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万事开头难 万事开头难
作者:人生若初      更新:2023-03-18 14:37      字数:7127
  顾家人早就猜到佛诞日这几天,长生庙之外的空地一定抢手。

  可没想到半夜过来,等到地方一看,寺庙外面已经满地热闹,摊位挤得满满当当。

  “这,这大家伙儿都不用睡觉吗?”顾延年发出一声感慨。

  正在收拾面摊的老板听了,笑着抬头:“新来的吧,庙会就这样,提前几天就得来占位置,不然别想占到好位置。”

  顾家人面面相觑。

  老板看了看他们的行当,指了指最外头:“那边还有空位,就是离得远一些。”

  可顾家也没别的选择,只能往那边去。

  顾老爹安慰道:“第一年没经验,以后咱就知道了。”

  蒋氏也笑起来:“幸亏咱还有老大,等老大呼呼哈哈起来,大家伙儿过来看热闹,就能瞧见咱们的摊位了。”

  顾延年一听,立刻说:“爹,娘,看我的,肯定给你们引来客人。”

  “那行,咱就靠你了。”顾喜年笑起来。

  顾佳年也说:“虽然偏了一些,但位置够大,咱们的摊位能摆得开。”

  他们家带着牛车,这会儿也不怕没地方,直接往后头一栓,牛吃的草都齐全了。

  程老头背着手,瞧着他们高高兴兴的开始摆摊儿,眼底也满是笑意。

  他会在顾家留下来,就是喜欢这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样子儿,遇事儿从来不会相互埋怨,瞧得人心底高兴。

  程老头看着他们,心底总觉得这样的人家,日子绝不会越过越差。

  很快,简陋的摊位摆好了。

  等到天色蒙蒙亮,陆陆续续便有香客过来,不过都是直接往寺庙去了,压根不往他们这边来。

  顾延年有些蹲不住,忍不住一次次起身:“要不我先开始舞剑。”

  顾佳年拦住大哥:“哥,这么早过来的香客,大多是为了烧香拜佛,别说你舞剑,就算你喷火他们也不一定会过来。”

  “咱们再等等,等到中午过后,庙会肯定就热闹起来。”

  顾延年这才耐住了性子。

  随着人越来越多,大部分摊子都开张了,食物的香味弥漫过来。

  尤其是距离他们不远的一家摊位是卖炸鱼的,那味道,简直香飘十里。

  顾佳年的肚子忍不住咕咕叫起来。

  顾老爹一听笑了:“是不是饿了,咱也买一块尝尝吧。”

  顾佳年连忙摇头:“爹,我不饿。”

  “不饿也能尝尝。”顾老爹说。

  顾佳年却说:“如果我饿了,就吃带着的干粮,娘做的干粮比外面卖的好吃许多。”

  “那就都吃一些干粮垫垫肚子,免得待会儿忙起来没时间吃饭。”蒋氏笑道。

  六个人排排坐下来,吃着干粮,看着长生庙外的热闹,倒是也得趣。

  “人越来越多了,长生庙难道很灵验?”顾喜年问。

  蒋氏点头:“那肯定灵验,不然能有这么多人来。”

  程老头笑着说:“大炎这几年,没受灾的地方百姓们安居乐业,这才有闲情逸致求神拜佛。”

  “哎,要不是那年大旱,咱家也不会背井离乡的。”想起当年的事情,顾家人依旧心有余悸。

  蒋氏笑道:“改明儿咱们也去庙里头拜拜,求神仙让我们全家平平安安。”

  顾佳年听了,在心底道:【神仙大人,我不拜别人,只拜你。】

  【那可真谢谢您了。】

  顾佳年抿了抿嘴,虽然看不见神仙的表情,但他听懂了神仙的嘲讽。

  神仙不稀罕他的供奉。

  眼看过了晌午,庙会上的人越来越多,这会儿大家也不急着烧香拜佛了,有空在庙会上溜达玩闹。

  可顾家人的位置偏僻,卖的东西也不是飘香十里,鲜少有人过来。

  偶尔有人走过来,但扫了眼他们的摊位,又毫不犹豫的离开了。

  豆面糕吃起来香甜,但味道飘不远,顾老爹与顾佳年卖的东西更是没有声响,自然吸引不了人。

  这下顾老爹与蒋氏都着急起来。

  “这样不行,咱们得招揽生意。”

  蒋氏咳嗽一声,扯着嗓门喊:“新鲜出炉的豆面糕,好吃便宜,大姐来一块吗?”

