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节
作者:非10      更新:2023-05-05 08:31      字数:2969
  “可她吃了好些,还当着我的面儿吃!”“……”明御史沉默了一瞬,这的确是有些过分了。“回头我让许家姑娘好好说说她……”听着这絮絮叨叨满是孩子气的话,明御史面上现出淡淡笑意,枣树在他头顶投下一片阴凉,叫他觉得心中平静清凉许多。他突然觉得,殿下若能一直这样也好,至少无忧无虑。只是如今大庆这局面,又能护她几日安稳?明御史眼底浮现忧虑之色,再看向墙上坐着的人,一句压在心中许久的话,声音低低地说出了口——“以往我总是刻意挑了殿下的错处拿去弹劾,实在很不应该。殿下是养歌姬还是养面首,按说都轮不到我来置喙……”他如今突然想通了许多,什么名声不名声的,这些本就不是她所在意的。或许,她只需要开心尽兴的活着就好。他语气惭愧地道:“即便我本是不愿让那些别有居心之人混近殿下身边,恐他们对殿下不利,但言辞过于激烈,实在太不体面,也确实给殿下带来了诸多困扰。”况且,他也的确是有私心在的。他很清楚,这种事一旦掺了私心,那便落了下乘,看待事情也就注定失了公允。敬容长公主咀嚼的动作微微一顿之后,转头看向他,不解地问:“你在说些什么呢?”明御史回过神来,摇了摇头,看向她手里的葡萄,随口问道:“这葡萄酸不酸?”“甜着呢。”长公主摸出两颗,朝他丢了过去:“不信你尝尝。”明御史赶忙伸手去接,然而只堪堪接住了一颗。他弯腰将那颗落在地上的葡萄捡起,拿手指擦去沾着的灰尘,放进了嘴里,颔首道:“不错。”敬容长公主看得笑起来,堂堂左都御史大人还捡葡萄吃啊。“你该多吃些果子和青菜呢。”她指了指对方的头顶:“上回见你头顶光秃秃的,我听嬷嬷说过,多吃菜头发才能长得快,对了,还有芝麻!”明御史抬手摸了摸头顶的乌纱帽——很难看吗?他怎都忘了,她自幼就是个重视外表的……他正要往下接话时,忽然听得墙内传来一道喊声。“谢定宁!”这声音来得突然,墙上的长公主吓得一抖,连忙道:“我不同你讲了!”说着,便抱向了那棵枣树。“当心着脚下……”明御史紧张地提醒道。“我知道!”这道声音很快便和那一抹青衫消失在了墙后。明御史隐隐还能听到母女二人的斗嘴声,叽叽喳喳,谁也不让谁。他无奈笑笑摇头,抬脚往前走去。离了长公主府后方,再往前去,便是热闹的街市。明御史手里捏着那颗晶莹的葡萄,目光落在了街边的一家医馆门前。他这头发掉得着实有些厉害,尤其是最近——年轻时洗发便只是洗发,而如今每每洗起头发来,看着手里掉落的发丝,他甚至觉得自己仿佛跪在佛殿内正在经历剃度。估摸着单是靠食补恐怕远远不够,是时候寻求医术上的帮助了。明御史折身回到轿中,换了身常服之后,便毅然走进了医馆中。堂内有四五名百姓在等候着郎中看诊,这间隙正在闲聊。但闲聊的内容与各人脸上的神色却并不轻松。“听说又要打仗了……”“许将军出征还没回来呢,又要开始打了?”“这回是和洞乌。”“洞乌可不好打啊……”有老者摇着头道:“先前许将军亲自领兵都没讨到什么好处,那地方据说是易守难攻。”“我家中才有南边的远房亲戚来投奔,据说外面到处都是灾民……难不成当真又要乱起来了?”明御史在心底叹了口气。他的头发,就是这么掉没的。三日之后。金乌西落,天际边赤霞满目。这时,一行十来人,并着三辆车进了城门,正由城门守卫察看。打头的是一辆马车,后头跟着的是骡车,骡车之上盖着油布,掀开来看,是些崭新的漆器。“小的们是元氏商号的,每月都会进城一两趟。”一名穿藏蓝长衫的中年男子态度恭谨客气地递上商号的文引,“请大人过目。”