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雨 第32节
作者:余酲      更新:2023-05-19 09:19      字数:3879
  第一次来鹤亭可以进去坐,后面几次只能在楼下等,这回更过分,楼下空地都不让站。时濛被赶到人行道边上,几个服务生一边点头哈腰喊时少,一边看着他不让他靠近大门。“上头的命令,我们也没办法。”其中一个服务生为难地说,“时少您行行好,大冷天的,我叫辆车送您回去吧。”春节已过,天气早就不冷了,时濛知道这是托词。也知道傅宣燎是在报复他。他千方百计强留,傅宣燎便竭尽所能逃跑,从一开始便是这样。所幸傅宣燎是个正常人,有太多可攻陷的弱点,除了那幅被藏起来的画,时濛还有其他办法。他在初春残留着最后一缕寒气的夜里,站在淋浴器下面,将温度调节钮旋转到凉水,毫不犹豫地拧动开关。彻骨冰凉之后是身体机能被破坏的警告,热度一波接着一波,烧得人精神恍惚,如临云端。清晨,时濛再度在神智昏聩中醒来,依稀能看见床头来回踱步的身影,听到对着电话焦急的说话声。“宣燎,你快回来看看吧,他不肯去医院,也不吃药不喝水……我怕再这样下去,就要、就要……”上了年纪的人怀着对生命的敬畏,总会忌讳那些不吉利的字眼。可时濛不信鬼不信神,他嘴唇翕动,无声地把话接了下去——再这样下去,就要死了。死不可怕,没有人在意他是死是活,才最可怕。好在他赌对了,默数二十遍一到一百后睁开眼,傅宣燎的面孔在眼前逐渐清晰,伴随着急促的呼吸。还没来得及对他露出笑脸,时濛就被扯着手腕从床上拉起来。手心传来非同寻常的热度,傅宣燎脸色差得吓人:“走,去医院。”时濛却死死抱住门框,蹲身赖着,用身体的重量与他的力气抗衡,不肯跟他走。几乎将人拖行到房间外,蒋蓉看了害怕,上前劝道:“你不能这样,他还在生病啊。”傅宣燎忍无可忍,扭头吼道:“你想死在这里吗?”想法被证实,坐在地上的时濛笑起来:“你不想我死……我就知道,你舍不得我死。”原来他抱着《焰》在窗台上摇摇欲坠之时,傅宣燎眼神中的惊惧也有属于他的一部分。时濛复活了,在傅宣燎气急败坏赶回来的那一刻。他不想去医院,抓起蒋蓉准备在床头的退烧药扔进嘴里,喉结一滚,干咽了下去。他脸色苍白如纸,身上却烫得厉害,看着傅宣燎的目光也是炙热的,像在看一件好不容易捕获的战利品。这么一折腾,傅宣燎连骂他疯子的力气都没了。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招数,大概只有时濛这个疯子中的疯子才干得出来。晚上,热度退了些,时濛去厨房拿了开瓶器和两只杯子,将摆在桌上多时的酒倒给傅宣燎喝。“家里也有酒。”他说,“以后不要去鹤亭了。”傅宣燎问他:“这酒里不会也下药了吧?”时濛怔住,而后短促地笑了一声:“你都回来了,还下什么药?”傅宣燎开始觉得时濛是真的疯了。他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酒,面向傅宣燎遥遥举杯,用很轻的声音说:“谢谢你救了我。”傅宣燎不知道他指的是哪一次,嗤道:“所以,你就是这么报恩的?”被质疑的时濛有些着急,他放下酒杯,从椅子上跳下来,曲腿膝行爬上床,一面拉扯着傅宣燎的衣服,一面附在傅宣燎耳边:“听说发烧的时候里面很热,要试试吗?”滚烫气息灼烧着身体里正在运作的每一颗细胞,傅宣燎觉得自己也快疯了。再晚一些,趁时濛睡着,傅宣燎起身到阳台吹风,恰好手机振动,便接了起来。对面的时思卉听到呼呼的风声,问:“你在外面?”“没,在家。”傅宣燎心浮气躁,“有事说。”“也没什么事,就是告诉你一声,我们准备好了,到时候集团元老都会站在我们这边,帮我们以原始出资额拿下那百分之十的股份。”“嗯。”“你那边呢,决定了吗?”傅宣燎转身,看向房间床上的时濛,他睡得正香,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怎样的众叛亲离。不过这样铁石心肠、冷血恶毒的人,能亲手夺走他珍贵的东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傅宣燎觉得自己应该高兴、快活才对。等他一无所有,自己也不必再受他牵制了。这么想着,傅宣燎无视了那零星一点可以归类为不舍的念头,转过身去,对电话说:“决定了,我帮你们。”忽而一阵风自半敞的窗口吹进来,轻轻撩动额前的发,沉睡中的时濛一无所知,只将被子抱得更紧。梦中,他不必攀高山越险峰,也无需伤人伤己,便能饮到赖以生存的泉水,也能触到近在咫尺的太阳。第28章(上)与一团糟的“借住”生活相比,时濛的学习生活比他想象中轻松。马老师带学生全看缘分,从不布置条条框框的主题限制学生发挥,上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放开手脚自由创作,下节课再欣赏讨论上节课的作品,教学松弛有度,节奏有条不紊。时间上也不横加控制,他坚信艺术来源于瞬息的灵感,若是把画作当成作业一样设置交稿时间,会磨灭创作热情和本心。