  顾喜年也跟着一道儿喊,她显然面子薄,声音不够洪亮。

  可惜喊了半天,她们的声音直接淹没在叫卖的声音中。

  “娘,你歇一歇,看我的。”

  顾延年已经忍耐了一早上。

  他板着脸,认认真真的将石板一块块放好,手中拿着的依旧是知府大人上次的那把宝剑。

  顾延年往手上吐了口唾沫,正准备开始。

  “大哥,先等等。”顾佳年喊道。

  顾延年一个踉跄:“怎么了?”

  顾佳年想了想,拿出一张纸做成一个一边小,一边大的圆筒。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诸位大哥大姐,叔叔伯伯,弟弟妹妹们,这位是我大哥,师承剑谱一派,见庙会热闹,特来露一手真功夫。”

  “哥,开始吧。”

  顾延年愣了愣,哦了一声开始舞剑。

  “您瞧他这一招老熊扑鹰,动则如脱兔,静则如处子,可谓山中有老虎,无人称大王。”

  “再看这一张猛虎下山,威风凛凛,掌法惊人,一刀下去黑天暗地。”

  “还有这一招海底捞月……”

  “白鹤亮翅……”

  “青龙摆尾……”

  小孩儿清脆响亮的声音,愣是在叫卖声中杀出一条血路。

  顾家人也听得一愣一愣的,顾喜年忍不住拉了拉亲娘的衣角:“娘,我大哥是武林高手吗?”

  “啥高手,他就能踢个破板子。”蒋氏回答。

  但顾延年显然不这么想,听着弟弟的解说,他似乎真的变成了高手,舞剑舞动的威风呵呵。

  刚开始被声音吸引来的人,瞧见他这敞亮又利索的招式,忍不住也纷纷叫好。

  围观的人越过,顾延年越是得劲,舞剑的越发厉害。

  于是慢慢的,原本偏僻的地方挤满了人。

  人都喜欢凑热闹,庙会上的人瞧见这边热热闹闹,都觉得有啥好看好玩的,纷纷挤过来。

  “大妹子,还不趁机叫卖。”程老头提醒道。

  蒋氏猛地反应过来,提高嗓门喊道:“好吃的豆面糕,一块只要文钱,吃一块甜一年。”

  看了热闹的人一瞧,还是个新鲜的吃食。

  “你这是用什么做的,好吃吗?”

  “自家种的黄米,上头裹了红糖豆粉,您尝尝看,不好吃不好钱。”

  蒋氏说着,麻利的将一块大豆面糕切碎了,插了一小块递过去。

  那人一尝,毫不犹豫的说:“给我来一块。”

  “好嘞。”终于开张的蒋氏热情高涌,别提多热络。

  母女俩一个卖糕,一个收钱,配合默契。

  顾老爹那边生意平平,毕竟来看热闹的,普通百姓多,读书人少,他这些笔筒什么的,又是专程卖给读书人的。

  “佳年!”

  却是田鸿宝。

  他带着好些人一块儿过来,一瞧就乐呵:“没想到咱大哥还有这一手。”

  顾佳年比了个手势,表示自己没工夫招待,让他自便。

  田鸿宝却是专程来看他的,转身说:“我在这儿帮忙,你们自己去玩。”

  跟着他的都是田家族人,哪里敢把他一个人丢在这里,只好磨磨蹭蹭的在附近玩。

  这一看,倒是发现了个有意思的摊子。

  “这是竹子做的吗,瞧着倒是有些趣味。”

  顾老爹忙道:“有些是竹子,有些是木头,都是我亲手雕刻的,还算有些野趣。”

  “这颜色好,买回去哄哄我妹倒也便宜。”

  想着,那人便问:“这要多少钱?”

