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
作者:九月轻歌      更新:2023-05-03 22:25      字数:4364
  用小刀刮了刮,木料上的神色漆料掉了,现出来的是纯银独有的光泽。他着实意外了。这只是地宫第一层,他们发现的这点儿金银,估摸着只是冰山一角。是他跟裴行昭说过的,太宗私欲太重,家当可称富可敌国,却不曾想到,太宗简直是死了也要做头号败家子的德行。别说裴行昭想监守自盗,现在连他都有这心思了,且非常强烈:要这么多金银摆在这儿不就是浪费么?为什么不放到国库去?莫永福的反应算是很直接且单纯:他看着金光闪闪的箱子出神了,不可控制地想着,如果自己能分一杯羹,要把这些金子用到什么地方去。他以前的确进来过很多次,但从不敢设法打开箱子,一来是他进出皇陵有军兵搜身,不能带进也不能带出任何可疑之物,二来他确实寻不到削铁如泥的利刃。他一向对财帛动人心那句话不以为然,却原来,只是以前没有遇见过令自己动心的情形——他又怎么可能不从这冰山一角联想到这地下就是一座宝藏?他哪怕只要得到这宝藏的一点点,就能与儿孙挥霍几辈子都挥霍不完吧?太笨了,以前为什么要死脑筋?又不是真的不能避开看守的军兵的视线。为什么没胆子尝试监守自盗?……他陷入了无数次错过发横财的机会的懊丧之中。锁和链条早已被毁了,裴行昭却开始找钥匙。她是想,在太宗那个奇怪的脑袋里,想的一定是实物是什么样子,到了阴间也是什么样子,那么,有锁就有钥匙。琢磨这种事,等于尝试把自己变得和不可理喻的人一样,顺着他的思路考虑事情的走向。明摆着开路打赏的东西,嫔妃、宫女、太监、侍卫都需要保管一些。裴行昭围着殉葬坑转了一圈,观察箱子、长明灯的方位。韩琳、杨攸饶有兴致地观望着她,过了一阵子,见她在一盏长明灯前蹲下,吩咐她们留心,自己则在灯身、柄、底座上摸索一阵,不知碰到了哪儿,长明灯正对面的一块方砖忽然弹了起来。“嗳?”韩琳很是惊奇,跑过去看,见方砖下是个暗格,里面有个乌木匣子。她拿到手里,上下左右一通晃,然后打开来。里面正是钥匙,“金的呢。”韩琳说着,取出来亮了亮,又去找到了对应的大锁,很顺利地开了锁。裴行昭、杨攸莞尔。之后,如法炮制,余下的钥匙也悉数找到。许彻忍不住乐了,“这才是真正的颠三倒四,先找钥匙多好。”裴行昭不以为意,“还不是一样。”韩杨和韩琳闲得没事,挨个儿抬了抬箱子,估算连箱子带金子各有多少斤,自然每一口都有个几百斤。韩琳算术不大好,要掰着手指头算账:“一斤十六两,十斤一百六十两,一百斤一千六百两,嗯……一千斤就是一万六千两呢!”很明显,她估算的是这些金子价值多少银两。金子贬值的时候,一两最低也能折合五两官银;价高的时候,一两最高能折合十两官银。四箱金子加上纯银打造的箱子,换成银两,最少最少也得有十万两。只四口箱子就值十万两雪花银……莫永福又开始对着财宝做起了发财梦,要不是韩琳冷着脸示意,他真舍不得挪步了。裴行昭回到外面,围着那个过于庞大的棺材看。“这、这就不用看了吧?”韩杨都有点儿磕巴了。“我看看也吓不着谁,太宗也没在这里头。”“是么?”韩杨无条件地相信她早已成习,“那我来把这东西弄开。”语毕,他施展身法,轻轻巧巧地到了棺材上面,反复尝试,没办法打开。许彻、杨攸开始在下面找机关,裴行昭有一搭没一搭地告诉他们一些可能用得到的东西。过了些时候,许彻点着彩绘的二龙戏珠的那颗偌大的宝石,“一准儿是这个。”裴行昭颔首,对韩杨招招手,“滚下来,万一这棺材一下子陷下去,把你带走了就不好了。”