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 第9节
作者:暮兰舟      更新:2023-05-24 20:48      字数:4965
  出师不利,胡善祥叹气,按照宫女说的给头皮上药,用黑布裹住头发,包得严严实实,就像个粽子似的。此时夜已经深了,胡善祥在车里一路睡进宫,又是进宫第一天过于兴奋,躺在床上,毫无困意,烙饼似的翻来覆去,越翻越清醒,干脆不睡了,正值十五,月色正好,不能出去,在安乐堂里转一转还是可以的。胡善祥本想打一盏灯笼夜游,但没找到可以带出门的灯具,干脆踏月而行。皇宫就是气派!仅仅一个专门给宫人治病的安乐堂就修建的齐齐整整,雕栏画栋,道路平直,和胡家的正房比起来也毫不逊色。胡善祥闲庭信步,蓦地看到前方抄手游廊里有一道黑影闪过!有鬼!她先是吓一跳,停下脚步,而后冷静下来,心想这里是专门收治病人的安乐堂,安乐堂里病人病情加重,有大夫深夜匆忙出来出诊,实属正常。对,一定是这样。胡善祥松了一口气,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发现不对劲:如果是出诊,为何这里一排房屋都是黑乎乎的,没有一扇窗户亮着灯,在黑暗里能看什么病?或许我看错了,刚才那道黑影其实是只猫头鹰?正思忖着,胡善祥听到哐当一声脆响,好像是杯子之类的瓷器破碎的声音,声音就是从身边的一个屋子里发出来的。胡善祥看着房子上的号牌,地字丙号。再环视四周景物地形,她记起来了,这正是晚上和她一起进安乐堂里疗伤治病、皇太孙身边一个幸存护卫的房间。怎么回事?胡善祥走近,把身体贴在房门上听动静。这轻轻一贴,本该紧闭的房门居然开了,胡善祥靠在房门上,触不及防,身体摇摇晃晃,把房门彻底撞开,明亮的月色撒了进去,胡善祥看见被子落在地上,病榻上重伤护卫双腿绷得笔直。护卫脑袋上蒙着一个枕头,一个人形黑影牢牢压着枕头。这绝对不是救命!这是要命啊!胡善祥撒腿就跑,大声叫道:“救命啊!杀人啦!”第15章 兄弟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胡……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胡善祥从紫禁城的北安门进宫,被送到了安乐堂隔离,检查身体。朱瞻基与她分道扬镳,从西华门进宫,来到了一个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大殿,匾额上书文华殿。朱瞻基在马车上沐浴更衣,身上没有鱼腥臭味,他穿着玄色织金的宝相花圆领以撒,头戴圆顶大帽,昂首阔步迈入大殿,仪态优雅从容,一点都看不出受过重伤的样子。当然,这都是表象,实际上他每走一步,身上缝合的伤口都扯得坠疼,全靠惊人的意志支撑着。身为储君,要有皇太孙的体面,在众人面前一定要不能示弱,因而拒绝了乘坐肩與进殿,执意步行。朱瞻基径直走进值房,里面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一个相貌与朱瞻基有三分相似的少年正在堆积如山的案头前看军报。少年看得很投入,朱瞻基都到了门口,走了五步时,少年才回过神来,看到朱瞻基,先是一愣,而后把军报往案头一拍,起身快步跑去迎接朱瞻基,说道:“哥!你可算安然无恙的回来了!收到你在山东德州失踪的消息,我都快急疯了,恨不得放下一切,亲自去德州找你。但是想起你秘密离开京城的嘱咐,我只能强忍住担心,坐镇文华殿,保护京城。”少年正是朱瞻基异父异母的堂兄弟,汉王世子朱瞻壑。当今圣上永乐帝一共有三个儿子,皆是已故的仁孝徐皇后所生。永乐帝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登基之后,封了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二儿子朱高煦为汉王,三儿子朱高燧为赵王。后来孙辈们出生,就封了太子的嫡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孙,汉王的嫡长子朱瞻壑为汉王世子。永乐帝虽南京应天府登基,但是他决定迁都北平,还时常带兵亲征北伐,每当永乐帝北伐时,都要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永乐帝则带着皇太孙朱瞻基和汉王世子朱瞻壑来到北平,每次带兵御驾亲征,朱瞻基便坐镇北平,主持大局。