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
作者:九月轻歌      更新:2023-05-03 22:25      字数:4955
  没人存心给陆雁临调养,但没人对她动刑,饭菜就算有些敷衍,对寻常犯人来讲已算美味佳肴,再加上她身体的底子摆在那儿,便是心事再重,也不影响伤势迅速减轻,气色好了很多。乔景和进门时,陆雁临正坐在堂屋的椅子上,望着窗纱出神,听到他有意加重的脚步声,眨了眨眼,回过神来,起身沉默着行礼。“坐吧。”乔景和抬了抬手,拉过一把陈旧的椅子,在她几步之外落座,“这次过来,不是要私下问询你的案子的事儿,是想说说别的。”“乔阁老要说什么?我洗耳恭听。”陆雁临说着,回身落座。乔景和缓声道:“想说说盗墓贼入侵皇陵不知生死,还想说说双月儿谋杀贾太嫔手足的案子。”“入侵皇陵指的是什么?入侵太宗皇陵么?”陆雁临问道。乔景和颔首,“正是。开国至今,也只有太宗皇陵最招盗墓贼惦记。”陆雁临事不关己地一笑,“这种事也不算什么吧?太宗皇陵不亚于一座金山,盗墓贼本就是赚这行钱的,可不就得总有人去碰运气。”“没错。”“双月儿和贾太嫔的兄长是怎么回事?”陆雁临的耳根子不是清净可言,是根本没有任何人会在她周围说外面的事,“我记得,贾太嫔的手足叫贾乐志?那位太嫔在家里,同辈的手足好像只有那一个。”“对,就是贾乐志。”乔景和简略地讲述了案子的始末,之后问道,“你对这种事,是怎么看的?”陆雁临凝望着他,眸子幽深,“我不明白阁老为何这样问我?这种事,依阁老之见,我该怎么看?”“我不过是问一句,你却反问两句,似被戳到痛处一般。”乔景和唇角微扬,笑得有些残酷,但他并没掩饰,压根儿也不想掩饰,“你应该怎么看,难道需要别人告诉你?”陆雁临咬住唇,“看起来,阁老没少看我那份供词吧——杨攸讯问我的那一份。”“看过一次便够了。”乔景和道,“我跟你说这些,你的确是可以说我没安好心,故意让你难堪,但从我本心来讲,我只是不明白而已。不明白你怎么会变成这样。”“这话又从何说起?”陆雁临挑了挑眉,“我不记得与乔阁老打过交道。”“几年前,崔淳风在军中见过太后,也见过你和杨郡主。”乔景和道,“一次与我说起来,他对你们三个赞不绝口。”陆雁临抿紧了唇。“我以为,你和杨郡主,会是一辈子陪在太后身边的人。”乔景和道,“我也以为,你是最不可能背叛太后的人之一。可见我终归见识有限,或许不是高估了你,而是低估了利用你戕害忠良的人。”陆雁临闭了闭眼。没人说这些,她的自责兴许会更重,总有人说,她只会生出逆反之心。乔景和观察着她的神色,笑微微地道:“你放心,我从不会指望一个叛徒找回良知,于事无补,也没人稀罕。我想,太后尤其不稀罕你的自责,甚至懒得再看你哪怕一眼。”陆雁临咬了咬唇,“你怎么能笃定?她最喜欢看她的战果,看将要死在她手里的人的惨相。”“战果,死在她手里?”乔景和只觉好笑,眼中闪着讥诮,“这两样都与你无关。”陆雁临挑了挑眉。“战果便不需说了,她只是碰巧发现了一个叛徒而已,原因么,是那叛徒太蠢,慌不择路,她不想发现都难。”“……”“蠢人的死,与太后娘娘何干?自己找死,跟她更无半分关系。你便是到了十八层地狱,也不要说是死在太后娘娘手里,那是对她的折辱。”“……”陆雁临深深地吸进一口气,扯了扯嘴角,“原来乔阁老是来诛心的。行,这些话我记住了,此刻起,我会有自知之明,您可心安了。”“谈不上诛心,我要真存了那心思,少不得仔仔细细地把你和双月儿比较一番,她身在泥沼却洁身自好,活出了风骨和傲气,赴死时也能挺直脊梁。”乔景和稍稍顿了顿,微眯了眸子凝着她,“而你呢?有一位铁骨铮铮的兄长,有良师益友在侧,却被最下作的人算计,之后毫无作为,只是受制于人。唉——我只是在想,双月儿和你是不是投错了胎?如果她是你,如果你是她,情形便颇有看头了。现在这算是怎么回事儿?尤其你,除了令人作呕,还剩下什么?”陆雁临腾一下红了脸,继而别转脸。乔景和的语声仍旧很和缓:“我有时又会想,你必然知晓自己必死无疑,那么在死之前,能不能把你已经折了的脊梁骨挺起来,把你丢掉的被人肆意践踏的尊严找回来?”陆雁临似是没听到,一动不动地望着别处。“唆使你铸成大错的人,也就是付云桥,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乔景和不在乎她的态度,一瞬不瞬地凝视着她,“他只是为了帮晋阳公主么?