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作者:九月轻歌      更新:2023-05-03 22:24      字数:5526
  听话听音儿,内阁的人见天儿跟小太后打交道,早已听出眼下之意,纷纷出声赞同。裴行昭缓声道:“那么,就派人去传话给胡大学士,既然旧疾犯了,听着情形似是不轻,那就请他好生将养。若总不见好,待到皇上回宫之后,去探病也不是不可行。”自前朝到大周,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臣子病重,帝王大多加派太医前去诊治,再就是多赏些药材补品;要是到了帝王亲自前去探病的地步,那这个人一般就是没几日的光景了。如果帝王前去探病之后,你总不死,别人弹劾你用装病的理由犯了欺君之罪也不是不可以的。大家都明白,心里都是啼笑皆非的,晓得太后已经对胡大学士不悦了。宋阁老则应声道:“这番话,臣会让传旨的人一字不差地告知胡大学士。”那个老头子,以前既然反对太后进宫,现在又拿架子,要是回到官场,第一个看不顺眼的,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一准儿是他这个对太后言听计从的次辅,到时候要是一天一道折子的数落他的过失,他这日子可就没法儿过了。他巴不得胡大学士气性更大一些,品出太后娘娘的意思之后,连大学士的封号都请朝廷收回,那样才算是真清净了。他的心思,裴行昭和旁人也都清楚,俱是无声地莞尔一笑。这时候,贵太妃在紫薇和一众宫人的簇拥下,往清凉殿赶来。她要在内阁重臣的面前指控裴行昭,咬定她就是唆使凶手杀害她儿子的元凶!但是,在距离清凉殿百步之外的距离,便有十余名大内侍卫神色整肃地赶过来拦下了贵太妃,为首之人道:“回贵太妃,太后娘娘与朝臣议事的时候,后宫任何嫔妃都不能靠近。”“我要跟太后娘娘说康郡王的事情,康郡王的案子,不是宫里的事!”贵太妃怒声道,“你给我起开!”侍卫不为所动,似是没听到她的话,“请贵太妃回宫,或是到寿康宫求见太后娘娘。清凉殿不允许嫔妃踏入,除非有太后娘娘的口谕。”“好啊你,你是要造反么?!”贵太妃抬手便要掌掴那名侍卫。侍卫一动不动,目光却在瞬间变得冷冽,“贵太妃请自重!男女有别,宫闱之中最忌讳的便是拉拉扯扯!”“……”贵太妃扬起来的手僵在了半空,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这是什么混帐话?她打人一个耳光,跟拉拉扯扯有什么关系?谁要跟他拉拉扯扯?谁规定过嫔妃不能打侍卫的耳光么?但是……她的手要是碰了先帝之外的男子,确实不大好吧?心念闪过脑海,她的手便没好气地收了回去,“别用那些话压我,快去向太后娘娘通禀,说我晓得谁是杀害康郡王的凶手!”侍卫转身唤来一名宫人,交代一番,派宫人去传话,自己仍是带着余下九人挡住贵太妃的路,不允许她再往前一步。贵太妃气得肝儿颤。先帝在的时候,都没有过这么森严的规矩,她裴行昭到底是示威呢,还是本来就做贼心虚防着她在人前指证她?!就是做贼心虚!贵太妃咬着牙,铁青着脸,在路上来来回回地踱步。这时候,陆雁临走过来,先向贵太妃行礼问安。这人是裴行昭以前的心腹,贵太妃懒得搭理,打鼻子里哼了一声,“本宫在等太后娘娘召见,你去忙你的吧。”陆雁临却道:“贵太妃要见太后娘娘,是为了什么缘故?莫不是晓得是谁杀害了康郡王?”