  “不贵,只要十文钱。”

  这价格是他们早前定好的,毕竟是无本买卖,只耗费了人工,顾老爹觉得十文钱也能卖,只是程老头觉得不能卖太低。

  顾老爹说价格的时候,心底也是惴惴不安,毕竟好的笔筒也只要一两银子。

  哪知对方压根没还价,点头说:“我要一个。”

  顾老爹连忙收钱。

  这一开张,陆陆续续就来了生意。

  买的书生多图一个野趣,尤其是赵晚晴负责上色的,卖得比旁人的都要好一些。

  顾佳年夸她会配色,可真不是一句虚话。

  人一多起来,东西就卖得快,没等到入夜上灯,顾家的东西就卖了个七七八八,就连程老头准备的药香囊也卖掉了大半。

  顾老爹收拾了一下东西,笑道:“准备了天的东西,这一天都差不多卖光了。”

  “庙会上人可真多,原来临川县有这么多人。”

  “不只是临川县,附近几个县都有人过来赶集呢。”

  蒋氏心疼的拉过两个儿子:“你们俩也歇一歇,这一晌午都没停过。”

  顾延年抹了把满头汗:“娘,我不累,我还能再表演一个时辰。”

  “知道你不累,可你弟弟该累了。”蒋氏好笑的递过去水囊。

  俩孩子咕咚咕咚直接喝了个底朝天,顾佳年一开口,小嗓子都哑了:“娘,卖完了吗?”

  “卖完了,多亏你俩想出来的好办法。”蒋氏笑着摸了摸他的脸颊,又有些心疼。

  顾佳年点头道:“卖完了就好。”

  顾延年废的力气多,状态反倒是比弟弟好,还追着问:“佳年,白天那些话你咋想出来的,一套一套的,比说书先生还要精彩。”

  要不是那些话,他光是舞剑的话,哪儿那么容易吸引人。

  顾佳年笑道:“招式是剑谱上写的,别的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就是听着唬人。”

  顾延年叹息道:“方才一招一式,我听着都觉得自己是高手。”

  歇了口气,顾佳年才想起好友来:“娘,你有看见鸿宝吗?”

  蒋氏一拍脑袋:“刚才人还在呢,拿了块豆面糕吃,还一定要给我钱。”

  顾喜年在旁回答:“后来田家的人过来找,他就跟着一道儿走了。”

  顾佳年松了口气,是回家就好。

  “佳年。”

  说曹操曹操就回来了,田鸿宝大声喊道,身边还跟着两个熟面孔。

  “学生参见孙知县,见过田伯伯。”

  却是孙知县与田老爷。

  田老爷神情很是和气:“听说你们在这边做些小买卖,就特意过来看看。”

  哪知不等顾佳年回话,孙知县眉头一皱。

  “顾佳年,你是读书人,当立君子之风,怎么能操持贱业。”

  顾家夫妻正要过来见礼,听见这话脸色都是一变。

  “大,大人,宝儿他没操持,只是来帮我们一个忙。”

  顾佳年安抚的看了眼爹娘,作揖起身。

  “大人,学生家贫,爹娘种地以供我读书,原本已经很是艰难,趁着庙会做一些小生意,也能添补家用。”

  “学生虽然是读书人,但正如此,才更应该体谅爹娘难处,不能因自己读了几日书,便能心安理得的接受亲人供养。”

  “所以学生并不觉得操持贱业有损读书人的名声。”

  孙知县眉头微挑:“你这么回答,难道不怕本官迁怒?”

