来的文凭。

  提升学历,对她这个初中毕业生来说是场马拉松。

  她自己举棋不定,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跟方戬商量,她说:“开车对我来说是种乐趣,是种享受,我倒是不觉得辛苦,只是学习时间门太长了,很难坚持下来。”

  方戬问她:“你为什么想要读书呢,你的兴趣既然是开车,那么你不需要把学历做敲门砖,获得一份好工作。”

  初迎说:“我想成为汽车修理方面的顶尖人才。”

  她不可能开一辈子出租,以后等汽车行业发展,汽车销量井喷,她可以开汽修店开4s店,站在行业的风口浪尖上大赚一波。

  方戬说:“修车靠的就是经验积累,不去上夜大你也能成为修车专家。”

  初迎也是这样想的,即便是现在,她的修车水平比同行也强的多。

  “我想多学点知识,给小赋做个榜样。”初迎想了想又说。

  上一世她就是开公交、吃饭、睡觉,平平淡淡过了大半生,既然上天给了她一次重来的机会,她想要做新的尝试。

  方戬担心媳妇太辛苦,但她既然想上培训班,他自然支持她多学点文化知识,至于夜大,他想他媳妇边工作边备考,应该是考不上,不足为虑。

  甚至他觉得她媳妇都无法通过高中结业考试,拿不到同等学力证明,她就没资格考夜大。

  “行,那你就去报名参加高中培训班。”方戬说。

  初迎很高兴方戬能支持她,说:“那好,我就参加咱们去举办的高中培训班,离咱们家最近,就在区文化馆,走路七八分钟就到。”

  初迎报的是理科班,培训班跟夜大一样,并不是每晚都上课,一晚上上课,其它时间门自学,入学宽松,就连初迎这样的插班生也接收,但结业考试有难度。

  第一天上完课是八点半,方戬跟小赋在文化馆门口等她,方戬问:“怎么样,能听得懂吧。”

  初迎把书包递给方戬,抱闺女抱起来亲了亲她的小脸说:“没想到高中课那么难啊,我以前的课没听到,只能自己看书补上来。你看闺女的小脸都冰凉,以后你们不用来接我,我自己回去。”

  高中理科课程当然很难,方戬觉得媳妇过不了多长时间门就会放弃。

  他说:“没事儿,闺女不肯早睡,她要等你回去才睡。”

  抱着闺女回到家,小丫头已经昏昏欲睡,姜铁梅赶紧把孙女接过去说:“把小赋给我,你们也去洗漱早点睡。”

  再过两个星期,父子俩再来接初迎时,她的书包巨沉,明明只有两节课,就带当天用的课本就行。

  方戬吐槽道:“都说差生文具多,你是差生书本多。”

  周日初迎又去书店买了些额外的复习资料。

  初迎自己要看那么多书,她当然觉得心里不平衡,得给方戬也买本书她才心情舒畅,于是她给方戬精挑细选一本书带回了家。

  到到家,她把书藏在身后说:“我给你买了本书。”

  方戬觉得太阳是从西边出来,媳妇竟然还会给他买书。

  “我给你买的书,你会看吗?”初迎笑眯眯地问。

  “当然。”方戬鼓励媳妇读书积极性,陪着她读书,很痛快地说。

  “那你会照着书做吗?”初迎又问。

  方戬没意识到自己会掉进坑里,随口应到:“当然会。”

  初迎满脸是笑,把背在身后的手伸了出来,赫然是一本菜谱,上面写着家常菜一百例。

  方戬:“……”

  默了好一会儿,他说:“为什么要让我看菜谱?”

  初迎语气轻快:“等到老年,咱们会是饭搭子的关系,你当然要学做饭。”

  方戬有两个问题,他问:“为什么我们老的时候会是饭搭子,再说就算是饭搭子,为什么做饭的人是我不是你?”

  两个问题简直是掷地有声。

  初迎拍拍桌上的网兜说:“你刚才说的会照着书做,不能出尔反尔吧,我猪肉都买了,今天晚上就吃红烧肉。”

  方戬:“……”

  姜铁梅带着小赋遛弯回来看到二儿子正在厨房切肉并且说要做红烧肉,这可了不得了,这肉得有二斤,是上好的三层五花肉,儿子又不会做饭,肯定会把好好的肉给做毁了,那她不得心疼死。

  姜铁梅赶紧把围裙系上,把方戬往外轰,说:“你看你切个肉块都七扭八歪的,快出去吧,用不着你,我来做。”

  初迎在旁边监工,她的目标就是把方戬培养成大厨,哪有还没开始就放弃的道理,眼看方戬放下菜刀想借坡下驴趁机开溜,初迎说:“妈,你可别管,方戬说要学做红烧肉的,就得让他做,对吧,方戬。”

  姜铁梅只能耐着性子技术指导,对肉的深刻担忧让她满头汗,比自己亲手做要累得多。

  在她手把手的教导下,一大盘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出锅,方戬夹了一块喂媳妇嘴里:“怎么样,初大监工?”

