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艰苦,问仙长生
作者:光棱镜      更新:2023-04-10 15:09      字数:3838
  天穹之上,随着元白地不断走远,那明镜所映着的,着张牧身影也越发模糊起来。

  直到距离来到了一个临近点,便听到一声明镜破碎之声响于众人耳边。

  随后于白雾渐起时,众人再次看向已经重新低头,捡拾石块的张牧。

  那张脸好像出现了万般变化,已不再是众人先前,所记住的那张沧桑老脸。

  众人想要竭尽所能地,将张牧最后消失之前的那张脸记下,可当张牧身影彻底消失于明镜中时,再想回忆,却只能依稀记得张牧最初的那张,似是镜中仙神特意给他换上的假脸。

  “人面千万,其人不愿得享厚禄,不愿攀附权贵,那便如他意。”

  “诸君且忘记即好。”元白说着,身子也半弯于历史直播间前,随后双手合十,做得一礼。

  而看见元白这般作为的众人,此刻却是缄默不语。

  “何可谓之,民心不向?”紧紧握着望台前的白玉栏杆,于嬴政眼中,那遮天怒火已是熊熊燃起。

  “不外乎一贱民耳,怎知朕之所为壮举。”

  “朕之举,可利千秋,可兴万世。”

  “其人愚昧,仙神亦愚昧?”虽未将最后一句话于念想间投送到明镜之上,但于万千人众眼中,所见那几句话后,便也能顺势推出那未尽言语的意思。

  “秦之褒贬,非是一人可评价,于始皇而言是如此,于吾而言,亦是如此。”在元白还没有回答嬴政话语时,明镜弹幕处,再次出现了一条评论。

  这是来自于成吉思汗的话。

  “平民之语,吾心亦然。”明太/祖看着嬴政之语,也默然地赞同了这句话。

  “一人之命,亦是命。吾不信始皇不知这般压榨于民,会于国不利。”

  “然这般之下,仍未削减民众压力,不外乎不在意万千民众,不外乎只求仙神,望得长生,不外乎认为民众,无敢反抗。”

  同望于天穹的汉武帝这样说道,只不过在说完这最后一句话后,他也有所心虚。

  他虽然重视于民,也不拘束民众身份地位,会任人唯贤,但他在位至今,也常征调民众北击匈奴。

  虽说是为了防止边塞安全,但次数一多,民众也难有吃消。

  “为君,为帝者,怎可只视一人为重。于己之位,当着眼天下。”嬴政再一次说道。

  不过看见这历史直播间诸多弹幕的元白,此刻却没有回应他们。

  而是微微侧目看向那代表现代的直播间,随即轻声道:“大家现在对于秦朝又有什么新想法?”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于后世来说,始皇功绩真的很伟大,但是现在看来放在当世人来说,好像也不尽好。”

  “回楼上,如果非要深究,在秦朝一统之初,其实秦国子民是过得很不错的,那时候天灾消迹,人祸也少,再加上始皇颁布的法典都是重视于民的,所以在秦朝之初,民众真的过的很不错的!

  只不过后来连年天灾不绝,再加上始皇一心追求仙神,妄图长生,对于国内事务不太重视。

  而且还大肆兴建各种雄奇建筑,再加上东游,巡国,太多劳民伤财的事情,且都统一出现在了一个时间段,才会导致现在这个局面的!”

  “插个题外话,上面姐妹说到秦朝法典,让我又想起来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里面写着秦朝对于妇女的保护,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好的。

  诸如‘夫有罪,妻告之,’妻子就可以保护自己的陪嫁财产,不被官府没收。这要是放在其他朝代,直接全家给你抄干净,谁管你是不是陪嫁财产。

  而且夫殴妻,夫还会处以耐刑,并且除了家暴,针对出轨这些也有细致惩处。

  虽然这些法度,在秦朝后期的暴力统治下显得毫不起眼,可是细微之处见真知。

  秦朝相比于后世诸多朝代,也算好的那一挂的了。”

  “回楼上,但是也仅止于此了吧,对比这些好处,益处,后期的压迫统治才是最为窒息的吧。”

  “同意楼上,连年征兵,连年天灾,连年繁重赋税,百姓没有出头之日,当兵做官,也最多只能做到二十官阶里的不更级别,仅仅做到不服更卒差役。

  再之上平民就上不去了,这种情况下,百姓能不绝望吗?”

  “噫,楼上说到不更,我也想跟一句,其实不更这个级别也挺难混上去,算是普通人的天花板了。

  顺带科普一个冷知识,陈胜吴广也不是普通人,他俩是屯长,现今研究看来可能是平民受爵的最高一级,不更级别的人物。”

  “楼上科普了一个,那我也科普一个,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理由是突欲暴雨,会导致行军延期,而延期后便是失期当斩,但在《睡虎地秦简》中明确记载失期只是检讨加一些罚款,如果因为受天气影响,甚至还可以免罚,所以根本不存在砍/头问题。。

  真要细究起来,陈胜吴广预谋起义的可能性还大一点,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去掉可能两个字更直接,他们就是预谋起义的。”

  “e,要是按照楼上的科普,他俩都做到了平民的天花板了,也享受到了秦朝的好待遇,为啥还要谋反。”

  “回楼上,上上楼不是科普过吗,屯长级别是不需要服更卒差役的,但是为啥陈胜吴广还要领兵去干活呢,总不能是他俩闲的想打仗吧。”

  “意思是被针对了?”