朱瞻基要督建新都城和新皇宫,做好迁都之前的准备、维护后方的安宁、保证北伐的粮草给养顺畅、还负责及时将朝廷公文送到前线永乐帝手中,并将皇帝批阅的公文收起来,送到千里之外的南京。负责监国的太子朱高炽会按照永乐帝的批示发布政令。北伐战场上的永乐帝、北京的皇太孙,南京监国太子。这祖孙三人形成一个铁三角,来运转着皇室对大明的统治。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屡屡犯边,永乐帝又带着两个孙子御驾亲征,来到北平。北伐之前要练兵,永乐帝奔赴大明边关,陕西、甘肃、临夏、大同、辽东等地巡关,鼓舞士气,皇太孙朱瞻基坐镇北平。一场大战一触即发,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山东闹起了白莲教,首领唐赛儿短短两个月就召集了数万军队,声势浩大。山东是京杭大运河必经之地,军队的粮草大多走运河漕运,然后转运到北平或者边关各个卫所。山东大乱,水路屡屡被扰,漕运几乎停滞,影响到边关的粮食补给,威胁北伐。攘外必先安内,军中断粮会打击士气,所以皇太孙朱瞻基微服去了山东,走之前,他暂且把坐镇北平的任务交给了汉王世子朱瞻壑。朱瞻基到了山东,用雷霆手段迅速平定了白莲教之乱,保护了漕运,却在抓捕首领佛母唐赛儿时遭遇刺客的埋伏,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但仅仅过了五天,皇太孙就全须全尾的回来了!”哥,你没事吧?你是怎么逃脱白莲教追杀的?怎么一直没有联络我,叫我好生担心!到了北平你倒是派人告诉我一声啊,我好去通州港接你。”汉王世子朱瞻壑激动着双手紧紧按住朱瞻基的肩头,嘘寒问暖,上下打量,他们堂兄弟年龄相仿,朱瞻壑只比他小两个月,相貌和身高也相仿,穿开裆裤时两人就被永乐帝接到了身边生活学习,都是爷爷带大的孙子,虽说是堂兄弟,却比亲兄弟关系还亲密。面对堂弟的发问和关心,朱瞻基温和的笑了笑,伸手按住了肩头上朱瞻壑的手,轻描淡写的说道:“我没事——皇爷爷这次北伐进展如何了?”堂兄弟私底下说话时,把永乐帝叫做皇爷爷。朱瞻壑连忙跑回书案,将案头的军报递给朱瞻基,“刚送来的,说瓦剌首领马哈木出了意外,从马背上摔下来,死了。他的儿子们,还有各个部落首领为了争夺草场和权势纷纷摩拳擦掌,局势紧张。”“皇爷爷在信中说,如果这个时候御驾亲征北伐,瓦剌迫于外力,会暂且放下纷争私怨,一致对外。还是暂停北伐,就让瓦剌部自杀自起来,必定大乱。如此一来,大明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岂不妙哉。我猜皇爷爷就快回北平城了。”这个神转折……朱瞻基差点为了保护北伐粮草供应丢了性命,却不料这场大战以对方首领的意外死亡而骤然结束,不打了。朱瞻基反复看了一遍军报,确定这次危机彻底过去了,这才缓缓坐在案头后的椅子上——伤口好疼!椅子上还有堂弟朱瞻壑刚才坐过的余温。朱瞻基把军报放在案头摞整齐了,对着朱瞻壑点点头,“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你做的很好,没有辜负我的托付。即使听到我遇刺失踪的消息,还能稳坐文渊阁,料理政事,坐镇后方,助皇爷爷北伐。我交代你的每一件事,你都做到了,遇乱不乱。我的好弟弟,这次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不敢当!不敢当!”朱瞻壑连连摆手,谦道:“我就是照葫芦画瓢,以前大哥是如何做的,我就如何做,时时刻刻不敢懈怠,不瞒大哥,这些日子我才真正晓得大哥有多累,吃不好,睡不好,终日忙碌,每天的公文夜半三更都看不完。既然大哥回来了,身体也无碍,那么愚弟已经完成使命,回去美美的睡一觉。”朱瞻壑一副高风亮节、毫不眷念权势的样子,放权放的爽快极了。朱瞻基说道:“好,你回去休息,我还有事,就不送你了,明日咱们兄弟们再好好叙一叙。”好一个兄友弟恭,兄弟喜重逢的场面啊!朱瞻壑恭恭敬敬行礼告退,朱瞻基目送堂弟离开。朱瞻壑转身的瞬间,兄弟两个的目光不再对视了,两人虽然脸上还有笑容,但是目光都变冷了,都是脸笑眼不笑。朱瞻基处理政务,一忙起来就忘记了伤口疼,一直到半夜,案头的卷宗才被清空。朱瞻基喝了药,精疲力竭,正欲回寝宫休息,一个内侍急冲冲来报,“殿下,安乐堂胡小姐那边出事了!”