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
作者:过敏反应      更新:2023-05-01 20:57      字数:4081
  平安早上起的迟, 自然错过了去学堂的时辰,待他将自己好好收拾洗漱过一遍,也就到了午膳的时候。掐着每日皇太极从书房过来的时辰, 平安早早等在关雎宫门外, 对着崇政殿的方向翘首以盼。晨起离开时平安还在睡着,故而今日皇太极特意早走了一刻,待他转过一道弯,便看见关雎宫门口站着的那个小身影。平安也同时看到了他, 顿时眼前一亮, 小孩子的声音欢快的扬起来, 立刻朝着皇太极奔去,“阿玛!”冲到面前的小童及时刹住脚步, 先是规矩的行了礼, 然后又甜甜的绽开一个笑容,“汗阿玛朝会辛苦了!”皇太极面上的惊讶之色一闪而逝, 他稍稍撩起眼皮看了一眼头顶的太阳, 今日的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 现在在正南方,瞧着并无半分异常。真是稀奇, 平安怎么出来迎他了?平安不仅出门迎接,待皇太极进到关雎宫里后,还殷勤的取代了长庆和侍女们的工作。皇太极净手,他递上干的布巾,皇太极喝茶,他抢过来双手奉上,就连皇太极要坐下, 他甚至都要先上前去用袖子抹一把凳子。这是知道自己犯了错才会这般殷勤, 心里转过了这个念头,皇太极心安理得的看着他忙前忙后,半点要叫停的意思也没有。今日一切如常,平安小心翼翼的边吃饭边瞧皇太极的脸色,没再提起昨日的事,他没有去学堂皇太极也没有半句责备,想来是已经不生气了?这样想着,他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不必再担心何时再挨一顿打了,平安吃饭时都比之前多吃了一碗。一是昨日的晚膳本就没吃,随便找了些点心垫巴了两口,到现在他早就饿了;二是出门在外,饮食毕竟不如关雎宫,虽然只隔了几日,但他已经分外想念厨房做的羊肉萝卜馅蒸饺了。平安吃饭的习惯很好,从不挑食,也不爱拖延,小猪一样干了两碗饭,想着得赶快告诉厨房让他们晚上做蒸饺来吃,不然就来不及了,他快乐的抹干净嘴,跳下凳子便跑了出去。“阿玛和额吉慢用,平安先告退了。”·离开几日,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平安快乐的扑回自己的小床上打了个滚。阿玛和额吉已经不生气了,海船也已经出了海,一切顺利,连那天不小心撞断的番薯芽也没死,不仅没死,还长出了一片新叶。出去前他特意叮嘱过侍女们,让她们帮忙在天气好时把花盆拿到院子中去晒太阳,不曾想他出去这几日,原本光秃秃的一根紫红色的小芽上竟然真的顶出了叶子。仿佛已经透过这一片小小的嫩叶,看到了日后堆积如山的烤山药,看到了日后基建发展起来后的幸福社会。满腔喜悦无人分享,平安憋不住想找人分享快乐,“统啊,你在吗?”「系统:宿主我在我在,需要聊天服务吗?」自从那天觉醒了话唠属性后,平安再也没有找它聊过天,系统已经憋了好多天了,今天终于等到了宿主的召唤,平板的电子音里都隐隐带着兴奋。平安一脸满足的仰躺在床上,语气感慨,“统啊,谢谢你,我觉得我好像运气蛮好的。”有赖于穿过来后的尊贵身份,这个阿哥的身份让他做什么事都能比普通人顺利,还算容易的找到了番薯,航海的经费也不用担心,还有先生随时可以问。昨日虽然挨了穿越后第一顿打,但他能感觉到,其实阿玛和额吉是因为真的担心他,穿越后还得到了父母的爱,这实在是,换作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幸运。这也是为什么他很轻易的就答应了系统要求的原因,这个任务原本并没有强制要求,他就算不答应也不会怎么样。但穿越后他得到的实在是太多了,这样想想,就算要为了古代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好像也不能报答系统给了他这次重生的机会。「系统:宿主你别这么煽情啊,搞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你了。」平安:“……”平安:谢谢你,本来已经酝酿好的眼泪全憋回去了。他的小废物系统虽然没办法给予一些非常切实的帮助,也十分不解风情,但鉴于是它帮助自己进行的穿越,平安还是对它满目爱怜,拼着最后一分体面的理智道,“乖,不需要你了,回去吧。”系统沉默一瞬,「你爹来了。」平安:???你是想和我打一架吗?这什么垃圾口嗨系统?!看着宿主久久未语,察觉到自己这话可能有些歧义,容易被人误会,系统磕磕巴巴的解释道,「不是,我的意思是,你爹来了,亲的爹。」「就是皇太极。」它话音刚落,皇太极的身影出现在门前,把午时强烈的阳光都挡出了一片阴影,平安从床上一跃而起,雀跃道,“阿玛你起来啦!”午膳后皇太极会陪着海兰珠午睡,平安有时也和他们一起,但皇太极平日里小憩的时间比较短,一般等平安和海兰珠睁开眼睛,他早已离开。今日正巧,早上起得晚,平安并不困,正赶上了皇太极离开的时辰。还不等他找到自己的鞋穿好,皇太极已经走到床榻边,他笑得极有迷惑性,询问道,“平安下午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做吗?”平安歪着头想了想,昨夜才刚刚从外面回来,下午也不必去学堂,番薯芽虽然成活,但只长了一片新叶,还不到要种植的时候,他并没有事可做。于是他摇了摇头。