  “可能吧,反正现在根据史料记载,他俩肯定不是因为怕被斩首而起义的,至于更多就有待考究了。”

  “考究干什么?白哥在这还需要考究??直接让白哥穿过去直播不就好了。”

  “楼上发现了盲点。”

  ‘直播陈胜吴广起义?’看着那跳跃弹幕出来的,最新的一句话,元白也不禁挑了挑眉。

  “下期直播还有待商榷,现在大家在讨论之后,能告诉我,秦朝是应褒,还是应该贬?”

  “e,不好评价,褒贬不一才是常态吧。”

  “同楼上,哪怕知道了秦民的生活,可从后世,结合秦朝更多史料来看,我还是觉得褒大于贬。”

  “我比较感同身受,我站贬。”

  也就在现代直播间不断讨论着秦朝好坏时,于历史直播间内,没有得到元白回复,还听到元白似与他人在探讨秦朝优劣的嬴政。

  此时也在沉默中,再次问话于天:“仙神与友相谈秦之优劣,缘何不让寡人参与其间?”

  “今之大秦握于我手,何人可比我更知悉大秦?”

  “何人可比,自是无人可比。”元白摇摇头,回应着嬴政的话。

  “只是君为上,民为下,帝皇眼界之中,皆为国之大事,一国调度也从大局出发,着眼千古,放目万世。”

  “相比于一小小民众,始皇心中又怎会生出半分怜悯。”

  “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这是其之宿命,”见元白回应于自己,嬴政本身阴沉的面色也不禁稍稍缓和起来,随后再是说:“于国,他应奉献,于家,他需生计,于法度之下,他当被管制。”

  “是当在此之下,他之付出,岂非应当?”

  “且建阿房,修长城,筑骊山陵,哪一桩,哪一件,是需暂缓者?”

  看着嬴政言语,于低敛眉眼间,元白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修长城以御外敌,建阿房以通政治,筑骊山以全身后事,这些自可理解。”

  “不过君乃千古一帝,又怎会不知,这般繁重徭役下,只会不断激起民众抗反之心。”

  “所以我要寻仙,”嬴政猛地超前踏出一步,深邃地目光也紧盯着天穹明镜,“我身存一日,这天下便无异动一日。”

  “我活一月,这天下就必须安定一月。”

  “而我若活一年,那秦之基业便重过一年。”

  “如此十载,二十载,百载千载后,仙神又怎不知,我大秦不会君临万方,出现无尽未来?”

  “秦之一切皆系于陛下一人,如此集权之下,若君真活百载千载,我想后世亦会如今朝。”元白摇着头,对于嬴政之语,却是没有太多认可。

  “再者,始皇已登人之绝巅,缘何不缓步慢行,一项项推行政策。”

  “如此民众可得轻松,大秦基业也可更为厚实。”

  “仙神可知,今为始皇历多少年?”嬴政反问道。

  “始皇三十五年,”元白略带困惑地回了嬴政一句。

  “仙人既知此乃三十五年,是否可知朕亦老矣?”嬴政对着元白说道,也不介意这秦土之下,万万人都能看见他的这句话。

  他未死,哪怕老矣,也无人敢触他胡须。

  他若死,后世如何,又与他何干?

  “三十五年,”元白咀嚼着嬴政的话,也记起在这后不久,嬴政便会在第五次东巡时,就此身死。

  至于为何身死,后世看来是吃那所谓的仙神丹药,而中毒已深,最后无药可治而死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毕竟古时丹药都没有丹方,都是各种方外术士或捏造,或按没有考究过的古籍,再加之自己的想法炼制而成。

  那些炼出丹药的方士,有没有自己尝过的丹药都是个问题。

  而始皇却是常常服用,身体受到铅泵的不断伤害,尚能撑到如今,也是因为嬴政还有些许克制,没像即将东巡那般,疯狂吞吃丹药。

  念及此,在低头看向那历史直播间里,透过直播镜子看得嬴政眼中对于长生的渴望,听得嬴政口中对于未来大秦的无穷设想。

  终于在沉默半晌后,元白再才是缓声出言道:“长生之术,吾不曾有,未来亦不会有。”

  元白说着,在那明镜所映射的诸多时空里,那些人民,那些帝皇,那些野心勃勃之人,面色也都发生了变化。

  “仙神也未有长生之法,那仙神缘何现身于今朝?”

  “若无长生术,何敢谓之仙神?”

  “世有明镜见仙神,怎无长生面世人。”

  “仙人无长生,寿为几何,何时可终?”

  本是仅有廖廖几条的直播弹幕,在元白说出他也没有长生法门后,竟突然涌出了十数条评论。

  甚至这个数量还在成倍增加。

  也是因这般,在元白耳边,也不短响起一声声金银到账的声音。

  只不过对此,元白却没有太多在意,他只是自顾自地说着自己未尽的话语。

  “世无长生法,却有延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