这种话原本是不该对死者的生母直言道出的,但对此刻心神紊乱神智也不大清楚的贵太妃来说,便是正中下怀,她双眼一亮,“的确是,你怎么知道?”陆雁临道:“因为微臣设身处地地为康郡王和贵太妃思量了一番,察觉出了不少蹊跷之处,甚至觉得,有可能与宫里的人有关,为此才特地来求见太后娘娘。”十名侍卫齐刷刷变了脸色,不知道陆雁临何以说出这样一番话。什么叫做可能与宫里的人有关?除了太后娘娘和微服出巡的皇帝,谁有这个能力——她等于是明打明地在怀疑太后娘娘?难道说,继康郡王之后,她又要发疯了?贵太妃却顾不上留意侍卫们的神色转变,双眼一亮,“是吗?郡主也真的这么想?可是……这些人拦着本宫,只让宫人去传话了,但是宫人一定是将话说的不清不楚,唉,我怕是不能进到清凉殿,这可怎么好?”正常情况下,她这根本就是病急乱投医,跟谁也不能跟裴行昭倚重的人说这种话,而在今日,在此时此刻,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情形。陆雁临望向那十名侍卫:“不知各位兄弟能否给我个面子?容我与贵太妃一起到清凉殿外,看看太后娘娘是否得空召见。不论怎样,我会跟太后娘娘说清楚原委,不会让你们担上任何干系。”为首的侍卫深深凝视着她,看起来是在犹豫,其实他实在压抑火气,沉了好一阵,斩钉截铁地道:“郡主有郡主的考量,卑职有卑职的分内事。郡主所说的,恕卑职不能答应。嫔妃不得靠近清凉殿,是太后娘娘吩咐过的,只要太后娘娘没亲口说改了这规矩,卑职就要听命行事。在卑职看来,郡主与后宫嫔妃接触在先,进店去说不定要提及后宫的事,如此,郡主也不宜进清凉殿,请您在此地稍等,容卑职通禀太后娘娘之后,再回来告知您太后娘娘是否召见二位。”陆雁临冷了脸,“没见过你这种死脑筋!你可知太后娘娘与我的渊源?”“正是因为听说过不少,心里才不敢相信郡主会有今日这般行径!”侍卫寸步不让,扬声又唤来附近当值的二十名大内侍卫,冷声吩咐,“看好这些人,不准她们往前一步,更不准她们大声喧哗,她们若是敢在朝臣面前胡说八道,杀无赦!有罪我担着!”“属下明白!”其余人等应声的音调不高,却非常坚决。那名侍卫匆匆而去,到了清凉殿外,请人把阿蛮请出来,细说原委。阿蛮寒了脸,“你做的对,我会把这些写下来,告知太后娘娘。”语毕匆匆去了偏殿一趟,过了会儿折回来,进到殿里。侍卫在门外焦急地等着,生怕陆雁临还找了别的不识相的人来生事。幸好,阿蛮很快便走出来,“和我一起去传太后娘娘的口谕。”侍卫的心落了地。阿蛮走到陆雁临和贵太妃面前,道:“太后娘娘有口谕,传贵太妃、陆雁临到寿康宫等候召见,若违命,杖责三十!”第13章贵太妃和陆雁临迫于太后懿旨, 转到寿康宫等候。但是,裴行昭并没见她们。晚间, 贵太妃被送回了自己的宫苑, 包括紫薇在内的宫人全被调离,李江海调拨过来四名宫女、四名小太监服侍贵太妃。他平时总是笑呵呵的,这一次却是全程对贵太妃冷着脸, “贵太妃的糊涂心思,别说太后娘娘, 即便是宫里稍稍明白的人,都不难猜出。有人揭发紫薇怂恿贵太妃, 她已被关进暴室刑讯。旁的宫人看看情形,若是没什么问题, 就换个地方当差,和紫薇是一路的, 便也抓起来。”贵太妃冷笑, 也豁出去了,“怎么,太后娘娘不等我当众指证便心虚了?这就急着灭口堵人的嘴了?”李江海给了她厌恶的一瞥, “没有太皇太后指点着你,你当真是一无是处, 说是个草包也不为过。