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作者:灰蓝      更新:2023-05-05 22:49      字数:4627
  妞妞是个人来疯,今日家里来的人太多,孩子蹦哒了一上午高兴坏了也累坏了,正在小床上睡得呼呼的。罗美娘先看了一眼闺女,见她睡得挺好,才把目光转移到张玉寒身上。男人正靠坐在榻上,看到罗美娘进门,他还笑着凑过来就把她搂住,在她脖颈上蹭了蹭,问罗美娘妞妞抓周抓了些啥东西。罗美娘摸摸他的脸,好笑道:“之前不是让人过去告诉你了,抓了一管笔和一个金镯子。”抓周上摆的东西,无论抓到什么都能说出一通好意头,罗美娘也不在意,她就是听了徐先生的话,想让孩子以后有个圆满的人生。“我这不是喝醉了吗,你不知道今日多少人羡慕我有个这么好看的闺女,有些人还羡慕我有个好看的媳妇,我可去他娘的,觊觎我媳妇,要不是看他们都喝醉了,我准得把他们都扔出去。”罗美娘被男人的语气逗得发笑,哄着男人喝完解酒汤,又到盆架那里拧了条帕子给他擦脸。张玉寒还使坏,她一靠近就在她脸上亲一口,带出的啵啵声叫罗美娘脸都红了,她一眼瞪过去,他便握着她的手,握到嘴边轻轻地吻着,笑得痞坏痞坏的。叫罗美娘都觉得,这人是不是故意勾引她来着。罗美娘以前并不觉得自个是个多心软的人,不过气氛这种事真的难说,罗美娘也知道这时候腻歪上了很容易犯错误,可是看着男人俊朗的轮廓,还有带着点祈求似的眼眸,罗美娘不知不觉抵在男人胸膛上的另一只手,就软软地搭在上头了。这一回的吻,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来得美味,温柔带着一丝丝的火苗,吻得罗美娘整颗心都像着火了一样,先是蜻蜓点水,后是密密匝匝,最后则像磁铁一样互相吸引着。结束时,两人双目对视,罗美娘只觉得心里发软发烫,她看了一眼紧闭的门窗,还有窗棂泄进来的阳光,依稀还能听到外头麦苗和阿才的声音,呼得站起来,一把还想要亲过来的男人推到床上,三两步掀帘去了外头。张玉寒并没有跟上来,罗美娘就这么傻站了一会儿,等到心情平复,才又进去,张玉寒已经闭上眼睛睡觉了。罗美娘看了一会儿,伸手捏捏了捏他的耳垂,小声说:“真是个混蛋。”明明就已经醉了,还要撩拨她。女人有时候也是经不起撩拨的。作者有话说:跟昨天的两章合一。——————————————————第九十章得说醉酒的人就是好,张玉寒一觉睡到隔日,起来洗漱之后,又是清清爽爽的,压根不记得昨夜发生了什么。罗美娘正在屋檐下剥春笋。张玉寒随口一问:“怎么又买笋了?”“嗯,又碰到上回买笋的人,他们家笋多,我想着,最近天气燥,用笋煲汤好。”说着,又似笑非笑对张玉寒道:“我看,你就得多吃点笋。”张玉寒摸摸下巴,总觉得媳妇是在骂他,就是找不到证据。此时小米抱着孩子从里屋出来:“太太,大姑娘脸上抹了药,已经好多了。”张玉寒看一眼小胖妞脸上青绿色的药膏,不禁问:“孩子怎么了?”“皮子太嫩,昨儿被人捏太多,捏肿了。”罗美娘站起来仔细看了闺女脸上一眼,对小米道,“药膏挺好用的,这两日多抹两回,剩下的你放好,以后妞妞有个蚊虫叮咬的都能用上。”说起来,把孩子养得太漂亮可爱也是一种甜蜜的麻烦。妞妞长得好,昨儿女客们一个抱过一个,罗美娘一个没错眼,孩子脸就被人摸肿了,还是柳氏的老族长太太过来提醒她把孩子抱下去,罗美娘才发现了。罗美娘摸摸闺女的羊角辫,问:“疼不疼?”妞妞摇头。“那些人的手难不成是钳子变的。”张玉寒嘀咕了一句,从丫鬟手里把孩子接过来,左右看一眼,见胖闺女看过来,问她:“知道啥是钳子吗?就你娘夹核桃那玩意儿,一夹下去,你脸壳都得成两半,你下回看到那些人,记得跑远点。”妞妞才周岁,自然不知道亲爹的话是啥意思,她朝亲爹露出一个笑容,极有孝心地把手上的果子跟亲爹分享,那果子她一早上舔舔舔的,上头只留下两个门牙印子,就一直咬不开。