第16章 反杀且说胡善祥撞见有人企图用枕头闷……且说胡善祥撞见有人企图用枕头闷死重伤的护卫,吓得当场尖叫,拔腿就跑。蒙面刺客见被人撞见,来不及继续用捂死这种“漫长”的手法,当即拿开枕头,一刀抹了护卫的脖子,快点弄死他。然后对准了门口逃跑的胡善祥,一刀投掷过去。胡善祥后背又没有长眼睛,看不见危险,只晓得往前跑,眼瞅着即将被一刀穿背!胡善祥太紧张了,没有留意脚下的门槛,她被门槛绊得一头栽倒,感觉一股冷嗖嗖的寒风从头顶穿过。锐利的刀锋刺破了裹住头发的黑布包头,齐腰的长发四散开来,和破布断发一起在夜风中飞舞。胡善祥摔倒的瞬间,一炳雁翎刀哐当一声,落在她的面前。胡善祥披头撒发,捡起雁翎刀站起来继续跑,感觉身后有脚步声,原来刺客掷刀不成,就追过来想近身弄死她。刚刚和鬼门关擦身而过的胡善祥脑子一片空白,她本能的双手握刀,闭着眼睛旋身一挥,感觉到砍到了什么东西,一股温热的液体飞溅到她的脸上。啊!听到阵阵惨呼,胡善祥睁开眼睛,赫然看见地上有一只断臂,刺客哀嚎着,试图用左手堵住正在喷血的残臂。这个蒙面刺客追来的时机实在太“巧”了,健步如飞,伸手即将薅住胡善祥的长发时,没料到这个只晓得大呼小叫、狼狈逃命的野丫头居然转身就是一刀,砍断了刺客的手臂。我砍人了!胡善祥吓得腿软手软,差点没握住雁翎刀,鬼使神差来了句:“你……你没事吧?”对于刺客而言,这句话简直就是莫大的羞辱!蒙面刺客顾不得喷血的右残臂,左手从腰间摸出一炳短匕,孤注一掷的朝着胡善祥刺来。真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但胡善祥不是勇士,她只想当官啊!看着刺客边喷血边扑过来,犹如地狱爬出来的恶鬼,势必要与她同归于尽,胡善祥见根本跑不过刺客,把心一横,双手重新握紧了刀柄。短匕对准她的胸膛刺来,胡善祥吓得赶紧蹲下,同时双手平行,惯性的朝下挥斩。蒙面刺客的右腿还在原地,身子却已经飞出去了。身后扑通一声闷响,胡善祥站了起来,回头一瞧,刺客右腿也在涌泉似的喷血。这下右手右脚都断了,同手同脚,齐齐整整的。真是一根蜡烛两头烧,蒙面刺客急剧失血,左手不知该堵那一头,她绝望的对着胡善祥怒目而视。胡善祥看着血葫芦般的刺客,吓得口不择言,“对不起……不……你不能怪我,实在是这把刀太锋利了。”蒙面刺客听了,两头喷血喷得越发快起来。这时已经有外头巡夜的禁军听到动静,进入了安乐堂,杂乱的跑步声、还有灯火也越来越近了。蒙面刺客绝望了,扯下蒙面的黑布,将黑布往地上一扔,刺客朝着胡善祥诡异的笑,“我就是死,也要找个垫背的!”借着明亮的月光,胡善祥看清了刺客的面容——正是给她搓洗身体、还有通头的宫女!“是你!”胡善祥难以置信——怎么宫里也像山东运河上那些蛮横无理还贪婪的官兵一样搞监守自盗啊!“是我。”宫女冷笑道:“我在黄泉路上等你。”言罢,宫女不再理会胡善祥,一边哭喊尖叫“救命!有刺客!”,一边用仅存的左手左脚往外爬,去迎接闻讯赶来的禁军。宫女所到之处,皆是鲜血,用身体画了一条粗长的血线。胡善祥猛地意识到宫女想要混淆黑白、贼喊捉贼、栽赃陷害,连忙开口解释,“不是我!她才是刺客!”禁军赶到时,看见地上有个血人在蠕动,简直就是个人形的“惨”字,此人声音和相貌都很眼熟,正是安乐堂里的宫人婵儿。婵儿气若游丝的叫救命,她身后是个手拿雁翎刀、披头散发、脸上还有血的陌生人,那个陌生人不停的说“不是我,我不是,她才是刺客!”此情此景,禁军当然是相信熟人了,当即朝着陌生人弯弓射箭。一支箭飞来,插/入胡善祥脚尖下。又是千金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解释无用,胡善祥撒腿狂奔,禁军举着火把在后面追……皇太孙朱瞻基闻讯赶来时,安乐堂已经被禁军围得水泼不进,正在一间间屋子翻检搜查,捉拿“刺客”。禁军半路追丢了,只找到了刺客的凶器——一把雁翎刀。朱瞻基看着断手断脚、已经抢救无效、血尽而亡、还死不瞑目的宫人蝉儿,立刻下令,“传我命令,只要活口,不得伤人,我要查出幕后主使,务必要留住她的性命。”朱瞻基生性多疑,在山东德州安德水驿的时候,胡善祥虽然拿出了户贴来证明身份,但是他依然暗中派出手下,去了济宁府走访,核实胡善祥的说辞。从德州到济宁一个来回至少三天,还要摸清楚胡善祥的底细,所以当朱瞻基在运河河畔遇到刺客、被白莲教护送到京城时,调查胡善祥的手下还在返回德州的路上呢,根本来不及把全部属实的结果告诉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