太后娘娘是不会浪费时间理会你的,你识相就老老实实地待着,对外只说是伤心过度,病倒了;要是不老实,这新来的八名宫人也不是善茬, 自会收拾你, 替太后娘娘赏你点儿东西, 叫你无声无息地死了,对外仍是说你伤心过度,后果却是引发心疾,暴毙。当然,你要是自尽,那便更好了。”语毕转身,慢悠悠地往外走。贵太妃气急败坏,追着他嘶声道:“你告诉裴行昭,我就是死了,也会化作厉鬼,让她知道什么叫做遭报……”话还没说完,她便被新来的两名宫女挟持住,一名小太监走过来,二话不说,卷起袖子,狠狠地抽起她耳刮子来。陆雁临那边,等到三更半夜,也没等到裴行昭传唤,倒是被阿妩带到了寿康宫花园里的一个小院儿,指了指东厢房,“太后娘娘忙着,没工夫见陆郡主,您暂且在宫里住几日,等太后娘娘得空时在说。”“可是,阿妩姑娘,我要等几日?”陆雁临焦虑起来,“今晚我不当值,跟我爹爹说过,会尽早回去。”“这时候想起令尊了?”阿妩面无表情,“在皇城当差,当值与否是你说了算的?”顿了顿,打个手势,“请。我还要安排守门的人,不便与你多说。”再说下去,也是自取其辱,陆雁临黯然地点了点头,走进黑漆漆的东厢房。适应了光线之后,她慢慢看清楚室内的情形。房间久无人住,有那种没有人气烟火气的独有的味道。有一张架子床,但没有被褥;四方桌上有茶壶,但里面没有水;靠墙的八仙桌上有宫灯,但没有火折子。陆雁临等了许久,只听到陆续有人到了房前屋后,脚步声很轻,站定身形后便许久一动不动,仿佛静止了。她饥肠辘辘,口干舌燥,却没人送饭送水。不需问,这是裴行昭或阿妩的意思,保不齐要她连渴带饿地过几天。她又能怎样?她擦了擦四方桌前的一张座椅,坐下来,撑肘望着窗外,也如外面的侍卫一般,静止不动。裴行昭是真的懒得理会贵太妃和陆雁临,尤其是后者,她吩咐阿蛮:“陆家的人若是来宫里打听,就说陆雁临奉急召去办差了,大概七日后回来。”“是。”阿蛮走出去几步又想起一事,转身问道,“您不会是想连续七日不给那位郡主水和饭吧?”五天能渴死一个人,七天能饿死一个人,陆雁临资质好,可也只能熬个七天八天的。“说不准。”裴行昭淡然道,“派两个女暗卫过去,贴身看着她,她要是有脸,就想法子找水找饭食。”阿蛮心知她是气狠了,什么都不敢再说。林策斟酌了整整两天,还是决定自己去找乔景和、许彻说道说道。她想知道他们查案的进展,更想知道会不会有人跳出来,把矛头指向自己。但她要是派人打探,引起他们的主意,可能会先入为主地怀疑上她,既然如此,就不如大大方方地去找他们,点到为止地告诉他们一些事。毕竟,她在什刹海与康郡王相见、康郡王接旨闭门思过那日去过她府中,都是瞒不过外人的。这日晚间,林策去了刑部,乔景和不在,许彻这个帮忙的倒是在,她直接说了来意。许彻带她去了一间刑房,“没待客的地方,郡主多担待。”林策微笑道:“没事,许大人找个人录口供也成。”“那倒不用,”许彻也笑微微的,“要是有必要,烦请郡主自己写份备用的凭据,签字画押,我和乔大人暂时保管着,等没用了就原物奉还。”“多谢大人。”林策下一刻就取出了一个厚实的信封,送到他面前,“已经写好了,也签字画押了,公章私章都有。”许彻一愣,继而哈哈一乐,“那怎么着?我是直接看,还是听你说说?”“大人要是得空,就听我说说吧,我也不知道写的有没有遗漏之处。”“成,那你说说。”“我在进京的路上,直到康郡王奉旨思过当日,与他或他的亲信有过来往。”林策去过什刹海,贵太妃和康郡王先后到访邵阳郡主府,许彻都是知道的,只是料定康郡王抽疯去男风馆与林策有关,被杀害却是绝对与林策无关的。林策刚进京,又得内阁与重臣赏识、太后器重,有什么必要在初来乍到的阶段除掉一位郡王?