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番外2 黎国日子
作者:女焱      更新:2023-07-10 06:03      字数:2231
  太子弘皙最近很是焦虑不安。

  无他,他那位不过五十出头,登基不过是十九载的皇父愈发放权给他,更有了富家翁之态。可是那可是皇位啊,他那皇玛法一心制衡之道,若非皇父使了手段,焉知要当几十年的太子啊。

  而皇父,登基不过十九载,身体康健,任谁想,都是要紧握手中权力的年纪,偏生皇父开始放权?

  莫不是在试探他有无夺位的狼子野心?

  倒是也没有。

  皇父子嗣本就不多,加上他也才五个,老二素来体弱,与皇位无缘;剩下三个弟弟虽也有才华,但各有所求,有的喜文,读了所谓的世界文豪莎翁的书之后立志也要成为一个大文豪;有的钻研起来物理,那些奇怪的符号,古怪的动力摩擦力,每每弘皙与他交谈都觉得自己在听天书。

  皇位根本就不存在争斗,启元帝也不屑制衡之道,弘皙自然也和皇父感情甚笃,不必争权夺势。

  只是弘皙也清楚,他这太子之位能如此稳当,也是要感谢那位活着被追封的孝宁皇后。

  本来所有人都以为孝宁皇后是真的仙逝了,直到启元十八年,廉亲王带着使团出使黎国参加如今在世界上叫得出名号的强国黎国女皇的婚礼。曾经的出使只是两国之间的商贸和建交往来,叫个普通大臣就罢。

  只是随着黎国国力的强盛,在番外人的口中也多有人将黎国与大清相提并论,虽然黎国还只是个新建的国家,但是相似的文化,相同的语言,不一样的发展,甚至民间一些激进分子认为那才是未来的发展大势……种种复杂的因素结合下,此次黎国女皇大婚,大臣们上谏,应该派地位高而长袖善舞的亲王去黎国了解这个国家,尤其是虽然两国建交,但对方是否有不善之心。

  廉亲王胤禩:你们直接说我的名字好了!

  这一次去往黎国的使团人数太多了,更有亲王,或许也是因为启元帝不再想去封锁消息,使团回国后,令人震惊的消息在京城流传。

  黎国的女皇居然就是夭折的固伦福阳公主!

  黎国的太后居然是仙逝的孝宁皇后!

  朝堂上下震惊欲裂,在江南养老的太上皇康熙也急忙回京,与皇上在乾清宫密聊甚久。

  当初人人都知道皇上对孝宁皇后感情至深,也是来了一段生死两皇后的荒谬之事,却不想,六年之后,原配皇后薨逝,本来是两位仙逝的皇后,居然又变成了生死两皇后!

  便是皇太极时期盛宠的宸妃、顺治时期的董鄂妃,皇帝也不曾缺了旁人,更不曾推一个女子到海外去成为女皇!

  难怪启元十二年,启元帝突然带着人马去往辽省,难怪当时兵马大动,谁能想到呢,皇贵妃居然跑了。

  就这,居然还被追封为皇后。

  这才是情种吧!

  弘皙思及此处,莫名心中有一丝窃喜。

  莫不是皇父决定退位去寻求真爱孝宁皇后?若真是如此,他登基之日岂非指日可待?

  还真是感谢孝宁皇后啊,幼时因为她,他才又被皇父注意到;少年时因为她,皇父对他更显亲近;如今若皇父因她退位,让他顺利登基,那才是他的福气啊。

  宜尔哈带着自己的女儿进宫给汗阿玛请安,汗阿玛留她二人用膳。

  小格格是她的幼女,她和驸马素来宠爱她,小格格遇到严肃清冷的汗玛法虽然有些畏惧,但到底是骨子里的无法无天占了上风。

  “额娘,我要吃蜜桃冻!”

  宜尔哈刚瞪了一眼,胤礽摆摆手:“何玉柱,听到了吧,去给小格格上蜜桃冻。”

  何玉柱忙下去让人传去了。

  其实宫中从没说过不许吃蜜桃冻,不过她到底知道蜜桃冻出自谁手,心里总是想着避开。毕竟孝宁皇后都逃出了大清,可见是不愿留在皇父身边,她一个做女儿的总不能在皇父心上捅刀子吧。

  她也不理解,孝宁皇后当初可是皇贵妃,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当初皇额娘缠绵病榻,她再过几年不就能成为皇后了吗?大清的皇后不当却去做一个刚在发展出去的小国太后?

  甚至……她心中也有一丝丝嫉妒。

  参加黎国女皇婚礼的使团回国后,她才知道自幼受宠的二妹妹成为女皇。

  在她少年时,曾经过二妹妹捧着各种复杂的书籍,写的物理题、数学题上面弯弯绕绕的蝌蚪文符号,她被父亲要求骑射不逊于男子……相比起她无忧无虑的童年,二妹妹的生活似乎极为枯燥乏味。

  当时她是怎么想的呢?

  庆幸吧。

  二妹妹那么忙,连玩耍的时间都不多,还是她自由自在……女孩学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干什么?

  或许自那时起,俩人之间就注定不同了。

  只是,都是女子,皇父为何如此偏心,她虽然现在也能进入朝堂,但是因为个人能力问题,只能做些清闲事情;二妹妹可是女皇!

  当初黎国是蕞尔小国时,她自然是不屑的,可如今黎国可是排得上名号的大国,她还是忍不住回想,同样是女儿,皇父为何如此偏心,就因为孝宁皇后吗?一个不爱他、选择叛逃的女人?

  宜尔哈和瑚图里的关系自幼是很好的,她也曾感伤过妹妹的夭折,俩人相处时,素来她都愿意让着好强的妹妹。只是如今,她的心还是难以平复,那可是皇位啊!

  甚至,在孝宁皇后逃跑后,他还用孝宁皇后的本名出版了她那本杂记。宜尔哈也看过,描写或许尚可,可不过是记录美食、饰品、器皿等杂物的杂记,不知为何会被一些年轻文人追捧。或许是那些人趋炎附势,知道皇父推崇,便去看,想用来往上爬吧。

  宜尔哈想了许久,还是逐渐放下了杂念。

  罢了,事已至此。

  比起遥不可及的黎国,她还是继续做汗阿玛的乖女儿吧,她和她现今背后的家族都不能失去汗阿玛的疼爱。

  在这后宫之中,她学会的就是适者生存。

  至于抛弃荣华富贵、逃亡海外的孝宁皇后,宜尔哈不懂,也永远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