  初迎觉得红烧肉超级美味,软烂甜糯,她当然不会吝啬赞美:“方戬,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红烧肉,你看你太爷爷就在宫里头做点心,厨艺都能融会贯通,你一定是有做饭天分,以后工作不忙的时候可以多做几顿饭,帮咱妈减轻负担,别让咱们整天围着锅灶转。”

  “好吃,太好吃了。”小赋吃了一块又夹一块。

  姜铁梅也尝了块肉,对儿子人生中做的第一道菜非常满意,笑眯眯地说:“初迎说得对,你们要都会做饭哪还用的着我。”

  方戬:“……”

  他掏出手绢默默地把媳妇孩子嘴边的酱汁擦掉,又默默地看着初迎笑盈盈的脸。

  务必得好好梳理一下他是怎么从光吃饭不干活的人沦为厨子的。

  ——

  知道初迎去读了高中培训班,陶芋内心觉得隐隐不安。

  她俩都是初中毕业生,她跟初迎原生家庭都差不多,都是城市平民家庭,就工作来说,她觉得两人也差不都,初迎开公交,她当售货员,都是让人羡慕的工作。

  甚至她觉得她的工作更好,可以买价廉的残次品,还经常有人找她走后门买各种紧俏商品。

  可她感觉现在的初迎明显跟以前不一样了。

  她跟方晋南说:“你说初迎又开个体出租,又是上高中培训班,大晚上出去上课,她到底图啥?以前初迎可不这样,她就知道闷头开车,整天傻乐。”

  方晋南说:“这不挺好的吗,她有上进心,多学点文化知识。”

  陶芋感觉到了压力,就是身边人积极蓬勃往前走不断进步,她自己原地踏步故步自封带来的压力。

  她还是希望自己有个傻乎乎的不思进取的妯娌。

  这天等初迎下课回家,陶芋明明在刻意等她,她边织着毛衣边装作不经意地说:“初迎,你每天又开车又上课不累吗,那课有啥好上的,不上课你也比别人挣的钱多。”

  说出最后面四个字,她心里一阵阵犯酸。

  初迎说:“大嫂,你什么时候这么关心我啦,不累,轻松着呢。”

  “你高中课程能听得懂吗?”陶芋又问。

  巴不得初迎说课程难,她听不懂。

  陶芋希望能够劝说初迎放弃补习高中课程。

  初迎笑眯眯地说:“当然听得懂,高中课程简单着呢,几个科目的老师都说我是最有悟性的学生,自学能力也强。”

  陶芋觉得压力更大了,她让初迎把课本拿给她看,随便翻了几页,觉得书上的内容像天书,怎么办,压力又大了几分。

  ——

  天越来越冷,秦丹跟初迎结成了澡友。

  秦丹本来不习惯跟大家一块上厕所,她会尽量选择非高峰时段上厕所,她也不习惯进澡堂子洗澡。在她固有的印象中,混合着多种不明气味的氤氲水汽,再加上扭动的白花花的身体都让她无法接受。

  只能屋里生着煤炉洗澡,只是白天的话,大杂院里人多,拉着窗帘私密性也不好,总担心有人顺着窗帘缝往里看,在跟初迎去了一趟澡堂子之后,她觉得也还凑合,于是就总跟初迎一块去。

  沈教授很欣慰媳妇在大杂院里有了个朋友,说:“你不是不愿去澡堂子吗?”

  秦丹觉得沈教授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她说:“还不是咱们家的房子收不回来,现在憋憋屈屈就住两间门房,我就盼着房子收回来,在家里安暖气,装淋浴,厕所改回抽水马桶。”

  她撺掇沈教授:“总不能让人家占着咱家的房子,要不你找找认识的人,给房管所的人施压,敦促他们腾房?”

  沈教授说:“咱这不是有地方住吗,那四户人家都没房子,各有各的难处,其中一个还是退休老头压根不可能分房,你让他们住哪儿去,要是有地方住他们早就搬走了。”

  秦丹觉得自己男人是不是有点迂腐且善良,有点生气地说:“你还替人家说话,人家住哪儿跟我们啥关系,这不是房管所还有他们单位该考虑的事情吗,他们没房子就得占着我们的?你等着他们主动搬走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她有点失望,男人还是老德性,拉不下来脸求人办事,他认识的有头有脸的人那么多,只要他肯开口,他家私房早就该物归原主了。

  这天初迎去澡堂子洗澡回来,陶芋问她:“你又跟秦丹一块去的,你们俩现在私下里关系挺好?”