  顾佳年却说:“知县大人爱民如子,百世之师,绝不是枉顾疾苦之人。”

  田老爷哈哈一笑,朗声道:“谁不知道咱们临川县的父母官苍松翠柏,视民如子,最厌恶的那些不知民间疾苦的浪荡子。”

  他是个人精,一眼便瞧出来孙大人不但没有厌恶顾佳年,反倒是很喜欢。

  否则,也不会因为儿子一句话,专程从庙里出来看这一趟。

  果然,孙知县脸色一缓,点头说了句:“寒门出贵子不难,最怕这贵子日日高升,反倒是瞧不起供养自己的家人。”

  田老爷又说:“若是如此,可谓狼心狗肺,人人都得参他一本。”

  孙知县又叮嘱道:“帮扶家里可以,但切记读书才是正道。”

  “多谢大人教诲,学生谨记在心。”顾佳年笑着回答。

  孙知县点了点头,眼神一转,又说:“那笔筒倒是有些野趣,剩下的便卖给我吧。”

  “大人喜欢拿走就是,不必……”

  “难道本官还差你这几文钱?”孙知县又冷了脸。

  顾老爹不敢再说,只得把钱收下。

  等人再离开,田鸿宝低声道:“我得跟着一道儿走,下次再来找你。、”

  等他们走远,顾家人才松了口气。

  顾老爹擦了擦汗:“上次不知道是知县老爷还好,这次知道了,这说话都打结巴。”

  “得亏知县大人通情达理,没有责怪宝儿。”蒋氏方才也是心惊肉跳。

  顾佳年笑着说道:“孩儿早就说过,知县大人很是知情达理。”

  “咱们运气好,来到临川县后遇到了赵村长,如今又遇上个好官。”

  顾老爹感慨道:“当初老家那父母官要跟孙大人一样,咱们也不用逃难。”

  蒋氏也跟着骂道:“百姓逃难,他也得不到好去,听说被皇帝杀了头。”

  一边说着闲话,一家人开始收拾摊子准备回家。

  临行前,顾老爹让他们架着牛车先走。

  过了一会儿,等他回来的时候,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来。

  “炸鱼!”顾延年惊喜喊道。

  顾老爹笑道:“难得来一趟,总得尝一尝味道。”

  里头正好六块,一人一块。

  油锅里头炸过的果然香,这家生意好,味道也不差,一口下去酥香脆,油脂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想舔手指。

  一家人也不急着回去,牛车慢慢走,等到家天色都暗了。

  进了门,随便吃了点东西垫了垫肚子,最紧要的事情来了。

  数铜钱!

  “一、二、——”

  “……千零一,千零二,千零。”

  数到后头,顾老爹的脑袋都不够用了,得顾佳年来。

  “一共两千零文钱。”

  一听见这个数字,全家人都深吸一口气。

  “我滴个乖乖,这才一天功夫,咱家就赚了两银子。”

  “怪不得回家路上牛都走不动了,原来是铜板太重。”

  顾延年还问:“爹,娘,要是咱们每天赚两银子的话,十天就是十两,一百天那就是百两,咱家发了。”

  顾老爹不得不给儿子倒冷水。

  “你想得美,哪儿天天那么多人?”

  顾佳年将铜板分了分:“爹卖文具的钱最多,快一两半银子,但他准备的时间也长,前后花了差不多一个月。”

  “娘跟姐姐卖豆面糕也挣钱,但成本高,这一两银子倒是有半两都是本钱。”

  “大哥舞剑得了一些铜板,还有程伯伯的香囊也卖了一些。”

  但顾延年主要是吸引了人群,兄弟俩都没有卖艺的经验,光看热闹不花钱的人多,零零散散也就捡到那么些铜板。

  蒋氏笑道:“这也不错了,就算扣除了本钱,咱也能净赚二两银子。”

  顾老爹脸上也露出几分笑容:“是啊,要是天天都是庙会就好了。”

  顾喜年笑道:“天天都是庙会的话,大家伙儿肯定看腻了也吃腻了。”

  尽管如此,一家人还是欢欢喜喜。

  只要能多一条来钱的路子,他们心底都是高兴的。

  顾老爹大手一挥:“今天大家都忙坏了,也没空看庙会,等明儿个咱们不做买卖,也到处逛逛。”

  蒋氏有些犹豫:“笔筒需要时间,可豆面糕好做,不如今晚上我跟喜年再做一些,明天带过去卖。”

  顾喜年也说:“爹,我们还能卖两天。”

