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节
作者:非10      更新:2023-05-05 08:31      字数:3058
  最终还是敲定了出兵征讨洞乌之事,点了刘升为主帅。见刘升站了出来领旨,同夏廷贞对立的几名文臣顿时脸色更为难看了。怪不得昧着良心赞成皇上出兵的提议……这怕是打着想让刘升借机收编湘王兵马的算盘!但凡长了眼睛的,谁不知道刘升是他夏廷贞的人?看破了这一点,几位大臣既气愤又悲哀,甚至颇感失望。皇上虽说一贯也说不上有什么大智慧,少了些真正的格局,且大家对此心里也都有数,但以往好在皇上还算听劝,知道顾及他们的想法,现下倒好,俨然就跟那离了绳的驴似的——拉不住了!离开金銮殿后,不少官员叹气拂袖而去。“江太傅请留步……”今日特地入宫禀事的纪栋,快步追上了前头一名须发皆白,眉眼间颇有几分威严之色的老者。这是当朝资历最老的太傅大人,江裴。至于这资历老到什么地步呢——此乃前朝最后一名状元,大庆立国后,被先皇所赏识,起初入了礼部。“纪府尹何事?”江裴看着走过来的纪栋问道。“下官不才,有一事想要请教大人……”纪栋长施一礼。江裴眼中含笑捋了捋银白胡须,他一贯喜欢知礼的后生,且这位纪府尹为官清正,他素有耳闻,是为语气颇为和缓:“请讲——”( 明智屋中文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第466章 头发就是这么没的纪栋便又往前一步,微微倾身,低声问道:“下官冒昧想请教请教太傅大人……当年前朝败落之后,不知太傅大人是如何得了陛下青眼?”两朝交替之际,究竟是如何做到如此完美的过渡的呢?对于太傅大人这无空窗无缝隙做官的经历,他实在很钦佩羡慕。江太傅听得眉毛一抖,险些认为对方是在讽刺他,可一抬眼,却见面前的后生眼神真挚,倒确实是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纪府尹问这个作何?”江太傅一脸肃然。“下官只是想同太傅探讨一二……”探讨?这难道还是什么博大精深的学术不成?江太傅的脸色变幻了一瞬,那双眼睛仿佛在说——年轻人,你的思想很危险!纪栋轻咳一声。思想超前者,往往确实是有些危险的,且一个人走极容易走岔路……所以他这不就找上作为过来人的江太傅了吗?毕竟皇上近来的作为实在叫人不安。前有征讨丽族,如今又是洞乌……打仗难道不要银子的吗?自家国库什么情况心里没数?以往他竟没看出来,皇上还是个败家子。哎,他平生最看不惯的便是谁败家。一想到这里,纪栋便觉得心痛至极——再这么下去,发不出俸禄指日可待。而一旦真到了那等地步,朝廷所面临的危机又岂会单单只是国库亏空……“……”隐隐被面前后生的悲观情绪所感染,江太傅也下意识地往身后金銮殿的方向看了一眼。结合现下之局面来看,及他这十八年来的观察,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大庆的这位君主,是他带过最差的一届。即便是前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亡国上面的造诣,比之这位恐怕尚要逊色几分——毕竟前朝尚有气数已尽的客观事实存在,而当今这位,却是凭借自身的真本领,将局面生生给作成了如今这般境地……倒也不是说对方存心而为之,而是有些人的心性与能力摆在那里,便注定是担不起大任的。想当年,大庆初立,皇子纷争初显端倪时,这位打着的乃是“仁德”的名号。然而日久方能见人心,谁又能想得到对方这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优点,竟然还是包装出来的假象呢。想着这些,江太傅说不忧心是不可能的。他已是一把年纪了,黄土差不多已经埋到脖子处了,按那些豁达些的说法,该是早已看淡了生死的。可他实在是看不淡啊。他本打算明年便辞官来着,家里儿孙一大堆在等着他打着玩儿——这谁舍得死?