晋阳的确是得不到就毁掉的性子,可是这样恶毒的手段,晋阳若事先知情,不会允许。“她再如何目中无人,也会料定真相大白时,太后娘娘会恨她到什么地步,会因此而收敛几分。她就算是野心最盛的时候,也只敢说自己能扳倒太后,而不是除掉太后,只要太后在,便一定会报仇雪恨。要不然,她何至于连收留陆麒、杨楚成两头的叛徒都遮遮掩掩,只让党羽知情?”“说了这么多,你到底是什么意思?”陆雁临不得不接话了,不耐烦地道,“你是不是认为,一切都是付云桥瞒着晋阳做的?那不也在情理之中么?幕僚本就不需要向东家禀明每一件事是如何做成的,让东家看到事情的结果即可。”“我的意思是,付云桥用的招数歹毒至此,只能是因恨意而起。”乔景和道,“我不能确定的是,他是恨陆家、杨家,还是太后娘娘、张阁老、马老将军?”他说的付云桥恨的这些人,都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裴行昭与陆麒、杨楚成是过命之交,同时,张阁老和马老将军都算是她的伯乐。五个人之间算是有着无形的一条情分做成的锁链,被紧紧地绑在一起,哪一个出事,其余四人不论在情分还是前程上,都会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和阻碍。“付云桥的确可能是因恨意而起,但这份恨意就不能是对先帝对朝廷的么?”陆雁临道,“今儿你提到了太宗皇帝,我就也想起来了,我们的太后娘娘对太宗,便有着很深的憎恨。难道付云桥就不能憎恨先帝,才杀害先帝重用的名将么?”“若真的恨先帝,为何不尽早毁了晋阳?对他来说并非难事。”“晋阳不是已经死了么?”陆雁临瞥了乔景和一眼,“你又怎么能断定,那位威风八面的公主的死路,不是他给铺好的?”乔景和失笑,“账不是这么个算法吧?不论如何,先帝总归是看重晋阳的。付云桥若是恨先帝,为何不让先帝尝一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滋味?帝王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倚重的女儿红颜早逝,总归是个打击。“可晋阳是怎么死的?不用明说,你我都清楚。难道太后娘娘会因为一个长公主的死而多一丝欢喜么?不过是除掉了一块拦路石而已,对太后而言算得了什么?”“……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陆雁临更不耐烦了,“你说的这些,我没法子反驳,那么,就当你说中了,付云桥恨我哥哥,或者是杨家哥哥,要么就是太后或两位重臣。“可现在他恨不恨的还有什么意义?“他已经是生不如死,活得还不如猪狗。“你大可以跟太后娘娘说说你这些想法,她说不定会派人询问付云桥,想得到答案应该不难。”作者有话说:第31章“谁会问猪狗什么问题?那不是太傻了?”乔景和笑了笑, “活成猪狗还有心气儿还能继续活的东西,便是心里还有着什么异想天开的指望, 并没绝望。不为这个, 太后娘娘大抵也不会那样处置他。”陆雁临目光微闪。乍一听,觉得他像是在说歪理,再一琢磨, 觉得有几分道理。付云桥是不是在等什么消息?比如太后或是谁的噩耗,又或是什么好消息。似乎也只能是这样的理由, 才能支撑着他没有尊严不成人样地活下去。而裴行昭正因看出了这一点,才不将他处决, 就是要他活着,要他看看希冀的到底能否成真。她是很喜欢这样跟敌人较劲的。那就是说, 乔景和说的是真的?付云桥是因为深入骨髓的恨意才做了那么多事么?那份恨意必然也算得血海深仇,又到底因何而起?裴行昭有机会与付云桥结下那样的仇恨么?看起来张阁老和马伯远是更有可能, 但他们近些年来不都过得顺风顺水么?真正被陆、杨冤案打击到的, 影响深远的,只有裴行昭。付云桥以前不可能对张阁老、马伯远无计可施,连一点儿像样的绊子都使不出。他没有那样做, 便是对两人没有那么深的敌意恨意。乔景和始终留意着陆雁临的神色,语气更为和缓:“你可以说, 付云桥恨谁并不重要,也的确是不重要。如今除了陆家父女,别人都过得好好儿的。“你被他利用折辱到那等地步,也能心甘情愿的话,局外人自然无话可说。“太后娘娘帮很多人争得公道, 我也正在全力帮她为很多女子争一份公道, 但你不在其列, 因为你的脊梁骨已经折了,连是非对错的真相都不敢面对。