  顾老爹却说:“咱们落户也快两年了,忙里忙外的,一直也没个闲工夫。”

  “难得赚了点银子,一家人好好逛逛,看看什么最受欢迎,等下次咱再做生意也有个方向。”

  一听这话,蒋氏也就不反对了。

  个孩子更加高兴,这么点大的年纪,哪里有不爱热闹的。

  略微收拾了一下,一家人就赶紧睡了。

  等到第二天,顾家算着时间往庙会上走。

  昨天是来做生意,今天确实来逛街庙会,除了坚持不肯来,宁愿在家休息的程老头,其他五个人都觉得眼睛不够看。

  能在庙会上做生意的,多少有几分本事。

  吃的喝的玩的,只有他们想不到,就没有市集上找不出来的。

  顾家人还看到真正卖艺的,那杂耍,真不是顾延年下两下能比。

  一家人看得井井有味,一会儿功夫,人家敲锣打鼓的就来收钱了。

  顾老爹撒了颗铜板,人家也不嫌弃少,满口道谢。

  顾延年东看看西瞧瞧,临了说:“看来卖艺的行当也不好做,你们瞧见那人没,咻的一下就钻进桶里头了。”

  “你还真想去卖艺啊,那可不成,那是下九流的贱业。”

  他们是农户,平时做个小买卖没什么,可真的进了贱业,从了商籍,那可就不一样了,至少他们就知道,商户子弟是不能科考的。

  顾延年忙道:“我就是想想,不是真的要去。”

  “再说了,没有宝儿替我说书,也没有人看我舞剑。”

  一家人一边说,一边走,就算不吃不买也瞧得热闹。

  很快就到了山脚下,再往上就是长生庙了。

  蒋氏拉住他们:“来都来了,咱们也进庙拜拜。”

  顾延年不想去:“娘,我还想逛逛。”

  “拜完菩萨再去。”蒋氏坚持。

  顾延年只得垂头丧气的往庙里头去。

  庙会这几天,长生庙里面自然也是人山人海,弥漫着香火的味道。

  顾老爹怕人踩着自家幺儿,索性将他抱在怀中。

  顾佳年一抬头,就瞧见庙里头的佛像。

  【神仙大人,你们是一家的吗?】

  【不管是不是,我只相信神仙大人一个。】

  金光冷哼一声,没回答。

  蒋氏拉着他们跪下来:“给菩萨磕个头,要真心实意知道吗?”

  哪知道刺头的大儿子都跪下来了,平日里懂事听话的小儿子却不肯。

  “娘,我不能拜。”

  “为什么不能?”蒋氏奇怪道,“读书人还讲究这个?昨儿个县太爷不也来了?”

  顾佳年摇了摇头,坚持道:“就是不行,我已经有神仙了。”

  蒋氏笑道:“傻孩子,看见神仙都能拜,咱拜完这一个还能去拜另一个,菩萨神仙都是大肚量,不在意咱们拜几个的。”

  顾佳年还是摇头。

  “这孩子,怎么忽然犯倔了?”蒋氏皱眉。

  倒是顾老爹开口道:“算了,孩子不乐意就让他出去,和尚道士们都说不能强求。”

  顾延年蹦跶起来,扛着弟弟就走:“爹,娘,我们在外头等你们。”

  “混小子,看着点你弟弟。”蒋氏叮嘱道。

  摇了摇头,跪下来便诚心实意的祈祷:“阿弥陀佛,请菩萨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特别是我小儿子顾佳年,他的福气就留给他自己用,有啥不好的都让我来背。”

  【其实你拜也没什么,我不在意。】

  顾佳年眯了眯眼睛:【求神拜佛,心诚则灵,可我只相信神仙大人。】

  【我只要神仙大人就够了,神仙大人就是最厉害的人。】

  金光哼哼了两声,不想承认自己居然被哄到了,啧,这小孩嘴真甜。

  “宝儿,那边风景不错,咱们过去瞧瞧。”顾延年扛着弟弟笑起来。

  顾佳年点了点头,哪知道两人没走几步,司南佩毫无预兆的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