大家都笑了,仍是只有莫永福笑不出。韩杨跳下来,和许彻一面跟裴行昭商量着,一边研究那颗宝石,过了好一阵子才达成共识。启动机关之前,许彻取出一个小药瓶,坚持让每个人都服下一粒可以预防一般墓毒的丸药,包括裴行昭和莫永福。所谓墓毒,指的一般是尸毒、水银毒和朱砂等物制成的毒。机关启动,棺材上面发出木料移动的沉闷的声响。棺材盖从顶部向后缓缓移动了近棺材一半的长度。等了一会儿,许彻、韩杨飞身上去,望着里面,同时说了声“空的”,之后报出所见陪葬物件儿:“玉枕、玉席、玉如意、夜明珠……”最终,两人都注意到了玉席上刻着一些符咒一般的字。“别琢磨了,下来。”裴行昭对那些不感兴趣,也不想他们留意这些并记在心里,邪门歪道的东西,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影响到人的意志,看看就得了,不懂好过懂得。两男子也不坚持,立刻跳下地。“棺材里的玩意儿,就别动了。”裴行昭说着,把这口其实是障眼法的棺材恢复成原样。她好不好意思碰棺材里的东西先搁一边儿,以玉石为主的物件儿,拿到手里也是烫手的山芋:陪葬的玉器,做法、篆文等等都不同于寻常的摆件儿,又不能跟金银一样可以融掉,豪富之人也不会买这种丧气的东西,所以,还是放在地下吧,再过个几百年,后人如果挖出来,倒是可以看看这些东西的做工,比较所在朝代的工艺是进益还是倒退了。——这些不用说,许彻他们都明白。寻常人对玉石,就算只是个小小的戒指、印章所用的石头的来历都很计较,就是怕来历不明,玉石本就是晦气之物,何况大件儿的陪葬品。当然,也能把玉席拆了,把玉枕玉如意切割成小块,但那样太糟蹋东西了,便不如留给后人。莫永福又主动打开了几间密室,但都以类似祭祀的格局陈设为主,看起来奇奇怪怪的,裴行昭也没兴趣琢磨出门道。地宫第一层也就大致是这样了。裴行昭问莫永福:“你到没到过其余两层?”莫永福摇头,“小人没去过。”“为何?”“因为……因为小的有两张图,却实在是看不懂,真的。”“图呢?”韩琳问道。“带着呢,带着呢。”莫永福过了硬气的时候,现在满脑子都是金子银子发财,自然更怕死,更惜命,也就更怕这个毫不介意随时杀了他的女孩子。他背转身,解下束着外袍的衣带,倒腾了一会儿,转回身来,“缝在这里面了。”说完主动交给韩琳,指给她位置。韩琳小心翼翼地用匕首拆开,取出两张折叠起来的纸张。她看了看,感觉跟看到天书似的。说起来,她也算是见过很多很多布置图堪舆图的人了,但手里这两张图,她实在是一点儿门路都摸不着。她转手交给裴行昭。裴行昭瞧着,蹙了蹙眉,也是一头雾水。她把图放在地上,几个人轮番过去仔细观看,都看不出个所以然。裴行昭问莫永福:“到第二层的入口,你知不知道?”莫永福摇头,“不知道,小人清楚的只有怎样进出第一层。”又趁机试图表示自己的清白,“以前胆子小,连殉葬室都不敢去。”裴行昭不接他的话茬,转而取出个罗盘,对着那两张图看了一阵,又道:“我们得去第二层,你到外面去。”“啊?”莫永福道,“那怎么行呢?外面的人都知道,是小人带您几位进来的,独自出去,他们不定想到什么地方去。太后娘娘,还是让小人随行吧。”“不行,你跟着就是我们的累赘。”裴行昭道。许彻则取出一块令牌,“你拿着,这令牌等于暗语,谁问你你拿给他看便可,绝不会有人为难你。”停了停,又道,“你要是没有即刻赶出去,过后我与外面的弟兄对话对出问题来,便真对你不客气了。”“明白。”