  陶芋心里又是一阵阵泛酸,沈教授这一家五口在大杂院里好像是一股清流,她形容不出来,反正就是跟别人家不一样。秦丹的原生家庭在运动前更是了不得,她本是大家闺秀,气质跟她们这种胡同长大的姑娘相去甚远,要不是住同一个院,他们根本就接触不到这种知识分子,没想到初迎跟她成了朋友。

  初迎说:“你看我跟咱院里哪个人关系不好!”

  陶芋很不理解,明明初迎在院里说话又臭又硬,经常把丑话说在前头,她人缘还那么好。

  大概是她有出租车,大家随时都可能有求于她,不得不保持良好关系。

  ——

  姜铁梅纠结多日,做了一个重大的艰难的决定。

  她觉得二儿媳又是开车又是上课,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她心疼儿媳,想要给她增加营养,提高伙食水平。

  只是家里有八张嘴,一旦改善伙食,伙食费就蹭蹭上涨。

  而且在八十年代的京城,除了过年期间门跟个别节日物资敞开供应,平时买肉还是需要肉票,他们家的肉票一个加起来是八斤多,听起来不少,可大部分被她拿来买肥肉炼成猪油,没有更多的票买肉。

  只能花钱去淘换肉票,或者买高价的不要票的鸡鱼肉等,这对一个抠搜的老太太来说,不只是肉疼,简直是要了她的命。

  必须得赚点外快补贴家用才能心安理得的吃肉。

  她所能想到的赚外快的方法只有一个,周日一大早,她就端着簸箕拿着蛇皮袋走出了家门。

  初迎两口子发现了姜铁梅的异常。

  “咱妈比以前买肉次数多,鸡鸭鱼肉等往家里拎。”

  “平时周日她都是带着小赋去遛弯,现在一大早就出去,中午回家做饭,下午还是出去。”

  “她甚至弄了辆小推车。”

  “要不等周日咱们跟着妈,看她去干了啥。”

  两人商量好,等周日看姜铁梅带着一应工具出门,俩人带着小赋偷偷跟在后面。

  这一路有点远,小赋兴奋极了,她觉得在玩儿秘密追踪的游戏。

  “奶奶不会发现我们吧。”小丫头缩缩脖子,脸上满是笑意。

  等她走累了,方戬就把她扛在肩上。

  “咱妈到底是要去哪?”方戬问。

  “去热电厂附近捡煤核;去永定河边,那里有机关倾倒的烂菜,挺多还能吃;要不就去郊区菜地捡白菜帮子;要不就去工地干按天结算的小工。”

  毕竟在市井间门长大,初迎脑子里的这些东西多的是。

  方戬:“……”

  就为了能吃上肉,就要干这些活么!

  姜铁梅在玻璃厂附近停下,她要捡碎玻璃渣运到废品站卖钱。

  她的竞争者不少,还有三四个老头老太,平时他们都在成堆垃圾处翻找,等玻璃厂大门打开,推玻璃渣的车出来,他们就迅速围上去,等玻璃渣倾倒下来,迅速用工具把玻璃渣从垃圾中翻找出来,往自己面前扒拉。

  这一刻,方戬脸上的神情格外复杂。

  姜铁梅今天出师不利,她的右手中指被玻璃划了口子,鲜血呲呲往外冒。

  接下来手忙脚乱,方戬大步流星走上前,从裤子口袋中掏出手绢简单包扎,又去附近卫生院上药包手指,最后方戬推着小车,一行人回了家。

  方戬抱怨说:“妈,咱家不缺这点钱,我们一家都有工资,哪个挣的都不算少,我们交的伙食费不够可以多交点,你这万一破伤风可是得不偿失。以后不要再去捡玻璃渣。”

  姜铁梅可不这样想,她对自己的副业很满意,说:“我不挣点外快哪有钱买肉票吃肉。”

  “妈,我有轻松不累的挣钱的活儿。”初迎说。

  初迎把曾经介绍给陈周钊的捡车票的业务介绍给了姜铁梅。

  姜铁梅开展这项业务明显比陈周钊更得心应手,陈周钊明显放不开,可姜铁梅这个老太太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不管是捡票还是卖票,她可不在乎什么脸面,挣的自然也更多。

  “初迎,你怎么没早点把这么挣钱的活告诉我。”姜铁梅乐呵呵地说。

  每捡起一张票,她就感觉像是听见叮咚的钱币掉落声音。

  她挣了钱,买了肉,不管是从哪个菜市场肉铺买来的,都要特意绕点路,绕到老姐妹所在的胡同,装作不经意地从胡同口路过。

  现在不是六七十年代,吃点好的还要藏着掖着,生怕香味被别人闻到,现在可以大大方方吃。

  周日,老姐妹就爱在胡同口坐着晒太阳织毛衣加扯闲篇,每次都被刻意经过的姜铁梅炫一脸。

  这次她拎着两斤排骨从胡同口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老姐妹终于忍不住,把她叫住问:“呦,太阳可打西边出来了,铁梅你家这是有啥喜事,总买肉吃。”