皇太极的笑意愈发加深,冲着他伸出手来,“那平安下午陪着阿玛好不好?”于是平安就被他爹连蒙带骗拐到了书房,直到踏进书房时还是迷迷糊糊的,他方才就是一个犹豫的功夫,皇太极已经替他做了决定,更没给他拒绝的机会,拉着他的手一路把他牵了过来。关雎宫内虽然有给皇太极辟出处理政务的书桌,但毕竟海兰珠就在身畔,皇太极处理政务总是感觉静不下心来,爱人在侧,谁有心思看那些冗杂的政务啊。便还是选择在书房处理一些重要事务,同时也能逼迫自己提高效率,两人现在就在这间书房当中。长庆极有眼色,立刻吩咐侍卫们给八阿哥搬来合适的桌椅,皇太极松开了平安的手,示意了一下那专门给他准备的位置,“坐。”平安:“……”他怎么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却见皇太极神色如常,已经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了,正随手拿起一本奏折翻看,眉峰慢慢蹙起,显然没有再搭理他的意思。平安犹豫了片刻,坐下了。他面前空空如也,桌子崭新,上面连张纸片也没有,显然不是让他过来学习的。早已在外等候的侍女们提着食盒一拥而入,步伐轻捷,行动有序,在他面前的桌案上摆满了点心水果,好像只是换个地方吃东西。抬头看一眼皇太极,再看一眼自己的面前,平安顿时升起愧疚之心,比比自己桌子上的吃吃喝喝,他爹面前是堆放得略有些散乱的奏折,这差距委实是让人有点遭不住。偏偏皇太极还从百忙之中抬起头来,关怀道,“若还有什么想吃的,或是茶凉了,只管叫长庆去换。”平安:爹你别对我这么好,我害怕qaq.书房里十分安静,平安摸了一块点心,又找了本书,边看边吃,小心注意着不把点心渣子掉在书上,才刚刚翻过一页,皇太极却从奏折中抬起头来。他看着平安,脸上一派忧郁之色,“又快到春种祭祀的时候了,这些年来灾害频发,收成更是差,已经一连两年减田税了……”皇太极叹一口气,停顿一下,“平安怎么看?”“咳咳咳…!”什么他怎么看?他今年才五岁啊,他这个岁数适合有看法吗?平安一口点心噎在嗓子里,咳得整个人都要背过去了,怪不得他爹今天分外反常,原来在这儿等着他呢。不过没关系,身边有这么多人跟着保护,难道还能指望皇太极完全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吗,既然他爹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没拦着,那他照实招了就好。平安灌了口茶顺了顺,“儿臣、咳、儿臣听说了关内有良种作物,名唤番薯,十分高产,或许引种民间,可以避免饥荒。”这东西皇太极已经听说过了,只不过明朝不允许流通互市,考虑到关外气候寒冷,未必能种活,他便也没有在意。如今又听平安提起这两个字,他只是用笔随意的在纸上记了下来,仍旧看着平安,“是吗,那平安如何得知?”平安:“……”来了来了,送命题来了。他总不能告诉皇太极,我们现代人什么都知道,这些在你们这个年代还是稀罕东西的舶来品,在现代已经进了家家户户的餐桌,成为最普通的食物了吧?他对故事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少许艺术加工,满怀愧疚的卖了王意,“是儿臣出宫时听一位行商说到的,他说这种作物十分高产,明朝已经广植,可以弥补粮食不足。”说完,平安立刻抬眼去看皇太极的脸色。皇太极不知信没信,勾起一个微笑,“只有番薯吗,再没有旁的了?”平安:“……”qaq.爹你怎么什么都知道!他忍痛继续卖自己和卖队友,顺带推销玉米和土豆的好处,“儿臣还听说了玉米和土豆,都已经顺着海路传进了明朝,便去问了范先生,范先生也曾听说的,都是高产良种,还说可以广植。”皇太极不置可否,接着问道,“平安要了船只出海,可也是为了寻找这些高产作物吗?这些也是那个王意告诉你的?”迟到将近一日的问罪终于来了吗?出海寻物的事现在让皇太极知道,也只是多一人徒增希望,万一没找到就尴尬了。所以平安先是摇头,“是儿臣自己在书中看到的,跟旁人并没有关系。”然后大义凛然的昂起头,“诸般错处都在儿臣,与范先生和两位大人无关。父汗要罚,就责罚儿臣一人吧。”他答应了两位大人,不会让他们因为自己受到牵连,即便耿仲明为人并不算好,他也不能出卖他们。皇太极却好像并不关心到底是谁从中协助,而是对着那本并不存在的书刨根问底,“那书中如何描绘,平安还记得吗?”那本书根本就不存在,平安如何记得?但他可以编。“书中极力描绘大海辽阔,渔产丰饶,其中还有数不清的商船,来往交易的多是些番邦的珍稀宝物,”平安一边编着,一边看皇太极的脸色,“景、物皆美,儿臣心中便对大海十分向往,听说都元帅同总兵官从海上来,想必十分熟识,儿臣便求他们带自己去见见世面。”为了佐证自己并非完全是头脑一热的随心所欲,平安继续把范文程搬了出来,“范先生还曾说过,永乐、宣德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带回宝物无数,儿臣便也想让他们去换些好玩的东西回来……之所以不曾禀明父汗,是怕父汗觉得儿臣玩物丧志。”好不容易编出这些话,平安早已急出了一头汗,他借着擦汗偷偷抬眼看皇太极的脸色,见他垂着目光,一时没有再多问,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大概应该也许……是糊弄过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