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云山堂
作者:浮冰爱粉      更新:2023-04-28 08:35      字数:2299
  “你说得在理,是不能让你白忙活。”“一百文倒不多。”在姜离的印象中,一千文为一两。云江城的消费水平惊得吓人,原因在于有武者的存在。武者超乎能力的收入水平,导致高昂物价的出现。与寻常普通百姓相比,武者的收入与消费几乎称得上畸形。由此衍生出两条消费路线,一条平民百姓的低价日常开销,一条以武者为主的天价消费。两者之间的对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云江城主刘涧在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双方河水不犯井水,平民百姓一百文能活,武者一百两一样有搞头。姜离不知道的是,姜靖成为姜王,统一四国,收归所有钱币,重新铸造了一批全新货币,大幅度打击武者的畸形收入与消费。加上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姜荷在背后出谋划策,重拳打击物价,以朝廷的名义掌管重要的路线,拉低了过去物价。现如今一两的消费力,可比以往超出许多。虽说武者的数量多了起来,但雁鸣宗与其他三个仙宗的十年小征,二十年大征的规矩还在,除非过了年龄,或者真的别无选择,不然姜国的百姓肯定首先以加入仙宗为主。因为姜靖在发布清源武经时,顺带把仙武有别的限制说清楚,把选择权交给百姓。修炼清源武经带来的实力提升确实快,一共十来条经脉支撑起养气境的框架,让人轻而易举得到武者的力量。可从某种角度来看,清源武经的出现,同样压榨了一部分有资质的武者。不过这倒不是问题,姜靖后续有交代,只要在规定的年龄修成清源武经,有资格得到完整的归海诀。这批人得到姜国的重点照顾。看后续再有惊人的表现,还能进修姜离遗留下来的破限归海诀。“不过我身上没那么多散钱,你带我找到那处地方,自然有人会给你钱。”姜离的话,让少年不由得警惕起来,生怕自己上当受骗,被人恰了白食,却又不肯放过难得的生意,“你要找谁?我看认不认识。”姜离倒也不藏着掖着:“他们来自云江城,是姜离的医道师兄,白童药师与谷维药师。”“你找他们?!”少年惊呼一声,不由打量起姜离,仿佛想看出姜离与两位药师有何特殊的关系,可他终究没能看出来:“我知道他们在哪,可以带你过去。他们开的云山堂位置差一条街到整个都城最繁华的地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城,许多达官贵人都住在里面,凭我们的身份可进不去。”顿了顿,他感慨道:“云山堂的医师都是好人呐。白药师和谷药师想的话,住进皇宫都不成问题。只是他们拒绝了,执意在外传授医道,无偿替人看病,都城内许多人都受过他们的恩惠。不过两位药师的年纪大了,一般不出面,由他们的弟子负责看病,许药师和关药师的医术也相当不错的。”m..com突然,他话锋一转,机警的看向姜离,好奇的询问:“你认识他们?”护城本地人去云山堂,无非三件事。听课学医。免费看病。勾搭关系。除了看病不收钱以外,抓药得收一点成本钱,学医、送礼哪一样不花钱。没听过云山堂的药师主动往外给钱,除非认识。可眼前之人,二十出头,能跟两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子扯上什么关系?少年害怕姜离空口套白话,身上其实没钱,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云山堂看病不花钱,特意编造谎言来欺骗他,目的让他带路。等找到云山堂的位置,再一脚将他踹开,到时候他也无可奈何。当然了,他最怕的还是眼前的青年想对云山堂不利,连带着把他这位负责带路的也给坑进去。在护城,你谁都可以得罪,唯独不能得罪云山堂的白童与谷维。姜离听后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丢给少年,“带我过去,等他们给你一百文,你再把这一两银子还给我。”少年看着手里的一两银子,不疑有他的点头应下,心中兴奋不已。见状,其他几名一直观望,与少年年纪相仿的同龄人一拥而上。“这位官人,我带你去,九十文就行!”“我也能去,只要八十文!”“......”他们七嘴八舌,不经意间把少年挤了出去。少年急了,大喊道:“是我先来的!”一名身材稍大的少年咧嘴骂道:“谁特么管你!有娘生没爹养的贱种,滚一边去!”少年紧握拳头,眼里冒出怒火,可他终究没有动手,咬牙道:“大哥哥,我五十文也可以!”一人顿时出口揶揄:“他出五十文,我只要四十文!”姜离摇了摇头,一股气流自他体内涌出,不着痕迹的将围在身前的一群人推开,他自顾自的往前走:“按照先前说好的价格,收钱办事,不必多言,带路吧。”少年眼睛一亮,脸上写满了惊喜,生怕姜离反悔一样,迅速越过姜离走到前面,摇手示意。眼见姜离与少年渐行渐远,一众少年全都憋着气,愤愤不平的盯着少年的背影。少年一路生怕姜离烦闷,向姜离介绍护城好玩的地方,出名的大官,有钱的士绅。姜离默默无言的听着,倒是龟长寿饶有趣味,不时的侧耳倾听。他知道少年现在的心情,想尽可能的提供‘物有所值’的自我价值。好让自己知道,他确实值一百文。事实上,以姜离的修为,不可能发现不到问题所在。先前少年与自己接触时,那群同龄人的眼神,大多嗤之以鼻。他们的目光,往往放在来往的客商,身穿绫罗绸缎的达官贵人身上。直到自己拿出一两银子,说出那一番话,他们才涌了上来。他们的心思,姜离都懂。地方他们会带,可这一两银子落到他们手里,绝对不会等着别人拿一百文过来换,早拿起银子跑路。而他们几人又报团取暖,一般人不敢找他们麻烦,自然而然的也就黑了下去。至于少年会不会直接拿钱走人,姜离说不准。他不在乎这一两银子,也不在乎少年讲不讲信用。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少年机灵的看出他的需求,主动凑上来,说了云山堂的好话,瞅着顺眼,看上去比其他一伙人都顺心,这就足够了。少年紧赶慢赶,足足走了接近两个时辰。总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