尤其还是之前才来往过的关头。真那么做了,那不叫胆大妄为,根本是脑子里全是浆糊,没可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郡主仔细说说,我洗耳恭听。”许彻给她倒了杯茶,送到她近前的茶几上。林策就开始扯谎了:“起先康郡王派亲信传了一封信给我,他在信中说,知道我在府里养了不少出自下九流的少年人,他完全可以认定那些人都是我的男宠。他不介意,就算是真的,也愿意和我成亲,各取所需而已。“我跟他亲信也不好说什么,只回了句容我想想。“进京后,我见过太后娘娘,得了总管内务府的差事,就把这事儿忘了,每日忙着吃喝玩乐,你们锦衣卫应该是知道的吧?”许彻笑着拉过一把椅子,坐到离她两步正对着她的位置,“郡主应该也知道,我们的岗哨遍布各处,你到过哪一带,有弟兄看到就会记上一笔。”跟明白人说话,没必要含糊其辞。林策笑着端起茶盏,用盖碗拂着浮沫,“后来,贵太妃驾临我的府邸,说什么康郡王似乎对我一见钟情,我也找不到比康郡王更适合且更尊贵的人,要我收下她带去的一对儿镯子,同意那门婚事。我用家父说事,没收信物,但是贵太妃听不出话音儿,不知道我压根儿不想嫁。“之后康郡王就邀请我到什刹海,当面威胁我,我要是不答应嫁给他,他就宣扬我养男宠的事儿,还在酒里下了迷药,想着我被迷昏之后,在他写的婚书上按手印,盖上私章。“我派亲信先去踩点儿了,摸清楚了他的算盘,就没上当,反过来坑了他,把他弄到男风馆去了。”许彻眼中的笑意更浓,“等康郡王清醒过来,就去府上找你了?你是不是留下了什么物件儿作为凭据?”“是啊,”林策点头,“我留下了他贴身佩戴的玉牌、玉佩,让亲信收着呢,只是要他歇了娶妻的心思,省得再去祸害别人。当然,也威胁了他几句。“我跟他的纠葛就是这些。但是时间不凑巧,说是在案发前见过他的唯一的外人大抵也不为过,宋阁老又不可能害自己的亲外甥。“我想着,与其什么时候你们没得查了查到我头上,还不如自己先说清楚。再就是,我想知道案子的进展,也就是有没有人想把祸水往我身上引,先跟大人混个脸熟,你可能高兴的时候就知会我一声。”许彻笑着颔首,“真有人祸水东引到郡主头上,我少不得去府上一趟,讨杯酒,顺道跟你说说。”有人指证她的话,过场还是要走的。“那就好。”林策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盏,起身道辞,“来的时候瞧着大人忙得紧,今日就不打扰了,回去备下好酒,恭候大人随时登门,你去内务府也行。”同样的意思,她的言语就让人心里很熨帖,许彻笑道:“我送郡主。”转过天来,林策就又有时间去见裴行昭了。下午,对着那一局上次没走完的棋,她对裴行昭说了昨晚的事,末了道:“我养不养男宠,没跟许大人挑明,没必要。目前能做的似乎只有这些,您说呢?”裴行昭嗯了一声,“也算是给他们的提醒。但你说过的话,许彻都会核实,禁得起查么?”林策认真地道:“除了男宠的事儿,都是真的,写下来的口供更详细,还附有我进京后每日的行程,具体到哪个时辰哪一刻——几年前开始,就有专人负责这一项,方便我回顾人情往来。”裴行昭颔首,“你真正顾虑的是贵太妃吧?担心她在宫里生事。”林策笑得眯了眯眼睛,“是啊,我和他们母子都算不上有来往。康郡王被我算计,他有没有告诉贵太妃,我拿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