  姜铁梅自豪地说:“没喜事就不能吃点好的啦,我家儿子、儿媳工作都忙,伙食当然得好点,给他们补充营养。”

  老姐妹斜眼睨着她,谁还不知道姜铁梅抠搜,哪里肯舍得改善伙食。

  “你这是搁哪儿发财啊。”老姐妹不错眼珠地盯着她,希望从对方身上发现点端倪,她想,姜铁梅一定有外块收入才会这么花钱。

  姜铁梅得意地拎着鱼走了。

  ——

  周日上午,小赋在院子里跟小孩玩,初迎跟方戬都坐在窗边的书桌旁看书。

  陶芋急吼吼地从屋外走了进来,气喘吁吁大声招呼初迎:“快走,快走,晚了就来不及了。”

  方戬腾地站了起来:“大嫂,别着急,什么事儿。”

  陶芋脸上是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表情,扬着下巴说:“我知道你们肯定感兴趣,付翠芳去找她公爹那个相好的寡妇去干仗了,我特意来叫你们的。”

  方戬又默默地坐下了。

  初迎麻利地去自行车棚取车,跟陶芋一块往外走:“那可定要去看热闹。”

  方戬坐直身体,从窗口处往外看初迎的背影,媳妇最近挺爱凑热闹。

  初迎骑车载着陶芋往寡妇住的柳花胡同走,生怕她们到了架已经打完,一路上,她把自行车蹬得飞快。

  “付翠芳把他们院借她钱的人都得罪了。”陶芋幸灾乐祸地说。

  “为啥,是不还钱吗?”初迎问。

  陶芋特意愿意跟妯娌八卦,说:“哪有那么简单,欠钱的是大爷,大家都想哄着他们把钱还了,哪敢翻脸,是付翠芳说邻居放高利贷违法,不承认高利贷,只想还本金,邻居哪干啊,当时说好的四分利,要不根本没人借她钱,邻居不乐意,付翠芳就不还钱,当然,他们靠工资攒那点钱,根本就不够还的。她说要再逼她还钱她就告到法院去,她说放高利贷的邻居都得抓起来。”

  初迎:“……这点钱抓起来倒不至于,但肯定这四分利就没了,她这样也太不地道了吧。”

  没想到女主心还挺黑,上辈子发家致富路上一定没少做这种事儿。

  陶芋接话:“可不是,这就把邻居全都得罪了吗?双方现在还僵持着。”

  “为啥又去跟寡妇干架?”初迎问。

  陶芋说:“现在快过年了,要是有钱她也会还邻居,她现在缺钱,还不是想让寡妇把她老公爹给的钱都吐出来。”

  初迎关注点清奇,心说这老公爹还挺痴情深情。

  紧赶慢赶到大杂院门口就听到吵闹声,初迎长舒一口气,总算没来晚。

  因为卖电子表这件事跟上一世完全不一样,初迎不知道是她重生引起的蝴蝶效应还是女主也重生,她想见见付翠芳,现场分辨。

  双方骂得正酣,付翠芳跟甄玉香骂对方徐娘都老得透透的了还靠勾引男人过活。

  寡妇脸皮比一般人厚的多,叉着腰吐沫星子乱飞,说对方老公爹睡了她那么多次想白嫖还是咋地,说她就是去卖也比那挣得多。

  初迎:“……”真没想到双方骂架是这样的。

  通篇虎狼之词,初迎觉得自己耳朵都脏了。

  再看周围吃瓜群众,一个个小脸通红眼睛亮晶晶,巴不得双方爆出更劲爆的信息。

  这样双方都弄得挺难看,付翠芳两口子也不可能拿到钱,初迎想付翠芳应该没重生,她重生了的话应该会聪明一些,不会这样不着调地做事。

  而且,完全看不出她身上有什么女主光环。

  街道办的人来调节,终于把两拨人劝开,并威胁说她们有伤风化,再骂就报公安,这样两边才休战。

  两人吃完瓜心满意足,回家路上,陶芋乐呵呵地说:“幸亏早就把亲断了,有这样的亲戚真是丢脸。”

  初迎点头:“对,可得离他们远点,看热闹就行,不掺和他们家的任何事情。”

  女主现在的处境已经很糟糕了,反正初迎是喜闻乐见,不知道她怎么才能挣扎出来。

  年底,初迎收到三舅寄来的信,信里写他找到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