“我这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希望你在死之前,为自己争一口气,提供一些仇家的线索。“这世道,女子有太多不得已,是律法的问题,是以前的上位者的问题,若有机会,女子便该为自己争取一些本就该有的权益。“我说这些,绝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膝下只有一女,她也曾身受世道不公之苦。我也希望,再不要有倚红楼那样的案件发生,那本就是不该有的人世悲苦。”陆雁临若有所思。乔景和继续道:“与你说盗墓贼入侵皇陵,重点其实不是哪个皇陵,重点在于,太后利用此事做了些文章。“她本就已盛怒,坦言不允许再有官妓营妓,恰好皇陵被入侵,便成了推波助澜令众人对太宗怨愤痛恨的理由,如此,来日她心愿得偿,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人活着,总该分出点儿心力,为别人着想,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比起杀敌报国的无怨无悔,这种道理过于浅显,但你已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便多说几句。”停了停,他站起身来,“好自为之。”乔景和对陆雁临并没抱切实的希望,这人就如杨攸曾说过的,任谁都不需再对她有任何指望。可不抱希望做出不同的尝试,本就是查案审案经常要做的事。太后对陆、杨冤案的执着、执拗,那个案子背后的诸多残酷的真相,他已通过刑部今年几桩大案的卷宗、许彻告知的诸多消息,一步步品出来。如果此次进诏狱的不是陆雁临,他相信,太后不论如何都会撬开陆雁临的嘴,让她将所知一切——不论有用没用,都要如实道出。可偏偏是陆雁临。太后想必已经愤怒失望又膈应到无以复加,不会再予以理会。身居高位的人,必然有着强大的自信,相信就算没有足够的防范,也能妥善处理好突发的事——他顾虑的付云桥是因恨意才做了那么多丧尽天良的事,太后肯定早就考虑到了,但懒得追究,懒得再看故交面目全非的嘴脸。她懒得做,是傲气、任性又拧巴的性子所至,他既然有机会,便该帮忙探究,这是身为臣子的分内事。的确,料想付云桥也扶持不出什么成气候的人,但那种人早些发现、早些除掉,不是更好么?女儿全心仰慕的太后娘娘,他立志要全力辅佐的上位者,心病还是能少一些便少一些。乔景和去了廖云奇所在的院落。廖云奇正在看书。乔景和见了,笑道:“看得出,公子与狱卒相处得还不错。”不论哪种规格的牢房,书籍都欠奉,而犯人在走出去之前,寻常是不允许亲人探望的,而亲人就算来探望,大多也不敢带书到监牢——被人拿去研读一番,抠出些莫须有的犯上的字眼,便是雪上加霜。廖云奇一笑,放下书,起身拱手行礼,“是《孝经》,有人不明白里面一些句子所指何意,我勉强能解释出个大概。”乔景和笑微微地落座,“是什么都无妨,回头我派人给你送一些书过来,解解闷儿,想看什么只管知会我。”“多谢阁老。”廖云奇深施一礼,这才落座。乔景和始终是与廖云奇拉家常的样子,把与陆雁临说的皇陵之事、倚红楼案娓娓道来。廖云奇敛目思忖一阵,叹了口气,“那位双月儿姑娘,可惜了。”“的确是。”乔景和苦笑,“说起来,也算是她的死换取大周再无官妓营妓的结果,可是,佳人已经香消玉殒。”“太后娘娘已有了这决策?”廖云奇问道。乔景和颔首,“千真万确,过不了多久便有结果。”“凡事都是有所得有所失。”廖云奇眼神有些复杂,“而这决策能够顺利进行,恐怕与皇陵之事有关吧?”入阁拜相之人,说话总会有些深意,说的事情大多可以串联在一起。乔景和目露欣赏,“有关。”之后照实相告。“如此也好,”廖云奇由衷地道,“太后娘娘睿智,铁腕手段,不是不能用,但能避免就别用。”上位者一用铁腕手段,就意味着不少官员的贬谪甚至受刑、身死。乔景和嗯了一声,话锋一转:“方才我去见了陆雁临,也跟她说了这些。”廖云奇看他一眼,没说话。乔景和唇角扬了扬,“跟她说话,总少不得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形,到末了,也不知她明不明白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