莫永福再不想走,也不敢在这几个人面前磨叽,只好压下心头的不情愿,行礼应下,转身时,瞥过那两张图,没敢问过后能否归还他的话,举步往外走去。“这里面不止一种机关。”裴行昭道,“想活命的话,就不要用老法子返回来,死在这儿,可没人有闲心把你带出去。”“小的不敢,绝对不敢。”莫永福连连保证之后,这才离开。“这到底是鬼画符还是图?”韩杨对此很怀疑。“我看着是鬼画符,不能指望。”裴行昭道,“但也不妨留着,试一试,就跟云山雾罩的迷宫似的,走通一条半条的路,兴许就能找到规律,也就看得懂了。”她示意他把图收起来,自己又喝了几口酒,“要摸石头过河了,跟送死没什么区别,你们确定要跟着?”许彻抿了抿唇,“难道不该是我们问您是否确定要去?确定不派我们去探路?”“可不就是。”其他三个人异口同声,不无抱怨的意思。这档子事儿要是传出去,不知原委的人兴许会羡慕他们运气好,跟着小太后大开眼界,内阁重臣却一定会跟他们急赤白脸的——那些人目前最怕的就是小太后和带兵时一样玩儿命,可她就在这么干,他们还束手无策。他们也总算明白,她为何将探皇陵的消息控制在重臣、禁军知情的范围了,要是传扬出去,她恐怕还没到这儿,京城就乱套了。裴行昭笑得微眯了眼睛,“走着。”五个人将要面临的是冒险之旅,却都气定神闲,无一丝紧张惊惧。.裴行昭离开皇城之后,寿康宫和清凉殿看起来都与平日没有任何不同,宫人人照常各司其职。太后不在宫里,可以瞒很多人,却不能瞒太皇太后和皇后。阿妩依照裴行昭的吩咐,去了一趟慈宁宫,对太皇太后说,裴三夫人病故,太后心里始终记挂着,这两日要回趟裴府,再酌情选一个寺庙,给裴三夫人在庙里点一盏长明灯,已尽哀思。太皇太后刚一听,有点儿意外,她以为裴行昭早就悄悄地回过娘家了,但转念一想,也就觉得自己理解了:亲人病故,怎么可能只尽一次两次的心意呢?像她,对康郡王英年早逝的事,连续七日念经拜佛吃素,心里才平静了一些,裴行昭却不能跟她一样,把宫里当自己的家。她于是点了点头,说太后回来之后,替我转告她,世事无常,生死也无常,这种事,在宫里经历的尤其多,一定要看淡些。阿蛮那边去了坤宁宫,与阿妩的说辞不一样,她照着裴行昭的心思说了实情。皇后听了,脸色都变了,“去皇陵?太后亲自去?会不会很危险?万一……呸呸呸,不会有事吧?”“不会。”阿蛮忽闪着大眼睛,说完实话了,便该扯谎了,“有杨郡主、许大人和暗卫护着,太后也不会亲力亲为什么事儿,用不着,皇后娘娘说是不是?”皇后哪儿细究过太宗地宫到底是什么情形,知道有机关,却不知道有多危险,听她这么说,也就这么信了。“请皇后娘娘务必不要外传此事,”阿蛮行礼,诚恳地道。皇后道:“本宫自然不会告诉任何外人。”阿蛮又道:“毕竟是出宫去,嫔妃宫人知道了,少不得传来传去,万一传到太皇太后耳里便不好了——阿蛮对她老人家是另一番说辞,我们要是露馅儿了,可就有些麻烦了。”皇后立刻意识到,比之太皇太后,自己是被太后全然信任的那一个,忙再次允诺不会告诉任何外人,又问了问阿妩那头是怎么个说法,省得太皇太后提起的时候,摸头不知脑。.这日下午,乔景和去了趟北镇抚司,见了见陆雁临和廖云奇。这一阵过堂的次数不少,表面功夫算是做到家了,眼下官员百姓的注意力已经被转移到别处,许彻又不在,乔景和实在没必要在大堂上面对二人,对这两个,私下里更方便问出些东西,在大堂上不过是车轱辘话。陆雁临和廖云奇相继到了诏狱之后,住处都不错。乔景和走进杨攸所在的小院儿,心思与杨攸过来那次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