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垄断经营
作者:流沣      更新:2023-05-03 20:29      字数:2206
  哼哼!柳盈盈狠狠瞪一眼江启鸣:“怎么感觉你地位直线上升呢?”不等小江同学回答,只听柳公子幽幽道:“我也这么觉得!”必须的!江某人嘿嘿一笑:“我比你们孝心,小心天日可鉴,爸妈自然对我好!”鲍玉珍笑骂道:“看把你得意的!要给你孟叔叔他们一家三口买东西呢,启鸣他们明天去。也许是今天晚上的飞机,争取把三口人接过来,回头我们把这个四合院儿收拾一下。”还以为谈话过后就走了,原来改成晚上了,江启鸣也就不再着急。不过他也没有再说话,很多事情点到为止就好,更多需要岳父大人自己去考虑。虽然他多了30年的记忆,但是即便30年后,东北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东北还是没有恢复往昔老大哥的牛气,反倒是有诸多的负面新闻缠绕。柳建设弹弹烟灰:“这是工业上的考量,创新研发还有人才储备,那么三农问题呢?你那么看好柳锋去农村吗?”江启鸣回答:“东北为什么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因为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得东北黑土地产出的粮食营养丰富,味道格外好吃!”梦中三十年,江启鸣在川渝市待过半年,吃过当地的大米。根本没有一点米香,充其量也就是能填充胃,让你有饱胀感罢了。吃着口感更是糟糕至极,明明煮熟了,却还像是生的。没有东北大米的油润软糯和馨香,当时孤身在外买了五斤大米,吃一顿剩下的都送人了。第二天就买的东北大米,只是市场的东北大米,全然没有家乡的大米好吃。“东北大米、东北小米、东北荞面、东北大豆,这些都是商品粮中叫得响的字号。因此尽管东北的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比并不高,但是粮食商品化却是最高的。”“不只是大米白面这种主粮,包括小米、黄米、高粱、江米、大豆、红小豆和绿豆等这些杂粮,在全国各地都是最受欢迎的。”说起家乡的特产,江启鸣口若悬河,根本不像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更像是基层职场中人,却又比基层干部更有洞察力,看问题总是高屋建瓴。这一点因为可贵,如果他步入职场,最少是一个优秀的幕僚。柳大人很欣赏江启鸣,只是定位就是幕僚,而不是马伟明那样的干部。想要独当一面,最少要学会职场生存的模式,小江同学不适应这种模式。首先就是性格缺陷,沾火就着的性格,是不能在职场中混得开的。m..com岳父大人咋想,江启鸣不知道:“现在的问题是东北的粮商各自为战,无法形成统一的合力,导致东北商品粮价格偏低,偏离了商品粮的市场价值。”“更有那些不法粮商以次充好,用外地的杂粮掺进东北的好大米中,然后低价倾销竞争。虽然统购统销已经过去了,早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市场经济环境。”“但是我认为,打造几个东北的超级粮食品牌。用优质的米面油向全国销售,创造一流品牌,同时也要打造一流价格。”一流的价格?这个就有点过了,国家不允许粮价太贵,是不允许社会不稳定啊。对此柳公子还是知道的,有史以来,控制米价就是华夏当权者的重要工作。粮价高低影响深远,还真不是江启鸣能了解的,原来他也有短板。江启鸣继续道:“不只是粮商获益,更要让农民实实惠惠儿的获益。都说日本的水稻,泰国的大米好吃,不久前我也品尝过。”“实际上跟我们东北的大米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优势在于人家的品牌效应,价格居然是东北大米的十几倍,这我就不服气了,凭什么?”鲍玉珍笑了,此时的江启鸣才像是一个大男孩儿,一脸的不服气。平常的他太成熟了,感觉真的像40来岁的大叔。尽管那天和江启鸣聊过,柳锋对上白山省去农村工作,还是有点儿排斥。按照他的说法,苗草不分的他如何去做农活?现在听江启鸣讲的头头是道,他感觉自己要被说服了,或者说他老子要被说服了。“白山省的蛟河大米、饮马河大米,任何一种拿出来都远超日本和泰国香米。不只是味道香美,最主要是蕴含的矿物质丰富,因为那是山泉水浇灌出来的。”大叔就是大叔哇!鼓吹家乡的时候真是不遗余力,对此,柳盈盈还是很佩服的。这张嘴是非常给力,大叔给家乡打广告,从来是有芝麻说成西瓜。“还有全国闻名的五常大米,五常大米一年才生产多少吨?但是全国年销量上百万吨,那些米哪儿来的?都是假的嘛!”那些打假的团队,如果打假五常大米,一年收入怕是就能当上亿万富豪了。只可惜粮食打假难度大,没有专业鉴定机构,很难确定对方售假。而地方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去干预,这种司空见惯的粮食售假。反正吃不死人就是了,至于说口感和味道,那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啊!“所以我建议成立几家超大规模的商品粮商,和产地认证结合起来。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或者是公司加乡镇的方式,打造真正的品牌商品粮,促成这种品牌商搞垄断经营。”粮食的垄断经营?这个提法太激进,一旦垄断经营,势必会导致粮价大涨。势必会导致底层人吃不起好米,势必打造赤果果的阶级分化,连吃的米都不一样了。对此柳建设还是有看法的,其实国内什么时候都是,穷人吃穷人的食物就好。就像三十年后天价肉,梦中的江启鸣也吃不起,那就只好吃鱼吃鸡替代了。“严厉打击那种糟蹋品牌的行为,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让那些假粮商没有生存土壤,把那些假粮商罚到倾家荡产。”够狠!此时的江启鸣,根本不像是原创歌手和编剧,也不像是投资商。更像是指挥若定的大将军,鲍玉珍忽然想起,混小子那一日对她和鲍宇强的场景。他本就不是什么善类,就如他自己说的,在劳改队长大的娃儿,性格缺陷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