官差只扫了一眼,便露出了笑意:“都是熟面孔了。”元氏商号同镇国公府的关系,他还是知道的。说着,便让手下的人放了行。中年男人道谢后,带人进城而去。赶马车的是一名身穿短打,肤色偏黑,约四十上下的男人。从进城开始,他便未曾四处张望哪怕一眼,待来到元氏商铺外,将马车停稳后,则是随众人搬挪起了骡车上的东西。“老梁,说了多少次了,你不必做这些。”穿长衫的中年男子向他摆摆手,说道:“先进来歇一歇吧。”被唤作老梁的男人垂眼应了一声,跟着东家一起走了进去,从走路时便可看出,其右脚有些毛病。东家体恤他,从不让他做重活。然而老梁依旧觉得此番东家带他进城,似乎透着蹊跷。( 明智屋中文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第467章 见识见识他这些年在元氏商号,不过是做些后院中的杂活,若说进京办事,这是头一次。可他一个跛子,嘴也笨,跟来又能做些什么?偏偏东家点了他的名,要他来赶车。似察觉到他的不解,中年男人在堂中坐下后,接过伙计递来的茶,边笑着说道:“这些年你也没机会见识见识京中的热闹,今次正好顺便带你来看看。”向来沉默寡言的老梁垂下眼,他倒也不是很想要这个机会。这时,铺子外隐隐有说话声传来。“是表姑娘!”元家的家仆放下手里的活儿,欣喜热情的行礼。身穿青衫襕裙的少女含笑点头,问道:“可是表舅来了?”家仆忙应道:“是,东家就在里头呢,表姑娘请随小的进来便是!”夏日黄昏时,天地间热气蒸腾未散,家仆说话间,拿衣袖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笑得一脸憨厚热情,将许明意请进堂中。里面坐着的中年男人已听到了动静,放下茶盏站起了身来。“姑娘。”男人抬手,态度一如既往温和且不失恭敬。许明意福身还了一礼:“原来真是表舅亲自过来了,方才远远瞧着,还当是看错了。”这中年男人正是如今元氏商号的东家,元德志。听得女孩子这般讲,元德志微微一怔后,旋即笑着点头道:“这倒果真巧了,本是打算明日一早前去贵府拜访姑娘的。”实则他此番入京,为的自然就是姑娘的那一封信。但姑娘既有意做戏做全套,他只管配合出演便是了。接着,只听女孩子笑着问道:“不知此次表舅可带了临元的桂花管子糖?”这糖是她幼时爱吃的,于两家相处之上,元家人分寸感极强,且一贯用心,每回进京都会给她捎带一些。后来她渐渐大了,实则已不怎么喜欢了,但元家每每依旧不曾落下过。果然就见元德志点了头,面上挂着笑意:“自是带了的!连同一些小物件儿,刚被搬去了后头——”他说话间,指着后院方向,听似随口交待道:“老梁,你去将带来的那一匣子桂花糖给姑娘取来。”老梁自是应下,垂着眼睛去了。然而刚走了几步,就听身后的女孩子跟了上来,语气里带着少女特有的活泼好奇:“我也去看看表舅这回都给我带了些什么好东西。”老梁未觉有异,只埋头带路。他自然已经猜到了这个女孩子的身份。当年收留他的、已故元家老东家膝下独女和许缙的女儿,许将军的嫡孙女。他久居临元,日子过得混沌,竟都不知许将军的孙女都已经长这般大了。老梁来到后院,问了一名仆从东西在何处,仆从指了指后院正堂旁的一间耳房。房门大开着,老梁带着许明意走了进去,将那一匣子糖找了出来,捧到她面前。看着这个几乎不怎么说话的中年男人,许明意示意阿珠将东西接过。男人收回手去,微微躬身行了一礼,便要退出去。然而此时,却听面前的少女问道:“敢问阁下可是名唤冯良?”男人身形一僵,半垂着的眼睛里一时掀起巨澜,却很快否认道:“鄙姓梁,不姓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