张玉寒并不嫌弃,就是他大口一张,一半果子都没了,妞妞那个后悔啊,直接扯住张玉寒的嘴唇,啊啊叫了两声。坏心眼的男人嘿嘿直乐,咽下去之后还张开嘴巴给妞妞看:“没啦!”妞妞顿时就气鼓鼓的。父女俩这场架吵得幼稚得不行,罗美娘手上剥着笋,耳边不时传来男人的笑声和闺女奶声奶气的气急声,几丝春风飘过来,吹在身上已经有些暖了。张家的庆祝宴兼抓周宴就这么过去了。柳老族长老两口当日也被请去吃席,回去之后最庆幸的是,去年处置柳三婆子那件事时,他没徇私,挺雷厉风行就让柳三婆子一家搬走了,也没帮亲不帮理,否则张玉寒如今出息成这样,他就不是去吃席宴,而是吃排头了。族长太太倒是挺乐呵的:“相由心生,秀才娘子长得那么敞亮,张秀才生得也好,品性肯定是不错的。”族长家离柳枝巷有一段距离,平时族长太太就没机会碰见罗美娘,昨日一看,真是眼前一亮,这娘长得好,闺女相貌也不差,族长太太还抱了小娃娃好一会儿呢,娃娃的脸蛋就跟那剥壳的鸡蛋似的,滑嫩得不得了,她都没敢下手。柳老族长听老妻把张家一家子夸了又夸,忍不住道:“长得好看的人,你看他们都顺眼。”“我就是这样,你又不是头日认识我。”此话一出,当即把柳老族长噎个不行,族长太太才道:“你也不用太担心了,昨日秀才娘子在席上说了,感谢咱们过年时护住了他们那院子呢,说是当时府城多少人家都被偷被抢了,就咱们这里有你组织人巡看,才一直安安稳稳的,夸了你好几举句呢。”“真是这样?”柳老族长不敢相信呢。“还能骗你不成?不是说远亲不如近邻吗,以后咱们好好处着,多来往几回,天大的事也能抹过去。”“那孩子真那么好看?”族长家的儿媳妇在旁边听了好一会儿,也忍不住问道。“这可不,父母都生得好,孩子也是俊俏极了。咱们族里就没一个孩子比她长得好看的。难得的是秀才娘子舍得打扮孩子,你昨儿没去都不知道,小姑娘那小衣裳小裙子都绣了东西呢。以前我还以为乡下人家都不重视闺女,没想张秀才一家都把孩子当宝贝。”族长太太昨儿吃了席面,她不羡慕张家得一御赐宅子,倒是挺羡慕张家有个好看的小闺女,她家里好几个孙子呢,加起来都没人一个好看。族长太太喝口茶继续道:“昨儿秀才娘子还请了她的同窗过来,我一打听,秀才娘子还跟兰兰那闺女是同窗呢,农家出身的孩子,难得这么上进,难怪孩子养出来也叫人稀罕。”其实昨日好几个人提娃娃亲,族长太太也有孙子,也挺心动的,主要是小姑娘长得真是好,族长太太把孩子抱在怀里时都恨不得这是自家孙女,听罗美娘一口就拒绝了那些人,心里也是遗憾。罗美娘倒是不知道柳氏族长太太也惦记自家闺女来着。抓周礼过后,日子如白驹过隙,不过小半年的功夫,妞妞已经能牵着她的手,奶声奶气地蹦些小短句了。今年的乡试时间在八月初八,张玉寒七月末便要出发去省城。罗美娘和闺女都站在门口相送。这一回离家之前,因为没抱希望,张玉寒已经说好了,到时候考完试就不在省城等红榜了,直接回来,应该能赶上一家子一块过中秋。看着马车的身影远远离开,罗美娘便想回去,手上被人拉了一下。她低下头,妞妞仰头看她:“娘,我想吃冰。”罗美娘帮孩子整理好羊角辫上的小铃铛,才微笑道:“不行,你前几日才闹肚子,忘了肚子疼的滋味了?”“那我要吃瓜子。”妞妞吧唧吧唧嘴唇,退而求其次道。“……你怎么知道瓜子?不是,你爹给你吃过?”罗美娘一下就抓住问题的关键了。妞妞伸出手指比划一下,“爹就给我吃半颗。”重点强调,“他吃一半,我一半。”……就是吃一半也不行。罗美娘不至于看不出来闺女在告状,不过如今的重点是,妞妞如今就长了十多颗牙齿,口水又多,很容易就给瓜子噎着呛着了。罗美娘笑着对孩子道:“以后你爹要是再给你吃瓜子,你就告诉娘,娘给你糖吃。”她看一下听到糖字,眼睛刷得亮起来的孩子,轻飘飘道:“告诉一回,就给你一整颗糖。”