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作者:溪下绿      更新:2023-05-04 14:20      字数:4132
  不过这纸一畅销,自是有许多人生出来不该有的心思。这两日沈瑶华听说,好些人到造纸工坊旁边晃悠,不过好在宁王府派去的人把守好了各处,这一波又一波打探的人,也没有谁摸到了造纸工坊的边。造纸,印刷这边有条不紊,宁王府那边又传来一个好消息。第62章 熊猫北方传来消息, 说是找到甜菜根了,而且北方有地方是有大量种植的。宁王这边已经派了值得信任的人过去,筹备制糖工坊的相关事宜了, 想必等到秋天的时候, 甜菜根大量成熟之时, 制糖工坊也能开始大量产糖了。周行又派人来请她过去了一趟, 针对制糖之后的分红进行商议,两人这次决定得挺快。就按照之前造纸工坊的契约,一样制定了这制糖工坊的分成。还是一样互不插手对方的生产经营, 技术秘方随时共享。双方各自经营, 但是为对方提供需要的帮助,最终经营方得分红的七成, 另一方得三成。沈瑶华现在手中的甜菜根数量太少, 从北方运过来又太远,沈瑶华准备等庆县那边今年收获之后,她再尝试制出砂糖。这几日, 沈瑶华总算闲下来了一些, 开始到处视察相关情况。最先去的梨花湾。梨花湾去岁收上来的那些个蔬菜水果的种子,沈瑶华掺杂了一部分进去之后,种在了梨花湾山脚下的土地上,所以等沈瑶华去看的时候, 山脚下种满了黄瓜、西红柿和辣椒, 还有一部分西瓜。沈瑶华让牛婶计算了一下产量, 又让云霓计算了食肆一天接待客人消耗的各种蔬菜的量。算下来, 若是省着点用, 尽量留种。等到明年的时候,可以再操作一番, 到时候再像卖西瓜一样把种子卖出去,不过价格肯定没有西瓜高就是了。至于去年就抽到的玉米、花生、向日葵和棉花,因为错过了季节,没能种成,现在也全部种到了梨花湾。玉米产量高,还可以饱腹,花生、向日葵除了吃还可以榨油,至于棉花,可以御寒。去岁冬天北方大寒,冻死无数,若是有棉花,自然可以抵御一些自然灾害。所以这一波种子沈瑶华也很是看重,又吩咐牛婶仔细照看。看着各种植株幼苗,她心中感叹,她有大量的种子,却不能全部拿出来,只能拿出一部分,混杂在买回来的各种种子里,种下去,慢慢育苗。她就是想大面积种植,就算她每次都作弊,从系统中拿出一些种子加入到收获的种子袋子里,等能够像水稻那样大面积让人种植,最少也得是两三年之后了。之后后来十连抽,抽出来的那些葡萄石榴之类的水果,目前看上去倒是长势喜人。不过除了草莓、甘蔗、哈密瓜这一类,一年就可以成熟吃到的,其它的,如石榴、樱桃等待挂果都需要几年时间。不过算起来每年都能够有新的水果产出,况且这水果对于之后的天灾起不了多少作用,沈瑶华自己想吃的话系统中多的是,所以她倒也不是很着急,只是让人精心养护。转眼间,让苏青山在养殖场附近买好的地,建设的积善堂也建好了,里面的各种器具用品也买好了。花了一天时间,把那群孤儿,除了跟着宗川学习的,全部安排住了过去。沈瑶华找木匠做了高低床,仿照学校宿舍,一间寝室住八个人,年纪大小都有。每一间寝室让他们自己票选了一个寝室长出来。又挑了三个喜欢小孩,愿意过去的妇人出来,负责管理积善堂。这三个妇人在孔家姐妹的教导之下,也算是识得些字,给这个小孩做个启蒙没有什么问题。等她们三人不能教了,沈瑶华再换人过去。至于这些小孩餐食问题,则是直接在石头村找了几个妇人,每日过来做饭,年纪大的就帮着打打下手。当然,沈瑶华一开始也说了,不让他们白吃白喝,以防把人心养大了。所以,今年为了养殖场,特意买的几十亩的土地作用就凸显了出来。无论年纪大小,全都得下地干活。大的拔拔草,小的捉捉虫。除非天气不好,否则每日都得干上最少一个时辰。剩余的大部分时间,则用来学习。不过由于人数比较多,都是轮着上课和干活。按照现代学校的学习,沈瑶华也给他们制定了学习目标,每月一次考试,考好有奖励,考不好了有惩罚,不过惩罚无非是多干些活。沈瑶华计划着,这群孤儿先学点文化知识,擅长读书想要读下去的就接着读。不擅长读书的,就和那几个年纪大一点的一样,到时候学一门手艺。不过就是留着当学徒的那几个孩子,也让宗川顺带就教了。那群孤儿住到积善堂之后,半月有余。沈瑶华心血来潮,突然决定去看看,顺带看看石头村今年的种植情况。“幼不学,老何为……”沈瑶华刚进门就听到正在这群孩子正在学《三字经》。“东家,要让他们先停下吗?”过来照顾这群孩子的其中一个叫倩娘的试探着问沈瑶华。“不用,那是什么。”沈瑶华示意倩娘看孩子们面前桌子上。每个孩子的桌子上都有一个木质的框,中间放着些沙土。倩娘笑笑回答到:“他们刚学字,若是用笔墨纸砚太费银钱了,我们三人合计了一下,想起我们之前学的时候,用木棍在地上写会了,才在纸上写。所以就到河边挖了些细沙,做了这个沙盘,拿着木棍就可以写字。”“想法不错。”沈瑶华夸奖道。倩娘脸红了起来,沈瑶华又道:“带我四处看看。”等沈瑶华看完各处,倩娘又说起另外一个事情。“东家,这厨房里的事情不是交给石头村的人来做嘛!她们每日都来,就见到了我们具体上课的情况,这些日子,有好些人家问能不能把孩子送过来,跟着一起学,说是他们自己做沙盘来,能识得几个字就行。”