因此时濛很少去学校,每每最新画作完成,拨通马老师的电话,对方多半也不在学校,有时候约在美术馆碰面,有时候在茶馆,最离谱的一次在公园,因为他老人家晨跑累了,一时半会儿不想挪地方,让时濛直接过来。时濛背着画赶过去的时候,远远看见前面有人群聚集,走近了才发现马老师站在人群中央,双手握着根拖把似的地书笔,在地上画着什么。由于地书的局限性,画出的山峦层次不明,阳光照射下干得也很快。路人们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看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就走开了,马老师却画得热火朝天,左一笔右一划,仿佛刚才在电话里说累得不想动的另有其人。时濛站在边上默默地看,等到马老师画到尽兴,冲他招招手,才上前把卷在包里的画铺展开。“又是人物嘛。”先总览全图,马老师点头道,“不错,光影部分的处理比上回更纯熟了。”听到这句点评,就算不虚此行。就细节部分再同马老师讨论了一会儿,时濛便将画卷起塞回包里,打算走了。“别着急走啊。”马老师叫住他,把手中的地书笔递过去,“来,随便画点什么。”时濛接过笔,低头看向地面,愣了良久,说:“没什么想画的。”马老师坐在一旁摇扇子:“怎么会没有想画的呢?你再好好想想。”又过去五分钟,时濛垂低脑袋,放弃般地说:“真的没有。”“那我刚才看到的那幅,是什么呀?”时濛不说话了。马老师叹了口气,又招招手,示意时濛过来坐。“专攻某一物某一景,想把他画到极致,这种心情我也有过,也完全能理解。”马老师说话从不摆师长架子,因此总能轻易化解时濛对交流的抗拒,“虽说我支持自由创作,希望后辈都能我笔画我心,但是更希望你能分清楚钻研与执念的区别。”从马老师说到“但是”起,时濛就心神一凛。他以为自己藏得很好,也从未在人前表露创作目的,没想到还是……“钻研可能会让你在某个领域达到突破,有所建树,而执念只会把你困在原地,让你错过更多本该能收入眼中的风景。”与时濛预想中不同的是,马老师并没有直接点明。他甚至没有阻止时濛继续画同一个人,只是接过时濛手中的地书笔,颇为惋惜地说:“我看过你许多作品,包括那幅《焰》。他们说你抢了那幅画,我却认为,只有你能画出那种热烈的渴望,还有想触碰又怕被灼伤的挣扎。”眸光狠狠一颤,时濛抬头看向对面的人。这是这些年来,第一次有人相信他,理由不是所谓的证据,而是对他的了解和信任。接收到时濛的眼神,马老师更是感慨:“能画出那样情感充沛的作品的人,应当一点就通,不该被困住啊。”临分别前,他看着已经干透、什么都没留下的地面,笑着说:“如果累了,就像我这样,随便找个地方歇一歇,等想画了再拿起笔。”“画点什么都可以,希望你拿起笔就能放下执念,把画纸当做一个微缩的世界,在上面挥毫泼墨,万般自在。”回去之后,时濛站在阳台上发了许久的呆,直到夕阳西下,云层里探出寥落几颗星。枫城的这个春天来得匆忙,去得也仓促,初夏的到来除了梅雨季的湿黏,更给人一种燥热的烦闷。手伸进口袋没摸到烟,时濛愣了许久,才想起早就戒了。为什么戒烟?因为傅宣燎闻不得烟味。那傅宣燎呢?好些天没回来了。不过没关系,我想要他回来,他就必须回来。短短几个月,时濛的生活重心在不断地往一个方向靠拢,无惧风言风语,使过各种上不得台面的招数。他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所以破釜沉舟,不留退路。可是被困住的应该是傅宣燎才对,时濛疑惑不解,为什么他们都觉得是我被困住了?接到时濛电话的时候,傅宣燎正坐在鹤亭楼上的包间里,在迷离慵懒的爵士乐声中,很不应景地批阅文件。一旁的高乐成百无聊赖地自己跟自己打牌,余光看见傅宣燎连挂断五个电话,便知道怎么回事了。“先前我还当你开玩笑,没想到他真的逼这么紧。”高乐成摇头道,“难怪你办公室都待不住,跑来这里工作。”想到上周加班晚归,时濛竟大老远跑来他公司,不顾阻拦硬闯办公室,傅宣燎就头疼不已。不过这么闹腾,总比拿生命开玩笑的强。上回他接到母亲的电话,以为时濛真的不行了,开车赶回去的路上闯了好几个红灯,险些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傅宣燎搁下笔,抬手捏了捏眉心:“也就这里能安静点。”高乐成拿起手机:“我让楼下多派些人守着,给你多争取几分钟安静。”其实倒不是害怕回家,只是近期太忙,难得清静,加上最近手头在办的事与家里住着的那个人有关系,傅宣燎不想看见他,怕分心。“我看你是怕自己心软。”高乐成一语中的,“虽说时二少不靠股份吃饭,但是这种事总有点背叛的意思,如果时二少是那种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那敢情好。”傅宣燎接话道,“趁早让他死心,省得麻烦。”高乐成将信将疑地看了他几眼,本想说点什么,到底没开口。关系再好的朋友最好也别掺和对方感情上的事,人家自己都剪不断理还乱,外人搅混水说不定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