别看妞妞才一岁多,半颗瓜子和一整颗糖,哪个划算她还是知道的,立刻就点头答应了。解决了闺女,罗美娘才有空想张玉寒偷她瓜子又背着她偷偷喂闺女的事情。庄子上的向日葵还没能收获,家里的瓜子都是罗美娘去年育种时留下的存货。统共就那么一点,她是打算炒成样品给人试吃的。自打三月种子埋进土里,罗美娘隔个两日就要出城一趟,为此女学功课都耽搁不少。也幸好徐先生知道她在侍弄花田,也好奇她能弄出什么名堂,每每都愿意费时间为她补课,不然罗美娘真是亏大了。罗美娘对这片向日葵花田是抱着极大的希望的,别看她前世看小说,主角们动不动就磕个瓜子,瓜子却不是普通人家该有的零食。这年头的瓜子多是西瓜子、南瓜子,一般都是百姓们吃完瓜之后,瓜农们回收瓜仁。一个西瓜不过三四文钱,一斤瓜子起码得一两百文。这种价格对比,也能知道她手上的葵瓜子多值钱了。她这几日加紧炒了焦糖和五香两种味道出来,就是想作为样品让人试吃,张玉寒偷吃她也没在意,就是没想男人背着她私下喂闺女。罗美娘气笑了一回,打算等男人回来再跟他算账。妞妞却不知道自个给亲爹惹了一个多大的麻烦,今日天气好,送完亲爹之后,她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出去玩了。闺女的玩伴就那么两个,不是柳二太太的小孙子,就是族长家的几个小孩,罗美娘养孩子精心,却不是那种非要把孩子困家里的家长,嘱咐小米好好看着孩子,便进门给李桂芳写信了。说起来,瓜子作为华夏五千年历史流传至今的古老零食,在现代还能焕发出无以伦比的吸引力,盖因这真的是一种老少咸宜的吃食,销路啥的,罗美娘已经有了些想法。她之前手上有一百多亩地,后来她又入手了两百亩,按照去年种向日葵的经验,罗美娘已经算过了,她手上这些地约莫能出六万多斤瓜子。这么多的瓜子,得雇人翻炒,这就要涉及到一笔经济账了。六万斤瓜子得雇多少人才能炒得完。罗美娘思前想后,就想到何家了。她打算把葵瓜子的事情告诉何若水,看何若水有没有兴趣合作开发向日葵生意。罗美娘想得很明白,葵瓜子的秘密迟早保不住,恐怕明年或者后年,葵瓜子就是随处可见的东西了。对此,罗美娘并不觉得懊恼还是啥的,向日葵已经引进大庆,就是没她,以后向日葵越种越广,总有人会发现葵瓜子的用处。她只是比人提前一步,想占尽所有便宜是不可能的。但不能占便宜,罗美娘却可以保证最大的利益。李桂已经告诉她,他那边好些人找他探听消息,这事罗美娘也早就想到了。向日葵是一种颜色抢眼的植物,一大片黄灿灿的花盘,别人不好奇就怪了。要不是碍于一株二两的赔偿价太高,佃户那边恐怕也有人动心思。这些罗美娘都不怎么在意,她知道找上李桂的人多半就是把向日葵价格炒高的花商,这些人如今看中的是花,罗美娘看中的则是瓜子。而张家小门小户的,她想要单打独斗做瓜子生意并不现实,这就需要合作共赢。罗美娘寄完信之后,便把这件事放到脑后,中秋将至,又得各种礼数走动,自打上回庆祝宴之后,家里又多了不少得互相走礼的人家,你送我,我送你的,张玉寒在外头考试,这些事都得罗美娘一个人操持,好在经过去年,她也有不少经验。罗美娘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却不知道北关县里,李桂芳接到这封信之后,真是震惊得不行。作者有话说:瓜子和西瓜的价格,是我从一本古代物价考据的书里扒拉出来的。向日葵明中期作为观赏植物引进国内,直到清道光时期,大家才知道葵瓜子能吃。所以瓜子真的就是这么贵的,并不是哪个底层百姓都能随随便便嗑瓜子。————————————第九十一章说起来,李桂芳和罗美娘平时通信也只是说些家长里短,李桂芳再没有想到罗美娘会把这种大事写在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