沈瑶华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件事,沉思片刻,思考其中利弊。若只是教几个字,不用费什么笔墨纸砚确实是没有什么大问题,她这边出几个人就行。其余的沙盘,桌椅,都可以让他们自备。可若是开了这个口子,今年除了石头村,周边村子也全都种上了土豆,虽然和石头村的模式不同,但毕竟有合作关系。若是到时候石头村把孩子送过来之后,其它村子也想要送人来呢?“先别答应,我再想想具体怎么做。”沈瑶华吩咐道。可以答应,也不费多少事,但是不能就这么答应,得有一套完整的章程。沈瑶华离开积善堂之后,便过去石头村看今年的种植情况。小麦已经全部播种好了,至于那三十户种红薯的人家,现在还在育苗阶段。等藤蔓足够长之后,还要剪成大小合适的段,之后再次排插入土中,以获得更多亩地的红薯。没想到,她在闲逛的时候,石头村村长找了过来。同样提起来了,有村民想让自家的孩子跟着学习一事,说是找到村长这说。“他们愿意按照其他夫子一样,给束脩,也不用几位女夫子怎么花心思,能在一旁听着学点东西就成。”沈瑶华听完之后提出来自己的疑问:“那为什么他们不找一个正经的夫子,送孩子去学堂呢?”村长沉默片刻道:“其他夫子那里学习要笔墨纸砚才行,村里人大多供不起,他们也不是想让孩子们去考取功名,只想识得些字,以后日子好过些。若是不方便,我会约束好村里的人,不会让他们再去打扰。”沈瑶华听完也没有直接表态,村长转而邀请沈瑶华去看奇物,说是村人去外地行商带回来的。村长絮絮叨叨的说,那人想要进献给宁王殿下的,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门路,若是沈瑶华这边有门路,能否帮帮忙。沈瑶华有些好奇,跟着村长就到了这个有奇物的,叫李照的人的家。李照是一个瘦高个的年轻人,听村长说明来意之后,就热情的带着他们到了后院。沈瑶华定睛一看,那被圈养在后院竹林旁,正在啃竹笋的,黑白两色的圆滚滚,不正是大熊猫嘛!不过这只大熊猫显然还小,就只有几个月的样子。沈瑶华在心里呐喊,好像摸摸,揉揉它的耳朵。面上却不动声色,详细询问这是何物,从哪里来的。李照有些犹豫,看了一眼村长,这才细细说来,他在行商回来的路上遇到这只落单的大熊猫幼崽,因为从没有见过,就抱走,顺着水路赶回来了,也不知叫什么。沈瑶华心想这熊猫妈妈可能出了什么事,不让他哪能这样,轻易就把一只几个月的熊猫带回来。再一问他进献给宁王有什么诉求,这李照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道:“也没什么太大的诉求,若是能换些银钱,置上几亩地,我就不用在外一直奔波了。”村长适时在旁边介绍李照的家庭情况,人员多,土地却只有两亩,分家之后,这李照就分了一块小菜地。沈瑶华走过去,这熊猫还小,又是李照抱回来的,也不怕人,沈瑶华撸了两把之后说:“你若是信得过我,我待会儿带走,帮你送到宁王府上。”她心想,若是周行不要,她就差人把钱送过来,把这熊猫养到造纸工坊那边,那边竹子多。李照又看了一眼村长,村长点了点头,李照便开口:“自然是信得过。”沈瑶华让木竹抱着熊猫,兰草提着一背篓竹笋,三人坐上了马车,就离开了石头村。沈瑶华在马车上撸了好一阵熊猫,让兰草直接把马车驾到宁王府。“你今日怎么想起过来。”周行从院中迎出来问。沈瑶华叫了在外面候着的木竹进来,对周行道:“你看这是这么?”“花熊。”“你竟然认识?”沈瑶华有些诧异。周行好像很是高兴,一脸笑意思,但可能是木竹在,只是含糊的回答了她的问题:“以前在京城见过。”沈瑶华一想就知道,那铁定是有人进献给皇帝。沈瑶华也不废话,把石头村李照想要把这熊猫进献给他,还有这李照的诉求都给他说了。周行听完同意收下熊猫,当着她的面就交了人来,说让人去给李照奖赏。沈瑶华任务完成,拒绝了周行的挽留,带着木竹、兰草离开了宁王府。她得回去好好思考一下,石头村的孩子旁听的事情。第63章 边关目前住在积善堂的孤儿有八十多人。每日课程是分成三个组上, 每位女夫子负责带二三十人。石头村目前有想法,想让孩子到积善堂旁听学习认字的有七八户人家。若只是让这七八个孩子加入,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无非是她们三人上课的时候, 一个人多带上两三个人而已。但是若真是这么简单她就不必烦恼了, 这个时代每家每户都会生好多孩子。若是不收一分钱, 全部免费教, 本着占便宜的态度,家里有孩子的,大多应该都愿意送过来学。但若是收钱, 收多少也是个问题, 收多了不合适,但若是收太少, 又面临和免费一样的问题。况且这都是些穷苦人家, 本着一个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想要学习愿望,求到了她跟前, 又费不了多少事, 她也不可能多收钱。还有若是其它村子也想把人送过来,她收还是不收?合计了几日,沈瑶华总算理出来一个章程。不收钱,但是要求孩子的家人来干活, 用工时来给孩子抵学费。而且, 不是所有孩子都收, 也不是收下就一直可以在学堂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