且即便抛开自身生死,他总也得替家中后辈谋划一二才行。朝代更替时的凶险,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稍不留意可能便会摔个粉身碎骨。但嘴上自然只能道:“这种事,讲求的乃是顺其自然……”纪栋忙应道:“下官明白……”就像他当年考中时,不少人同他请教经验,读书时便已将头发给读稀了的他,也皆是拿淡然从容的语气回答——顺其自然。所以,但凡是成功些的,谁的人生中还没几回顺其自然了?见他很是上道,江太傅缓声说道:“纪府尹晚间倘若得空,倒不如随本官去平清馆坐一坐。”纪修赶忙施礼:“下官定不失约。”江太傅含笑点头。他虽有丰厚经验,但却未必适用于眼下局面,有时还是要听一听年轻人的想法的,取长补短,方能成事嘛。二人一前一后走远。看着江太傅略显老态蹒跚的步伐,走在后面的年轻御史宋典几不可察地叹了口气。江太傅尚且健在,可这天下却似乎又要再一次陷入乱局了……转头看向身侧之人,只见老师眉眼间亦有忧色。今日早朝一议,实在使人心中不安……“学生打算回书院转一转,老师可要一同前去?”宋典开口说道。他初入官场不过数年,而今光景不盛,难免会有茫然不得志之时,每当心中迷茫时,便习惯回一桐书院内走一走。或同学子们说一说话,或单独于藏书楼内翻一翻先人留下的旧籍,亦或是即便只是在竹林中走一走,心中便总会安宁许多。“我便不去了。”明效之负手而行,语气里有一丝叹息。出了内宫门,上了官轿,轿帘一经垂下,不多时便叫人觉得闷热起来。今日早朝上议事繁杂,分歧颇多,难免拖久了时辰,午时的骄阳悬在头顶,正当炎炎之时。“落轿吧。”官轿穿过一条长街后,明御史出声道。“大人,还没到呢。”“无妨,本官想下来走一走。”明御史自轿中弯身行出,抬眼观四下,前方不远处便是熟悉的高墙华府。这条路他每日都要乘轿走上一个来回,走了已快二十年了,故而即便只是坐在轿中,也知是到了此处。明效之缓缓走着,在经过那一堵熟悉的后墙时,不由停下了脚步。他抬头看着那院墙内伸展出来的枣树枝叶,叶薄而翠绿,其间青黄花朵细碎。随从看着自家大人张望枣树的模样,不禁有些疑惑。这枣子成熟要等到秋日呢,大人莫不是已经馋了?每年这棵树上的枣子成熟时,他家大人路过此处,都要踮高了脚,挥着牙牌去打落几颗下来尝尝。不得不说,长公主府上的枣子的确是又脆又甜。但每当他跟着大人干这事时,总觉得十分心虚,尤其是有时大人才刚在宫中弹劾过长公主,转头就来偷枣子吃……明御史在此静立了许久,正要离去时,忽然见那枣树枝叶一阵窸窸窣窣的晃动。这般动静,显然不像是风。而下一瞬,便见一只玉白的手攀在了树枝上,再有片刻,冒出了一个脑袋来。明御史瞧得一愣——怎么又爬树!那人已经顺着树干坐在了墙头上,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当心些!”明御史忍不住紧张地提醒道。敬容长公主闻声望去,愕然一瞬后,微微瞪大眼睛:“怎么又是你?”“本官只是路过。”明御史正色看着她,文官的派头十足,微微皱着眉:“你府里的侍女呢?怎也没人跟着你?”“我刚午睡醒来,趁着她们不注意偷跑出来的。”长公主的语气有些漫不经心,显然并不将他语气里的管束放在眼里,说话间,从腰间那只藕粉色的布口袋中摸出了几颗青葡萄,送入口中,边吃边说道:“我又不跑出府去,就是坐在这儿吹一吹风。”随着她惬意荡脚的动作,粉衫青裙,在夏风中微微轻轻摆动着。明御史有些短暂的失神。她幼时的确爱爬树爬墙,总是坐得高高的,可他就不行了,他怕高,所以不能跟她一起。“可是有心事?”他的语气不自觉放缓了许多。幼时她有心事时才会独自藏起来。“当然。”长公主又塞了一颗葡萄,埋怨着道:“谢姣姣今日没让我吃冰酪!”明御史一怔,就为了这个?他略觉得有些好笑,但见她气鼓鼓的模样,便道:“太冰之物你吃不得,郡主也是为了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